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節
第28章 三叔的打算 鄭氏趕緊拿手里的帕子擦了擦, 不想叫人看見,怎么說呢, 作為母親, 最難受的就是兒子有異心, 兄弟鬩墻, 手心手背都是rou, 割舍哪一邊她都舍不得。 不過,兒孫自有兒孫福,看到長孫笑容的時候, 鄭氏突然有些釋懷。 沐府這兩年好過了些, 但是人手還是有限, 再加上臘八節正好又是府上三兄弟的生辰,所以每年這席都是在酒樓訂好,直接送過來的,那樣方便的很,時間提前商量好就行了。 剛剛沐世規薛氏一家進來的時候, 圓桌上已經擺滿了盤碟,現在鄭氏宣布開席, 采蓮和芍藥一個一個把蓋在上面的扣碗取下來,食物的香氣瞬間彌漫了整個廳堂。 沐彥昀非常高興, 作為一個小吃貨, 此時他雖然還坐在自己的凳子上,不過面前的筷箸已經嚴陣以待,眼睛也不自覺的看向鄭氏, 只待祖母一開動,他就可以用早食了。 沐彥昀聰明的很,他可是記得的,但凡一家人聚在一起用膳,總要祖母開動之后他們才可以動,而且祖母總是會先給他們夾糕點,每年的糕點都不相同,但是都好吃,想到這里,沐彥昀咽了咽口水,只求祖母能快著些。 沐彥昀這樣的明示,鄭氏只做沒有看到,一連慢悠悠的飲了好幾口茶水,又說了些話,沐彥昀的目光就跟著鄭氏的手來回移動,看到自家祖母沒有動筷子的意愿,急的他是抓耳撓腮、坐立不安。 看到這樣的情況,席上的其他人都忍俊不禁,主要是這憨態可掬的樣子實在戳人的很。沐彥卿也微微瞇了瞇眼,臉上有了些笑意,自小到大,小胖子都是如此,但是每次都能把大家逗笑也是本事了。 其實說實話,在沐彥卿看來,沐彥昀的禮儀教養各方面都是不錯的,雖然有時候有些小迷糊,對吃食的渴望也大了些,但他到底還是小孩子,這些都無傷大雅,也不會令人反感,要是在平常人家,養出這樣沐彥昀這樣性子的孩子已經算是庭成功了。 但是沐府卻有些不同,主要還是因為有對比,主要府上這三個孩子還同日出生,被拿來對比也是一定的,就像現在席上三個孩子表現就各有不同: 沐彥卿本人喜靜,而且芯子已經成年了,所以現在和日常之中并沒有多少區別,一股小大人的樣子,現在也是標準坐姿坐在那里,眼神含笑,一派乖巧;而沐彥順因為身子弱,自小用的藥膳多了,對于吃食這方面并沒有多大的興趣,此時老實的窩在自家爹爹身邊,正在說著什么;然后,沐彥昀的全部注意力在什么時候能動筷子上。 這樣對比下來,沐彥昀的性子確實跳脫了很多,不過就算是這樣,大部分長輩也只會相視一笑就完了,畢竟小孩子的性格就是各有不同的,總不能要求所有的孩子都一個樣子不是,不過顯然吳氏不是這也那個想的,只看她難看的臉色就知道這又是在鉆牛角尖了。 沐彥卿看了一眼他家二嬸,不知道什么時候她才能明白,就算只是才六歲的孩子,沐彥昀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作為母親只要若有似乎的隱隱拉住主軸線就可以了,實在沒有必要想要緊緊遏制住孩子的命喉,只要出現一點自己意料之外的事情,就趕緊驚慌的想把那些岔路都劃上叉,那樣很大程度上只會適得其反。