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 第11節
書迷正在閱讀:奶茶多糖體、朕懷孕了,誰干的、傾世毒妃惑天下:盛世謀妃、系統逼我做渣女[快穿]、我被嗩吶帶飛升了、我在毛絨獸世當典獄長、重生后我被宿敵們包圍了gl(np高h全神經?。?/a>、霸總穿成一條狗、在他心上撒野、奇門改命師
朱允炆想當然的點著頭:“行王道仁義,邊軍輔之,我大明自無后顧之憂!” “……” 李景隆幾乎是要開口罵娘,但想到朱允炆的身份,只能是巴巴的講話塞進肚子里。 搖搖頭,李景隆轉頭看向一旁已經許久未曾開口的朱允熥。 “允熥,你是如何想?” 李景隆此時心中大為感嘆,想要做好未來帝師,當真是個難辦的差事。 朱允熥點頭仍做沉吟狀,理清思路之后方才開口:“學生以為,看待我大明朝的敵人,當如國公言行軍布陣、安營扎寨一般,當順勢而為,順勢看待。我大明雖有敵于邊外,但必然會因時而改。世無常敵,然賊寇定然不斷!” 聽得朱允熥這番言論,李景隆不由目露贊許,點頭道:“你接著說?!?/br> 朱允熥露出一抹謙虛的笑容,瞥了一眼邊上臉色似乎有些憤憤的朱允炆。 他繼續道:“依照此,我大明如今的敵人,便是北邊的元人余孽。元人善騎射,來去如風,行蹤詭譎,也正是因此,我大明往往只能被動戍守邊塞各地。待尋得戰機,方才會起大軍,行北征之事?!?/br> “再其后,我觀東海之外,有瀛洲弱部,疆土狹窄,爾族若要富強,必定會對我大明起不臣之心,為禍我大明東海之濱萬千黎民?!?/br> “余下者,南疆山林彌補,瘴氣蟲害,雖有地方作亂,卻不會成大患。西邊有西北諸衛,雖因元人盤踞安西故地,卻不會形成大的兵災?!?/br> 這是一番國際地緣政治的說辭。 朱允熥說完之后,抬頭看向李景隆。 只見其一連點頭道:“允熥所言,所無詳細,但也算得上是切中要害。我大明如今之敵,當首重北邊元人!而東海之患,也不可不防!那倭國我也聽聞,自前唐便每每入中原,在見識過我中原之地大物博,又如何能壓住心中野望!” 感嘆一番后,李景隆已經升起了一起期待,看向朱允熥:“既然你已言此般,依你之見,我大明當如何應對?” 朱允熥氣勢徒然一拔。 只見其,眉宇之間,一團英氣颯爽。 眉目鎮定,言辭振振開口言談。 “尊嚴只在劍鋒之上,真理只在火炮射程之內!” “我大明若要無敵于世,當以強拳威壓,震懾世間一切宵??!滅賊爾不臣之心!” “并行王道,招撫順民,入我中原,削其族名!” 靜。 好安靜! 隨著朱允熥那并不喧囂的聲音在書房里響起,卻幾欲震得屋內屋外所有人,心神一震。 “好!” “允熥郡王說的好!” “我大明當以劍鋒、火炮,丈量敵酋之膽氣?!?/br> 屋外,原本好奇于宗室郡王入府學習兵事,順帶前來招呼去前院用膳的李家子弟,紛紛鼓掌喝彩起來,一位位臉上盡是漲紅。 李景隆看著說出尊嚴只在劍鋒之上的朱允熥,也是大為震驚,心中漸生激動。 這當真是不過十四歲未曾及冠的孩子嗎? 這還是那個因秉性懦弱,性格內斂而著稱的朱允熥嗎? 甚至于,李景隆都覺得,他這番話可以通傳大明軍中,叫大明百萬雄師人人知曉。 然而。 一旁的朱允炆早已忍耐不住心中的郁郁憤憤。 只見他一拍桌子,站起身來:“朱允熥,我今日是如何與你說的!” 朱允炆原以為,他今日在皇城門前對朱允熥所說的那番話,會讓對方銘記于心。 但他哪里想得到,這廝轉頭就忘,眼下又在推崇他那套邪說! 當真是叫人生怒。 朱允炆氣喘吁吁道:“我大明雖大,但所窮兵黷武,天下黎民何時能得安寧,國庫何以支撐天下百萬雄師連連征戰。屆時國庫空虛,邊塞錢糧短缺,我大明以何御敵于國門之外?” 說著,朱允炆冷笑一聲:“屆時,只怕你所說的尊嚴和真理還未曾看到,敵人便已經打到這應天城下了!” 朱允炆冷哼一聲,仍是不覺解氣道:“天下熙熙攘攘,皆為利也。我中原自有肚量,大行仁義,感召域外,長此以往,豈不是皆服王化,入我中原?!?/br> 一直旁觀的李景隆這時重重一咳,打斷了朱允炆的話音,只見他眉頭有些不悅,將要開口之時。 卻不想又被朱允熥插了嘴,只見他目光平靜的看向朱允炆:“二哥也想去宣府鎮?” 這是在警告他,黃子澄乃前車之鑒。 果然,原本還喋喋不休的朱允炆,聽到此言立馬閉上了嘴。 