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4
書迷正在閱讀:絕色輪回(更新至190)、大唐之飛刀問情(全)、無限之飛刀艷史(全)、色情直播(1V1勾引,扶她)全、盾娘 如果我穿越到了盾娘的世界、原神 燃燒大地的血淚(女士)、明日方舟 閃靈-長靴包裹下的溫暖、崩壞3 希兒送給艦長的生日禮物、邪惡魔神才沒有秘密呢、穿越春物之綠兒系統-陽乃篇
,連公孫瓚的一千騎兵也被吞并了,真是偷雞不成反失把米。 與中原的紛亂相比,遼東真的如一個天堂,這里的人民在袁新卓有成績的治理下生活穩定,衣食無愁,不斷的有中原的流民來到遼東避禍,進入這個他們理想中的王國。初平二年四月(公元191年)北海著名的大儒管寧、邴原、王烈三人也來到了遼東,他們的到來讓袁新的事業進入了一個新的歷程。 管寧是春秋時管仲之后,字幼安,東漢高士,北海朱虛(今山東省安丘市官莊鎮管公村)人,自幼好學,飽讀經書,一生不慕名利。對于管寧的到來,袁新持一個異常歡迎的態度,他希望像管寧這樣的杰出人才能為自己所用,但以管寧的性格來看,此人不慕名利,讓他出仕的難度也就可想而知了,歷史上的管寧多次謝絕公孫度與公孫康的邀請,就連魏文帝與魏明帝也多次召喚而不至,可見此人心如石堅,不過哪怕再難,袁新也有決心啃下這塊硬骨頭。 作為東漢的名士,到一地大多要見地方長官的。作為東漢的遼東太守,管寧等三人一到遼東,第一件事就是拜訪袁新。此時的管寧三人已經是遼東太守府的坐上賓,與袁新親切的交談著。 “不知幼安兄因何來到遼東?!?/br> 袁新一付平易近人的樣子。 管寧一笑說道:“太守大人,現今中原大亂,民不聊生,我此次來遼東實際上是避難來了,希望太守能夠收留,我只要有一處山林能讓我傳業授徒足矣?!?/br> 管寧一臉無奈的說道。 “哎,以先生的大才,終老于山林而不能為民造福豈不可惜?先生何不助我讓百姓安居樂業,這豈不是更好?” “呵呵?!?/br> 管寧捋須一笑,“太守所言堪是,但無奈我生性懶散,不愿陷入世俗之中,愿太守能夠體量?!?/br> 說完,管寧起身一躬,這樣一來,袁新也不好說什么了?;仡^向坐陪的徐庶使了一個眼色,反應迅速的徐庶立即起身說道:“幼安兄初來遼東,這幾天就先不要走,我們在襄平走走看看,也算我盡了地主之誼?!?/br> “那好吧,我就叨擾幾日了?!?/br> 管寧心想即然對方沒有強求自己,這個面子還是要給的,必竟以后要在人家眼皮下過日子。 “高!” 袁新暗挑大拇指,還是徐庶啊,簡單幾句話就先把管寧穩下來了,只要他不離開襄平,慢慢來總會有辦法的。想到這,袁新吩咐一聲后在太守府中大開酒宴款待管寧三人,席間袁新只提學問,不提政治,也讓管寧懸著的心放了下來,接下來的幾日,在徐庶的陪同下,管寧三人游遍了襄平城的市井小巷,襄平城的富庶讓管寧等人驚嘆不已,不曾想這塞外苦寒之地竟然建設的如此繁華,就算原來的京都洛陽也不過如此,不由的對袁新的印象好了幾分。 正文 第056章 大賢加盟 隨著幾日的觀察,管寧等人對袁新不由的好感遞增。這一日,徐庶將三人帶到了新建的醫館前,從未聽說過醫館的三人懷著好奇心走進了館巨大的院落群,只見整個醫館分成三部分,前廳供大夫診斷之用,前廳中又分出了數十個小屋,每一屋內都有專人診斷,看病的百姓排成了長龍不斷的進進出出,王烈吃驚的發現,此地的病人竟以貧民為主,不管是誰,就診后都可以從旁邊的藥室之內拿出所需相應的藥材?!斑B貧苦的百姓都有錢看病嗎?” 王烈驚詫的問道。 徐庶一笑,耐心的對王烈的問題進行了解答?!搬t館是一個半慈善機構,這里每一個病人都可以得到相應的藥材,對于看不起病的窮人,特別是對五十以上的老人都實行免費就醫?!?