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奴酋狡猾!
書迷正在閱讀:偏執受重生后想開了、影帝有了超能力、大明嫡子、奶茶多糖體、朕懷孕了,誰干的、傾世毒妃惑天下:盛世謀妃、系統逼我做渣女[快穿]、我被嗩吶帶飛升了、我在毛絨獸世當典獄長、重生后我被宿敵們包圍了gl(np高h全神經?。?/a>
威縣,清軍多爾袞部。 雖然這幾天,他們一直在全速撤離,避免和明軍交戰,不過到達威縣之后,已經放滿了速度,并且臉上也多了一種叫做希望的東西……因為他們的援軍就要來了。 而到了當天下午,此次入關的另一位大將,饒余貝勒阿巴泰,已經率領正藍旗的12000人趕到。 不過等到他見到整個南路大軍的統領,睿親王、奉命大將軍多爾袞的時候,臉色卻是有些不愉快的:“大將軍,你這么急召我前來干什么?入關后八路進兵可是陛下定下的旨意?!?/br> 而阿巴泰之所以說話這么沖,那也是有底氣的,阿巴泰是老奴努爾哈赤的第七子,換成大明的話那就是親王的身份,所以盡管多爾袞同樣是老奴的兒子(第十四子,還是老奴的大妃所生,阿巴泰是老奴的側妃所生),但是阿巴泰從輩分上來說可是多爾袞的哥哥,所以并不如何敬畏于他。 而另外一個因素,那就是雙方的隸屬關系了,阿巴泰是隸屬正藍旗的,而正藍旗的旗主現在是豪格,也就是皇太極的長子,而皇太極和多爾袞兩兄弟不和,一直打壓這兩兄弟(生怕這兩兄弟聯手之后勢大,搶他的皇位),那是聰明一點的人都能看得出來的。 所以阿巴泰這次率軍入寇,皇太極暗地里都是另有密旨的,所以現在阿巴泰本來打得好好的,忽然被多爾袞急調過來,當然口氣就有些重了。 而聽到阿巴泰的話之后,多爾袞卻并沒有用他的身份壓制他什么,雖然從理論上來說,這次入關他是奉命大將軍,統轄整個南路大軍,阿巴泰本來就是要聽從他調遣的,可是現在呢,多爾袞只是讓人拿來一份戰報,讓阿巴泰觀看。 阿巴泰是一條粗豪大漢,滿臉絡腮胡子,不過此人在歷史上頗有謀略,也能識幾個字,在滿人中也屬異類了,所以一開始阿巴泰并不在意,可是等他看完之后,臉色卻是變了:“大將軍,這上面說的都是真的?” “都是真的?!倍酄栃柧褪悄樕林氐狞c點頭,然后阿巴泰就明白了,怪不得多爾袞要這么急著把他調過來,原來南路大軍已經損失慘重了! 要知道這次韃虜入關,其實打的就是以戰養戰的主意,也就是通過搶掠大明的物資人口,充實自身,從而把這次大災年的損失,轉嫁到大明頭上。 所以抱著這個宗旨,清軍的胃口是非常大的,剛一入關就是兵分八路,齊頭并進,橫掃整個大明北方!當然這樣一來,南北兩路大軍最遠的相距都有三四百里,所以阿巴泰對于其他幾路大軍的動向并不清楚的,他只是隱隱知道,貌似北路大軍似乎不太順,杜度部被明軍重挫的。 不過他只統轄八路中的二路大軍(南路大軍),然后距離北路大軍又是實在太遠,所以也就沒關心那么多,可是現在呢,這份戰報卻是讓他吃驚得眼珠子都要瞪出來了! 這上面清清楚楚的寫著,明國為了對抗這次入寇而組建的大軍,在干掉了杜度部后,已經掉頭南下,并且在前幾天趕到高陽,先是全殲了三千圍攻高陽的大清勇士之后,又是在亂石山之戰中,殲滅我過萬大清勇士……我大清南路大軍,傷亡慘重??! 可是等到阿巴泰看完之后,還是有些難以置信:“奉命大將軍,這說的有些夸大了吧……明軍不就是一群四腳羊么?現在居然就如此厲害?” 而阿巴泰有如此感官,那也是很正常的,就好比他這次入寇以來,在山東各處攻城略地,已經打下十幾個州縣,并且所有的州縣都是輕輕松松打下來的,那么輕松程度,不像是來打仗的,而是來武裝游行的!