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節
雖然他能感覺到有目光落在他身上,但依舊壓制自己的沖動,收斂心神,認真審題。 他想見豐靖帝,有的是機會,不急在這一時。 豐靖帝看著溫續文,因為溫續文微低著頭,豐靖帝看不到他的全貌,卻依舊讓豐靖帝目光一顫。 二弟,他真的很像你! 你放心,有朕在,誰都不能傷他分毫,哪怕是朕的兒子們也不行。 豐靖帝眼中閃過一絲追憶,他登基之初,并沒有子嗣,再加上康王黨沒有完全清除,朝堂上總有些讓他煩躁的聲音。 那時候,睿王總是用稚嫩的聲音喊他“皇兄”,那毫不掩飾的依賴目光,便是驅散他浮躁的良藥,時刻提醒他還有弟弟和母后。 睿王是他的同胞弟弟,也是他帶在身邊親自教養長大的弟弟,他本不應該英年早逝,本不該啊。 豐靖帝微微握拳,眼底閃過一抹愧疚和心痛。 回憶著過往,豐靖帝再看向溫續文,只覺得記憶中的臉和眼前的臉慢慢重合在一起,豐靖帝有些激動,慢慢站起來。 花總管連忙過來攙扶,卻被豐靖帝推開,他還沒到走不動路的地步。 豐靖帝背著手,緩緩走下臺階,走到溫續文身邊停下。 溫續文正在紙上構思,察覺到一旁的身影,手下一頓,抿緊嘴角,繼續打草稿。 豐靖帝沒有出聲,看著溫續文落在紙上的館閣體,有些遺憾。 睿王不曾下功夫練過館閣體,他從小到大練的是顏體。 不過看到這漂亮的館閣體,豐靖帝就想到這些年溫續文吃的苦,心中更是憐愛。 雖說溫續文能這般有才學,豐靖帝很高興,可這科舉之苦他本來不應該承受。 豐靖帝到底年邁,只站了一會兒便受不住了,便回去坐下。 他一走,溫續文周圍的人都松了口氣,他們可沒有溫續文這般好心態,額頭上滿是細汗,若是豐靖帝一直在這兒,他們的文章怕是都寫不出來了。 殿試會持續一天,午膳是有御膳房統一準備,從御廚開始做菜到送到保和殿,全程都有人監督,絕對不會讓外人觸碰到這些膳食。 所有考生的膳食都是一樣的,不多不少。 用過午膳,考生繼續答題,待到日暮時分開始交卷。 這時候豐靖帝已經走了,他只在這兒待了一上午,下午就不曾過來,他的身體不允許他在保和殿坐一天。 交了卷,眾考生在太監和侍衛的帶領下,離開皇宮,從始至終他們都不曾有時間好好看看皇宮。 剛離開皇宮,溫續文就聽到李司祈和周江寧松氣的聲音,微微一笑,“原來表哥也緊張啊?!?/br> 李司祈苦笑,“第一次見到皇上,當然緊張,”雖然他們連豐靖帝長什么樣都不知道。 溫續文心想也是,他也緊張,只是不曾表現出來。 按照慣例,殿試的成績,三日后便會出來,然后張貼金榜。 因此也叫金榜題名。 殿試有三甲,一甲總共有三人,便是狀元,榜眼和探花,賜“進士及第”的稱號。 也只有一甲的三人,才有機會進宮面圣,被皇帝親自授官。 三日時間轉瞬即逝,殿試成績公布,沒有意外,溫續文蟾宮折桂,中了狀元,李司祈雖然會試壓尤尋遠一頭,但殿試又被尤尋遠反超,成了探花。 豐靖四十三年,新鮮出爐的一甲便是溫續文,尤尋遠和李司祈。 額,溫續文發現這兩人都是他表哥,而且都是嫡親表哥。 ...... 早朝,金鑾寶殿 豐靖帝年輕時早朝是每日一次,堅持了幾十年,這等毅力在歷朝歷代都不多見。 幾年前,豐靖帝的精力明顯衰弱,便在文武百官的百般相勸下,改為三日一小朝,五日一大朝。 今日便是大朝會,京中五品以上,且有實權的官員,皆要參加。 文武百官分列兩邊,吳王,楚王和燕王三位皇子穿著親王蟒袍站在最前列。 豐靖帝身著明黃色龍袍,坐在龍椅上,微瞇著眼睛看向底下的眾人,沉默片刻,緩緩開口道:“先帝駕崩時,拉著朕的手,讓朕照顧好二弟,但朕未能完成先帝的囑托,讓二弟早早離朕而去,二弟離世前,求朕務必尋回他的獨子,這二十年來朕一直派人尋找,本以為朕會帶著這個遺憾去見二弟,不曾想上天眷顧,終于讓朕找到了?!?/br> “臣等恭喜皇上?!?/br> 眾大臣早就得到了消息,對此并不意外。 豐靖帝臉上露出幾分笑容,“皇室血脈流落民間二十多年,朕的侄兒受了太多苦,但他不愧為皇室子弟,便是在民間,依舊好學上進,更是在三日前的殿試中考中狀元,眾位愛卿覺得,朕應該封侄兒什么官位?” 聽到這話,眾位大臣心中一凜,重點來了。 這話可不好答,誰都看得出來豐靖帝對這位剛找到的睿王獨子很滿意,萬一說低了惹豐靖帝不滿就不好了。 可若是往高了說,那就更不好說了,誰知道在豐靖帝心里幾品算高。 所以,一時之間,朝堂上鴉雀無聲。 