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節
“等我回去,我跟你外公好好商量商量,可不能耽誤了?!比~文生很正經的把舒雅的單身,當成了一件大事。 第199章 守株待兔 老管坐在火車上, 說是跟快刀賭氣才跑去深城,這話對也不對。 說是賭氣不如說是生氣, 對于這些媒體人的手段, 他比舒雨,甚至比快刀更加了解。 他平時不像快刀那么愛吐槽同行,不是不想吐槽, 是因為知道的太多, 怕自己一吐槽, 不留神說出什么話, 影響不太好。 別人都猜不到他們想干嘛,只有老管一清二楚, 一氣之下干脆自己跑了過來。不管怎么說,都得攔下這群人。 舒雨病了,說是天氣太熱,準備去北戴河休養一段時間。 隔了一天, 郁遠志就在深城的酒店里見到自己的老板, 他手里夾著一個公文包,里頭裝著他們的一號面料,接到電話特意送來。 “舒總,幾個記者而已, 我已經布下天羅地網,敢來惹事立刻拿下,您就不用這樣了吧?!?/br> 郁遠志也就是不知道中二這個詞,要是知道, 得寫一百遍送給她。 堂堂大公司的老板,躲幾個記者,有意思嗎? 舒雨“切”道:“拿下就夠了嗎?一二再,再二三,我也是有脾氣的。得罪我一次就算了,追著我咬,我也算了。結果現在人家準備騎到我頭上拉屎,是可忍,孰不可忍?!?/br> 郁遠志猛的一驚,整個人抖了一下,看來自己的思想有問題啊。果然還是不夠了解舒雨,沒有太當回事,反倒是賀元春和黃靈整天神經兮兮的,當成頭等大事看待。 現在看看,電話溝通果然無法精準掌握另一個人的情緒,險些釀成大錯。 趕緊正一正臉色,郁遠志義憤填膺道:“絕不能放過他們?!?/br> 舒雨笑了,“不放過歸不放過,不能觸犯法律?!?/br> 郁遠志心想,那打一頓到底算不算觸犯法律? 不要怪一個出國留過學的高管,會思考這種問題。九十年代初,治安再次崩壞,工廠對付那些翻墻進來偷東西的人,都是先打一頓再扭送派出所。 沒人追究保安打人的事,甚至于,這些小偷自己會內部分享,哪一家工廠的保安太厲害,以后少去。至于保安不厲害的,那還用說嗎,多多光顧唄。 每當治安崩壞的時候,懲罰力度加重就是必然的,不管是犯罪份子,還是圍觀的老百姓,全是默認的態度。 只有當治安特別好的時候,老百姓生活的太單純愜意,簡單說就是吃的太飽,才會關心犯罪份子的人權是不是該保障一下,雖然他們偷東西,但打人是不對的,等等這些言論。 當然,這是國民素質的進步,也是法治的進步。 但在九十年代,想法是不一樣的。 舒雨給郁遠志透了底,“看看他們想干什么,抓現行。我倒是希望他們狠一點,最好干點抓住能判三年以上的那種?!?/br> 郁遠志馬上表示明白,在心里默默調升等級,將這件事升到最重要的一檔。 當然,還有一件事同樣重要,從公文包里拿出一號面料制作而成的襯衣,“您看?!?/br> 舒雨接過來,欣喜道:“實驗做的怎么樣?” 服裝廠的實驗當然不是什么科學實驗,而是各種水洗抗壓的實驗。就是用各種粗暴的手段,將襯衣洗洗搓搓,按在地上摩擦,以及穿在人的身上,測試出汗之后實際效果的實驗。 “非常好,好到我不敢相信,這簡直是就是鎮店之寶?!背诉@個有點土氣的名字,郁遠志完全想不出還能用什么來形容。 舒雨也同樣愛不釋手,“科技創新才是我們的秘密武器?!?/br> 郁遠志生出不少的感慨,舒雨拿來對付巴迪,或者說有沒有巴迪也一樣,莉莉絲別出新裁的將擴大品牌知名度,和提升品牌形像的手段放在科技創新,而不是廣告宣傳上。 和任何傳統的服裝公司,都有著完全不同的思路。 “誰能想到呢?”郁遠志看了看舒雨,“所以您才是創業人啊,我覺得我還是當一輩子職業經理人算了?!?/br> 本來有了燃犀基金,看到李青豆和老張的折騰,還有林華的巨大成功,他也開始有了一點意動。但此刻,他忽然頓悟到一個道理,思維方式的不同,讓他很難成為一個創業者。 “怎么想通的?!笔嬗曷牫鏊馑?,大概是意動之后又放棄。 “我發現,幾位創業者都有一種愛折騰的勁頭,一旦過得舒服了,就開始不舒服,非得折騰一下才舒服。我不行,我這人奮斗的目標就是舒服,一旦真舒服了,就開始享受舒服?!?