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 第66節
書迷正在閱讀:奶茶多糖體、朕懷孕了,誰干的、傾世毒妃惑天下:盛世謀妃、系統逼我做渣女[快穿]、我被嗩吶帶飛升了、我在毛絨獸世當典獄長、重生后我被宿敵們包圍了gl(np高h全神經?。?/a>、霸總穿成一條狗、在他心上撒野、奇門改命師
…… 應天城北城,雞鳴山下金吾后街一片。 在國子監西南角的紅板橋東側一棟宅院,朱允熥帶著孫成與先前去了洪武門稟報消息的親衛,三個人隱蔽身影趴在院墻上。 三人的后面是從雞鳴山上流淌下來的進香河,岸邊樹木冠蓋碩大茂盛,從后面尋常人無法觀察到這邊的院墻。 而在朱允熥三人視線里的宅院,亦是有一片灌木綠植作為遮擋。 “他們進去多久了?”朱允熥趴在墻頭上,挪動了一下身子,小聲詢問著。 身下的瓦片有些胳人,讓他渾身難受。 親衛吞咽了一口唾沫,低聲回稟:“那青衣先進的屋子,有個把時辰了。倒是那國子監的監生,是屬下去尋三爺時,才進去的?!?/br> “如此,估摸著也有六刻鐘的時辰了……”朱允熥琢磨著事情,低聲念道著時間。 六刻鐘夠做很多事情了。 只是,一個剛剛從蘇州府入京的青衣,這么快就能和國子監的監生勾搭上? 那親衛大概是看出了朱允熥的猜測,小聲道:“三爺,這二人進了屋子,屬下帶著人抵近探聽了,并無異響發出……” 朱允熥立馬問道:“進去的那個監生是何身份?!?/br> 親衛回答:“國子監監生蘭苗?!?/br> “監生蘭苗?”朱允熥遲疑的嘀咕著。 親衛點點頭:“監生蘭苗,與監生檀明明、何芒、程昊,并稱國子監四君子,終日同出同入,交友甚廣?!?/br> 說完之后,親衛又將蘭苗等四君子的詳細根底,一一與朱允熥說清。 目光注視著不遠處緊閉著的房門,朱允熥忽然問道:“今日國子監沒有課業?” 親衛說道:“今日國子監休學?!?/br> 朱允熥沉吟著:“今日休學嗎?” 一旁趴著的孫成,看那房門許久不曾打開,雙目帶著殺氣低聲道:“三爺,要不要屬下帶著人沖進去,將那二人揪出來!” 朱允熥鎖緊眉關,沉默思索著。 那青衣是蘇州府入京戲班子里的多出來的正旦,當日在東宮便行跡詭異,絕非等閑之輩。 而如今又與國子監的監生四君子攪在了一起。 呂氏到底要做什么? 朱允熥的心頭劃過一個問號,這些日子東宮里頭出奇的安靜。靜到即便是自己改封淮右郡王,呂氏和朱允炆那廝都沒有流傳出只言片語出來。 更是與往日里一樣,雙方抬頭不見低頭見,呂氏還是那般的笑面迎人,朱允炆還是對自己不待見。 忽然,朱允熥眼前一亮,雙手抓著墻頭,腦海里將親衛先前介紹的國子監四君子的身份背景,又梳理了一遍。 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被他忽略了! 在孫成和親衛的注視下,朱允熥急促詢問道:“那蘭苗和檀明明、何芒、程昊四人之間,有何共同點?尤其是他們在學業上的事情?!?/br> 這幫子讀書人,總是沾親帶故,或者同窗同學。 也正是因為這些人的親密關系,往往一旦入朝為官,就會不由自主的團結在一起,在利益的趨勢下,蛻變成一個擁有著共同利益的政治團體。 