可是現在呢?明軍就變得這么強了? 可是多爾袞聽了之后,卻是搖了搖頭道:“我以前的想法和你是一樣的,自從明國最善戰的戚家軍被全殲在渾河之后,明軍的脊梁已經被打斷了!基本上看見我軍之后,就是怯懦避戰的!” “可是現在的明軍卻是變了,就好比這次的關寧軍,原來這種貨色看見我軍之后,那是有多遠多跑多遠的,可是現在呢,這次的高陽之戰就是他們打下來的。而這次的亂石山大戰,更是全體明軍全部上場,非常的……武勇?!?/br> “原來如此——”這下阿巴泰徹底明白了,也就理解了多爾袞急調他前來的用意,既然明狗都敢戰了,這樣多爾袞手里只有1萬多大軍,卻要對陣明狗四萬五千人,確實夠嗆啊。 “大將軍,接下來有什么命令你就說吧?!奔热欢苏藨B度,阿巴泰也就不再鬧情緒了。 “嗯——”多爾袞就是滿意的點點頭,不過他覺得,接下來還是要給阿巴泰鼓鼓勁,于是多爾袞接著就是說道:“不過告訴你壞消息之后,接下來我有個好消息要告訴你?!?/br> 說著多爾袞臉上已經露出了一個興奮的笑容:“明國雖然暫時占據了一些上風,但是他們的大臣卻是喜歡內耗,所以我略施小計,明國的四萬五千大軍已經去掉了一半,回返北直隸去了,所以現在我們要面對的,只有25000人了?!?/br> “什么?這就太好了呀!”阿巴泰聽了就是非常驚喜,這就是一加一減啊……他率領二萬五千援軍趕到之后,就有整整四萬人了!可是明狗呢,卻減少到了二萬五千人,這一加一減,那就能占據絕對的上風了!甚至他都有些懷疑,明國的大臣那是吃屎的吧……他究竟是站在那一邊的! 當然,阿巴泰如今年近五十,戎馬半生,人生閱歷那是相當豐富,所以對此也覺得毫不奇怪,明國的人就是這樣的,給他一點甜頭,只能做出連祖宗都不要的事情!早先的八大皇商如此(山西晉商范永斗他們),現在的明國大臣也是如此,毫不奇怪。 而既然形勢占優,那當然不能錯過機會了,阿巴泰接下來就是問道:“那么大將軍,接下來你準備和明軍進行決戰嗎?” “沒錯——”多爾袞就是毫不遲疑的道。 “可是大將軍,你的兩白旗本來就損失不?。ㄒ簿褪钦灼?,鑲白旗),這要是再打下去的話,恐怕連維持一個旗的建制都不行了吧,這樣大的損失還不如安安靜靜的搶東西呢!” 而這也是很明顯的,畢竟阿巴泰非常清楚,他們這次入關的首要目標,就是搶一切能搶的東西,當然如果能順手消滅明軍,那就更好了,可是因此而傷亡過大的話,那就得不償失,畢竟我無敵八旗,一共只有人口不到百萬,兵力不到十萬啊…… 不料多爾袞聽了之后,卻是斬釘截鐵的道:“我也知道這樣打下去,兩白旗將傷筋動骨!可是……卻非打不可!” 接著多爾袞就說出了他的理由:“因為這次來犯的明軍中,有一支非常厲害的部隊,涿州大捷,亂石山大捷,都是他們打出來的!而且這支部隊最近又被明國的皇帝賜名為天下第一軍,氣焰非常囂張!所以現在有這么好的機會,絕對要把這支軍隊給消滅掉的,進而打斷明軍的脊梁!” 不得不說,多爾袞還是對的起他的稱號的(睿親王),就好像后世的滿遺分子,大力鼓吹多爾袞是我大清得以立國的元勛,是卓越的戰略家,軍事家,雖然有夸大之嫌,但還是有那么一點點道理的。 就好像這一次,拼著把他的兩白旗打光,也要消滅玄甲軍,就證明了他的戰略眼光。 等到多爾袞表了決心了,就把他歷年搜集來的資料,都給阿巴泰觀看,甚至從崇禎七年楊山蘆起家開始,一直到崇禎十一年為止,非常詳細,也詳實的證明了,玄甲軍的崛起,給我大清造成了多么大的損失! 而阿巴泰等到看完之后,都是喃喃自語道:“真是難以置信,明國內居然也有如此強軍!既然如此,大將軍我支持你!這個仗不僅要打,而且要大打!