/br> 舒雨哈哈大笑,堅起大拇指,“精僻?!?/br> 這個比喻,并不是說郁遠志就吃不了苦,他當時為了求學所付出的辛苦,并不比李青豆的辛苦要少。 這個對比的意思是,如果是普通人,或者說,就是郁遠志。為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負,能夠吃苦,也能夠奮斗??忌洗髮W不夠,還要留學,爭取獎金學,還要在外頭洗盤子賺生活費,不苦嗎? 等苦頭吃夠了,郁遠志從工作開始,基本上就跨到了他目標里所認為的,那個舒服的位置,并且,大概率是不會再移動的,向上吧需要時間積累,向下吧也沒那個可能。 但看看李青豆,對于她來說,還清外債,拿著高工資,就已經屬于她的舒適區。但她沒有留下,而是跨出去創業。創業之后開始盈利,其實又到了一個舒適區,只要待著就是賺錢分錢。 然后呢,她又跨出去了,要去開分店。至于開完分店,分店又盈利呢? 郁遠志已經可以想像到,她不會停下來,會永遠都將自己的舒適區一腳踩下去,重新跨到一個更高的區域,去挑戰,然后成功。 這個時候,她早已不僅僅是為了賺錢,而是一種天性,挑戰征服滿足,看向更高的區域,再一次發出挑戰的天性。 這種天性是什么,就是創業者的天性,永遠不滿足,生命不息,折騰不止。 于是郁遠志明白了,這才是創業者和職業經理人本質的不同。他沒有生活不息,折騰不止的天性,他這樣的人出去,僅僅仗著學歷和資歷,只會被李青豆們暴打。 想到這一點,他整個人都不好了,自從完成學業,他就已經不能再接受暴打。所以大徹大悟,趕緊滅掉自己創業的念頭,死心塌地當他的工具人吧。 而舒雨秘密執行了很久的計劃,等成功的時候,他才知道是關于新型面料的研發。 拿到面料時他還有些不屑,畢竟經驗告訴他,服裝行業是一個需要廣告支撐打造品牌的行業,重點在于造夢。比如穿上xx品牌,你就是最閃耀的明星,穿上xx品牌,你就是這條街最靚的崽等等不切實際,但女人們會相信的夢。 核心在于廣告,在于造夢,在于你是否切中消費者的夢,唯獨不在于產品。 因為今年流行什么顏色是由頂尖大佬決定的,別人只能跟隨。今年流行什么款式,也是由頂尖大佬決定的,你反其道而行之,就是土,就是跟不上潮流。 奢侈品賣八百美金一條的褲子,只能穿一次,不能下水,下水就廢。能找上門理論的都是窮人,因為真正穿這個品牌的人都懂,這就是設計師故意的,代表的是他的設計美學。 褲子賣得飛起,苦哈哈攢了許久的錢,最后發現只能穿一次,欲哭無淚的窮人,連理論都不敢。去就是窮人,去就是不懂設計美學。 瞧瞧這洗腦能力,閉環能力,讓你唾棄自己懷疑自己的能力,高不高明,厲不厲害? 所以說,產品重要嗎? 一點都不重要。 但舒雨竟然不從這方面著手,想要用新面料顛覆以前的常規cao作,這能成功嗎?郁遠志其實心里是沒譜的,畢竟面料更好,卻只能賣得更便宜,甚至還賣不動的事情,并不罕見。 面料是舒雨的秘密武器,也是樂辰化工開發出來的新產品,面料的科技創新依托的就是化工行業,這一點沒啥毛病。 也是路晁從進入樂辰當研究員開始,就一直在開發的項目。但項目資金由莉莉絲提供,委托樂辰開發,專利權屬于樂辰和莉莉絲共同擁有。 具體的制造過程舒雨也講不出來,不過好歹她對面料的熟悉程度,尤其是各種新面料的熟悉程度,遠甚于現在的所有人,而這也是她拿來彎道超車的機會。 比廣告,比創意,比洗腦,她遠遠落后于現有的品牌。在別人的主場,她憑什么贏過別人。 靠設計嗎?對不起,普通人只是自以為是他們選擇了服裝款式,實際上,他們會受到包括但不限于,模特走秀,時尚雜志,明星站臺,有錢人購買,粉絲捧場等等等等的影響,最終選擇了他們認為是自己選擇的款式。 靠廣告,拼砸錢,她能拼得過哪個巨頭?隨便來一個,都是把莉莉絲按在地上摩擦的水平。 所以,她要另辟蹊徑。 “試試吧,企業沒有不犯錯的,我們現在的基礎,就算犯錯也扛得住,但如果不去努力嘗試,就是等死?!鄙鐣陲w速發展,同行都在努力干死同行,不動似乎在保持優勢,其實是在消耗優勢,你必須未雨綢繆,否則洪水來了現造船是來不及的,只會淹死。 這種危機意識,也是郁遠志覺得,自己不太擁有的東西,他覺得莉莉絲還處于上升期。