當他們的利益與其他官員的利益發生沖突的時候,黨爭也就自然而然的出現了。 這也是大明朝后來的數十年里,朝堂之上紛爭不斷的緣由所在。 那親衛低眉沉思盤索,少頃之后亦是雙眼瞪大,低聲道:“三爺,他們四人的啟蒙授業恩師,是那位的已亡尊上!” 那位,是太子妃呂氏。 已亡尊上,說的就是呂氏的父親呂本。 聽到這里朱允熥原先皺緊的眉頭,卻是慢慢的舒展開。 “如此說,他們難道是想通過這些人,制造事端?” 朱允熥低聲念道著。 …… “山院使,若是依你所說,推行此物,恐會在地方制造出無妄事端來??!” 中極殿內,朱元璋盤坐沒有一點皇帝模樣的坐著,他的整個身子都斜靠在旁邊的桌案上,一支手臂彎曲抵在桌子上,手掌拖著自己的臉頰,另一只手舉著一策太醫院院使山永年剛剛整理出來的記錄不時的審閱幾眼。 一旁的太子爺朱標同樣拿到了一份謄抄的記錄,低頭伏案,一頁一頁詳盡的看著。 太醫院院使山永年原先滿臉的激動,在聽到皇帝拒絕自己要將大蒜素推行天下的想法后,不由臉色一黯。 然而,一生奉獻給了醫道的他,在面對好不容易梳理出來,并且成功驗證了自己重重猜想的大蒜素,又如何能讓其束之高閣。 山永年當下開口諫言:“陛下,此物不但可以防止患者傷口腐爛潰膿,讓我大明邊疆將士折損大大減少。對風邪之癥,更是有著意料不到的奇效?!?/br> “加之制取簡單,耗費低廉,若是推行至天下地方,我大明百姓將少受多少的病痛苦楚??!” “為何陛下面對如此仁政,卻欲要將其束之高閣?” 第八十七章 書生造反 山永年大概是一時急切的糊涂了,說完之后心中便是一沉,默默的抬頭看向皇帝的臉色。 見到朱元璋的表情不曾有變化,便趁機跪下請罪:“老臣失言,沖撞了陛下,還請陛下治罪?!?/br> 朱元璋這時正手握著太醫院整理出來的書卷,看著山永年竟然是跪下請罪,灑脫一笑,揮揮手:“院使醫者仁心,所思所想皆為咱大明社稷和百姓,咱何曾會怪罪了你?!?/br> 一旁的內宮總管孫狗兒見狀,趕忙上前攙扶著山永年起來。 顫巍巍站起身的山永年,面有疑惑的低聲詢問著:“可是,陛下既已知曉,此物有利于我大明,為何卻會覺得,若是推行下去,會引來事端?” 在終生奉獻給醫道的山永年看來,大蒜素就是神物,乃是天賜祥瑞之藥。 這些日子他在太醫院什么都沒做,只領著人制取查驗大蒜素的功效究竟有哪些。 如今總結來看,這大蒜素不光可以防止傷口腐爛,還可治愈風邪。 甚至于,再一次誤打誤撞下,他更是驚奇的發現,此藥對毒蟲蚊蠅有著神奇的功效。 大蒜素功效如此之大,應用如此廣泛,而制取的成本卻又如此的低廉,甚至可以說是忽略不計。 依著山永年的想法,目下就該將這份太醫院梳理出來的冊子,刊印發行天下。 然而,朱元璋卻是樂呵呵的笑了兩聲,回頭看向一旁已經看完冊子的太子爺朱標。 朱標小心翼翼的將冊子放平在桌案上,伸出手將卷起的書頁輕輕的壓下。 隨后才在老爺子有些不耐煩的注視下,微微一笑,輕聲開口:“院使,我家那混小子弄出這大蒜素,是否只需要大蒜便可制取出來?” 說完之后,太子爺卻是忽的皺起眉頭。 總覺得自己這番話里,有什么地方說的奇怪了。 一時想不清的他,只好搖搖頭。 山永年帶頭道:“回太子爺,確實只需大蒜便可制取。