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離現形更近一步 第226節
“……沒什么,你們繼續?!?/br> 水下通訊網絡限制,現在不方便與風羿聊,負責人打算等今天的工作完成之后,再找風羿聊。 昨天風羿的認錯態度還可以,應該不會再跑遠。 水下,潛水員們開始了今天的工作。 與昨天一樣,先采集數據。風羿幫不上什么忙,于是,他再次提出到附近逛逛。 “你說的這個‘附近’,它超出一千米了嗎?”一名潛水員看著風羿。 “沒,真只在附近,你們定位儀器上能找到我?!憋L羿說。 “行吧,記得我們昨天說過的注意事項!” “了解!” 過了會兒,潛水員采集數據的空隙時間,打開定位儀器一看。 這次確實能看到風羿的位置,但是,已經跑出去五百多米了! 你就不能只在五十米以內活動嗎?。?! 在風羿的認知里,五百多米,已經算很近了。 他要拿那些海星做試驗,就不能在人類活動太頻繁的區域,又不能超出團隊可接受的范圍。 五百米,應該能接受的吧? 風羿看著面前的一群海星。 這一小片區域海星分布的密度最大,瞧著懶洋洋的,不咋活躍的樣子。這么多海星,夠他試探了。 確定周圍沒其他人,干擾因素也少,風羿展開雙臂,以擁抱之姿: 來吧,小的們! 感受食物鏈頂級捕食者的氣息! 跟昨天相比,風羿這次散發出來的試探信息更強烈,也更有目的性。 極其微小的信息分子,在海水中散開,被周圍海水中的生物們捕捉。 很快,原本在那里無視來者的海星,接二連三出現了自切行為。 大部分留下一條腕,有幾只海星不知道是不是膽子更小,一激動,切了兩條。 風羿看著它們擺動細小的管足小碎步離開。 被抓住的海星可能是過度反應,那這次,他沒有去抓,沒有直接觸碰,還保持著距離,這些海星依然出現了如此激烈的自切! 可以確定,海星切腕就是因為他。 風羿環視周圍。 有小魚游過來,感受到什么,一甩尾,又遠去。 但,還是不同。 水里的魚感受到信息也會排斥,但不是每種生物都會像面前的海星這樣,怕成集體自切的程度,切一條腕不夠還切兩條! 反應過激? 不,它們是dna動了! 風羿有理由懷疑,自己的祖先與這些海星的祖先之間,是不是有過什么不太友好的交流? 比如食物鏈上下級關系? 許多許多年前,先祖們是不是在陸地上浪過之后,又跑進海里攪風攪雨了? 海中生活的智商更高的生物,又會有怎樣的反應? 回到團隊所在之處的時候,風羿還在想祖先們的食物鏈關系。 兩名潛水員數據尚未采集完,見風羿回來還愣了愣,也沒說什么,雖然大家對“附近”這詞的理解上意見不一,但相處還可以,風羿對待工作也不敷衍,也沒惹事。 “這么快就回來了?沒遇到什么好玩的?”一名潛水員問。 “沒有,只是看了會兒海星?!憋L羿說。 兩名潛水員內心都在想:果然玩蛇的沒怎么接觸海星,竟然還有興致去看。 時間緩緩過去,又完成一天的工作,風羿正想著今晚去吃哪幾家店,剛下船就收到通知:晚上開會。 從其他人那里得知,近段時間的數據反饋并不怎么樂觀,調查團的人一個個神色凝重。 昨天在岸邊休息時,丁教授說話還帶著笑,此時也是疲憊中帶著愁苦,眉心的褶皺跟李教授有得一拼。 風羿閉著眼睛都能感受到他們身上散發出來的焦慮煩躁的信息。 晚上要開會,看這架勢估計會議時間不會太短,也就不能出去覓食了,好在宿舍里還有點存貨,來墨城時小丙給他準備過特制的干糧。 風羿又讓小甲幫帶一些夜宵回來。開完會回宿舍吃。 第一次參與調查團隊的內部會議,風羿參考其他人,也帶了個筆記本和一支筆,進會議室裝樣子。 