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離現形更近一步 第500節
裝死模式的蜥蜴依舊一動不動,像只巨大的長尾巴青蛙。 蜥蜴鋒利的爪子反射著寒光,可以想象,當它們刺穿獵物時是何等情形。 風羿捏著蜥蜴的爪爪,研究了會兒。 “行了就這樣,拜拜~” 風羿不再折騰這條蜥蜴,別把它嚇出毛病。 咱要舉止文明! 等走出一定距離,那條蜥蜴便脫離裝死模式,翻回身,謹慎地在岸邊爬動。 風羿并沒有一直沿著河流前行,他挑選路線完全是隨機的,在河邊踩了一路水,又換方向走陸地。 午后,烏云密布,暴雨突襲。 對包括人類在內的許多動物來說,這種陣勢的暴雨,簡直無情。 那些在樹林間穿梭跳躍或飛翔的身影,也一個個偃旗息鼓,除了找個地方呆著,別無他法。 但是對風羿…… “wahooooo——” 一陣怪叫著跑出去玩水了。 暢快! 他更想變成原形,但畢竟是白天,雖說這里遠離人類聚集地,這地方與世隔絕,沒有發現附近有人類活動的氣味信息,這天氣也不用擔心衛星拍到,但依然要保持謹慎。 此處并不只是一片平地,還有高高的山峰。 風羿在雨中前行,他打算去前面山上看看。 聽說山上有很大的巖洞。 這場暴雨也就持續了一個多小時,天又逐漸放晴。 陽光和雨水不斷循環。充足的光照和豐富的降水,提供了許多生命生長所需要的能量和生存機會。 這種充滿活力生機盎然的地方,令風羿心潮澎湃。 傍晚時分,風羿在巨大的巖洞附近,吃著摘來的水果,挑了個地觀賞風景。 也觀看了一場,夜幕來臨前各幫派的爭斗。 狩獵者們為爭奪最佳蹲守位置,打得相當激烈。 不多時,洞xue里的蝙蝠成群往外飛,如烏云一般。 不管是已經結束斗爭,還是在進行中的,狩獵者們此刻都停下了紛爭。 吃飯不積極,打架有何用?! 紛紛朝蝙蝠發起襲擊。 這里的動植物多少有點葷素不忌,吃素也吃葷。 食rou植物在這里并不稀罕。 吃水果的鳥也照樣吃蝙蝠。 等蝙蝠們都飛出去,風羿來到巖洞,但并沒有進去。 地面上有一層厚厚的“夜明砂”,還生活著許多蟲子。 風羿的注意力并不在這些上面,他看向巖洞的石壁。 這里有人類工具使用過的痕跡,從氣味判斷,已經有好一段時間了,可能是那些拍紀錄片或者搞研究的團隊留下。 拍了照片,風羿站在山上看向遠方。 天際逐漸暗下來,這片無邊的雨林也帶給人更強烈的壓迫感。 風羿等待已久。 目光遠望,有河水流經這片古老富足的雨林。 當年,祖先來這里的時候是怎么耍的? 把休息的蟒蛇拖出來耍著玩? 把毒蛇抓起來纏手臂上當純天然蛇皮手環? 不好吧? 我不是那樣的人! 在風羿的沉思中,天邊的光芒徹底暗下。 夜幕降臨。 風羿認真地將衣服疊起,拍攝裝備都用防水袋封好,整理了放包里。 然后,起跑,沖刺,跳躍。 在空中變成原形,砸進河水里。 咕咚—— 夜,還長。 第四百一十三章 惡獸 流經雨林的長河里。 一艘小船沿著水流往前。 船上有四個人,兩個明顯是本土居民裝扮,另兩個是外來者。 這是一個因商業合作而臨時組成的隊伍。 埃賈,船頭站著的其中一名土著,是這次行動的引導人。 和蘇萊姆的部落相比,埃賈他們部落跟外界接觸更多,保持著更頻繁的商業往來,語言適應方面更有優勢,是一個現代感比較強的部落。 哦,現在叫作村。 他們村的主要收入來源,與蘇萊姆他們完全不一樣。 蘇萊姆的村子是以養豬為主、種植或其他為輔。 而埃賈的村子,是養燕的。 