大明嫡子 第121節
書迷正在閱讀:奶茶多糖體、朕懷孕了,誰干的、傾世毒妃惑天下:盛世謀妃、系統逼我做渣女[快穿]、我被嗩吶帶飛升了、我在毛絨獸世當典獄長、重生后我被宿敵們包圍了gl(np高h全神經?。?/a>、霸總穿成一條狗、在他心上撒野、奇門改命師
朱允熥皺著眉,無奈道:“將秦王身上的荊條拿走?!?/br> 而正在這時,殿前忽然傳來一陣驚動。 鐵甲陣陣,風聲不斷響起。 在所有人的注視下。 只見一名風塵仆仆,鐵甲銀盔,頂插紅羽的傳信官兵,身后抖著一襲暗紅披風,疾步沖向殿前。 “大捷!” “大捷!” “燕王棣督軍,潁國公傅友德統兵,大敗元賊,大捷!” 那傳信官兵一路到了皇帝面前,單膝著地,從一直背在身上的行囊中取出兩道奏章,雙手高高舉起,捧在手中。 朱元璋眼角閃過一絲喜悅,隨后招招手。 候在一旁的內宮總管孫狗兒當即上前,取了兩道奏章。 燕王大捷! 這是今年前些日子,燕王統兵北征之后的那場戰事了。 先前正欲等著皇帝退朝的官員們,紛紛抬起頭,看向孫狗兒手中的兩道奏章。 孫狗兒也正要打開奏章,宣讀起來。 朱元璋卻是舉手打斷:“讓皇太孫念?!?/br> 朱允熥面露遲疑,但孫狗兒已經將奏章送到了自己面前。 他無奈的笑笑,看了眼奏章上的題名。 隨后打開報捷的奏章。 “兒臣棣,與潁國公奉詔領兵北征,統兵三萬,逐亡漠北,先后擒殺元賊遼王阿扎失理麾下將校,殺敵萬余,深入黑松林之地野人所居熊皮山,大獲全勝,奏捷于應天圣前?!?/br> 燕王朱棣和潁國公傅友德,只帶著三萬兵馬,便深入漠北,殺敵萬余,更是大獲全勝。 這則捷報,頓時引燃了在場百官,紛紛出聲恭賀。 朱元璋卻是看向面色亦有動容的朱允熥,指著另一道奏章:“那是你四叔送來的軍報吧,念?!?/br> 朱允熥瞧了一眼,確實是老四叔的詳細軍報,點點頭后,將其取到手中。 他只是掃了一眼,臉上露出些古怪之色,隨后才緩緩念道:“聞允熥侄兒改封郡國于淮右,四叔欣喜不已,親筆此番北征戰事軍報,望與允熥知曉,我大明赫赫之威?!?/br> 自己現在都是監國皇太孫了,老四叔這軍報上卻還停留在自己改封淮右郡王那件事情上。 朱允熥心中不由哼哼了兩聲。 但下一刻,他卻是眉頭一凝,只因為老四叔在軍報上已經筆鋒一轉。 “……今春,元賊寇邊,犯我大明,罪不可恕。潁國公率部討之?!?/br> “五月,大軍至哈者舍利王道,我軍用計,下令全軍班師,散布訊息。賊寇信之,賊心大定。逾兩日,我軍調轉軍陣,后軍變前軍,疾馳漠北,趨師深入?!?/br> “六月,至黑嶺、鴉山等處之洮兒河,與賊寇大戰,獲其人口馬匹,駐扎金鞍子山?!?/br> “七月,全軍修養補足,再而向北,復征黑嶺、寒山,至磨鎌子海、蘭尖山,追其渠札都,深入黑松林之地,追殺賊寇,兩軍對陣,大戰如山崩,后軍奇出,掩殺賊寇,大獲全勝,班師而還?!?/br> 朱允熥一字一句,將老四叔的詳細軍報,在百官面前誦讀而出。 而在他的眼前,卻有一副萬里荒蕪漠北場景,出現在了自己面前。 那是無垠不分天南地北的千里荒原。 一直龐大的三萬人大明軍伍,豎立著大明龍旗、日月旗、星辰旗、瑞獸旗,遮天蔽日,連綿如海。 明軍示敵以弱,令敵軍掉以輕心,驟然復戰,一戰輕取大勝。 隨后這支三萬人的明軍,沉默的好似是熔煉之后逐漸凝固的巖漿。表面烏黑,然則內力征戰殺伐之心灼熱滔天,為大明開疆拓土之意,直上云霄。 整整三萬人,后無援軍,前路漫漫,深入賊寇心腹之地,以弱旅深入賊寇之中,尋敵而戰。 終至最后,明軍逼迫敵人退無可退,前路再無。 兩軍對陣,鐵甲陣陣,戰旗林林,戰鼓宣天。 三萬明軍,仿佛背后便是萬里長城,百萬明軍雄師依仗。 烏云蔽日,是那箭雨遮了蒼天之眼。 重騎沖鋒,兩軍對轟,人仰馬翻,大明斬馬刀在明軍手中,如有開天劈日之勢,以無可匹敵之姿,斬得敵寇膽寒。 