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古代:農家子科舉入仕 100
周家小弟周瑾一出生就受到了萬千寵愛。 周父和林氏對他是捧在手心都怕化了的,兩個jiejie也將他當兒子一樣寵著。 哥哥一路官至內閣首輔,哥夫是超品榮王,都很喜愛他這個小團子。 就連皇上方燁因為周策和方榮的關系也將他視若子侄,常常宣他去皇宮覲見。 除了皇后嫡出的幾個皇子皇女,那些庶出的皇子都及不上他有體面。 不過小周瑾卻不是個紈绔的性子,因為雖然大家都很喜歡他,但負責教導他的哥哥周策實在是太過嚴厲了。 從他一丁點小剛學會說話就給他念啟蒙書籍,等他剛開始走了就每天帶著他多鍛煉,勢必要將他培養成一個文武雙全的人。 周父和林氏雖然心疼,但也拗不過周策。 而且他們也知道這是為了周瑾好,只能狠狠心睜只眼閉只眼了。 周立后來一直沒有考中進士,再加上周策官越做越大,鄉下老家不免會有一些閑言碎語。 大家雖不敢當著他的面說出來,但背后嘀咕是少不了的。 誰讓張氏為人太過張揚,自從兒子考上了舉人便狂的沒邊了,非要給他定一戶大戶人家的親事不可。 就連周蓮的親事也拒了好多縣里、鎮上的讀書人家,因此得罪了好些個媒人,別人當然不會傳出什么好話了。 再說了,現在大房的確是如日中天,但周家后來在山上摘果子賣得的銀子都由周策作主用在村里建免費學塾和買公共祭田并維持開銷了。 二房除了每年能分得一點,和以前相比并沒有其他收入。 周立屢次考不中進士,為人又太驕傲,真正有底蘊的人家是瞧不上的。 村中人知道決定建立學堂和買田地的人都是周策,感激得不得了。 張氏卻總是在后頭說大房一家子的閑話,別人又怎么看得起他們這種行徑呢? 誰不知道周立科考的錢都是以前全家人一起供的,其中大房還占了大頭。 現在兒子出息了張氏就忘恩負義,見策小子官做得好還不服氣了。 張氏見到他們一家在大房的對比下反而顯得越混越差了,便一個勁催促周立好好讀書,一定要通過會試。 很難說周立屢次不第其中有沒有心理壓力過大的原因! 周立最后還是定下了一門陳坪縣大戶人家的婚事。 女方的脾氣十分厲害,拖了好久沒訂到親事,家里實在著急了才同意和周家結親。 周蓮也仍然嫁到了前世嫁的教諭家里。 不過這兩戶人家先后在結親后得知周家大房和二房關系竟生疏成這個樣子,周策連做個樣子隨便給周立疏通下關系捐個小官都不愿意。 連后來周老爺子說情也沒用,頓時都有些后悔,覺得當初結親還是草率了些。 聽說周立此人本有幾分才華,卻才高氣傲不肯干實事。 要不是看在周家大房大兒子如此出息,誰愿意和周家二房結親呢? 他們也是有些人脈的人家,結這樣的親真是浪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