此物制取如此簡單,當真是我大明的祥瑞??!郡王殿下得列祖庇佑顯靈,大明得上蒼保佑,我大明興也!” 朱標見山永年還沒反應過來,苦笑連連,揮揮手斜靠在身后的架上:“院使,既然你也知曉這大蒜素制取簡單,只需要大蒜便可。那院使可有想過,若是讓地方上的人都學會了,民間還能尋得見大蒜嗎?” 朱元璋見太子爺如同過往一般,與自己心有靈犀,眉角含笑。 而后卻是臉色一沉,手掌拍在了桌案上,頗是有些怒氣沖沖道:“哼!等到那時候,咱這大明天底下的大蒜,都要被那幫利欲昏心的混賬給囤積起來了。咱這飯桌上,恐怕是也要再難看到一顆蒜頭了!” “啊……”山永年長大了嘴。 怎么也沒有想到,如果按照自己所想,將大蒜素推行天下,會引來這樣的后果。 他有些驚恐的在皇帝和太子爺之間看著。 朱標和煦的笑著,伸著手卷起衣袖,身子向前一傾,伏案伸手在桌面上那么一圈:“院使,陛下與孤,都知曉你乃是醫者仁心。但天底下卻總有那只為私利蠅營狗茍之輩,大蒜素制取如此簡單,一旦被他們得到了法子……” 太子爺的目光一沉,隱隱有殺氣流露。 心中已經升起惶恐的山永年,舉止不安的注視著太子。 朱標沉聲道:“那時候,天下再難見一顆大蒜。不但如此,他們還有囤積取巧,自行制取大蒜素,高價出售,借此魚rou我大明百姓!” 商人是逐利的,在有著空前利益前提下,那些人真的能干出買光全天下大蒜的事情來。 然后讓民間再難尋到大蒜,而他們則可以借此制取大蒜素,高價出售。 終于明白了其中深意的山永年,一時間心中惶恐不安。 他當即再次跪拜在了皇帝面前:“陛下,老臣思慮不及,差點致使天下生亂,臣惶恐,臣有罪!” 朱元璋看著先前與山永年解釋的太子爺,默默的瞪了一眼對方,隨后面目和煦的看著山永年:“院使快快起來,你這把年紀,若是出了事,可就是咱大明的損失了!” 剛剛才扶起山永年的孫狗兒,只好苦笑著上前,將其再次攙扶起來。 這一次孫狗兒不撒手了,唯恐這位老院使什么時候,又要跪下去。 山永年感激的看了孫狗兒一眼,隨后抱著拳躬身道:“陛下圣明,太子爺賢明,我大明有福?!?/br> 朱元璋聽著這話,卻是哼哼了兩聲,臉上帶著些吃味,幽幽道:“那小子,咱家老祖宗們顯靈,這混賬一點風聲都不透露給咱,倒是全都讓你先知曉了,還瞞著咱這么長日子!” 罵完之后,朱元璋轉頭便瞪了太子爺朱標一眼。 被老爺子瞪了一眼的朱標,兩眼眨著,滿頭的霧水。 心中更是大為冤屈,明明自己也不知道的事情,那小子同樣也瞞了自己這么久。合著回過頭,倒都是自己的錯了? 老爺子這氣沒地方撒,現在全都沖著自己來了。 朱元璋罵完之后仍覺得不解氣,看向孫狗兒質問道:“那小子現在在哪里?!?/br> 孫狗兒一愣,趕忙小心翼翼回答:“回陛下,殿下這些時日借常家的鋪子,在賣冰食,還有您上回御筆賜名的冰玉凍。今日帶著二十三皇子出了宮,想來這時候還在宮外呢?!?/br> 哼! 朱元璋聽著這話,又是一哼,臉上卻是更顯吃味道:“如今就連二十三那小子,也跟他混到一起去了。合著,就留咱一個人守在家里?” “……” 太子爺朱標稍稍坐正了身子,張張嘴卻是化為一道無聲的輕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