不過,沐彥卿嘆了一口氣,依照二嬸的表情,恐怕再過很長一段時間,她也想不明白。 吳氏確實想不明白,她現在是恨得牙癢癢,家里統共四個孩子,沐如意暫且不論,其他兩個與昀兒是同一日的生辰,怎么別人就乖坐在那里像個貴氣的小少爺,偏偏自家這個像潑猴似的,怎么教都教不聽。 “行了,開席吧,”鄭氏左右看了一眼,孩子這個樣子有什么不好,看著都樂呵,偏這個親娘是怎么都不滿意。 鄭氏夾了一筷子糕點先放在了沐彥卿面前的碟子中,然后一點不厚此薄彼的給沐彥昀、沐彥順和沐如意夾了同樣的糕點,“你們幾個還要長高高,一定多吃些才行,不然只能永遠在這個樣子?!?/br> “是,謝過祖母,”沐彥昀聲音響亮的表示道,語氣之中的愉悅感染了在座的大多數人。 一旁,沐彥卿的眼睛卻閃了閃,祖母這第一筷子竟然給了他這邊,要知道之前的時候都是從沐如意開始的,雖然是女孩,但是她在沐家這一代之中年齡最長,在他們幾個小的還不能走不能上席的時候,鄭氏第一筷子就是她的,之后就一直沒有變,沒想到今日竟然改變了。 事情出乎意料,沐彥卿掩去驚訝,淡聲朝鄭氏道謝:“謝過祖母,”然后就慢條斯理的把糕點放在了口中,入口即化,這是‘和記糕點’的桂花糕,甜糯的很。 看著幾個孫子用的開心,鄭氏也含笑點點頭。 廳堂里算是其樂融融,這歡樂的氣氛之中卻不包括沐如意。 沐如意有些不可置信,祖母竟然最后一個才想起她?以前可沒有出過這樣的情況,祖母都是第一筷子就給她的,現在卻只想著幾個孫子了,想到這里,沐如意有些受傷。 一旁的薛氏把這一切都看在眼里,要說沐如意小時候,她也是真心對待這個侄女的,畢竟當時府上就只有這一個孩子,沐如意小時候長得又好,說話奶聲奶氣的,叫人一看就喜歡。不過出事之后,她雖然不至于遷怒這個侄女,畢竟三歲的年紀還什么還都不懂,但是到底是漸漸疏遠了她。 不過再怎么說,沐如意長成現在這樣的性子,薛氏看在眼里有些不忍。怎么說呢,這人,遇事不能只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去考量所有的人,那樣只會越想越委屈,到最后什么事兒都成了別人的問題,自己僅僅是一個完美的受害者,但是事實上呢…… 這還要從上次府上擺宴說起,那是中秋佳節的時候,因為是大節,還要走親訪友,所以整個沐府都忙碌的很。 中秋節,團圓節,自然一家子都要回府,當時沐如意正在紀府小住,鄭氏親相孫女,雖然不滿紀府那邊竟然沒有主動把孩子送回來,卻并沒有發作,反而派了自己身邊的芍藥去請,人是請回來了,但是哭哭啼啼鬧著小性兒。 除了去紀府小住,沐如意在府上的時候,身邊的大部分事兒都是鄭氏親自在處理的,所以對這個孫女鄭氏是關心的很,看到她哭也是驚慌,然后就開始勸,不過沐如意是怎么勸都不聽,話里話外只說自己命苦是個沒娘的孩子。 事情發展到現在,鄭氏自然已經清楚了這件事情的始末,不過雖然氣惱,但是她并沒有用立即說什么,再怎么說孫女才九歲,這一看就是有人教的,不過當即就決定之后要好好和兒子商量商量,以后還是少送去紀府為好,九歲的孩子也應該培養起來了。 不過后面的事情并沒有進行到這一步就是了。 沐世澤回府之后不到一刻鐘就把沐如意哄好了,還成功讓她上了席。 