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再不女裝大漢就要亡了!_分節閱讀_133
書迷正在閱讀:修無情道后我懷崽了 完結+番外、七個大佬覺醒BE記憶后、大草原上的小貓咪 完結+番外、替身的我跟正主在一起了、星期天的Omega 完結+番外、嫁給最喜歡的男人之后、穿成錦鯉太子妃、召喚玩家搞基建、鬼混、穿成校草的綁定cp 完結+番外
曹瞞果真好奇地聽了起來,而荀緄在與司馬雋交談以后,帶二人去往了荀氏族地,這里整個一條街道里的房屋內,住著的都是姓荀的人家,旁枝末節的親戚很多,大家互相幫襯,鄰里間的氛圍和睦,也許是因為大家都是讀書人的原因,這里很少有爭斗,走在荀氏族地之中總能看到人們互相謙讓。 荀緄為曹瞞在自己家安排了客房,還給他指了一名小廝打掃屋子。他對曹瞞介紹道:“族地之中有荀氏私學,你不是說想要到各個私學看看外面的學堂是什么情況嗎?我可以為你引薦,讓你去見識一下荀氏私學的模樣?!?/br> 曹瞞聞言眼睛刷地亮了起來:“沒想到族地之中就有私學??!” 他忙謝過荀緄的幫助,拿到了能夠進入私學學堂的身份牌。 曹瞞的時間不多,來到荀家的第二天,就興沖沖地與荀彧一起去荀氏私學上課。 因為當家老太太的去世,荀氏族地掛上了一片白色的燈籠,看上去素凈而幽靜,順著石子鋪成的路來到私學學堂,可以看到其中有兩間屋子,中間由一片竹林隔開,形成學堂之間互不干擾的效果。 朝南面的屋子中多數是小孩子,坐在其中朗讀課文,認認真真地搖晃著腦袋,曹瞞仔細聽來,發現竟是啟蒙時學習的《詩經》。 荀彧帶曹瞞穿過竹林,來到了朝北面的屋子,里面坐著的大多是與他們同歲的少年,年紀稍大一些的已是成年男子,稍小一些的約莫與荀彧同歲。 二人拜見先生,遞交名牌,由先生指點作位,因曹瞞是來旁聽的學子,先生將他安排在了課堂的最后面。 荀氏私學的授課先生都是荀氏宗族本家之人,各個身俱書香之氣,此番正在上課的先生名為荀爽,四十多歲的模樣,荀彧上課的時候稱呼他為慈明先生,私底下則稱其為六叔。 荀爽精通儒家論理,于經籍造詣頗深,曾被先帝劉志招為郎中,負責朝政的對策上奏,黨錮開始之初,荀爽便請辭了官職,回到家鄉來潛心著書,教授家族子弟。 在曹瞞的心目中,太學是最好的學校,那里聚集了朝堂中的高官,能獲得那些高官們的指點,還能不是好學校嗎? 他從來都沒有想過,竟然還有荀爽這樣的經學大家散落在洛陽外面,“黨錮”,又是因為“黨錮”! 聽一堂荀爽所教的課程,曹瞞只覺得眼界大開。 他曾學過《周易》,對陰陽五行有所鉆研,可擺到荀爽的面前,曾經學習過的知識就過于表淺了。 “自古以來的朝代發展,無論是興盛與衰退,都與五行相生相克有關……”荀爽崇拜儒學,將陰陽家的思想與儒學進行結合,為眾人講述了自然、社會、朝代更迭等等哲理。 曹瞞聽得如癡如醉,這些充滿了辯證思維的哲學理論是他此前從未深入鉆研過的。 荀氏課堂的授課時間為半個時辰一節課,中間會休息一段時間供學子們探討,寫作業,或是上前去問先生問題,荀爽授課思想充分圍繞了儒家對君主,對民的態度。 他認為國家應該節省財政開支,應該輕搖薄役,安頓黎民,講究禮制,人們尊稱他為“碩儒”,可見其所掌握的儒家經典豐富到了“碩果累累”的地步。 荀爽親自來找曹瞞,笑著問他可有哪里不懂的。 曹瞞抓緊機會,連連拋出一個又一個問題,將荀爽給問愣住了,也將荀氏私學學子們的目光集中了過來。 “為什么先生說《周易》是憂患之書,是道德教訓、君子之書?”曹瞞好奇問道,在他看來,周易不都是一些玄乎的算卦之類東西嗎? 荀爽耐心答道:“《周易》之中的陰陽乾坤,剛柔演變與人的道德是有關系的,所謂‘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的道理,就是由此而生,世間萬物生生不息,人要有‘天地之德’,懂得居安思危,人要勤勞奮斗,自強不息,才能對抗世間的大變故,任何事物到了極致,必定會生出不好的東西來,太過安逸會消磨人的意志,太過貧窮會讓人失去良心,太過痛苦會讓人瘋狂,所以任何事物,都要有一個度,君王的統治也是如此?!?/br> 充滿了哲學辯證思想的課,讓曹瞞如夢似幻,只覺得荀爽說的每一句話都蘊涵著大道理。 曹瞞又追問了好幾個問題,關于百姓,關于君王,關于官員,在荀爽說來,每一個人都有各自的身份,做符合自身位置做的事情,這樣國家才會安定。若是處在某個位置上的人不做事,沒有資格的做某些事的人卻逾越代苞,那么整個世間都會亂了套。 課堂結束后,荀彧叫住曹瞞,為他介紹自己的侄子,名為荀攸,他們二人年歲接近,關系親密。 曹瞞看到荀攸的時候愣了愣,他遲疑道:“我好像在哪里見過你?” 荀攸笑著鞠身道:“學子荀攸是大學二年級生,在大學久聞學長美名,神交已久,曾經多次在藏書閣中偶遇學長?!?/br> “是這樣啊,好像有點印象,”曹瞞迷茫道,實在是荀攸長得無害而普通,既沒有袁紹英俊,也沒有荀彧秀氣,幾乎是淹沒在人群之中的那種,存在感也不是很強烈,也難怪曹瞞覺得他眼熟卻始終記不清他是誰。 對此,曹瞞還有些愧疚:“是我記性不夠好,倒是將此前遇見的人給忘了?!?/br> 荀攸輕笑起來,搖了搖頭:“得學長此言,攸甚喜悅?!?/br> 他修的是中庸之道,道途如此,那一身低微的存在感全是他修心修身所致的效果,能讓曹瞞這樣有過目不忘名氣的人自嘲記性不好,那是對荀攸修煉至今最大的肯定了。 別看他存在感低微,智謀可不低。 曹瞞與他聊了起來,不知不覺竟聊到了兵法造詣,他感慨地說起了滎陽的守城之戰中荀緄的布局能力,仰慕道:“若是哪一天我也能有荀緄總長的布置能力就好了?!?/br> 他與荀攸借著這次的戰役探討起了兵法謀略,越聊越覺得投機,曹瞞更是夸荀攸:“你好聰明??!于兵法一道特別有靈氣!” 荀攸自謙道:“比不上學長的大將之資?!?/br> 曹瞞在荀家私學學習了兩天,估算著時間,打算去潁川其他私學瀏覽看看,等待夠了七天,他就該啟程回洛陽了。 潁川不愧是文人的聚集地,這里不僅有各路名士,還有各種文會,每個月還有不同的文人開壇訴說自己的治國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