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節
書迷正在閱讀:侯門醫女:我勸將軍要善良、不完美戀人 完結+番外、藏好我的小尾巴、白大褂和燕尾帽、[綜英美]我在超英世界植樹造林、虐文女配不想死[穿書]、我在末世開診所、[綜英美]超英桌寵全身變、女總裁的夏天、直播做飯后爆紅了
如果有來世。 作者有話要說: 點開作者專欄,預收文《暴君的小嬌郎(女尊)》求收藏,一起感受大女主女寵男的快樂?。?! 來,不要怕!收藏我!擱這兒給大家拜個早年啦! 第2章 晨光。 她仿佛睡了很久,睡到了這個王朝的更迭變幻。錦繡江山,一朝成火海。 在一股劇烈的錐心之痛里,沈青鸞倏忽睜開了雙眼。眼前是熟悉的陳設布置,一架松山鶴影的屏風分隔內外。 ……這是,王府? 她低頭看了看自己的手心,掌心內有幾處薄繭。她出生將門,十五歲領兵,鎮邊八年,戰功赫赫,這確然是她的手。 銅爐上香霧升起,是她慣愛的那一款,沾衣三日不絕,因這香料之故,即便是他人的暗樁,也絕不敢踏入這間房一步。 近身侍奉的女婢從外床起來,撥簾喜道:“主兒,您醒了?!?/br> 沈青鸞抬眼看了看煮雪,撫額揉了揉眉心,問道:“幾時了?” “辰時三刻?!敝笱┐鸬?。 另一個大丫鬟斬春捧著洗漱用具,見煮雪系珠簾,便知曉主兒已醒了,便進入內室,跪在沈青鸞面前抬手奉上。 她甚少醒得這么晚。沈青鸞潔面漱口時,腦海里搜索著記憶,想要知道自己回到了那個時間段。 辰時三刻……這個室內的陳設應該在那次的賞賜之前……是…… 下旨封王這一日。 即便大啟任官的原則上不禁男女,但仍有地位上的不公。沈青鸞是這啟朝開朝以來,唯一的女異姓王,足以載入史冊,流傳千古。 也就是在這一日,她與鄭玄相見的第一面。那人立在啟皇身側,渾身透著一股謫仙人的冰冷疏清,與她遙遙對望一眼。 沈青鸞更衣梳發,一根鑲金玉簪將長發簪起,別無裝飾。她伸手習慣性地向腰間探了探,卻發現那塊雙鳳玉佩不見了。 不見了…… 她轉過頭看向煮雪,后者也在呈衣的盤中尋覓數次,并無發現。煮雪心頭咯噔一聲,撲通俯身跪下。 這一動,帶得滿室女婢皆是俯身低首,大氣也不敢出。 沈青鸞瞥過去一眼,淡淡道:“起來?!?/br> 煮雪的身子頓了頓,顫著手站起身:“奴……奴一定好好徹查,查出這府中是誰吃了豹子膽敢偷主兒的東西?!?/br> 丟個外物事小,丟了主兒的隨身物事大,屆時若落到朝中有心人手中,他們這幫人都合該亂棍打死。 “放出消息,說我的玉佩丟了,誰拾到,有重賞?!?/br> “是?!?/br> “還有……”沈青鸞懷疑玉佩有可能因她附身的緣故,已葬進火海了。她頓了頓話語,用平常語氣問:“我素聞國師身有頑疾,不知是怎樣的頑疾?!?/br> 她前世只了解過如何弄死對方,從未想過探問如何救治對方。 “國師大人所患之病從母胎帶出,據說是一種奇毒?!?/br> 奇毒……沈青鸞閉了閉眼,振衣舉步,步出內室。后方女婢跟隨著她直到外室,從外室便替換成侍從跟隨,而正在此刻,當年的冊封詔書也如約而至。 連詞都沒改,和記憶里一模一樣。 笑面太監將圣旨遞到她手心。這是皇帝身邊三位大太監之一的青竹大監,深得皇帝信任。