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節
書迷正在閱讀:何以安山河、子兮 (1v2H)、完美替身、求你別秀了、追他的小狼狗是跑酷冠軍、重生后夫人每天福氣爆滿、聽說,你忘了我(1V1)《初戀5+1之卷三》、今夜盛放、隊友太會撒嬌了怎么辦、錯拿了萬人迷劇本的咸魚
好在丫鬟很明白主子們的想法,第一個端上來的便是玉米。 林慧娘也顧不得燙,拿起一根吹了兩下,張嘴咬了一大口。 林麗娘與林安也有樣學樣,錢氏怕燙著小饅頭,便給他將玉米放到了他面前的碟子里,等晾涼了再吃。 林慧娘咬了一口,咽下后才吩咐丫鬟:“你去廚房一趟,讓廚娘拿幾根玉米切成小段,再配上牙簽兒放進食盒里,我出府的時候要帶上?!?/br> 丫鬟應了是,連忙去做了。 林慧娘啃完一根玉米又拿了一根,兩根啃完,這才拿了筷子開始吃飯。 她吃完飯,又漱了漱口,將殘留的殘渣涂掉,又拿帕子抹了抹嘴,便一手拿上丫鬟送過來的食盒,一手抱起她的官帽,同家里人打了聲招呼便出府去了。 她走后不久,趙氏便也吩咐了人,拿出一部分煮玉米來放進食盒里,送去了楚王府,除此之外,趙氏還另分了幾份兒,往宋郡王府、宋府各送了一份。沒煮的那些生玉米,她則是要帶進宮里去。 趙氏同錢氏說了一聲,便回了房梳洗。 她先前打扮得隨意了些,要進宮,務必要再重新梳洗一番。 丫鬟給她重新綰了發髻,又換上一身鄭重的衣裳,趙氏便帶上崔嬤嬤,一同坐馬車去向皇宮。 崔嬤嬤有進宮的腰牌,她給侍衛驗過腰牌,便引著趙氏進了宮門。 “老夫人,咱們是去見皇后娘娘?”她一邊帶路,一邊問道。 趙氏頷首。 崔嬤嬤應了聲,便帶著傅氏往坤寧宮而去。 到了坤寧宮,崔嬤嬤先叫了個宮女去向鐘皇后通稟,等那小宮女又回來,說鐘皇后讓她們進去,兩人才進殿。 “民婦給皇后娘娘請安?!?/br> 進了殿,趙氏便將食盒交給了崔嬤嬤拿著,福身向鐘皇后行禮。 鐘皇后笑道:“免禮。老夫人今日怎么想起進宮來了?”她一邊說著,一邊給趙氏賜了座。 趙氏落座后,回道:“民婦宅子里種了些果蔬,如今玉米可以掰下來煮著吃了,想到娘娘對阿慧的照顧,便想著給娘娘送些來,還望娘娘不要嫌棄?!?/br> 鐘皇后驚訝道:“你說,你帶了玉米來?” 趙氏輕輕點頭。 “玉米能煮著吃?”鐘皇后更疑惑了。她也是錦衣玉食長大的,自然是沒吃過玉米的。 趙氏再度頷首,鐘皇后興致勃勃地同崔嬤嬤道:“拿過來給本宮看看?!?/br> 崔嬤嬤便將食盒解開,將玉米遞給鐘皇后看。 鐘皇后看了看,也沒能看出什么來,她問道:“這要怎么煮?” “與涼水一同放進鍋里便是。煮好的玉米軟糯香甜,味道倒還不錯,只不過要嫩玉米才能行?!?/br> 鐘皇后點頭,吩咐宮女:“將玉米送去御膳房,讓他們中午煮了?!?/br> 宮女屈膝應是,從崔嬤嬤手中接過食盒,提著去了御膳房。 宮女離開后,鐘皇后笑道:“老夫人有心了。待中午煮好了,本宮便與太后、皇上一同品嘗?!?/br> 她說著,又道:“老夫人還沒見過太后吧?不如去向太后請個安?咱們日后也是一家人了,合該見見面?!?/br> 她這么說,趙氏便也應允了。 鐘皇后起身,帶著趙氏去了慈康宮。 進了慈康宮里,鐘皇后先是福身向太后行了禮,隨后才笑道:“母后,今日慧娘的母親進了宮,兒臣便帶她過來見見母后?!?/br> 她說完,趙氏才向太后行了禮。 聽說這是林慧娘的母親,太后笑呵呵地道:“免禮免禮,快賜座?!?/br> 趙氏道了謝,在一旁坐下,卻始終謹遵規矩,沒有抬起頭來。 “都是自家人,何須遵守那些子老規矩?你抬起頭來讓哀家看看,慧娘生的不錯,可是隨了母親?”