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古代:農家子科舉入仕 95
于家雖說是世代書香世家,可考中舉人的人數也沒幾個,家族里于父這一支本來就算是比較出息的了。 于父當年一舉考中舉人,雖說后來因為身體不好考了幾次進士不中最后只能放棄,身體支撐不住勞心勞力也無法當官,但身為舉人怎么也不可能窮了去。 就算大部分銀錢都拿去買藥了,也還是有幾分家底的,因此惹得族中一些族人很有些嫉妒。 后來于家夫妻倆這么多年來就生了于和謙一個兒子,那些眼紅的沒少拿這事說嘴。 誰知于和謙也和他爹一樣是個天生的讀書苗子,十幾歲就中了舉,族人們頓時沒話說了。 又聽說他定了一個小門小戶的農家閨女,家中就一個弟弟比較出息剛考了舉人,可這么小估計也沒攢下幾分家業,因此免不了在于母面前出言譏諷。 可誰曾想這農家女的弟弟竟是個神童,才十歲就中了探花,眼見著就去翰林院做官了。 族人們心中不忿地同時也只好挑唆著說于家運氣不好,周大姑娘這么早就從家里出嫁,估計帶不了多少嫁妝。 不像周二姑娘,過幾年再成親,周家估計就不止現在這么點家底了,那周二姑娘到時候的嫁妝也要比她jiejie豐厚得多。 雖然于母與周家定下親事并不看重錢財,可聽了這么多閑言閑語心中難免不好受。 她滿意周玲這個兒媳婦,不會在她面前表現出來,只好自己在心里忍了。 誰知道周家竟然會送這么厚的一份嫁妝過來! 原本她和老爺想著,周家以前是農門,聽說這幾年因著周策條件才稍微好了點。 不過應該也像族中人說的那樣沒攢下多少家底,有個百兩銀子嫁妝估計都是好的了,他們心里已經做好了周玲就帶幾十兩銀子嫁過來的準備。 反正他們與周家結親看中的是周策的資質,料定他以后必定不凡,結下這門親事對自家兒子也是個幫襯。 如今周家送過來這么多嫁妝,眼看著族里那幾家和他家里不和的妯娌眼珠子都要發紅了,于母心里真是暢快極了?。?! 同時在心里也下定決心以后要對兒媳婦更好一點。 周家舍得出這樣多嫁妝說明他們一家都十分看重這個大女兒,自己可不能做那惡婆婆拖了兒子的后腿。 周玲的婚事熱熱鬧鬧地過去了。 她平時雖然在家里比較安靜,但這一走,周策等人還真有些不太習慣。 尤其是林氏,自己養了這么多年的女兒突然間嫁到別家去了,她心里真的不舍極了。 不過見到三朝回門的時候周玲氣色極好,私底下問她也說于和謙和公公婆婆對她都很好,林氏總算是放心了些。 接著林氏跟周玲說了一些夫妻和婆媳相處之道,剩下的就要靠她自己以后慢慢摸索了。 周月心里也是有些羨慕的,雖然她和林秀才感情還挺好,但那個未來婆婆是個性格刻板的,就算訂了親也不許林秀才經常出來找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