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集市與四周(二)
“對不起,是我用詞不對。我要的就是floss,可惜這都是老式的?!?/br> “哈哈,這也算自己新造出的詞語了?!?/br> 我不如自嘲地道歉。 無知并不可恥,道歉也不會更加有損于自己的形象。 反而是一味地替自己的錯誤掩護或者辯解更為令人生厭。 “沒什么。只是我們一直都用floss這個詞。但真正生活中倒沒有使用過它?!?/br> 她依舊是笑顏如花,真的是一點沒有往心里去。 希望不會把我這糗事宣揚開來,那以后可是沒什么膽量再來光顧了。 不管我的臉皮有多厚,怕也是敵不過成為經典的笑談。 “而且,我認為你說的那新式的,應該就是flosspick?!?/br> 她又好心地為我推薦介紹到。 “哇,為什么你們平時不喜歡用牙線棒呢?” 這可算是米國式生活的必備要素,盡管是很細枝末節的東西。 “哈哈哈,我也不知道,可能是生活習慣吧?” 她就又笑了笑,露出一口潔白的牙齒。顯得更加的健康和自信。 我喜歡這樣的樂觀積極的女孩,感覺自己也被傳染了一部分的正能量。 話說那真是很不錯的牙齒,沒有本地人常見的各種問題。 有一部分本地女孩總是要帶著各式各樣的牙套,笑著的時候牙齒就會泛出金屬般冰冷的光澤,給人非常奇怪的感受。 確實如此。按她的指引,我走到鄰近的另一個角落才算找到了真正想要的牙線棒。 和屈臣氏里面賣的那種一模一樣,都是五十個一盒。 差不多夠用兩個月的量。 我也很好奇為什么不認真看一下以前的包裝袋,否則怎么還會鬧出這樣的笑話。 不過偶爾鬧個笑話,被人嘲笑以及自嘲一番,都會是釋放掉了什么那樣的一陣輕松。 帶著牙線棒和驅蚊水,還有難得的輕松,我走出藥妝店。 剛出門口,還是要想到這事。而且想起來就忍不住的又是一陣好笑。 好在也是消磨掉了一陣時光吧,還有這天衣無縫的搭訕和聊天。 這也算是額外的收獲吧?盡管真的是只想買東西,結果這樣交談下來,就會演變成聊天。 所以最后她毫不懷疑地給我聯系方式,還說很開心成為我的朋友。 盡管如此,但說實話自己心里面根本就沒有要再聯系她的想法。 我有些悲哀地想,自己現在是已經病入膏肓了吧? 整天漫無頭緒地在這大街小巷閑逛,這都還可以算成是能夠容忍的怪異。 即使目的就是赤裸裸地要尋覓到什么心動之處,心想要一個片刻休息的驛站。 但荒唐之處在于,這心態已經有些畸形。 我怕自己表面上所想和能夠做得到的是完全不自覺的脫節。 比如,只是強迫癥患者那般和一個個不同的女子搭訕聊天,認識了以后卻再也不會聯系她們。 也許自己真正欣賞的是那認識的過程吧?好像這樣持續不斷的尋找之中才會有新鮮感和刺激。 也說不定是因為要在其間找出某一個人熟悉的那種感覺吧? 就像是失去了一件珍貴的東西以后,滿世界都要瘋狂地翻遍。 打開一件件類似物品的包裝,看看有沒有那感覺而已。 而沒有的話就會很快丟在一邊。 不過她們也不會把留個聯系方式當成什么事的。相反她們樂于或者叫沉溺于之間不可自拔。 搞個那聯系方式像是通向她們內心深處的唯一小徑一樣。 對她們來說,乃是神秘而莊嚴的必經之路。 就像joy最初和我相戀,就是每天上百條的短信。 幾乎隔天我都要為她充一百元的短信經費。后來聊天平臺轉移到messenger才消減下來。 明明每天當面可以講的話,非要曲折地用短信來表達。 這也是奇怪的思維方式了吧。 joy當時給我的解釋是,我們需要那個階段或者叫臺階,先是從朋友做起。 而短信聊天就會有助于雙方了解更多而加速相熟的進程。 既然如此,現在我又不愿意和她們要發展到那樣相熟的程度,那么就是淺嘗輒止也不會是什么不禮貌的行為了。 