太后打趣道。 趙氏便抬起了頭來,太后笑著看去,然而在看清趙氏的面容時,卻是皺起了眉。 見她皺眉,鐘皇后道:“母后?” 太后卻是沒出聲,她盯著趙氏看了片刻,突然道:“你是趙蔚的女兒?” ------題外話------ 今天沒有多一更,但這章字數有多一點哦?好困,關機睡覺去了,大家晚安鴨! 第九七章 往事(一更) “你是趙蔚的女兒?” 太后話音落下,趙氏與鐘皇后都愣住了。 趙氏沒想到,太后居然會認識她,頓感滿心復雜。 她父親趙蔚,是被人陷害,被先帝斬首,全家流放。雖然之后查明了真相,先帝又給趙蔚翻了案,但到底人死不能復生。哪怕翻了案,她父親不再是那個科舉舞弊案的罪魁禍首,但她父親依然早被斬首,母親殉情,就連同胞兄長,也死在了流放的路上。 趙家家破人亡,趙氏說不怨恨先帝,是不可能的。 然而她遇到林大偉的那些年,繁重艱苦的田園生活卻是讓趙氏的頭腦愈發清醒。 只要是入了朝廷的官員,哪一朝沒有幾個被人陷害斬首身亡的官員呢?況且,先帝也給趙蔚翻了案,真正的罪魁禍首也緝拿在案。先帝甚至為了補償他們趙家,給趙蔚追封為太子少師,母親也追封為一品誥命夫人,甚至就連她與兄長,也各有進封。 只是那時只覺得家破人亡生無可戀的趙氏沒有露面而已。 后來的日子里,她便也放下了對先帝的怨恨,等林仕長大些,便開始教他認字,之后更是與林大偉一起,送他去了鎮上的私塾讀書。因為她知道,農戶雖然最是安全,但卻也是最容易被人欺侮的,一個鄉紳富戶家里的狗腿子,就能欺負的農戶直不起腰來,她不想自己的兒孫那樣,便咬牙供林仕讀書。 好在林仕也著實是讀書的料子,一次便考上了童生,之后每次科舉,更是沒有落第過。 如今,林仕有出息,他們全家進了京,她也進宮見過鐘皇后一次,鐘皇后看起來很是容易親近,趙氏雖然知道她能穩穩地坐在太子妃、皇后的寶座上,就不會是個簡單的人,但鐘皇后沒有認出她來,也讓趙氏心里有些慶幸。 只是她沒想到,這會兒剛剛見到太后,便被她認了出來。 太后心里也有些復雜。 當初她還是皇后的時候,曾cao辦過不少的宮宴,有只請了宗室女眷的家宴,也有各種邀請了大臣內眷的宴會,自然沒少見過大臣的妻女。 太后印象最深刻的,還要數禮部尚書趙蔚的女兒。 趙家家風清正,趙蔚娶妻多年也不曾納妾,與妻子只育有一子一女,長子自幼體弱,但才華卻是沒的說,都說他若是體弱經不得科舉的辛苦,大禹最年輕的狀元郎非他莫屬。而幼女趙靖柔,也是滿腹才華,是真真正正的帝京第一才女,然她卻性子低調內斂,不愛炫耀。 太后最愛的便是行事低調的姑娘,還曾有想把趙靖柔許給自己欣賞喜歡的后輩的念頭雖然,只是在她提出之前,卻聽說趙靖柔與當初的武安侯世子、如今的武安侯定了親,太后這才作罷,但內心對趙靖柔的喜愛卻是絲毫未被影響。只是趙靖柔很少隨母親一同參加宮宴,太后也沒見過幾面。 等她再聽說趙家的消息,還是趙蔚參與了科舉舞弊案,先帝震怒,將涉事之人斬首了一半,而身為禮部尚書,趙蔚自然也在其中。之后,便是趙蔚的夫人,那個柔弱的女子自縊為夫殉情、趙家的一雙兒女被流放的消息。 太后心內很是可惜,但也知道,這事兒她插不上手,只悄悄地命人打點過押解的差役,讓他們對趙家一對兄妹好些。 等到后來先帝給趙蔚平了反,太后便勸著他補償趙家,只是沒想到,即便是她命人打點過差役,趙蔚的長子卻還是在半途便撐不住了。 先帝在她的建議下,給趙靖柔封了縣主,然而趙靖柔卻始終沒有公開露面,太后有一次聽與趙靖柔是手帕交、嫁了如今兵部尚書的寧心宜說道,趙家平反之后,趙靖柔曾回過京一次,只是祭拜了趙蔚與趙夫人,便又離去了,就連她也不知道趙靖柔要去哪里。 太后心里很是唏噓感慨了一番。 