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頁
孫思凡回到公司,推開休息室的門的時候,就看到陸鳴一個人搬了張椅子,坐在休息室中間,低著頭,輕聲念叨著什么。 陸鳴想得入神,都沒有注意到他的到來,他湊近一些,聽到什么“先生”、“車把”、“碎了塊玻璃”。 橫亙于兩人之間的是兩年左右的疏離帶來的隔閡,原本見面的場景應該很尷尬。 但陸鳴總是有本事做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教你忘了生氣,孫思凡心想,他總是這樣的,不那么講道理。 陸鳴失憶了,他沒有,他原原本本地經歷了他們逐漸疏遠的過程。 其實孫思凡沒想明白陸鳴談戀愛和他們之間的友情有什么關系,也不知道為什么單飛以后,四人群里總是很安靜。 15歲左右的時候,孫思凡很信任陸鳴,也很親近他,生活里有些什么新鮮事,都會第一時間分享給陸鳴,心里有什么隱秘的想法,除了自己暗自嘀咕,就是悄悄告訴陸鳴。 孫思凡是上海人,但公司在北京,他父母由于工作的關系,也沒法搬到北京照顧他,從15歲開始,他就是一個長期離家的狀態。因為他總是很沉默,所以一般人也看不出他的情緒波動,但他心里有時候也會想家,這時候他看到陸鳴,心里就會好受一點。 因為他知道自己不是一個人,陸鳴也是如此,想到這兒,就感到些許安慰。有一個境遇相似的同伴在身邊總是令人倍感寬慰。 陸鳴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一個不聲不響的悶葫蘆,少言寡語,十分內斂,甚至比他更夸張,熟了以后,才稍微有點少年人的樣子,偶爾也會開開玩笑。 他們后來形成了深厚的革命友誼,最主要的原因是他挺喜歡陸鳴這個人的,喜歡他的安靜,他的分寸感和他沉穩的氣質。 年少成名,他們的經歷很特殊,外人很難理解,這讓他們仿佛置身一座孤島,和其他人或自愿、或被動地形成了一定距離,無法真正互相理解,這勢必會導致他們抱團取暖,成為好友。 孫思凡想:這可能是旁人眼中他們成為朋友的理由。這是一部分事實,但不是全部真相。真相是即使他們沒有出道,沒有早早相遇,如果自己還是有幸遇到陸鳴,他依然愿意和他做朋友。 陸鳴總是很有分寸感,會敏感察覺周圍人的異動,適時地給予關懷。 剛出道半年,有一次凌晨從綜藝錄制現場離開,回公寓的路上,他興致不高。他也不記得為什么了,可能是因為又看到了網上鋪天蓋地的惡評,也可能是因為前一天半夜三點又接到了陌生人的電話,對面好半天沒個聲響,他后來才知道原來這種奇怪的人叫“私生”。陸鳴覺察到他的低落,拉著李浩軒、陳宇航兩個人不知道說了些什么,過了一會兒,只見他拿出放在背包里的尤克里里,開始彈,他們三個一起唱起了N年前火過的單曲《Trouble Is A Friend》。他們成功把孫思凡逗笑了,當保姆車又響起嘰嘰喳喳的歡笑聲的時候,前排的助理龍哥才意識到剛剛四個小孩安靜得有點反常。 他也很喜歡陸鳴精準到位的吐槽,話不貴多,貴精。 在互聯網弄潮兒陳宇航給他們科普完“私生飯”的定義后,陸鳴幽幽地來了句:“所以這是超低配版攝魂怪?既不讓你看清他/她長什么樣,又會始終跟著你,給你造成心理負擔。他/她自己沉浸在單一的跟蹤他人的生活中,乏味單調,還要把被跟蹤者的生活也毀了,變得和他/她一樣?好奇葩?!?/br> 突然從陸鳴嘴里冒出來這樣一長串話,讓另外三個人都覺得很有趣,緩解了討論私生的緊張氛圍。 現在孫思凡站在陸鳴身后,想著以怎樣的開場白打招呼,場面不會很尷尬。 最后是陸鳴先發現了孫思凡。他一抬頭,余光瞥到旁邊站著個人,他很自然地說道:“你來公司啦,什么事???” “來敲定明年第一季度要發行的專輯的制作人?!?/br> “你剛剛為什么不喊我?” “因為我看你很投入的樣子,不好意思打斷你?!?/br> “少來,你跟我講這種客套話,我會信嗎?是因為覺得尷尬,是嗎?我醒了以后也沒給你發消息?;柽^去之前,也只在你生日那天聯系了一下?!?/br> 孫思凡一時不知如何應答是好。 陸鳴見他不說話,心里一涼,一種他從沒考慮過的可能性進入他的腦海。他問道:“我們該不會是有仇吧?我以為只是大家都長大了,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去往不同的地方,結交新朋友,收獲新歡喜。該不會我的團隊發通稿拉踩過你,或是你的團隊截胡過我資源?應該也不至于吧?!?/br> “那倒確實是沒有。但我們疏遠了也不是你猜測的理由?!?/br> “那是什么理由?” “沒有理由?!?/br> 陸鳴思考了一下,自己會在什么情況下疏遠三個隊友,想來想去,他拋出一種可能性:“會不會是我談戀愛了,覺得自己偶像失格,影響整個團隊發展了,覺得不好意思見到你們,也就選擇不見了?” “那我也沒怪你啊。我在你心里就是這樣一個形象。我又不是你粉絲,我管天管地,還管朋友談戀愛嗎?我又沒病?!?/br> “但工作團隊里出現一個不靠譜的人,害得整個工作企劃都報廢了,也是一件很讓人惱火的事吧?” “半點不錯。但我在你心里就只是一個工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