豐靖帝見此,神色如常,看向威遠侯,問道:“張愛卿有何想法?” 威遠侯是吏部尚書,掌管天下官員的升遷和調任,這個問題問他再合適不過。 威遠侯也是頭皮發麻,覺得棘手,想了想,道:“回皇上,殿下才識出眾,又是皇室子弟,便是當臣這個吏部尚書也是當得的,只是目前六部中似乎沒有空閑的官職?!?/br> 不是沒有空閑的官職,而是沒有適合溫續文的空閑官職。 說完這話,威遠侯心里惴惴不安,生怕哪里說得不對。 豐靖帝倒是沒惱,還笑了笑,“六部沒有空缺,那便看看其他,都察院或者通政使司?” 都察院的左都御史告病沒來,右都御史在心里暗罵一句倒霉,只得出列道:“回皇上,都察院也沒有空缺?!?/br> 誰愿意請個祖宗回去,到時候該聽誰的? 右都御史說完,宋修德出列,恭聲道:“皇上,通政使司也沒有空缺?!?/br> 之后,豐靖帝又問了幾個人,全都是沒有空缺。 豐靖帝溫和的臉色不再,沉著臉,“怎么,朕的侄兒就無處可去了?” “皇上息怒?!?/br> 眾大臣連忙跪下。 這時,吏部侍郎突然開口,道:“皇上,日前北城兵馬司的指揮被罷官免職,新的指揮還未曾上任?!?/br> 五城兵馬司隸屬于都察院,負責盛京的治安,疏通街道等事。 其中,兵馬司指揮是正六品。 皇上聽言臉色并未舒緩,怒聲道:“大膽,區區正六品,如何配得上朕的侄兒?” 第62章 感受到豐靖帝的怒火, 眾人更是不敢多說話。 殿內沉默片刻,文淵閣大學士梁閣老出列,道:“皇上, 五城兵馬司各城指揮官階相同, 管理難免松散,不如在各城指揮之上設一總指揮,也好便于管理?!?/br> 聽到這話, 豐靖帝怒氣稍緩,若有所思, “依愛卿之意, 總指揮的官階定為幾品為好?” “官秩正四品?!?/br> 梁閣老是兩朝老臣, 他一眼便能看出豐靖帝的心思,豐靖帝并不在意溫續文能不能有大作為,但官職必須得高。 畢竟幾位皇子一入朝,便是執掌六部之一, 那可是相當于從一品。 正四品雖說不高, 可卻不能算低了。 看到豐靖帝還是皺眉, 梁閣老繼續道:“殿下聰慧有才識,擔任總指揮兼北城兵馬司指揮最合適不過,只是北城兵馬司只有區區四百人, 難免配不上殿下的身份,理應擴軍?!?/br> 豐靖帝的眉頭這才舒展開來,笑道:“愛卿言之有理,那便將北城兵馬司的兵力擴充到兩千?!?/br> 如此, 溫續文的官職算是徹底定下來。 眾大臣的心也安定下來, 只有都察院的右都御史嘴角苦澀, 五城兵馬司可是隸屬于都察院, 他自然是不敢管這位祖宗,希望今后不要有打交道的機會。 下了朝,豐靖帝離開大殿,坐上龍攆回勤政殿,路走了一半,他吩咐道:“讓內務府擬幾個封號送過來?!?/br> 花總管連忙應下,“是?!?/br> 這封號是給誰的,一目了然。 按理說那位是睿王的獨子,理應繼承睿王爵位,現在看皇上的意思,是打算重新選一個封號? 花總管暗自搖頭,哪怕睿王的獨子已經被尋回,在皇上心里依舊比不得睿王。 ...... 次日,溫續文和李司祈一同去宮內謝恩,兩人剛剛會合,溫續文就發現李司祈的表情有些不對。 溫續文問道:“表哥,你怎么了?” 李司祈情緒很低落,“昨日.我收到家中來信,爹說祖父病重,讓我盡快趕回去,可是從盛京到興元府要一個多月,我怕來不及?!?/br> 果真是此事! 溫續文方才就有猜測,安慰道:“表哥無需憂心,待今日謝恩完畢,表哥便可啟程,快馬加鞭趕路的話,一月便能到,祖父乃有福之人,定會等到表哥?!?/br> 李司祈嘆氣,“只能這般希望了?!?/br> 李司祈是李老爺子的嫡孫,也是唯一的孫子,他幼時便是由李老爺子教導,祖孫兩人的感情非同一般,若是真無法見到李老爺子最后一面,李司祈怕是會遺憾終生。 尤尋遠已經到了宮門口,待溫續文二人來到,三人在太監的帶領下,去勤政殿見豐靖帝。 此時,勤政殿中除了豐靖帝,還有三位皇子以及內閣的幾位閣老。 溫續文三人進殿后,不敢多瞧,跪地行禮,“小生拜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br> 豐靖帝頷首,“免禮平身?!?/br> “謝皇上?!?/br> 三人起身,抬起頭,溫續文才看清豐靖帝的樣子。 豐靖帝已經到花甲之年,哪怕多年來養尊處優,他的臉上依舊滿是皺紋,僅看面相,兩人并沒有什么相似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