沒想到,老板已經在考慮生死存亡的問題。 對于郁遠志沒有什么遠見和危機意識,舒雨并沒有產生其他想法,因為當初招聘看上的就是他的執行力和理解力。能管好公司內務,能夠把該完成的線下工作完成好,就非常合格。 要知道,她還很年輕,未來很多年都不會退休,如果自己和總經理爭著去規劃遠景,那到底要聽誰的? 她當這個腦袋,郁遠志負責執行,至少從目前來看,就非常好。 襯衣留下,郁遠志回去,叫上保安經理,開始親自布置任務。遠景規劃危機意識都沒跟上的情況下,如果還不能把內務和管理做好,他還有什么臉待在這個位置上。 他可不想走,照顧父母,事業有成這兩件事,好不容易能一起安排上,忠孝兩全那是能下架就下架的嗎?必須不能啊。 舒雨就待在酒店里,五星級的酒店,不用出門什么服務都有,那幾個媒體人根本不可能知道她在深城。 拿著襯衣,現在最重要的就是廣告。再好的東西,你也得把特點告訴消費者,這一點至關重要。 襯衣廣告是艾瑪親自負責的,但幾版創意,都不能讓舒雨滿意。 酒店里,舒雨接到艾瑪打來的電話,那頭除了艾瑪,還有廣告公司的負責人以及一個助理。 舒雨的聲音從話筒里傳出來,語調輕柔,“大家可以試想,一個剛剛大學畢業走入社會的年輕人,他或她會是怎么樣的生活狀態?” “比如說只能租住在很遠的地方,為了多睡五分鐘,你寧愿不吃早飯,起床之后呢,可能是擠地鐵上班,也可能是開著一輛沒有空調的二手車,一路上汗流夾背趕到公司?!?/br> “忙碌了一天,大學同學打電話來了,想和你聚聚,于是你下班后,又趕到餐館,然后是酒吧,等你回到家,什么都不想干,只想趕緊睡覺。沒有時間收拾昨天晚飯后留在水池里的盤子,沒有時間收拾堆滿了雜物的房間,甚至沒有時間熨燙你的衣服。時間每天都不夠用,而你覺得生活一團糟,不知道,我說的是否正確?!?/br> 艾瑪捂住嘴,“我的天,你是親眼看到的嗎?簡直就是我畢業后第一年的寫照?!?/br> 廣告公司的負責人若有所思,問身邊的助理,“是這樣嗎?” 助理猛的點頭,“畢業之后上大學的第一年,通常都是過的最窮,也最慘的時候?!?/br> 畢竟不是人人都跟眼前的老總一樣是富二代,助理心想。 “具體一點呢?”老總鼓勵道。 助理想了想說道:“第一年剛上班,你需要付錢的地方是最多的,比如說租房子,買車,置裝。很多上學時用的東西,上班后再用,是會被人嘲笑的,所以你必須得重新購置。這些,都集中在第一年,而第一年又往往是收入最低的時候?!?/br> “還有一些人,大上學的時候,學費貸款是由父母幫忙還的。但是工作之后,父母就不會再管你的貸款,你得自己承擔,這又是一筆不菲的開支?!?/br> 助理可以說是非常有經驗了,說的頭頭是道。 “我希望,能夠讓消費者明白,我比他們更懂他們,然后用我們自己的方式來呵護他們,照顧他們??萍紕撔轮皇俏覀兊氖侄?,人文關懷才是目的,讓他們生活的更好,是結果?!?/br> 舒雨也在聽助理的話,聽她說完,補充自己的要求。 這一回,廣告公司的負責人,終于完全明白了對方的意思。顯然之前的溝通一直存在誤區,他們開始做的廣告方案,都偏向于科技感,主打創新理念,和面料的科技成份。但是忽略了溫度,也忽略了女性的感受。 溝通順暢,也讓艾瑪松了口氣。 送他們上電梯的時候,廣告公司的負責人還問,“你們老板是在美國留學生活過一段時間嗎?” 感覺比他還懂生活呢。 “我們老板比較喜歡研究消費者?!?/br> 艾瑪送走合作方,忍不住想,這些生活經驗到底是怎么來的,為什么她就沒想到呢,明明是她經歷過的。 此時的舒雨已經躺到了床上,但一時半會兒沒有睡著。 她還擔心自己的比方不適應美國的國情,可看樣子還是一樣。她的經驗當然不是現在的,而是未來的。 二三十年后,全世界剛畢業的大學生,在大城市工作的第一年,幾乎都面臨著同樣焦慮不安的生活。富二代不用管,他們是另一種生物。 中國這一頭,舒雨慢慢睡著,另一頭的美國,艾瑪忙著她的工作,許然跟哈里哭訴自己的悲慘遭遇。路晁正在一個小本上寫寫畫畫,好半天寫好了,將本子塞到枕頭下,才美美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