一定要把這支玄甲軍徹底消滅!徹底打掉明軍的銳氣!” 當然阿巴泰也知道,這樣大打特打的話,他的正藍旗肯定也損失不小,不過在歷史上,阿巴泰此人就頗有眼光,就好比這一次滿清入寇,他能擔任其中南路二路大軍的主將(南路一共為四路大軍),轉戰千里,沒有相當的謀略,是不能擔此大任的。 當然這也和此時滿清對于大明的態度有關,在四年前大清征服整個漠南蒙古(那是還叫后金,尚未立偽國),得到那塊蒙古帝國留下來的傳國玉璽,整個后金上下都是非常振奮的,這就是表示天命在我??! 所以不知不覺的,對于大明這個老大帝國的態度也在發生著變化,滿清高層中,已經有很多人不滿足于搶了一把就走,而是覺得只要把握好時機,我大清完全有機會入主中原!最少也能效仿前朝的南北宋(南宋羸弱,結果被金兵占去了中原的半壁江山,劃江而治)。 而認為大清可以入主中原的,阿巴泰就是其中一個,所以現在他覺得,完全應該消滅這支強軍,為我大清入主中原創造條件。 不過阿巴泰并不是一個只有肌rou的莽夫,接著他就是皺眉道:“可是聽大將軍你介紹,此玄甲軍的統帥就像狐貍一樣狡詐,現在得知我軍勢大,他肯定不愿意和我軍進行決戰,那又如之奈何?” “放心——”多爾袞卻是神秘一笑,此人號稱睿智的親王,確實有兩把刷子,他已經想好了對策:“我已經想出了一個好辦法,可以逼著他們和我軍進行決戰!” 說著,他已經用手點指在了山東境內的青州府上:“饒余貝勒你來看,如果是攻破普通的城池,明軍當然可以置之不理,可是如果我們要攻破青州府呢?那他們就必須來救援的,而這樣我們就可以跟他們進行決戰!” 多爾袞所說的青州府,確實是擊中了明軍的軟肋!因為里面住著一位大明的藩王,明憲宗子,衡王,朱由木?。ㄟ@個名字很怪吧)。 而按照大明的規矩,如果藩王失陷的話,當地駐軍皆有大罪,甚至是要處死!這個嚴重程度可以試舉一例,在原本的歷史中,楊嗣昌主持中原會戰,十面張網之策,結果未盡全功,崇禎也沒把他怎么樣。 可是在二年后他繼續主持會剿,卻被張獻忠攻破襄陽,殺掉了當地親藩福王之后,楊嗣昌得知后絕望萬分,都只能被迫服毒自殺!自我了結的!可見失陷親藩的嚴重程度! 所以現在的多爾袞,確實抓住了明軍的亂肋,只要擺出攻陷青州府的架勢,明軍那是不救也得救,救也得救了! 而阿巴泰也不是蠢人,聽明白其中的奧妙之后,已經是興奮的連連點頭道:“好!大將軍這一手真妙!而這樣一來,明狗就必須和我軍決戰了!” 多爾袞聽了也很滿意,他學習文字,研究明國文化,可不是白費的,雖然他也知道,就算最后能夠戰勝明軍,以明軍的戰斗力,自身也要傷筋動骨的,不過他覺得只要能鏟除掉玄甲軍,這樣做還是值得的。 而接著多爾袞又說道:“不過除此之外,蒙古八旗的幾位王爺,思想上有點小情緒,等會兒饒余貝勒還是去安撫一下吧?!?/br> 多爾袞說的這件事情,那就是之前在亂石山大戰中,他沒有救援出蒙古八旗的四千大軍,傷透了盟友的心。 不過阿巴泰來了之后,那事情就有了一些轉機,因為阿巴泰娶的一位正妃,就是蒙古八旗中一位王爺的女兒,所以現在讓他們兩親家之間交流一下,想必就能消除一些隔閡,到時候在對陣明軍的戰斗中,就又可以讓他們出力了。 阿巴泰也就當即點頭應允……因為他知道此事關系不??!而這樣都做好準備之后,一場決定玄甲軍命運,決定明軍命運,乃至決定明清兩國之間命運的大決戰,即將展開! ps 鞠躬感謝書友swellshan的催更,呵呵,雖然是催更,但是對每天堅持更新的白馬來說,那就等于是打賞了,再次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