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教皇來訪(二)
最有趣的是,酒店有個前臺妹子,一次穿了一件網游風格的t恤來接班。 原來是白天里她和一個網絡游戲里的社區成員,都是平日里熟悉的玩家,一起穿著同款t恤玩了整個白天的游戲。 嗯,她的這個休息日就是這樣度過的。 “你們是在網吧集體玩嗎?” 我有些納悶。 什么時候起,居然連這網游的興趣部落聚會也要統一服裝了嗎。 如果非要這樣以集體意識的整齊形象出場,除了證明大家都還有強烈的存在意識要打通和現實世界的關聯以外。就是真的這社區或部落已經凝聚力如此之強了。 當然也可能純屬好玩,畢竟想想那出發點就是為著更好玩的意思。 要說是玩家們來了興致,在網吧包一個專場,連帶著聚會和不受干擾地瘋狂游戲,也不是什么新鮮事。 這里的網吧,真實姓名不叫網吧,或者中文惡搞的網咖。 人家就叫電腦吧,或者叫網絡沖浪之地。乍聽起來就很牛氣沖沖的樣子。 一般也不會像國內那樣動輒就是幾十臺電腦的大場面,或者就是占地廣闊的整層樓來的。 就是小小的電腦桌,不太大的顯示器,主機機箱什么的都在桌下面隱藏著。 桌面就是鍵盤鼠標,隔板上掛著一副頭戴式耳機。 連帶著整個房間也不會太大,就是兩個到三個商鋪的面積那么一點點。 所以,這網吧就是那樣子的處處透著精致和袖珍風格。 最大的好處,我認為是都像寫字樓宇里面的辦公室,彼此之間都是隔斷式的辦公桌。 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護客人的隱私,也相對安靜一些。 還讓我覺得有些大跌眼鏡的是,這里的網吧,真的就是速度很快。 當然這個很快就是和酒店里的無線網絡相比較的。 因為最大才是五十兆的帶寬。國內前兩年已經是百兆光纖到戶了。 網吧還兼帶著打印和照相的功能。更加有些復雜的是,還有著游戲廳的功能,大把的psp和xbox擺著。 單玩這些光盤游戲而不上網的話,是會便宜到三十菲元每小時的。而上網沖浪就要四十元了。 多數人來這里還是要上網玩聯機游戲的。除了有些小孩子還是要玩脫機游戲以外。 坐得滿滿的房間里就是很多人瀏覽網頁,聊天看電影,刷facebook玩游戲什么的。 一般情況下,來這里休閑玩耍的,各種各樣的人都有。 但就是學生相對要更少一些。 他們可以是來約會,和遠處的朋友家人聊天。 少數也有來上網查詢資料,完成作業的。 這算是很乖的愛學習的孩子了,也還得家庭條件不錯,才付的起這些額外的費用。 而家境更好的學生,就是在咖啡店或是飲品店坐著。 一邊品著咖啡或是果飲,一邊用自己的筆記本電腦或是平板電腦完成上述的功課。 那就是和平常白領們的舉止差不了多少。除了一身的校服標明了自己的身份,舉手投足之間的自信從容都是惟妙惟肖的。 她們才是真正的幸運兒,可以不用cao半點心就可以享受到如此無憂無慮的學習時光。 而我的joy,她可是很早就開始學生工的生涯了。至少也是在高中就差不多每天每周那樣的工作了吧。 據她講多數是在餐飲酒店做收銀員,或是做清潔等的鐘點工。這些按小時計算的酬勞,往往會有免費的工作餐。 再加上學校微薄的獎學金,她總算是用自己整個沒有什么閑暇的青春,熬過了高中大學。 這是f國特色的窮人早當家。 大大小小的用工單位對這些學生工也是極其歡迎,畢竟比正式員工來說,要省下一大截費用。 就連走在購物中心,各式各樣的商鋪店面都在放出訊息招攬學生工。 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合法的用工。 