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再不女裝大漢就要亡了!_分節閱讀_382
書迷正在閱讀:修無情道后我懷崽了 完結+番外、七個大佬覺醒BE記憶后、大草原上的小貓咪 完結+番外、替身的我跟正主在一起了、星期天的Omega 完結+番外、嫁給最喜歡的男人之后、穿成錦鯉太子妃、召喚玩家搞基建、鬼混、穿成校草的綁定cp 完結+番外
曹cao給他們配備了精良的裝備,鋒利的兵器與質量上乘的盔甲,軍中馬匹不足,多是緊著精銳騎兵了,呂布獲得的最多,趙云的槍騎兵部隊也獲得了一匹青州運來的好馬。 戰力如何,兵力幾何并非決定性因素,孫策挑選得晚上偷襲,卻是讓他找到了機會。 夜晚天色暗沉,他們這群生活在江邊吃魚蝦長大的人,在夜晚中的視力與內陸生活的兵卒全然不同,偷襲之下孫策所帶的軍隊能夠大約看清月色下的敵軍,而趙云所帶的軍隊只能摸瞎抵抗,這讓趙云被偷襲之下一時間陷入了困境。 他當機立斷,高喝道:“放火!” 屬下副將領愣了下,立即反應過來,兵卒們將火把丟向營帳,自己燒起了自己的營地。 孫策被趙云這一手被弄懵了,他們偷襲的人都還沒下手去燒呢,怎么敵軍自己燒了自己? 正在愣神之際,之間一身穿銀色盔甲,手持銀槍的白馬將領,騎著高大的駿馬從高處沖殺而下,身后跟著同樣拿著槍的槍騎兵隊伍,火光映照著將領冷峻的面容,熱浪翻滾之下,滔天的殺意與喊殺聲席卷而來。 孫策暗道一聲不妙,敵軍看見了! 分明敵軍的人數比他要少,靠這群騎兵卻營造出了人數眾多的陣勢,這群曹營之軍夠瘋,他們不在乎正在燃燒的營地,不在乎存在于其中正被烈火吞噬的糧草,一個個一往無前,在主將的率領下往孫策所在之處洶涌而來。 孫策招呼兵將,奮勇殺敵,高喝著與下屬們拼殺出一條血路來。 趙云親自對上了孫策,兩位使槍的對上,火花四濺。 孫策原還想著靠一身武藝來戰勝敵軍將領,擒賊擒王,沒想到竟提到個武藝高超的鐵板,打上了用槍法的行家!戰場之上棋逢對手,數次交鋒未能討得到好,顧及自己屬下損失的孫策已經萌生了退意,而趙云顯然不會讓他輕易就此跑掉。 于此同時,接應著孫策的程普來援,那程普派人將鼓聲擊得震天響亮,豎起了孫字旌旗,前來的目地并非是為了殺敵,而是為了掩護孫策,共同撤退。 趙云率軍追擊,追殺了數十里地,追到了曹仁派人挖的陷阱邊,自己勒住了馬繩,槍騎兵難以前進,唯恐中了自己人設立的陷阱。 而孫策率的軍隊,已經逃到了樹林深處,分撒于不同方向,趙云皺了皺眉,一時間難以分辨出他們究竟逃到了什么方向。 正在此時,林間沖出了另一隊人,旌旗上雖然掛著“曹”字,從兵卒們的衣著與兵器上來看,卻顯然不是曹仁所屬的軍隊,至少曹仁可沒有用雙戟的部將,更沒有善于用戟的隊伍! 那隊人燃燒起了煙霧發送給趙云信號,請求趙云應和,夾攻敵軍。 這燃煙的顏色,還是曹營獨有的,辨識度極高,至少還沒有哪一個諸侯給想出來讓下屬軍隊燃燒綠煙以示進攻、同行,燃燒黃煙以示等待,燃燒紅色煙霧以示停止,燃煙就燃煙了,還弄那么多花樣,無怪乎曹營將領們互相之間能夠配合默契。 攻打袁紹之前,曹cao分配兵力時就給予各軍聯系的暗號,現在這個時候,軍機暫時還未泄露,能燃燒出這樣的綠煙來,顯然是友軍了! 趙云不再猶豫,忙叫上下屬槍兵們,與那隊人里應外合,將躲在山林之中,孫策率領的游擊輕騎兵圍追堵截。 