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頁
李思思拍拍她的手臂安撫她,表情自信滿滿,“沒事,我不會摔到的,我們去一趟馬上回來,下午就把車還給陸德孟同志,‘陸同志’的一片赤誠心意,你就不要拒絕了?!?/br> 陸德孟在旁邊小小聲吹了個口哨,這些知青小娘們就是不一樣,文化人啊,說點話簡直是狼子野心……額……好像不是這么形容得,那個詞怎么說來著? 算了,想不起來,他只要記著承哥的一片赤誠心意回去轉達承哥就夠了。 清若以為后面一個陸同志還是說的陸德孟,因為人在旁邊,李思思的都已經應下了,她再拒絕總讓人覺得有些不尊重,只能轉頭認真朝陸德孟道謝,“真是太謝謝你了陸德孟同志,我們會非常小心的?!?/br> 嚇得陸德孟然后往旁邊挪了一步,感覺自己的腿窩子又在隱隱作痛,今天來之前才被承哥教訓的,原話是:‘你以后在她面前再舔著你那張下流臉你給老子等著?!?/br> 陸德孟委屈,明明他是風流倜儻好嗎,這形容還是他特意從王榮那里問來的,人家知青文化人,肯定沒說錯。但是看看承哥那黑黝黝的眼眸和冷峻的下顎線,陸德孟選擇閉嘴,他不敢講。 強行僵著臉擺出據承哥要求的‘正經人、好同志’的表情,點點頭,聲線沉穩,“我知道了,你們去吧?!?/br> 是要小心些,你現在可是承哥的心窩子金疙瘩,千萬不能摔了。 等清若坐上后座扶好,陸德孟才和她們說怎么走,供銷社不遠,這時候路修得少,沒多少岔路,只要拐兩個路口就成,而且每個路口都有比較明顯好記的標識,陸德孟也不擔心她們找不到。 顧忌著承哥的金疙瘩,陸德孟完全拿出了對待三歲孩子的態度,他語速慢,每一句都等她們記下之后才說下一句,說了兩遍之后還向她們確認有沒有記住。 李思思受不了他一個男同志這么婆婆mama的嘮叨,趕緊點點頭表示記住了打住了這個話題。 清若倒是沒有半點不耐,反而很感謝他的耐心,再一次真誠和他道謝。 陸德孟看著兩人離開后才提著黑布袋往知青點走。 這附近最近的供銷社在公社大院那,也是她們現在準備去的地方,村子里基本都是碎石子鋪平的路,出了村雖然是土路,但也壓得比較平實,倒也不難走。 還沒出村子之前不時遇到一些村里的村民,多是些年長的婦人和孩童,看見她們也不知道叫什么,只知道是新來的知青,年長的婦人倒是只站著原地或者坐著問她們要去哪,倒是有些孩童會追著跑,一邊跑一邊嬉嬉鬧鬧的和她們說話。 出了村,旁邊沒有了人家,路兩邊都是田地,現在有不少人在里面出工翻地或者在撒苗。 遠處看過去是山,聽楊麗說村子旁有一條很大的河繞著村子東邊而過,但是她們路上也沒看見。 出了村好一會,李思思輕輕嘆了口氣,“這已經比我想象中好很多了?!?/br> 她娘那邊親戚家孩子有早幾年去下鄉的知青,因為她今年要下鄉,她娘特意去找人家問情況,往前寫回來的信,都是沾著淚的,現在也只是習慣了,或者說麻木了。 李思思當時出來,下了很大的決心也做好了流血又流淚的準備,現在不管下午考核煉油廠能不能上,但紅崖村的情況已經比她想象中好太多太多了。 清若聽她嘆氣,又口吻感慨,應該是想到家里了。 也不知道怎么安慰,只能認真回應她,“我們勤快一點出工,總能吃飽穿暖的?!?/br> 李思思這會看著遠處連綿的青山有些難過,沒心思逗她,可是聽她這認真乖覺的口氣還是有些被安撫到,重重點頭,給自己打氣,“嗯,你說的對!” 兩人順著陸德孟指的路到了供銷社,把自行車停在門口,旁邊還有其他自行車,但清若還是有些不放心,“要不,你先進去買,我守著,一會我進去你守著?!?/br> 借來的東西,她總覺得不安心。 李思思沒好氣的伸手拉著她的手臂往里走,“行了,趕緊的,現在可沒人敢偷自行車?!?/br> 這供銷社是攏江公社的,攏江公社下面一共六個大隊,其中就包括現在清若她們所在的大隊,她們大隊主要就是紅崖村的村民,在公社里是第四大隊。 因為前兩年陸承光和何國勝合計著在大隊里辦了煉油廠,其他大隊瞧見好處了,都紛紛跟著縣里辦手續要在大隊里建廠,現在辦下手續已經建廠的還有第一大隊和第五大隊。 第一大隊是棉花廠,第五大隊是面粉廠。 雖然現在成效頗微,但很明顯有一個好處就是,公社供銷社里的棉花、面粉和油都價格比較低,他們能分到的票也相對多一些。 畢竟大隊不管建什么廠都要先從公社這里批手續才能批到縣里,這樣一來肯定要先給公社一些好處。 棉花雖然比較低價,但買去還要去村里找人彈棉花,她們現在不熟,而且現在不缺用棉花的地方,不必要買。 兩個人就買了些面粉,一人買了個熱水壺。 熱水壺不方便帶著出門,磕磕碰碰的內膽容易壞,但是沒有熱水壺不方便。 清若想起趙娟也沒熱水壺,便問李思思,“我們要不要給趙娟帶一個?” 李思思正在看扎頭繩,這里沒有她想象中那么落伍,好些扎頭繩的樣式和城里差不多,只是看著做工要粗糙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