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再不女裝大漢就要亡了!_分節閱讀_193
書迷正在閱讀:修無情道后我懷崽了 完結+番外、七個大佬覺醒BE記憶后、大草原上的小貓咪 完結+番外、替身的我跟正主在一起了、星期天的Omega 完結+番外、嫁給最喜歡的男人之后、穿成錦鯉太子妃、召喚玩家搞基建、鬼混、穿成校草的綁定cp 完結+番外
董卓出生于潁川,雖祖籍位于隴西,幼時卻隨父親董君雅在潁川度過了一段童年時光,正如他的字,仲潁,就是取自對潁川的喜愛。因此,盡管他并不是負責這條線路,董卓還是特意登門拜訪了皇甫嵩與曹cao,請他們在攻取潁川后多關照幾分潁川輪氏縣的百姓。 牢獄生活將皇甫嵩整成了脾氣古怪的怪胎,無論對誰都沒個笑臉,董卓此言一出,皇甫嵩當即喝罵道:“我是去打仗,不是去做地方官,董中郎記清楚自己的職責所在,管好你自己?!?/br> 董卓被噴了一臉,灰頭土臉地又去找了曹cao。 曹cao一見,嚯,又是個大個子,從他肌rou暴漲到鼓起的胳膊來看,想來力量不??! 曹cao則對董卓道:“攻下以后當然是要治理的,哪有攻城后不安民的道理?將軍放心就是,無論是輪氏縣還是潁川百姓,全都是大漢的子民,力所能及的地方能搭一把手就搭一把手?!?/br> 董卓感激拜謝,待他們走后,對左右部下們說道:“皇甫嵩雖是沙場老將,卻目中無人,自視甚高。曹cao謙虛有禮,很會做人,他年級輕,欠缺的只是沙場之上的經驗,假以時日必成一員大將!” 大戰在即的準備,絕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清點完了兵馬出發了一段時間后,皇甫嵩下令道:“此處距離暴地一百里地,全軍在此駐軍休息?!?/br> 他又命令曹cao:“即日起,進行練兵作戰,我給你一個月的時間,務必將這群自由散漫,毫無章法的油兵訓練成足以上戰場的殺兵!” 皇甫嵩打從一開始就輕視曹cao,在他看來,曹cao就是一個靠家室謀得官職的酒囊飯袋,一個被太學的之乎者也教得滿腦子都是純理論的知識的清高學生官。 為了戰事的勝利,他不得不分散注意,監督起曹cao訓練兵卒們的進度,又按照朝廷安排來的屬將名冊,清點人前去幫忙。 無論皇甫嵩怎么冷臉,曹cao悶聲做自己的事,他擁有充足的理論知識,又現場、投影學習了那么多實際cao作,早已經將練兵之法學了個透徹,無論是搏殺、沖陣、撤軍,還是布陣、埋伏他都能夠訓練到位。 手下的兵卒原先就是段潁的兵,在段潁生前是日夜訓練,雖懶散了一段時間,此時又仿佛被喚醒了當初的記憶。 前來幫助曹cao的屬官見狀,紛紛贊嘆:“右中郎將對于練兵之法果真獨有一套方法,竟能讓這群懶兵乖乖聽話,若讓皇甫將軍知道了,定會對你刮目相看?!?/br> 屬將朱俊亦是敬佩萬分,他感慨道:“當初陛下提拔右中郎將時我還心有不服,如今看來,中郎將的能耐遠勝于我??!” 他自認為沒有曹cao這樣的能耐,能令這群懶兵在短時間之內訓練出有模有樣的紀律。 皇甫嵩練兵之余,找來朱俊,冷著臉問他:“右中郎將的練兵成果如何?” 朱俊如實回答:“已經初有成效!兵卒們都愿意聽他的號令!” 皇甫嵩詫異:“哦?” 訓練完手中這支部隊,皇甫嵩親自前去樹林里查看,卻見曹cao脫下了那一身上好盔甲與皮所制的將衣,換上了與兵卒們一樣的布衣,無論是訓練他們什么,全都以身作則,練胳膊時,兵卒們練習多少下,他全都照著做;跑圈時候兵卒們跑多少圈,他就跑多少圈。 皇甫嵩對朱俊喃喃道:“看來,我是看走眼了?!?/br> 這時,有兵卒嚷嚷著問曹cao:“將軍,您這練兵的法子,怎么與段將軍那么像?” 曹cao/爽朗的笑聲響徹在樹林上方:“我是段子的學生,是他課堂上帶出來的‘將’,訓練你們的法子,當然也是向段子學習的?!?/br> 兵卒們發出呼聲:“您是段將軍的學生?!” 眾人七嘴八舌說開了,段潁在官場名聲不行,對同僚們下得去狠手,可他在軍隊中的威望,就像是神話一樣,不知有多少底層兵卒愛戴著他。 “段將軍可是個好將軍??!” 愛兵如子,可不是好將軍么,只可惜,好將軍不會當官。 “段潁的學生嗎?”皇甫嵩沉吟了片刻,心中暗道:那便嘗試信任一下他。 朱俊是時刻跟隨曹cao的屬將,皇甫嵩的屬將則是一位與曹cao年歲差不多的青年人,名為孫堅。 皇甫嵩開始分配工作,誰來負責先頭部隊沖鋒,誰負責中間的援軍,誰來負責尾巴的糧草輜重。 前來參議的屬將孫堅提出質疑:“將軍,兵書中言:兵馬未動,糧草先行?!?/br> 皇甫嵩大怒,指責道:“熟讀兵書只是紙上談兵,只有死讀書的人,才會在此質疑我的決定!” 孫堅年紀輕輕,缺少參戰經驗,乍然被噴一臉,臉色有些掛不住。 兵書上的話語在這一場戰事之中成為了屁話,曹cao思考以后,萬分贊同皇甫嵩的布置。 他解釋道:“黃巾軍來勢洶洶,前方并不安全,先行的沖鋒軍需要做的是速戰速決,占據地點,而后等待后續糧草到來。如此才不會被黃巾軍當作戰利品搶走?!?/br> 他解釋一番,算是給孫堅解圍,換來了他感激的眼神。 皇甫嵩冷哼一聲,算是默認了曹cao的解釋正確。 黃巾軍的聲勢看似浩大,在正規軍的圍剿下卻幾乎沒有還手之力,就如同滎陽暴/民叛亂的時那樣,他們的武器也多是農具、菜刀之類,比不上正規軍的刀劍。 加之人們注重孝道,往往一個黃巾軍的身后,會跟著一連串的家眷,這群黃巾軍如同蝗蟲過境,每當到達一個地方,都會被他們糟蹋地連地皮都翻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