鄭氏自然是高興的,還像往常一樣第一筷子夾給沐如意,溫聲叮囑道,“如意多用一些?!?/br> 然后,鄭氏轉頭去顧三個孫子,筷子還沒伸出去呢,就聽見沐如意小聲嘟噥,“要是能把我阿娘接回家里來,我還能高興些,給一塊糕點算什么呀,” 沐如意的聲音很小,但是旁邊坐著的薛氏還是聽清楚了,而且她還發現婆母的手微不可見的抖了兩下才把糕點夾到卿寶的碟子里。當時的薛氏是駭了一跳的,不過接下來婆母都沒有什么表示,她慢慢也就放下心來了,現在看起來的話,當時婆母確實是聽到了。 而且,就薛氏的觀察,那日一直到最后,婆母夾到沐如意碟子里的糕點是一動都沒動,放在那里冷情的很。 這些是薛氏注意到的,僅僅知道這些,薛氏就覺的沐如意有些過分,應該好好被教導教導,所以鄭氏現在這個樣子她只當這是婆母在教導孫女,倒沒覺得有什么不對。 但其實并不是這樣的,鄭氏確實聽見了沐如意的嘟噥聲,當時她整個心都要碎了,這孫女可是有一半是她親手養起來的,不過要僅僅是這樣,鄭氏慢慢也能釋懷,孫女到底年歲不大,長輩哪能抓著這些不放,主要是當日還有其他的事情發生了。 中秋宴席,離席之后,鄭氏想和老三聊聊,這邊還沒有出聲,那邊沐世澤就已經掀袍跪地,“母親,兩個孩子還小,這幾年是兒子不孝,勞累您了?!?/br> “說什么呢,孩子還小,再大一些就好了,”鄭氏溫聲說道,其實看到幼子行大禮,她隱隱已經猜測到了什么,但是終究不想往那方面想。 “阿娘,要是可以的話,我想把紀氏接回來,孩子總不能一直沒有母親,”沐世澤垂眼說道。 鄭氏心里一咯噔,眼前跪地不起的兒子突然有些陌生,其實說實話,要是之前提,她也沒有這么多想法,但是卻在孫女鬧了這么一通,自己最反感紀家的當下,兒子親自來提,鄭氏心里是滿滿的不樂意,甚至她都不能確定孫女那樣鬧是他門誰的主意。 那日到最后,鄭氏也沒有表達自己的意見。 怎么說呢,因為這些,本來還不甚計較的鄭氏,到底是有些遷怒,不過尋常時候她都沒有表現出來,孫子孫女還怎么親相怎么親相,對那日的事情她也只做不知,就算幼子表現的越來越明顯,她也不應聲不答話。不過今日的動作告訴眾人,她是記得的。 席間的暗涌,孩子們是感覺不到的,當然這是指沐彥昀這樣的孩子,他一口這個一口那個,吃的好不開心,旁人就是看著都覺得香。 像沐彥卿這樣的,早已經發現沐如意的表情,中秋節時候的事情他也知道一些,畢竟他就坐在鄭氏身邊,旁邊就是沐如意,想不知道都難,就是其中具體的事情他也知道一些,都是從府中丫鬟婆子那邊聽說的,他們說話從不避諱他們,只當他們聽不懂。 不過,沐彥卿想了幾下,就開始低頭用膳,這粥食熬得軟糯香甜,可口的很,不然他還能做什么,現在府上出什么事情,都不是他一個六歲的娃能置喙的,誰會聽他的意見呀。 沐彥卿在這邊認真用粥,那邊沐彥昀開始和沐彥順閑聊。 “昨日我和阿兄去堆雪人了,”沐彥昀小小聲的和沐彥順炫耀,當然,小孩子就算刻意壓低自己的聲音,還是很難控制不被其他人聽到,不過席間的幾個大人都沒有說什么。 “哇,”沐彥順驚訝,因為身體的原因,這樣的天氣下他理所當然的不被允許外出,不過小孩子尤其是男孩子哪有不喜歡動的,就算乖巧如沐彥順,在今次下雪的時候也偷偷跑出來了好幾次,但是每次他都被半路攔截,所以現在對雪也還是好奇的很。 “我和阿兄堆了兩個雪人哦,”沐彥昀伸出兩根手指,驕傲的說道。 沐彥順一臉羨慕加崇拜的看向沐彥昀,“阿兄好厲害?!?/br> 沐彥昀高興,就開始講堆雪人的過程,沐彥卿聽了一耳朵,過程倒是沒有出錯。 正在這時,沐世澤開口了,“娘,年后我會去豐縣當值,您年紀大了,兩個孩子獨留在府上我不放心,我想把紀氏接回來?!?/br> 第29章 席上風波(上) 沐世澤這話一出, 整個席上的氣氛停滯了一下,只有不會看眼色的,也就是沐彥昀這樣的還在美滋滋的和三弟沐彥順分享昨日堆雪人的那些趣事, 一點沒有察覺到周圍氣氛的變化。 沐彥卿看著沐彥昀越說越開心,覺得這樣的性子也沒什么不好, 要是自小就通人情世故, 活著也太累了,沐彥卿覺得沐彥昀要一直這樣也不錯。 回過眼來, 沐彥卿看了一眼席上幾個大人, 父親面上沒有什么變化,但是眼底的冷意都快要溢出來了,二叔面部本來就冷硬, 現在看著更是冷峻,反應最激烈的就是旁邊的二嬸了, 她現在是一臉的隱忍, 腹有千千語,仿佛隨時都能爆發,旁邊的祖母則是面無表情。 雖然面上不顯,但其實鄭氏心里現在頗不是滋味兒, 看向沐世澤的時候有些難受。要說幾個孩子之中,最沒有受過罪的就是沐世澤這個幼子,因為排行最末,腦子雖然聰穎但是不像老大老二那樣穩重,所以鄭氏一直以來也偏疼一些, 一直以來她都認為幼子是拎得清的。 紀氏一事上,作為母親,鄭氏是很認可幼子的作法的,當斷不斷必受其亂,當時的情況老大一看就是頂在意的,紀氏就是留在府上,大房三房之間肯定也是齟齬不斷。 但是之后的事情并沒有往鄭氏想的方向發展,紀氏是被送回了娘家,但是兒子還是紀老爺子的學生,所以兩人還是有見面的機會,再加上兩個孩子頻繁往來沐府和紀府之間,這就像是一條線把他們緊緊聯系在了一起。不過等鄭氏意識到這樣的情況不對時,已經晚了,或者說從一開始幼子存的就是這樣的心思也說不定。 作為鄭氏還有一個顧慮,當初幼子選擇了最佳的解決辦法換來了家宅安寧,但是現在看起來的話那只是權宜之計,現在反悔讓大房二房怎么看,恐怕心里不僅是不舒服這么簡單,兄弟異心,這是鄭氏不想看到的。 沐彥卿看了一圈,大家各有各的情緒,唯一不同的就是薛氏了,從始至終她的神情都淡淡的,似乎對此事并沒有多關心,甚至在沐彥卿看向她的時候,她還回視并給了一個頗為含蓄的微笑。 沐彥卿也下意識的回了一笑,雖然不合時宜,但是他心里感受到的只有暖意,總是這樣,不管何時他看向薛氏,薛氏總能第一時間注意到然后給他一個笑容。 就這整件事情,怎么看說呢,在沐彥卿看來就是終于來了,甚至可以說已經比沐彥卿料想的時間來得晚了。 沐彥卿一直知道三叔是一個有野心的,把人從紀府接回來的想法恐怕一直都有,真正行動是在今年中秋晚宴的時候,那之后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幾個月,中間三房那邊是各種放出口風,整的整個沐府都知道三老爺有意要將三夫人接回來。 