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農家日常 完結+番外_分節閱讀_193
邵坤還挺享受媳婦撒嬌的,低頭親了一口:“早就知道?!?/br> 唐澤靠在邵坤的懷里:“等房子建好了,把老房子扒了,讓三興和三平去那住,再養一條大狗看家。上面多搞點泡菜,今年再腌一缸糖蒜?!?/br> “嗯?!?/br> …… 第二天聚福齋的掌柜的道:“我這倒有便宜的香料,都是去外省收的。你要多少?我勻點就是了?!?/br> “藤椒要一千斤,鹽也要一千斤。白糖一千斤。冰糖一千斤?!鄙劾そ衲攴N的辣椒覺得挺多的,但被聚福齋買走一半。剩下的他不賣了,要曬干收用。 聚福齋掌柜的被他這口吻嚇了一跳:“這么多?!毕肓讼氲溃骸耙晃遗蓚€人去川蜀之地收一些吧。有多少咱們倆一分,比調料商那便宜的多。 邵坤一口答應。 聚福齋不愧是老牌的飯館,這些渠道還是挺多的,很快就找到了貨源。價格果然便宜了一半不止。 不光是邵坤高興,連聚福齋的掌柜的也高興。原來就知道這些渠道,就是量小人家不賣,終于買到便宜貨了,這次合作上癮,道:“下次我要是有好東西還找你?!边€是拼著買便宜。 村長也把北坡開賣了,大牛村本地就邵二哥過去買了,更多的都是外來戶。去不去北坡買宅基地成了村里掛在嘴邊討論的事兒,但很快就被新的事兒吸引到了注意力,因為豆腐坊開始建了! 第106章老驥伏櫪 姜安民今年已經五十二歲了,相比于其他在朝為官之人已是可以告老還鄉的時候了。他偏偏一腔熱血,想要治國安民。 他的脾氣難融入官場為當今圣上不喜,他大肆推廣寒門學子讀書學習,動了別人的利益。幾封折子聯名上書,他就到了這窮鄉僻壤當一個知府。 甭說是升遷,就算回京都難了。 他滿臉的愁容憂思,只恨滿身的抱負無施展,圣上不知忠言逆耳。如今農家重稅,可那些當官的卻錦衣玉食,太平年還好,若是遇到災荒年,各地必定揭竿而起。 “大人,你多披一件衣裳吧?!备S多年的書童如今也兩鬢斑白,眼有憂愁之色。 姜安民自從被貶出這偏遠之地,渾身的精氣神就像被抽走了一樣,越臨近上任的地方臉色越是憂愁。 明明已經進入了盛夏,他卻感上了熱風寒。一天天的消瘦了下來。 他知道主子的心思。但事已至此又何必折磨自己呢。五十已經是知天命的年紀了。他這樣消沉下去,若是傳回京城說不定又要被人上折子說對圣上不滿,還不如好好的管理一方,順便養老。 姜安民道:“唉,我的病,不在身體上?!?/br> 老仆人什么也沒說,但那一雙眼睛卻都懂。 他們的馬車正一路行駛。突然聽到了不遠處轟隆隆的聲音。前面的馬車也漸漸的停下來了,在車內聽馬夫道:“這是怎么了?” 姜安民拉開簾子,就看見一伙干活的農夫,赤著上半身皮膚曬成古銅色,前面分叉路那里正在修建,他們把滾石和泥沙堆堆在路上,導致沒法走了。 對方干活的農夫,揚起一個憨厚樸實的笑容,拱了拱手道:“對不住,我們大牛村正修道呢,您稍等,我們這就清出一條路來?!?/br> 說完招呼兩三個干活的漢子,道:“快點清路,讓這位爺先過?!?/br> 馬夫埋怨道:“真麻煩,耽誤了正事兒要你們好看?!?/br> 這些干活的農夫手腳變得更麻利了。 馬車停下來,車上的姜安民也下來了,看著那條新修的村路筆直寬敞,贊嘆道:“你們縣里倒是又點作為?!毙蘼肥且患欣诿竦拇蠛檬聝?,還花掉不少錢,一般衙門口寧可把這銀子中飽私囊,也不會拿出來做些實事。雖還沒到上任地方但卻對這縣令多了幾分好感。 這漢子一邊手腳麻利的清理,一邊道:“這可不是我們縣衙花銀子,是我們村自己出錢修的?” “你們村自己修?”姜安民一怔,倒沒想到鄉下一個村子竟比縣衙還有魄力。頓時有了好奇之心。把他叫過來問話:“你們村怎么想這修路?” “說是為了子孫后代好,現在不少人就可以順著這條路到我們村里,村子里可熱鬧了,還有個村口集市賣什么的都有,我們村還弄了個豆腐坊?!彼f起村子滿是自豪,如今走出去一說是大牛村可是一個特有面子的事兒。 姜安民被他說的勾起了點好奇。正在這時候,前面的路面已經清理出了一個馬車通行的寬度,馬夫恭敬道:“大人,上車吧?!?/br> “不忙,咱們去大牛村看看?!?/br> 既然他愿意去瞧,馬車調了個方向,順著新修的路面走了過去。大約走了一盞茶的時間,遠遠的就聽見了嘈雜的聲音了。 姜安民好奇的掀開簾子,一看果然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