只是她沒能想到,如今竟然又看見了趙靖柔,且她的長子景和帝覺得不錯,她的長女更是要嫁進楚王府去。 比起她們兩人來,鐘皇后倒是有些一頭霧水。 她的年齡尚小,當時趙家出事時,她都還未出世,自然不知道趙家的事情。但她看著太后認識趙氏,便笑道:“母后認識慧娘的母親?” 太后唏噓一聲:“在宮宴上見過幾面,只是靖柔性子低調,沒赴過幾次宴,哀家也沒同她見太多次?!?/br> 聽出她話里的親近,趙氏很是意外,但還是順著太后的話說道:“靖柔也沒想到,不過幾次見面,又隔了這么多年,太后娘娘竟然還能認得出靖柔來?!?/br> 太后笑了一聲,“哀家當年可是喜歡你喜歡得緊,還想給你指婚呢!只可惜你當初同武安侯定了親?!闭f到武安侯,太后便又道:“你離京這些年,過得可還好?” “多謝太后娘娘掛念,一切都好,雖然日子苦了些,但卻也有富貴之家沒有的樂趣?!?/br> “說的是啊,農家雖然不富貴,但卻也沒有這么多糟心事兒。日后慧娘就要嫁到楚王府去了,你得空便時常進宮來陪陪哀家?!?/br> 趙氏沒想到太后竟然會這樣說,驚愕之后,她連忙起身向太后行禮謝恩。 鐘皇后在一旁看著,只覺得稀奇,同時又是滿心好奇。 她知道,即便是在她隨同母親祖母赴宴以來,太后是沒少見過各家貴女的,但太后對眾多貴女的態度始終是淡淡的,哪怕是她這一輩兒以才名艷名出眾的秦貴妃,太后也沒表現得有多喜歡她??墒侨缃?,見到林慧娘的母親,太后卻表現出了這樣的親近,由不得鐘皇后不好奇。 這林趙氏究竟有何出眾之處?居然讓太后記得如此深,哪怕是許多年不見,卻也能一眼認出她來。 她看著,心里想著,等只有她和景和帝相處時,一定要問問景和帝才是。 雖然景和帝的年紀也沒有比她大上太多,但他到底是皇帝,即便是按著太后話里的意思,當時還是太子的景和帝,知道的也遠比她一個閨閣女子要多得多。 ------題外話------ 謝謝“zf819”的月票鴨!今天換推,在下推前更上一章,其他的更新照舊在晚上233 第九八章 心中圓滿(二更) 鐘皇后出著神,那邊廂,太后已經與趙氏閑聊了起來。 太后先是夸她好能耐,將兒女培養的好,又夸林慧娘,看著趙氏寵辱不驚的樣子,太后滿意地心中暗自點頭。 想起鐘皇后說的話,太后說道:“先前你進宮的時候,也沒同慧娘一起過來?!?/br> 趙氏噙著淡淡的笑,回道:“上次進宮,家人都在外面等著,阿慧有王爺陪著,我一個老婆子,還是不去打攪他們年輕人好了?!?/br> 鐘皇后見太后與趙氏聊得開懷,便笑著提議:“母后,不如午膳留老夫人在宮里用?恰好老夫人今日進宮,給送了林府種的玉米,兒臣已經讓人吩咐了御膳房,讓他們中午煮著吃。咱們也嘗嘗這煮玉米是何味道?!?/br> “哦?”太后有些驚訝,“你府上種的玉米?” 趙氏笑著點頭,“是我帶著府上的下人一同種的,除了玉米,還有些蔬菜,自家種的要方便些?!?/br> 太后點頭,“是這個理兒?!?/br> 當年先帝還是太子時,被寵妃打壓,夫妻兩人最落魄時,太后都要親自在院子里種些菜,成熟后便就在院子里盯著廚子做來吃,這樣夫妻兩人才能吃得放心,不用怕飯食里被寵妃派人下毒。 趙氏的話讓太后想起了當年的艱苦生活,她回過神來,拉住趙氏粗糙的手拍了拍,“是先帝對不起你們趙家?!?/br> 若不是先帝輕信了旁人的話,將趙蔚斬首趙家流放,趙靖柔一個在高官后院里長大的千金小姐,哪用得了做粗活兒?如今她手粗糙的,說她年輕時也是高床軟枕長大的千金,又有誰能信呢? 沒成想能從太后這里得到這樣一句話,趙氏不由得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