沐彥卿覺得他家三叔應該本來是計劃讓祖母主動提起此事,然后他順水推舟表達意見就可以了,但是無奈一直過了這幾個月都沒有人提起此事,仿佛都不在意似的,所以今日他是不得不提了。 不過,沐彥卿看了一眼鄭氏,現在今日這個時候席上的這些人恐怕并不希望聽見這個。 之前的時候,沐彥卿還一直在猜測紀府那邊到底是許給了或者已經給了三叔什么好處,讓他在這個時候松口要把人接回來?,F在聽見三叔的說法,沐彥卿大致能猜到些,翻過年去豐縣任職恐怕就是紀府運作的結果了。 紀府之前名不見經傳,紀老爺子也只是一個秀才出身的教書匠,這樣的情況之下,就算沐府已經沒落,紀府也是比不上的,但是這兩年開始紀府出了一個紀方銘,把整個紀府的檔次拉上了不止一星半點。 紀方銘就是紀老爺收養的同族孩子,在讀書上頗有天賦,去年下場,以十六歲的年紀一舉考取了舉人的功名,還是當次的解元郎,就算是在京城,這也算是極其榮耀的事情了。 這件事情之后,不僅紀方銘的身份地位瞬間就發生了變化,就是整個紀府也隨之水漲船高,要拜紀老爺子為師的學子也多了很多,紀老爺子的名聲也傳出去了。 陳朝以科舉立國,書院夫子的身份地位本來就會高上一些,要是能成為名師,那就是天下學子皆為徒,一封推薦信就有可能解決自個兒學生的差事,這也是為什么學子都喜歡拜名師進有名書院的原因。 紀老爺子的名聲愈顯,手中的權力愈大,作為學生和女婿,他三叔沐世澤本來該是理所當然的受益者,但是卻因為現在紀氏住在紀府很尷尬,所以沐彥卿才說能撐過去這幾個月都沒有提,他家三叔已經很沉得住氣了。 這些事情都是近兩年發生的,沐彥卿大多是從沐世規那邊聽到的,或者說都是蹭著邊兒聽到的。因為沐彥卿年紀還小,窩在榻椅上看話本子的時候安靜又認真,所以沐世規每次和其他人談論這些事情的時候總是下意識會忽略掉他,往往等發現的時候,事情已經說完了,每次沐世規都有意要教育他不能這樣,但是每次沐彥卿表現出來的懵懂,都讓沐世規哭笑不得。 不管怎么樣吧,世上事有千千萬,但是都不會無緣無故的發生。 吳氏倒是不知道其中的內情,她根本沒有想這么多,因為她現在根本抑制不住自己胸腔中氣憤,什么叫接她回來,感情紀氏犯了這些大錯,回娘家住個幾年就一筆勾銷了,然后接回來,她們還是相親相愛的親妯娌,想什么呢? “三弟,知道你是在問母親的意見,跟我們都沒有關系,不過,我還是要說一說我的看法,這事兒吧我是不同意的,今日我就把話放在這邊兒,我這人最不會看人眼色,等回頭,我要是做了什么過分的事情,三弟你多擔待些,”吳氏輕飄飄的說道,但是話里話外的意思都是完全不配合,也就是如果紀氏回到沐府,她一定會找麻煩。 沐世澤臉色難看了起來,他身邊尋常都是知禮守規矩的人,能把話懟到他面上的人幾乎沒有,雖然二嫂一直以來都是這樣的性子,但這是他第一次被正面懟。 要是平常時候,吳氏這樣說話,沐世誠肯定是要阻止的,他們夫妻的關系就是如此,但是這次沐世誠雖然眉頭輕蹙,卻沒有說話,這更是讓吳氏激動。 “要說照顧孩子,就把兩個孩子送到紀府就是了,反正現在也是這個樣子,等什么時候母親想見了就接回來,沒得把人接回來弄得大家心里都不舒服?!眳鞘险f的極其直接,一點兒情面都沒有留。 