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節
書迷正在閱讀:越野性難馴的他越喜歡、穿成豪門假千金[民國]、我靠信息素上位、極度勾引 1v1 h、淺暗、男神自帶降智光環[綜]、[綜漫]屑老板太喜歡我了怎么辦、霸總C位出道[娛樂圈]、誰的房子塌了、[綜漫]造物主的模擬人生
他看向了其中一個粥棚,正好是柔嘉所在之處。 見蕭璟的目光掃過來,柔嘉的心立刻在胸膛里跳了起來。 她兩世為人,曾經攀上這世間最高的巔峰。 可是在自己真正喜歡的人面前,她還像當初那個少女一樣 完全控制不住自己的心跳,也藏不住這喜歡。 上一世江南水災,這些災民過來的時候,她并沒有到城外來施粥。 也就不知道來幫這些災民搭建棚戶的是蕭璟。 她在慌亂中,想起自己今日的裝扮。 今日她摒棄了素日的華服,選的是極其素凈的衣裳。 她身上的配飾也不多,發間只以普通的絹花裝飾。 這樣的裝扮應當是蕭璟喜歡的。 上輩子蕭琮曾夸過她是人間富貴花。 這大周朝人人皆愛牡丹艷麗,柔嘉也以此自矜。 可偏偏蕭璟卻不是她得到靈泉之后變成的美麗模樣。 對這位曾經的四皇子,后來的璟王來說,他喜歡的只是柔弱的小花。 無論是貴女中他一開始留意過的人,還是他后來娶的妻子,容貌都只能算是清麗。 甚至還有些小家子氣。 柔嘉喜歡自己后來的樣子。 可是重活一生,她要得到蕭璟的注意,圓滿了自己的執念,她就愿意做他喜歡的樣子。 柔嘉心想,自己現在在這般模樣,他自然會留意到的。 果然,蕭璟看過來的時候,目光就在她身上停留了片刻。 他的視線就像是一只蝴蝶,翩翩地停在柔嘉的心頭,令她的心湖泛起漣漪。 不知自己現在這個樣子,能不能映入他心中。 在蕭璟身旁,謝臨淵也看到了自家王府在這里搭建的粥棚。 雖說寧王府的二公子存在感不高,不過他也是到了年紀,在虎賁軍中領了差事。 他跟蕭璟向來是焦不離孟,孟不離焦,這次好友出來辦差事,他也一樣跟著來了。 謝臨淵就聽蕭璟問道:“那是——” “什么?”謝臨淵看著今日災民吃了王府布的粥,樣子看上去已經好些了,放心之余聽到蕭璟的聲音,才收回了目光。 他看向蕭璟的目光所落的位置,看清了少女的面孔,于是說道:“那是柔嘉?!?/br> “柔嘉?”蕭璟把站在那里的少女同記憶中對比了一番,眼中流露出些許意外。 他移開目光看向旁邊,在那里,寶意正在灶前忙忙碌碌。 她穿得比蕭璟上一次見她要好太多,可是離金枝玉葉又還是有一段距離。 遠遠地看著新的一批難民又要來了,寶意手里掌著勺子,同其他人一起煮起了新的一鍋粥。 她這個充滿活力的樣子,倒是跟那個雨天從屋頂跳下來的那一瞬間爆發出的堅韌重疊在一起,整個人像是在發光。 冬雪在旁給她擦了擦汗:“郡主別太累著,讓別人來做也是可以的?!?/br> 寶意卻搖了搖頭:“我想自己來。我剛剛還在擔心他們在這太陽下暴曬會不好,可是你看,虎賁軍這就過來了,我們想要幫到他們,只要給他們提供食物就可以了?!?/br> 這樣所有的力量都匯聚到一起來幫助這些災民,寶意作為其中一份子,也充滿了干勁。 她邊攪動著這粥,邊要蹲下去看火。 冬雪忙道:“我來就好?!?/br> 見她已經蹲下去添柴,寶意于是繼續手上的動作。 在動作的間隙里,她又忍不住抬頭看向了蕭璟跟二哥所在的方向。 這是自那個雨天得到四皇子的幫助之后,寶意第二次見到他。 那日他遞給她,讓她包扎傷口的手帕還在寶意這里。 她沒拿回自己身份的時候,并沒有想過還能跟蕭璟再有交集。 可是現在兩個人卻差不多是在同一個階層了,要再跟他說上話也不難。 寶意想,也許自己能尋到機會把那條手帕還給他。 該同他當面道謝,謝他那日出手相助之情。 她想著,就發現蕭璟也在看著自己這個方向。 見自己看過去之后,騎在馬上的俊美青年也朝這邊微微點了點頭。 他的目光依然清冷,整個人在這熾陽下顯得無比尊貴。 寶意一愣,沒想到他還記得自己,回過神來也朝他頷首示意。 柔嘉發現蕭璟的目光只在自己身上停留了片刻,就轉移到了其他地方。 