青竹年方三十上下,容貌陰柔俊秀,手持拂塵抬手道:“在此恭賀景王殿下?!?/br> 她初次受封便是景王,這個府的景王府牌匾掛了很久,待鄭玄退隱后,才換為攝政王府四個字。 “多謝青竹公公,我即刻入宮謝恩?!?/br> 此時的朝野,還未成她翻手為云覆手為雨的棋盤。這位青竹,也未曾死于宮斗詭詐之間,仍是帝王身邊的紅人。 青竹面容含笑,道:“國師大人正在宮中伴圣人駕,王爺可晚些去,不礙事兒?!?/br> 沈青鸞挑了下眉:“我與玄靈子還未謀面,此番正得相逢?!?/br> 玄靈是鄭玄的道號,而玄靈子是對他道號的敬稱,眾所皆知。 青竹似是有些訝異,卻也未曾多言,而是與沈青鸞寒暄幾句,便因身有要務辭了面。 此時是盛夏,原本的將軍府被景王府三字換下匾額,各式賞賜皆入府中。沈青鸞未進車馬軟轎,讓侍從牽她的馬來。 一匹通體雪白,四蹄如墨的神駿噠噠牽來。鞍韉是往常的,按上手的觸感都熟悉。沈青鸞踩蹬上馬,手握韁繩,脊背挺直,當有多年征戰的颯爽氣質。 那雙眼內勾外挑,形如丹鳳一般,睫羽密且長,兩道遠山眉,眉尾微挑,顧盼神飛。而當她馭馬時,這一副好相貌全然被通身的氣場壓下,只掃過一眼,便給人有血海之間、地府深處之感。 曾有一位國公致仕前,遇到當時還是女將軍的沈青鸞,便擊掌贊嘆:“英博亮拔,蕭蕭然林下風致,此女必成大器也?!?/br> 京中不許縱馬狂奔,卻允許馭馬。沈青鸞騎著“飛云”,身后隨了一位護衛,再無其他,直入帝宮謝恩。 · 爐香幽遠,長柱盤九龍。廣榻之上,當今圣人倚靠榻邊,手持一卷書冊,似已有醉意。 宮女兩旁侍墨添茶,顛中靜謐非常,只有一人清越疏冷的講道之聲。 “……天地者,太一之所生也。是故,太一藏于水,行于時……” 隨著聲音漸低,圣人也逐酣睡過去,鼾聲如雷。 兩側宮女皆傳來高枕軟毯,欲為皇帝遮蓋時,忽而清亮女聲劃破靜寂。 “周而或始,以己為萬物母?!?/br> 正接方才講道聲所頌的《太一生水》。沈青鸞身穿華服,玉簪挽發,鳳眸亮如晨星,拜禮道:“臣受陛下厚愛,當即趕赴,拜謝龍恩?!?/br> 此聲將酣睡之人震醒?;实坫氯煌?,見是她,一旁阻攔未及的小太監跪于一側,渾身瑟瑟,便揮了揮手:“你下去。沈卿來?!?/br> 沈青鸞走近數步,見到曾經無數次進入過的思政殿內,明明是白日,滿室燭臺照舊皆高燃。一片錯落燭光下,鄭玄青色薄衫,廣袖博帶,眉宇清且冷。 正是她昔年初見的模樣,寒氣襲人,有羽化為仙的氣韻。 沈青鸞驟然想起那一日的場面,她未接這句《太一生水》,而是以法家之言推門而入,意氣風發,未有一眼分給坐在君王身側之人。 在她眼里,那個位置若有人占,便都是阻礙,合該一刀切除的東西,一眼都不要看。 沈青鸞收斂回憶,隨后將目光駐在鄭玄面上。 她微微抬手:“玄靈子?!?/br> 鄭玄,字長清,號玄靈,亦稱玄靈子。當朝國師,兼任正二品左督御史。五皇子伴讀,六世高門,身后的鄭家出過三位宰執、兩朝皇后,師承前任國師明璣子,是真正的簪纓世族,京城貴胄,且為方外之人,出世入世,常在一念之間。 鄭玄也看向她,回禮道:“景王?!?/br> 他的聲音不似前世那般疲倦,有一種很沉很穩的感覺,比前世初見時似乎沉靜了許多,令人無法窺見他的內心如何。 正在此時,皇帝招手道:“沈卿此來,除謝恩外,還有他務?” 