唯一可能被她們詬病的,就是一開始時有些無聊地逗弄著傳遞給她們了本屬虛妄的幻想吧。 可想而知,不久我就會因成為這方圓幾里之內的號碼收集大戶而遠近聞名了吧。 我就又有些自嘲地這樣臭美一番。 周末一閃而過,而這周圍也沒有能夠給我持續多久的新鮮。 而更快充斥我整個內心世界的,反而就是關于周邊四處新的行走的記憶。 這些走動和漫步不都是漫無目的的,多數都是出于要滿足什么需求。 比如這一天我想要換一張本地的手機卡。 嚴格地說也不是換,而是多買一張。 本地的手機卡我已經有了兩張了,globe和smart家的各一個。 但都是那種普通計費的卡號。 自從joy離開后,smart那個號碼其實就沒有怎么用了,幾乎就是沒有什么用處的擺設了。 唯一的好處,就是兩年以內即使不再充值也可以為你保留著這個號碼。 其間隨時充值進去就可以恢復正常使用。 現在就只是用著globe家那個,以便有時投資委員會她們能夠通知到我什么。 畢竟在這里沒有座機號碼了。 其實想了一段時間要多買一個號碼卡。 就是那種idd卡,可以打回某港和c國而資費便宜一些的。 那幾年里c國移動的國際漫游,在f國可是七元軟妹幣每分鐘呢。 它是sun家的卡,據稱就是只要七菲元每分鐘,類似于我在某港用的idd直撥卡。 但711和大小超市里就是沒有它的蹤影。 有的只是專供游客的話費卡,帶著幾天流量包的那種。 輾轉打聽了一番,才明白那東東只在集市里面賣卡的私人攤點才有。 就連購物中心里面的幾大移動運營商的專柜都沒有售賣的。 “為什么呢?” 這又讓我奇怪了。 難不成所有的好東西都要這么藏著掖著是吧? 哦不,應該是說便宜的好貨,都怕見得光而不能堂堂正正到處擺出來嗎。 “因為這種卡一般都是定向買給家里有去國外務工的,算得上是為她們量身定做的優惠產品。也可以說是一項福利?!?/br> “這些家庭一般都只會來住處附近的集市轉悠,購物中心是不太去的?!?/br> “而且資費這么便宜,運營商和經銷商都沒有什么錢賺?!?/br> 難怪其他地方幾乎所有的店都找不到它。背后也是有故事的啊。 “我是因為有親戚在某港工作,所以才一直出售這種卡。其實也是為著方便自己?!?/br> 眼前這位小女孩,就是這最近的集市里唯一賣這種卡的攤主了。 “不過這也方便了別人啊。說起來你這還是有些無私的舉動呢?!?/br> “那也是哦,畢竟這個幾乎就不賺錢?!?/br> 她似乎深有同感地點點頭。 “哇,那你怎么維持經營的呢?” 難道真是為了一點小小的方便,就要免費地白白在這當義工了嗎? “我還有其他很多商品呢。各種各樣的手機卡,充值卡,還有手機殼,貼膜,充電器等等?!?/br> “甚至便宜的手機都有。我這里算是比較大的店鋪了?!?/br> 她有些自豪地掰著指頭給我介紹自己的經營范圍。 我覺得她的年齡應該是在上學才對吧。 但很奇怪的今天不是周末和什么節假日,她卻也守著這里,像是單單就為等我而來。 這算是緣分嗎? “你還是學生吧?” 我忍不住好奇地問,在她幫我取下卡放進手機的時候。 “才不是了呢?!?/br> 她有些調皮地擠眉弄眼。但分明就是稚氣未脫的小孩子模樣。 “不會吧。無意冒犯,但你就是怎么看都應該是學生的呢?!?/br> “這么說吧,當學生無聊又浪費時間和金錢。高中沒來得及畢業我就退出開了這個小店?!?/br> 她不無得意地說,又指指自己的攤位。 “這個真的能掙到好多錢嗎?” 我有些不相信。 印象當中這樣的小店只是能夠維持生計吧。 她臉紅了一下, “我覺得夠就行了哦?!?/br> 也許我是低估了本地人對移動通信的熱情和巨大需求吧。 旁邊一個賣衣服還是小飾品攤位的中年婦女接過話茬, “她可是很有錢的女孩子呢,先生你可得相信她?!?