但很多場合,尤其是周末的游戲廳,網吧,手機商鋪,甚至是汽車和摩托車,美妝的促銷展臺?;蛘净蜃暮芏嗯⒆?,都是還在上學的學生兼職的。 所以joy從來不太情愿和我去另外一家購物中心??赡苁撬涢L期在那里做過學生工吧,我想。 是的,這里的購物中心里面,當然是平街那一層,一般都是有幾家汽車、摩托車店的。 不然,在這邊就不算是大型靠譜的購物中心了。 而且每逢周末和節日,這里總會有模特來走秀,以求吸引來更多的顧客。 連通訊運營商,globe和smart都學到了這手段。 每逢上述那些日子,就是派出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模特,跑來這大堂。 要么舉牌巡游,要么就是搭一個臺子,來一番熱力歌舞,或者走秀。 這樣通常都是會被圍了個水泄不通,而且樓上幾層的目光都會關注到這里。但我始終是懷疑其實際效果的。 因為活動一旦結束,人們就會轟然而散。并不見得立馬那銷售額和品牌名氣就好了很多。 也許唯一的收獲就是進一步地鞏固了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存在感和信譽度吧。 畢竟不是每個公司都可以財大氣粗地每周舉辦這些類似公益活動的展演,盡管也算是公司的廣告促銷。 從另外一個角度看,這些臨時雇傭的學生,或者叫兼職模特。她們內心深處,也是渴望被欣賞喜愛的。 表面上是圍觀的大眾愛看熱鬧??赡鼙粐^的自己也會有一種成就感吧。 但如果joy和我同行的話,我的目光再有片刻看向這些青春美少女,就會惹得她醋意大發的。 “哼,frank,你這是在喜歡其他的女孩了吧?” 這是在質詢。 要么就是, “frank,看樣子你今晚是不想回家了哦?!?/br> 這就是赤裸裸的威脅啦。 再不然就是, “frank,我覺得自己已經老了,比不過她們的青春美好了。你是要去體驗更年輕的學生了嗎?” 這是在打悲情牌吧。 但更多時候,就是笑著不說話,卻只是用手來擋住我的雙眼。 又會狠狠地比劃出一個手勢,竟是要挖掉我兩眼的架勢呢。 我會調皮地撇撇嘴,吐吐舌頭。就會收回那本就沒有什么欲望的目光。 再說回到游戲聚會, “才不呢,我們還是呆在各自的地方,只是同一時間在線而已?!?/br> 這妹子眼圈發黑,但一提到這次所謂的集體行動,還是兩眼放光。 我有些無語,連同時在線玩個游戲都要統一一下服裝。還真是走火入魔,偏愛成癖好了。 在這非常時期,敬職敬業的f國專家們還對通信信號進行了屏蔽。 固話和固定網絡還有,但是手機信號就沒有了。 我不知道這對于反恐和安保工作有什么大用沒有。但他們就是很認真嚴肅地執行下來。 這里有三大移動網絡運營商。和國內類似,網絡質量依次排下來,是globe,smart,sun。 最后那家有一種idd卡,專門用來打海外電話,資費很便宜。我試了一下,打回某港和c國都只要不到兩毛錢每分鐘,算得上是迄今為止我所見過的最便宜的跨國語音通信資費了。 而且通話質量還算差強人意。 估計是方便舉國上下這千千萬萬家庭,畢竟絕大多數家里都有成員在國外務工。 其實平常情況下真心沒有發現這三家有什么區別。 據說就是后兩家尤其是sun的,在海島和山區信號會非常弱。 但我這長期蝸居在馬尼拉城里,根本無需考慮這信號問題。 通信資費都是一樣的,短信每條一菲元,接電話免費。 但是撥打出去就是很貴了,我用的smart也是六菲元每分鐘,還按對方號碼分了同網和跨網計費。 但我覺的最坑人的還是那話費有效期。 根據你每次充值的金額,二十菲元起充。相應給了不同的有效期,從五天,一個星期到三個月不等。 呵呵,充少了你會嫌煩,隔一兩天就充值吧。