那將領也同樣厲害,只見其揮舞一雙戟,手起落間收割敵軍人頭,馬上作戰最難的就是尋求到平衡,因曹cao給下屬騎兵部隊全都配備用破銅爛鐵打成的胡蹬,下屬騎兵們的戰力暴增,那將領也借此可以解放自己的雙手,以雙腿控制馬,再以雙手、長雙戟來收割敵軍性命。 孫策見勢不對,與程普一同往山下奔逃,企圖與黃蓋所在的主力軍匯合,沒想到趙云緊跟而上,堵在半道上。 饒是孫策再驍勇善戰,也受不住趙云“熱情四射”的猛烈進攻,兩軍一圍,頓時就將孫策給圍住了,而孤膽陷陣于前,親自與孫策交手的趙云,見友軍將領也來,與他一道雙人進攻,順利將孫策也捉回了營地。 此戰結束,孫策與程普落入了敵軍手中,臉色頓時變得鐵青,而天空破曉,黎明初至,鳥兒在上空鳴叫,兩曹軍收拾戰場,趙云這才與友軍將領對了個照面。 那將領站在山坡上高聲問:“某是呂布呂將軍陷陣營先鋒張遼,前方友將可否報上名來?” 趙云回道:“在下是曹仁將軍的副將趙云!還不知張將軍怎會埋伏在此?” 兩位將軍一湊近,張遼就嚷嚷著說開了:“害,張某奉主公之命前去送華神醫前往荊州,剛送神醫去對岸,張某這就率軍趕回,半道上就聽說了豫州三郡被攻陷的消息,就是這賊子,害我東多西藏一路躲到這里,才能找機會與友軍匯合,我盯著他有一陣子了,可不是我埋伏在此,而是他自己撞上來的!” 他早就已經去消息,請曹仁派人來接應他,張遼可不想在此嘗嘗友軍將領派人挖的陷阱滋味,要是兵卒們不是死于戰場,而是死于自己人挖的陷阱之中,那張遼可不得rou疼死。 俘獲了孫策,趙云與張遼一合兵,忙去與曹仁回報,曹仁當即派遣大軍傾巢而出,圍剿黃蓋所率的其余吳兵,同時派人將捷報送往曹cao所在的濮陽,請求下一步指示。 另一頭,遠在青州的夏侯惇也初戰告捷,因有荀攸這善于奇謀戰略的鬼才,夏侯惇戰力暴漲,順著軍師指點的主意來打袁紹長子袁譚所率之軍,數次交鋒之下,饒是袁紹的謀士田豐再厲害,也招架不住荀攸層出不窮的計策。 田豐年紀大了,為戰事心力憔悴,而荀攸年紀還請,思維敏捷。 主將對比來說,袁譚有著繼承自袁紹的疑心,自己性格因父親寵愛幼子而有些自卑軟弱,一方面沒有主見依賴田豐,又一方面因為沒能獲勝而遷怒田豐,全然忘記了袁紹派他坐鎮于此,目地不是為了進攻敵軍,而是守好防線。 而夏侯惇,對神人一樣的荀攸敬佩非常,他自認從小就沒有讀好書,在有機會讀書以后就沉迷學習,尤其是受到曹cao那套勸學的言論所影響,對于聰明的讀書人尊敬極了。 荀攸出計策的時候,他虛心來聽,時而提問,儼然是將軍師當做師長在敬重,態度可謂是誠懇至極,別看這漢子三五大粗,還帶著獨眼眼罩,看上去怪唬人的,卻是個細心的主兒。 荀攸就很樂意指點夏侯惇,為他分析局勢,引導他思考問題,給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多次都能成功將他說服。 就連用將,荀攸也指點夏侯惇:“關羽與張飛都是劉備的大將,現在劉備正在來的路上,在他到來前,他們二人只能聽從您的指揮,關羽性格傲,除此以外可以做統帥一軍的大將,張飛性子粗野,能做先鋒沖陣?!?/br> 荀攸勸夏侯惇在在劉備回來之前先把關羽、張飛分開派遣到青州與幽州的邊界,以免劉備回來以后,出現兩個主將指揮將領的局面。 因著這兩人的配合默契,青州這邊的戰局數次取得勝利,荀攸激袁譚來攻,再成功防守,如同遛狗一樣消耗著袁譚的糧草,不斷磨他的兵卒,最大的勝利莫過于將袁譚的屬下的一位大將給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