/br> “先生你這么年輕,要找女朋友就應該找她這樣的女孩子,年輕漂亮又還能賺錢養家?!?/br> 也不知道說她有錢是一個什么樣的概念。 又是這么突然地扯到了女朋友的話題。 難道我看起來就是一副饑渴難耐的猥瑣男形象嗎?而且額頭上寫著急需女朋友這幾個大字不成? “是嗎?” 我還是眼前一亮,有些深受啟發地看著那小店主,直到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垂下頭。 但讓我有些失望的是,除了有些靈氣的大眼睛,看著還長長的眼睫毛,青春而稚氣的臉龐,就再沒有什么深深吸引我的地方了。 坐著也不知道她確切的身高,但應該不會是那種高挑類型的。 就是有些瘦小那種,雖然掩飾不住的精明靈氣。 就是完全找不到和joy那樣的感覺。 我像是箭在弦上,又像是子彈頂到了槍膛口,卻不得不硬生生地憋住。 哪怕她多一點點,就是一絲半點的心動之處。 我也就可以不管不顧地一往無前地為她沖鋒陷陣了。 她現在就只有年齡這一項比較符合標準了。 我不算是外貌黨,也沒有到絕對的以貌取人的地步。 但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我想自己只是把相貌身材這外在的美作為了前置條件吧。 更何況joy的先例就在不遠以前擺著呢。哪怕不要或者說是不能逾越,至少也不能相差太遠吧? 要說現代的愛情沒有了門當戶對,我是相信的。 但如果說雙方相差太多,不要說當事人自己有些別扭,或者自覺理虧地要躲避世俗的目光和議論。 尤其是在這個還算是男權至上的社會里,女孩子要是過于遜色于男方,就是更加難以為世俗接納了。 就是連旁觀者都會有些很難辦地置若罔聞而不評頭論足一番。 因為不正常,所以要被驚異地當做奇聞怪談。 正常的關系,就是處處還有些說得過去的般配,才不會引起旁人的注意而被輿論的力量忽略了。 反正我是不太信任那樣驚世駭俗的愛情。 如果沒有其他的因素來維系,單靠感情本身,至少怕是不能持續多久的吧。 “怎么了?我不上學了還能讓你這樣的失望?” 她大眼睛一閃一閃,很有些不以為然。 果然還是很聰明的女孩子,居然可以看穿我的心思。 但也不排除我本來就是那種心里有什么都馬上會寫在臉上的人。 所以很容易就被人知曉內心的真實想法。也是不足為奇。 “那是哦。我希望自己的女朋友至少也得大學畢業呢!” 我可不好意思再炫耀自己的學歷一番。畢竟自己也是不太在意學歷什么的。 凡是后天努力可以得到的,都不算是什么珍貴的東西。 反而是那些無論如何努力也得不到,或者天生就缺少又喜歡得緊的。才是自己真正在意的事物啊。 比如和joy那樣近乎于完美的愛情。 雖然破滅了,但連那泡沫都是美好的。 “呵,” 她有些輕蔑地呵出一聲。 “那怎么辦,就連我的meimei都沒有上學了。幫我一起做生意呢?!?/br> “而且,大學畢業就很了不起了嗎?” “周圍那么多大學生,還不是一樣的打工。要么就在f國各地,要么就是漂洋過海去打工而已?!?/br> “不管在哪里打工,總歸是要歸人管,遲早要有受氣或者被解雇的時候。那里有我這樣自己當老板強?!?/br> “就是正兒八經上了大學,學到一些東西,又會對我的生意有什么幫助呢?我自己在這市場上學到的已經夠用了?!?/br> “還不要說那大學的學費昂貴得不行,還不如把那錢用作生意的本錢呢?!?/br> 她看了看自己的攤位,很有些得意。 這是第一次從本地人這里聽到一絲對出國務工這風潮的鄙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