充多了就必須在有效期內用完。真是有些精明的規則啊。 眼下我就看見通信公司的制服員工,他們是用的類似于信號屏蔽車一類的設備,一個一個區域輪流交替布置下去。 這幾天之內手機就是不能打接電話短信了,倒也樂得清靜。 于是,教皇大人所到之處只剩下人聲鼎沸了。手機也只能用來拍照和錄像了。 此外也沒有見到什么高大上的設備了。倒是軍警們開的車都是挺好的,以那k國j國的產品為多。 當天的直播,算得上是萬人空巷的盛況了。聽說pope大人先是去了臺風災區。 今天出奇的風大雨大啊。大人的專機抵達以后,稍停了片刻。 整理儀容,也是讓地面翹首盼望的官員和信眾平緩一下心情。 爾后,教皇大人就在萬眾期盼中,施施然走出艙門。 但很不湊巧地頭頂撞了天花板一下。因為他看著數十萬計的人來迎接,就禮貌地準備揮手致意,忽略了艙門其實不高的。 大家先是不由自主地轟然笑了一聲,之后的心都跟著痛了一下。但此前有些緊張焦慮的氣氛卻是消失一空。 這令人不由得心想,大人是不是特意以此來化解大家的緊張情緒,拉近彼此心理上的距離呢。 教皇此行有一個重要的議程,就是在黎剎公園,確切的說是在里面的基尼諾大看臺,作一場公開的露天彌撒。 據說是有六百萬教徒之眾,在公園的露天廣場冒雨聆聽教皇的教誨。 而前任教皇保羅二世二十年前訪菲時的彌撒也只有五百萬人參加。 許多人將這次彌撒視為一生中唯一親眼目睹教皇的機會。 而在信徒的心里,更有著各種各樣深層次的理由。 有的信徒認為見到教皇,本身就是一種難以形容的心靈上的快樂。 有的重癥疾病患者則是寄希望于教皇,顯示出神跡,幫助她們痊愈。 有的摻雜著復雜多樣的訴求,希望教皇能聽到菲國大眾的聲音,而不僅僅是是政客階層和上流社會精英。 歡迎大人的儀仗隊倒也是很有特色,出奇地令人印象深刻。 看上去像是本地唱詩班的男童,統一穿著斜條紋的制服,緊身褲和小靴子,頭戴貝雷帽一樣的禮帽。 叉手而立,只是目光閃閃里流露出對教皇大人的崇敬之情。 在前往彌撒現場前,大人先在附近的一所宗教大學發表講話。 在面對一名年僅十二歲的孤兒提出的關于兒童被遺棄和陷入貧困的尖銳問題時,七十八歲的教皇大人不加掩飾的痛苦流涕,心痛表露無余。 教皇大人在彌撒時,也很有針對性地講到了這個國家當前面臨,或者說就是痼疾纏身的現實問題。 比如,在面對饑餓、貧窮、無家可歸和飽受虐待兒童時,大人諄諄教導信眾要如何的祈禱。 我雖然來的時間不長,但也深深感受到了這些問題的嚴重。 不需要深入到那些特殊的區域內,也不用觀看什么專題紀錄片,或是社會學家的長篇大論。 漫步背街小巷,不經意的就會映入眼簾。 這個國度,最為顯而易見的就是巨大的貧富懸殊了。 從市中心向外延伸出去,甚至不用乘車。步行著不長的時間,很快就能看見貧民窟的另一個世界。 即使身處馬尼拉繁華的一極,天天就把自己圈禁在酒店里。心也會有被那另一極的悲慘情形刺痛的時刻。 但我卻是矛盾的。一方面是深深同情這些弱勢群體,常常有著惻隱之心。 直接面對他們的時候,真的憐憫之心是會油然而生的。 但另一方面,仿佛是不想面對他們一般。 寧愿就是躲在自己的天地里,視而不見就可以心安理得。 我不是假仁假義,也不是惺惺作態的偽君子。但這心腸就是這樣的糾結。 我會認為,幫助他們是理所當然的。尤其是當著他們的面時,沒有什么理由拒絕。 而背地里,我不覺得這樣的幫助能夠有什么實質意義。就是心理上的安慰性質,大于解決問題的預期罷了。 所以,我種種杯水車薪的勉強努力,真的就不如大人這樣的幫助寓意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