/br> “如此一來,這醫館不是很快就會因錢材耗盡而關張了嗎?” 邴原納悶的問道。 “太守已經考慮到這個問題,所以此地富人看病所需價格不菲,以此救濟窮人,同時官府還每月拿出銀兩對醫館進行補貼,這樣一來,醫館不但可以辦下去,而且還會逐漸擴大,現在醫館正計劃增加規模,但無奈醫生太少,只好等后邊學醫的學生們學成再行考慮了。 “噢,是這樣?!叭藧槿淮笪?,心中不由對醫館的未來充滿了向往。 “三位里面請?!靶焓簧焓?,將三人請籬醫館的第二進院落,只見這里又是一番景像。近百間的房舍內不斷的有身著白衣的學生在忙碌著,或實驗或聽先生講解,農厚的學術氣氛撲面而來。 見此情景管寧等人大吃一驚,孔子有弟子三千,京中的太學生也見過,但也沒聽說這樣的學館,這樣的學習方法。管寧雖是大儒卻不迂腐,心中沒有門第觀念,向來對百姓平等相視,所都弟子大都是平民,見到遼東能對向來視作下三流的行醫如此重視,足見地方長官以民為本為民造福之心。一種由然的敬佩之情從管寧的心中升起。 正思索間,徐庶帶了一個中年人過來,向三人介紹道:“這就是這所醫學館的館長華佗,請大家認識一下?!?/br> “這位就是華佗?” 管寧一驚,早在青州時就聽到過華佗的大名,不想今天在此得見,心中更是驚訝于遼東能有此良醫,看來遼東真是藏龍臥虎之地呀! 當下三人與華佗見禮,在徐庶華佗的帶領下,幾個人又參觀了后院的宿舍與飯廳,之后才離開醫館。之后在徐庶的帶領下,三人又參觀了襄平新建的學堂及各處專業學堂,對學堂內的教學制度管寧等人充滿了好奇之心,在觀看了由袁新親手參與編寫的教材后更是拍案叫絕。見到遼東如此奉行實用主義,以人為本,管寧等人那顆因戰亂而冰封的心開始融化起來,他們為親眼所見 的一切感染著,激動著。 經過幾日的參觀與探訪,管寧的心久久不能平靜下去,他在遼東似乎看到了中華民族的希望,看到了一個全新的未來。 約定分手的日子終于到了,太守府內,袁新又一次會見了三人,一陣寒喧之后袁新問道:“不知幾位高士需要哪座山講學,我好派人去準備,各位只管前去,有困難向當地官府打聲招呼一定會盡力解決?!?/br> 聽了袁新的話,三人相互對視了一眼,只見管寧緩緩站身來說道:“經過這幾日,我等感慨萬千,不想在遼東能見到如此氣象,我大漢必竟不頹,有袁太守這樣的人才,我華夏民族昌盛必將指日可待,我們哪也不想去了,只想在太守的帳下做一小吏足矣,不知袁太守肯接納否?” 袁新心中一喜,心說徐庶可真有一套辦法,就這么幾天,就讓你這寶貝疙瘩回心轉意了,真不愧是大忽悠啊。 想到這袁新站起身來說道:“有三位大賢加入,文軒求之不得啊,來人,給我擺酒高宴,把人都給我找來,我要大宴三天!” 在眾人哈哈大笑聲中袁新一把拉起管寧向門外走去,讓所有人分享這一份內心的喜悅。 夜深人靜,袁新與管寧同塌而眠,相互訴說著內心的理想與愿望。二人都是健談之人,一時間雖說只是他們兩人,倒也熱鬧的很。在相互的推心置腹之中,管寧又重新認識了眼前的袁新,沒想到以他如此輕的年紀竟然有平定四方,造福萬民的偉大理想,又有如此雷厲風行的鐵腕的手段,不由深深為袁新的人格所折服,而袁新也為管寧那淵博的知識所著迷,為管寧在如此時代竟能將萬事萬物看的如此透徹而欽佩不已,兩個一心為民志同道合的人終于走到了一起。 “主公,寧以為漢室已不可興,應該早作準備呀?!?/br> 管寧語重心長的說。 管寧是個大局觀很強的人,對未來歷史的走向看的很透,他竟然說出了漢室已不可興,必將被人取而代之的話,這讓袁新大為驚訝,沒想到管寧竟然能看的這么遠,要知道,即使是后世萬人景仰的諸葛亮原本對漢室也是充滿信心,也是在屢次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