李景隆不解的瞧了朱允熥一眼,在見到這小子正對自己使眼色,旋即明了過來。 清清嗓子,李景隆大手一揮:“今日課業便到此了,二位郡王便在府上用膳之后才行回宮?” 朱允熥揉揉癟下去的肚子,點點頭算作答應。 一旁的朱允炆側過身子,滿是不悅的在嗓子眼里嗯了一聲。 正常氣氛并不怎么愉悅的用餐結束之后,朱允炆幾乎是奪門而出,出了曹國公府,悶悶不樂的回到了馬車里。 曹國公府門前,本不需要親送的李景隆,卻再一次陪著朱允熥出了府。 “允炆有句話未曾說錯,我等雖為武人,然窮兵黷武卻要不得?!崩罹奥‖F在是真的將朱允熥當做自己的學生去傳授的,心中那份帝師的念想也淡了一些。 他欣喜的盯著朱允熥:“不過,你能知曉兵家軍陣之事,與王道并行,我也就放心了?!?/br> 說著話,他看向遠遠的停在街上的馬車,挪挪下巴:“回宮吧,明日該為你們講練兵之法了?!?/br> 朱允熥作揖拜別,在李景隆滿是贊賞的目光中,漸行漸遠。 方至東宮。 朱允熥下馬,還未站穩,就看著朱允炆往宮中奔去。 他還未多想,那頭宮中高墻甬道下,已有一名太監趕了過來。 “允熥郡王,陛下要您過去?!?/br> 第十五章 這孩子和咱頗有幾分相像 身子剛剛跨進東宮的朱允炆,耳畔聽到此言,抬起的腳步懸在了半空中。 他的臉上,閃過一絲陰霾。 皇爺爺竟然叫了朱允熥過去,對他未有寸言! 朱允炆悄悄回頭,想要看清來人。 卻不想,正當他回過頭看朱允熥的時候,卻是正正好的迎上了朱允熥的注視。 朱允熥笑著問道:“二哥要一起嘛?” “……” 朱允炆的頭頂閃過一群尷尬,他干笑道:“想起來還有功課未曾作完,你快些去吧,莫要讓皇爺爺等急了?!?/br> 皇爺爺是愛我的! 我才是皇爺爺最喜愛的孫子! 說完話,朱允炆轉過身,已經心痛不已,努力為自己鼓足了勇氣,提振精神,抬著頭挺著胸走進東宮。 看著朱允炆那毫無心機的背影,朱允熥輕笑一聲,這才回頭看向趕過來傳話的太監。 洪武一朝的太監,是沒有存在感的。 懸掛在宮門的那塊鐵牌上,清清楚楚的烙印著‘內臣不得干預政事,犯者斬’的警醒之言。 以至于這個洪武一朝的內宮太監們,不單單是無法干預朝政。就連與外朝官員交談,都是被禁止的,更莫說是如后來的徒子徒孫們那般,在宮外大肆置辦產業了。 過來的太監年歲不大,估摸不到四十。 見著朱允熥的視線過來,連忙躬身低頭:“殿下,陛下那邊還在等著您?!?/br> 朱允熥點頭看向身邊的孫成:“你們是回羽林衛駐地,還是就留在東宮?” 親軍羽林衛小旗官孫成抱拳答道:“指揮使今日提及,標下此后便是殿下的親兵護衛,雖兵牌還掛在羽林衛,但一應安排皆由殿下定奪?!?/br> 自己也是有手下馬仔的人了! 朱允熥不由的感嘆了一聲,道:“讓其他人都去東宮吧,你隨我去中極殿那邊?!?/br> 說完,也不管孫成等人的心思,朱允熥當先趕向中極殿。 至殿外,朱允熥還未入殿。 便見數名朝廷官員,面帶愁容的從殿內走出,一路離去,不停的搖頭嘆息,似是有事發生。 一旁的傳話太監見朱允熥停步不前,目露思索。 不由悄然湊近,小聲解釋道:“殿下,他們是為去開平衛的那位求情的?!?/br> “哦?”朱允熥雙眼一亮,頗有些深意道:“看來黃子澄在朝廷里,不少故交好友啊?!?/br> 這話那傳話的太監不敢接,只能是笑吟吟的走到了殿門前:“殿下,陛下和太子殿下都在殿內?!?/br> 朱允熥聞聲,從那些遠去的官員身上收回視線,深吸一口氣讓自己思緒清醒些,便走進了中極殿。 進到殿內,除了少許時刻候在殿內,聽候皇帝和太子差遣的內侍和宮娥外,便再無他人。 朱允熥再往里走,就看到大明朝的洪武皇帝和皇太子正相對而立。 朱元璋的臉上留有一絲不悅,幾度瞪向站在他面前,低著頭握緊雙拳的皇太子朱標。 兩人都沒有注意到朱允熥的到來。 朱元璋冷眼盯著面前的太子,不滿道:“他們的話你都聽到了,可曾聽清楚了?按著他們的意思,朕若是不將那黃子澄召回,朕便是昏君!” 朱標抬起頭,嘆息道:“父皇,他們并無此意。只是那黃湜本就并無大錯,雖言辭有失公允,父皇也可稍加敲打一番就好。如今朝臣誹議,若是不加控制,后面說不得就要鬧出大事來?!?/br> 朱元璋冷聲道:“放肆,他們能鬧出什么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