明軍上至親王,下至步卒,紛紛沖陣殺敵。左有伏兵奇襲,搗碎敵軍之陣。 萬名敵寇首級壘于漠北荒原之上。 大明龍旗,立于蒼茫大地之上。 朱允熥目光閃爍著,好似看到了燕王統帥著軍中將領,橫刀立馬于那高崗之上,北望賊寇倉皇逃竄背影。 當那時,明軍大喝山呼。 明軍威武! 大明威武! “大明威武!” 朱允熥好似是融入那漠北軍陣之中,情難自禁的與身邊同袍一同山呼起來。 大殿前,坐在圈椅上的朱元璋,聞聲側目,臉上露出一抹笑容。 而在殿前的百官,亦是渾身一震。 此刻再難分辨文武。 便是那周遭去了勢的宮中閹人,亦是跟隨在皇太孫之后,齊聲山呼。 “威武!” “威武!” “威武!” “大明威武!” 第一百四十七章 我為皇太孫擔過責流過血 應天城中,皇城大內。 群臣山呼,為大明賀威武。 這是屬于大明這個光復中原正統的榮光,是自五代十國時,重塑漢家脊梁的自豪。 是自燕云十六州,毀于石敬瑭之手;是南北兩宋北望不顧,二帝囚于異族;是那十萬士子投海,百萬臣民為國赴死;是百年元賊竊樞,漢家四等,中原滄桑,遍地尸骸后。 漢家再一次屹立在這個世界巔峰的宣揚聲。 是數千年,漢家之中原,再次主宰天地臣服的宣言。 應天城中,皇城之外。 游街的百姓,無不聞聲東望。 在那中樞內,是這個冉冉升起的帝國,正在一步步向世人宣告,中原漢家之國,必將震懾外域萬邦宵小的壯志豪情。 而在這份激昂難以自抑的豪邁之情下。 一手創立中原正統,煌煌大明的洪武皇帝朱元璋,卻是神色淡然。 直到百官那山呼之聲,已經寄托到蒼穹九天之上后。 他方才舉手下壓。 百官壓住激昂之情,躬身祝賀:“臣等賀明軍大勝,賀邊軍奏捷,明軍威武,大明威武,陛下圣明!” 朱元璋一笑,隨后神色憐憫道:“諸軍揚我大明國威,咱欣喜。咱軍中兒郎,不曾墮了咱大明的臉!但兒郎們出征在外,殺敵建功,卻總有折損,咱心痛不已?!?/br> 一番低聲訴說之后。 朱元璋抬頭看向他的臣子們:“著令燕王,要整頓軍務,兒郎們的功勛,要一個不落的報上來。軍中戰死了多少兒郎,傷了多少兒郎,數目務必要清楚仔細了,咱要知曉,咱大明的兒郎們付出了多少?!?/br> 說完之后,他又看向戶部、兵部。 “兵部要預備好了,會同了戶部,咱家死了的兒郎,家中若有老弱的,要奉養起來,朝廷要為老人們送終,要將孩兒們養大成人。每旬奉養錢糧,不能短缺了,若是短缺了數目,被咱知曉了,有司問罪,罪不可??!” “還有那些傷了的兒郎,太醫院也要出些人手,務必要讓他們都好起來?!?/br> “殘了的兒郎,要召回,軍墾、差役,都可以。便是回家務農,也不得阻攔。朝廷要與地方上說清了,多加照顧這些兒郎,地方上的好日子,是這些兒郎們在外頭打拼出來的?!?/br> “誰若是忘了這份恩情,咱叫他全族去邊疆殺敵贖罪?!?/br> 各部司官員紛紛躬身點頭遵旨。 這些年,朝廷對軍陣上的撫恤,對地方上傷殘退伍士卒的奉養,都是有舊例可循,事情也都在辦著的。 至少目下,沒人敢在這件事情上做些不該有的手腳。 見到百官遵令,朱元璋卻并沒有因為燕王大勝而表現的多么高興,只是淡淡的揮揮手。 一旁的孫狗兒在皇帝身邊多年,最是熟悉皇帝的行為和意思。 上前高呼退朝。 百官紛紛躬身退下。 朱允熥默默的看了一眼靠在椅子上的老爺子,眉頭皺起,似乎老爺子少說了些什么呀。 恰是這時,朱元璋也側目看向了好孫子。 “又在胡思亂想些甚?” 朱允熥趕忙躬身上前:“孫兒沒在想什么……” 解釋了一句,他臉上帶著笑容,抬頭看向老爺子。 朱元璋抬手,就是在他腦袋上抽了一下,站起身來,雙手背在后頭:“入殿,咱要找你二叔算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