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迫成為風水先生的日子里_分節閱讀_475
書迷正在閱讀:這萬人嫌我不當了、捉住病嬌咬一口、重生2010:我加點做大佬、別有用心的姐夫(高H)、炮灰總被迫成為團寵、我的極品老婆、穿越之讓我來愛你、穿書后每天都是修羅場、炮灰有了盛世美顏后[快穿]、且以情深共白頭[快穿]
“老奴是個俗人,私心里覺得國師一輩子都用不著給您跪下才好呢!顧國師要是去了,我們再迎回諸國師,等到諸國師也去了,還有小諸國師……小小諸國師,叫他們等啊等,就是等不到給您下跪!那不就是千秋萬代嗎!”容大監說話這句話,抬頭朝皇帝討好的笑了笑。 皇帝打量了他一會兒,抓了一把棋子扔到了他身上,笑罵道:“你這個老滑頭!你哪是想叫我千秋萬代,你是想千秋萬代的當這個大總管吧!” 容大監嘿嘿的笑了兩聲:“叫您發現了……” 兩人談笑之間,有一個穿著樸素的人進來稟報,將一物奉于頭頂:“稟圣上,孫管事窺伺郁寧先生被發現,郁先生將他打了一頓,扔到了大街上。孫管事臨死前將此物轉交給探子,說郁先生用此物擋住了破城弩?!?/br> “看看?!被实壅辛苏惺?,容大監上前將那東西取了,打了開來給皇帝看?;实厶筋^看了一眼,伸手捏了片碎瓷片出來:“鏡花瓷?” 他說完搖了搖頭,把瓷片扔回了盒子里:“有意思,鏡花瓷還能擋破城弩?” 容大監也瞪大了眼睛:“鏡花瓷還有這作用?” 他的視線落在了小幾上,小幾上擱著兩盞茶盞,也是鏡花瓷。 第251章 “這怎么可能呢……”容大監頓了頓,用一種不可置信的語氣笑道:“這鏡花瓷精貴著呢……聽說破城弩那弩箭有腕粗,六丈長,一箭下去能橫掃千軍,不瞞圣上,每次老奴收拾這幾個杯碟什么的,都惶恐得緊,生怕力氣大一點,就將它給捏碎嘍!” 皇帝自桌上拿起了茶盞,將里面的茶水潑了,捏著杯壁仔細的打量著,道:“是這個理?!?/br> “恕老奴多嘴,就算是國師,也沒有這么大的能耐!莫說郁寧那等半路上撿來的徒弟了……”容大監又道:“先前聽下頭來稟報說是國師府的馬車內都嵌了精鐵所制的甲片,這才擋住了破城弩的去勢,老奴聽著許是這樣,才叫郁寧逃過一命?!?/br> 皇帝微微點頭,突然若有所思的看向了容大監:“你這老奴今天的話有點多了?!?/br> 容大監抬手輕輕往嘴上掀了兩巴掌:“老奴閉嘴?!?/br> 皇帝把手中的茶盞扔到了地上,薄如紙的瓷器立刻就被甩了個粉碎。他將手攏在袖中,寬大的衣袖隨著窗外拂進來的微風飄飄蕩蕩,好一派神仙做派:“對了,昨日吩咐下去的事情辦妥了嗎?” 那人稟報道:“稟圣上,今日上午已經將致風寒發熱的藥物下到了郁先生的藥中,照您的吩咐,沒有收尾?!?/br> “很好,你下去吧?!被实厶Я颂?,那人又跪拜了一下,這才退下。容大監小心翼翼的打量著皇帝的臉色,并不敢多抬頭去看,輕手輕腳的把地上的碎片給收拾了,又重新給皇帝沏了一杯茶:“圣上,喝口茶潤一潤吧?” “國師……”皇帝接了茶盞,捧在了掌心中,他看著盞中起起伏伏的茶葉,道:“朕還是顧念著國師的功勞的,他年近不惑才收了這么個弟子,換成朕,也是要寶貝得緊的?!?/br> “那是圣上體恤?!比荽蟊O道。 “對嘍……朕是天子,殺個人算什么?朕殺他,國師要謝朕,朕不殺他,國師也該謝朕?!被实圩聊ブ讲拍侨藖矸A報的事情,低頭呻了口茶。 說郁寧看不透吧,著實是個一眼就能看透的角色。心軟,做事全憑一股沖動,到底還年輕,做起事情來也顧前不顧后,不過是靠著國師才叫人高看他一眼。 但是又說能看透吧,他仍舊是對國公府那一日晴天霹靂猶有幾分顧忌。 這不是郁寧第一次招致風云變色了。最開始是什么余慶齋,他記得——似乎是高老廚子的傳人開的,后來又是什么護國寺,又是周閣老的祖墳,他想是這郁寧應該是有幾分真本事在手上的。 也是,若沒有幾分本事,怎么能招得眼高于頂的國師收他為徒? 他想起了初見郁寧的時候,那年輕人姿儀秀雅,舉止進退有度,眼神中帶著一些好奇與敬畏,自以為沒有人知道似地偷偷打量他。他明里暗里的損他,也不見他有半點惱怒,應該是沒聽出來,拿了個舉子的出身還高興得和什么似地…… 皇帝一笑,將杯中殘茶潑去:“罷了,還是給國師留著吧?!?/br> “對了,派人去把諸國師請回來,朕有事想要問問他?!?/br> *** 久縣。 郁寧這頭洗完澡,重新換了身衣服,一碗清湯寡水的粥湯下肚,他才覺得好受了些許。不過他對藥有了一個暫時的陰影,回長安府之前是不打算再喝了,免得今天吐一吐,明天拉個肚子,后天臥床不起,大后天纏綿病榻,十天半個月后一命歸西。 那可不大好。 不說其他的,他懷疑他要是敢不明不白的死在這上頭,梅先生能氣得把他拖出來鞭尸個三百遍。 三少爺不知內情,還要來找他出去玩兒,說是帶他去看什么斗雞斗狗什么的,郁寧想了想就覺得那味兒他實在是不喜歡,便回拒了,老老實實在院子里休養了兩天,順道把宅子里不干不凈的東西都收拾了一通。兩日后,長安府傳來消息,河道衙門總算是把人員給湊齊了,錢糧到位,明日就出發趕往天玉府。 他們三人壓根就是提前出來玩的。主持這一次修河堤的工部周侍郎,這一位家傳淵源,其他不會,專攻河道,他為正使,聽說為人鐵面無私,正直清廉,不過他有一個好,只要不去擾他修河道,他其他事情一概不管。 副使是三少爺他爹劉侍郎,還有一位副使是來自兵部的趙侍郎,監工則是宮中的容內監。這三位各自代表了一方勢力,三權并立,具體怎么分配郁寧不大清楚,反正顧國師傳來的消息是三少爺他爹是站在他們這一方的,若有急事可以找他。 若是與河道相關,找這幾位都不如直接找周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