她記得她前世說了什么,就是在這一次面見圣人上,她與皇帝談論了幾句政務,回府便參了禮部侍郎周銘一本,將多時的準備收攏到一起,羅織罪名,真罪與偽證共呈,拔掉了這只丞相手下最利的爪牙。 而如今,什么都不需要了。沈青鸞連那幾句政事也懶于過口,反而談起京華好時節中,幼童傳唱的一首童謠。 鄭玄持著拂塵的手稍稍一動,無聲地抬起眼望過去,指腹碾磨著玉柄。 “……時下又到宮宴,諸同僚皆有眷屬,而臣不同,便想向圣上請一日假,五月大節,自去尋個美眷來,也好不教同僚之間戲謔微臣?!?/br> 沈青鸞念完童謠,隨意扯了一句借口,不想去參加那個波譎云詭的宴會,若她未記錯,幾日后的五月節宴,太子遇刺身亡,蠢蠢欲動的奪嫡之戰,終究浮到了水面上。 但更重要的是,齊謹言便是在宴上,憑借她給予的治世三策,奪得皇帝青眼。而她重生回來的這個節點,三策已經給予了他,沈青鸞實在覺得此景傷眼。 此言一出,不僅出乎了皇帝意料之外,連一直表情不變的鄭玄都轉首望來,目光似有幾分復雜。 片刻后,高位上的圣人大笑半晌,道:“沈卿率直,允你了!” 香爐飄散,淡香沾衣。待到皇帝往后宮,使兩人回去時,已近日暮。 共用了午膳,一起相處了整一天。前世相識近十年,都沒有待得這么久過。沈青鸞步出思政殿時,緩下了步伐,果然等到身后人的腳步聲。 與前世臨終前的勉力支持不同,現下鄭玄的步履穩健,并無虛浮之感。沈青鸞在心里長嘆一聲,忽然問道:“玄靈子有話要問?” 是她放慢腳步,是她開口搭言,問出的話卻是鄭玄有疑惑須解,真是好不講道理。 沈青鸞轉過身,擋在國師大人面前,眉目熠熠生輝。 可他的確有話要問,鄭玄與她對視,下意識地摩挲著拂塵玉柄,道:“景王要尋眷屬?” 沈青鸞凝視著他的表情變化,推測對方是否早便有鐘情之意,邊觀察邊回道:“修齊治平。我連齊家都未成,為何不尋?” 鄭玄似是被這話噎了一下,緩了半晌,又問:“那你……想尋什么……”他頓了頓,“凡間塵灰,如何配青鸞?!?/br> 這個表現實在令人心情愉快。沈青鸞與他同行于夕陽晚霞之間,背負余暉,人影成雙。 她說:“我自然不會尋凡間塵灰的?!?/br> 說謊。鄭玄想到,齊謹言如何不是凡間塵灰了,何時值得你這樣的人物,為他嘔心瀝血,肝腦涂地。 “我要尋天上的白鶴,山間的翠竹,風雪里勁松,月夜下曇花?!鄙蚯帑[繼續道。 騙人。鄭玄未做言語,心中補充,雖和你相配,可哪里有這樣的人? 沈青鸞倏忽駐足,那雙鳳眸里盈滿笑意,是這上一世那么多年累加起來,鄭玄都沒有見過的真切笑容。 他聽到未來只手扶起半壁江山的女攝政王,用一種近乎玩笑的語氣道。 “玄靈子的姿儀氣度,就很相像?!?/br> 鄭玄腦海里的思緒“砰”地一聲卡了殼,他頓下腳步,從未想過初見這一面,會有這樣的對話。 以他對沈青鸞的了解,如果是陷阱…… 對方的身影在他駐足的這一刻逐漸遠離,好似并不期待他會有什么應答一般。鄭玄怔怔地望了那背影片刻,手掌撫上心口。 這顆隔世蘇醒的心臟,跳得他壓抑不住。 紅塵間,果然誤人。 作者有話要說: “我要尋天上的白鶴,山間的翠竹,風雪里勁松,月夜下曇花?!?/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