埃賈的父母一輩往上,都是“燕窩獵人”,專門在雨林里找燕窩賣給收購的商人。 每年都有不少遠來的商人重金求購這里的金絲燕窩,他們部落擅長采集燕窩。 氣候異常期以前,他們主要是去大自然,去雨林的巖洞里面找燕窩。 氣候異常期之后,管制嚴了些,再加上也有些村民不愿意去雨林巖洞冒險,那是賭命,采集量也不大。因各方面的因素影響,也就漸漸出現了人工飼養的方式。 現在他們村里村民主職是燕農,在離村很近的地方圈地建造燕屋,來安全地獲取量更大的燕窩。 有工廠會找他們收購,生意一直不錯。 既然有更安全的方式,賺的錢也不少,村里新成長起來的年輕人都不太愿意進雨林賭命了。 不過這次進雨林冒險,是有個大商人找他們下了訂單,指定要野生的,還得是雨林深處的大巖洞里的燕窩,愿意為此支付很大一筆錢。 埃賈最近有一些資金需求,于是又找了村里另一人,兩家人共同接下這筆訂單。 也就有了現在這個臨時組成的燕窩小分隊——埃賈和一個村民,還有商人派來的兩名冒險者。這個四人小隊從村里出發,走水路進入雨林。 “傳言,因為這里太過美麗,神靈特別喜歡,所以在離開前派了怪獸鎮守!”埃賈看著兩側的樹林,說道。 一位冒險者接話:“你說的怪物是那些——長著形如猛禽的巨大爪子,鋼鞭一樣靈活修長的尾巴,模樣兇殘恐怖的蜥蜴?它們確實很怪,真的什么都不挑啊,會吃下任何能放進嘴里的食物!甚至還有毒!” 埃賈搖搖頭說:“我說的是納布!” 冒險者好奇:“納布是誰?” 埃賈目光深遠:“納布是一條恐怖巨蛇,它有三十米長!七個鼻孔!” 兩名冒險者悶笑。 天吶,這些土著這么能吹! 這幫人就喜歡把六七米的蟒蛇吹成二三十米,以前只靠報紙傳播信息的年代,就出現過好多次數據造假,一些所謂的研究者專門跑過來拍照片,接著數據造假。就算是互聯網信息發達的現在,還有一群在熱帶地區生活的視頻制作者們,利用拍攝角度造成的視覺欺騙,把五六米的蟒蛇硬吹成十幾米! 長度方面就不說了。 一位冒險者笑著輕咳一聲:“有沒有可能,七個鼻孔這種夸張說法,其實是蟒蛇的三對熱感應唇窩呢?” 笑死了,那幫腦殘土著! 這種夸張傳說,也就只有這些土著會信!但也沒必要就這個話題繼續爭執。 畢竟還需要這些土著幫忙尋找東西,兩名冒險者很快將話題轉開。 行程有些枯燥,小隊四位成員找話題聊了聊,但很快他們就沒法這么悠閑了。 午后的降雨打斷了他們悠閑的節奏,不得不靠岸停歇,等這場暴雨過去。 放好船,看了一下最近那座山離他們的距離,那里也是此行目標之一。 山看起來離得近,但真正走過去卻是不短的距離,這種天氣也不適合趕路,他們還攜帶了攀巖的裝備,那可不輕。只能等暴雨停歇之后再出發。 不過在等待的期間,他們也沒有一直發呆,而是商議著后面的行程,掏完這里的燕窩,下一個目標地點該走哪條路線? 是繼續走水路,還是走陸路? 隊伍有了分歧。 第二個目標地點,離第一個并不太遠。 土著們想走水路,更快,更輕松,他們往返過好多次了。 但商人們想走陸路,他們知道陸地上確實很難受,潮濕泥濘的環境非常討厭,但踏實!而且,去第二個目標地點是要走一條野河,這條河里有兇殘的灣鱷!體型又大!要是有哪一條灣鱷發瘋,就他們這小破船扛得住嗎,一個不穩掉水里那就嗝屁了! 爭執未果,暴雨已經停息。他們決定先跑第一站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