沐彥卿在一旁嘖嘖稱奇,平常時候二嬸對上娘親,小嘀咕什么的實在是不招人喜歡,但是現在卻非常解氣,恐怕席上大多數人都是在這樣想的,所以一直到現在都沒有人開口打斷。 “哥哥,嫂嫂,之前的事情確實是紀氏的過錯,岳父岳母因此已經把她拘在家里六年,現在紀氏已經知道自己的錯誤了,后肯定不會再犯。兩個孩子到底是我們沐家的孩子還能一直住在紀府不成,那樣與禮不合,”沐世澤心里惱恨,但是面上一點兒不顯,轉而說起鄭氏在意的,沐家的孩子總不能讓紀家養大吧。 “所以呢?你想著把紀氏接回來,完全是為了孩子,這話你能信?”沐世規沒有抬頭,一邊擺弄著手里的茶杯一邊開口說道,態度似乎是漫不經心但是語氣一點都不客氣,直接說到了沐世澤臉上,這是沐世規今日第一次開口,卻幾乎堵住了沐世澤后面所有的話語。 “大哥,”沐世澤無意識喚道。 “兩次家宴都要說這事兒,你還真是做得不錯,今日什么日子你不知道?在今日提,你想讓我們有什么態度,”沐世規語帶諷刺,直直看向沐世澤,今日,往前數上六年,他差點失去了夫人和兒子,那是種怎樣的感情呢,就是活生生把他撕碎也就如此了,在今日提起此事,還指望他們笑臉答應? 沐世澤眼中一凜,這幾日他過得煎熬,一直想著該如何與家里提起這個決定,倒是沒有注意到這些事情的。雖然一直說今兒是孩子的生辰,孩子的生辰,但是生辰和傷害在他這邊卻一直沒有劃等號,怎么說呢,六年前的事情他到底不是親歷者,等他回府的時候,事情幾乎已經塵埃落定,他實在體會不到大兄的感情。 在沐世澤愿意讓沐彥順和沐如意和紀府來往的時候,就說明那些事兒他已經開始釋懷了,但是卻因此忽略了其他兩房可不是他這樣的,尤其是大兄長,聽他語氣就知道這是已經動怒了,沐世澤心里緊了一下,恐怕今日這是不是這么好落幕了。 沐世規的問話,直接讓席間的氛圍降到了冰點,就是沐彥昀也終于感受到情況,不怎么說話了,只眼睛滴溜溜轉挨個看向席上的大人,并不明白他們怎么突然就生氣了。 “把幾個孩子帶下去,”鄭氏吩咐芍藥,她現在已經知道幾個兒子的想法了,事情終究是那個事情,今日看起來不解決不行了,但是當著孫子的面兒沒有必要。 聞言,沐彥卿主動從凳子上滑下來,沐彥昀是有樣學樣,沐彥順是被身后的丫鬟哄著下地的,而沐如意卻沒有行動,她實在想不明白為什么家里人對她母親這么多意見,父親接母親回府竟然拿還要經過大伯二伯的同意,憑什么? “大姑娘,帶著三少爺去耳房那邊吧,”芍藥走進沐如意提醒道,這種情況確實不適合小姑娘在場。 “為什么就只有我娘不能回家里來,為什么大伯二伯母要一直反對,祖母,就只有我沒有娘親,”沐如意突然爆發,甩開芍藥的手,哭的是上氣不接下氣,語氣之中滿滿的都是質問。 看著眼前哭的傷心的孫女,鄭氏心里頗不是滋味。 沐如意正想再接再厲,旁邊就傳來一個一個稚嫩的聲音“是啊,阿姊說的是,為什么就你沒有娘親呢,為什么就你看望母親還要去外祖父府上?這樣的問題阿姊應該問三嬸本人才對,自古反常必有妖,恐怕其中是有我們不清楚的事情存在,或者阿姊你可以問問三叔,三嬸是不是犯了錯?!?/br> “對,阿姊你可以問問三叔,”沐彥昀雖然不知道他大兄在說什么,但還是強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