她順著他的目光看過去,就看見他在看著寶意。 柔嘉看著這一幕,心中就升起了自己喜愛的東西被人所侵占的感覺。 這感覺曾經出現在她人生的很多時刻。 比如寶意占據了奶奶的關懷,又比如脖子上掛著自己所沒有的玉墜。 柔嘉經歷了那么多,在皇宮里待了那么久,改變了很多。 可是有一點卻是始終沒有變的。 就是她不允許任何人覬覦她要的東西。 她明明已經是這樣柔弱的姿態,正是蕭璟喜歡的樣子。 為什么他還要注意寶意多過注意她? 尤其看到寶意向他點頭的動作,這二人竟仿佛還有過些交流,柔嘉心中被觸怒的情緒就更像野草瘋長。 這個世界已經同她上一世所知的十分不一樣了。 是,寶意已經順利地認祖歸宗,可是在這之前,她也不過就是寧王府的一個小丫鬟。 一個小丫鬟,如何能夠跟蕭璟有交集? 柔嘉的焦點原本不在寶意身上,頂多想看一看她是不是那個得了玉墜的人。 她并無意跟寶意在這寧王府里一爭高下,她的視野不只局限于一隅,她看的是更高的利益。 可是現在,柔嘉卻覺得寶意擋了自己的路——她吸引了蕭璟。 若不是要在這里等著自己要等的人,而且如今她在這王府中又沒有重新站穩腳跟,沒有自己得力的人,柔嘉定要先知道,他們之間究竟什么時候有過交集。 隨著烈日在頭頂偏移,來到正午的時候,從江南一路趕來的災民也已經抵達了四批。 粥棚里,眾人熬粥施粥的動作就一直沒有停下,他們第一輪帶出來的薪柴和米還有水熬了幾輪粥,堪堪夠分給這些逃難來的災民,而那些虎賁軍的將士,他們這邊就顧不上了。 還好士兵們也隨身帶了水跟干糧。 在棚戶搭建的時候,他們一批輪換一批。 一批先休息,坐下來進食,另一批繼續,等到休息的人好了以后又把他們替換下來。 這原本空曠的城郊之地很快便建起了可以遮陰擋雨的棚戶。 架構是用處理過的木頭做的,而頂上遮蔽的則是用干草牢牢地扎好了。 用干草來鋪房頂,這不是需要太多力量的活,所以那些第一批到來的災民在看他們把框架搭起來以后,也漸漸湊了上去,試探著問這些士兵自己能不能幫忙。 這畢竟是為他們搭建的,由他們自己加入來一起辦,進度就能夠更快。 蕭璟點了頭,災民中尚有力氣的青壯年都加入到了這工作中,在烈日下揮汗如雨。 只要搭好了這些,今日他們就可以不用在空曠的地方休息了。 寶意見這棚戶搭得比想象中要矮,人要從那門進出都得彎著腰。 她有些困惑,不知為何不搭得高一些。 不過早上她見這粥水熬得稀的困惑,卻在這一天過去以后得到了解釋。 這些來到京城求活路的災民實在是太多了。 若是像她想的那樣,把這些粥都熬得實了,府里調度過來的米一時間只怕是不夠用。 而且他們多日未曾進食,有這樣半稀半干的粥水果腹已經不錯,何況粥棚設在這里,清晨中午晚上連著供應了三頓,能給他們提供足夠的飽足感了。 這樣等后面糧食調集得多了,漸漸再把這粥水里米的量加起來,便會讓他們驚喜。 而若是一開始用得多,到后面卻無法調集夠的話,反而容易讓一開始習慣了的人心生怨懟。 這就是人心,便是要施舍善意,也不能完全不加以考慮。 日漸西斜,粥桶里的最后一勺粥也被舀了出來。 那輪即將落入山下的斜陽照在這勺中,在粥水上留下了霞光。 寶意將這最后一勺粥多給了面前這抱著孩子的婦人,婦人對著她千恩萬謝。 寶意看她先用這碗粥喂了懷中抱著的孩子。 等到孩子狼吞虎咽地吃了小半碗之后,剩下的她才一口喝干了,歸還了碗。 寶意將勺子放回了空空的桶里,望著眼前這經過一日已經大不同的城郊空地,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這粥棚里所有人都是從早忙碌到晚,除了早早離開的洛家姐妹,其他人都是堅持到最后。 明日他們還要繼續來施粥,這搭起的粥棚并不用收起,只把用過的桶和那些碗都搬回馬車上去,等明日來的時候再一并帶來。 白天這空地上沒有地方遮陰,所以馬匹都是解了套,放它們稍遠處的樹林里吃草。 柔嘉在粥棚里等了一天,也沒有見到自己要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