繞桌坐的這一圈專家和辦公人員里面,風羿最年輕,不過他很清楚自己的定位——就是個跑龍套的。 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當個工具人就好。 除了他們這些繞桌坐的人,室內后面靠墻的位置還坐著一排人,都是各位專家的學生或助理。這不是特別機密的會議,也允許他們在會議中發言。 會議開始之前,風羿這個抓蛇的跟其他人沒有太多共同語言,老老實實坐在位置上刷手機,果盤里的水果都快吃完。 一名老教授的學生靜靜走過來,挨個往他們面前的茶杯里倒茶。 風羿端起來一看。 枸杞菊花茶。 除此之外好像還加了甘草以及別的東西。 總覺得這杯茶好像在暗示什么。 會議開始,各位專家和調查人員針對近段時間采集到的數據,以及,各方面的信息匯總,分析提出各自的看法與建議。 之后,從氣氛凝重到火花四濺,不過一盞茶的時間,會議室內的氣氛已經完成了180度的轉變。 大佬們之間的交鋒,擺數據,講道理,理論結合實際。 就算是性情最火爆的人,以咆哮之姿吼出來的話,都有理有據,令人嘆服。 若是立場不堅定,聽到他們的言論,特別容易被帶著走,搖擺不定。 聽不懂的除外。 坐在角落的學生們垂著腦袋噤若寒蟬。這種時候還輪不到他們插嘴,想上去助陣,又擔心知識儲備不足,拖后腿被嫌棄。 至于聽得不怎么懂的風羿,安靜坐在自己的座位上。 喝茶。 繼續喝茶。 我只是個抓蛇的工具人,不懂海星治理。 第二百一十章 你知道…… 風羿靜靜喝著茶,聽大佬們情緒激動地交流意見。 會議之前還帶著困倦和疲憊的參會人員,此時就如裝滿了彈藥的武器突突突開火。 視線往后一掃,坐在角落的幾位旁聽者們神色緊繃,像是隨時上前拉架。 擱下茶杯,風羿打開筆記本,動筆寫了寫。 參加會議帶過來的筆記本也不是真只當個擺設,大佬們的那些爭論雖然很多聽不懂,但風羿還是記下了一些關鍵詞——聽起來似乎很重要,但是他完全聽不懂的那種詞語短句。 來這里的兩天,風羿已經意識到他與這些專業人員的差距,不是說專業性的知識儲備,而是態度。 風羿這個“專家”名號都是本能的功勞,但,全靠本能就可以升職嗎? 有些知識,可以一時不懂,但不能一直不懂。 否則,他就只能從頭到尾當一個工具人。不只是這次會議,以后其他會議,他也會是個湊數的。 這樣下去,靠什么升職? 靠臉? 風羿好像聽誰說一句話,大意是:【腦子還是很重要的,如果習慣了做什么事都不帶它,那它也會漸漸地敷衍你?!?/br> 風羿知道自己不是什么聰明人,理論知識也知道的不多,他的弱勢很明顯。甭管是不是與蛇相關,多少了解點,很多知識都是相通的,這樣才能在爬得更高,給自己增加保障。 聽著大佬們繼續討論,風羿在筆記本里記下更多的詞句,分開來看,每個字都認識,組合到一起都不懂了。 會議結束后,風羿還去找那幾個學生借了他們用過的課件筆記。 然后,埋頭苦學。 白天跟船出海,晚上也減少外出時間,覓食速戰速決,或者讓小甲回來時帶一些。 接下來兩天,風羿都是如此,白天有空也會問其他人一些小問題,晚上自己看課件查資料。 風羿的這些動作自然也被其他人看在眼里。 之前調查海星爆發事件的人私下里閑聊的時候,也確實有人說過,風羿一個抓蛇的來這邊來干什么? 一不懂海星治理,二不懂海洋生態,三不是氣象相關專業,連數據都看不懂,說啥都接不上話。 把這里當跳板?或者借著這個事情給自己抬身份立人設? 但是這幾天下來,好像也不像別人猜測的那樣。 別管其他人怎么看風羿,風羿自己還是很滿意自己的選擇。 雖然還是有很多不明白的,但是也能懂一些了,再聽別人討論的時候不至于全程茫然。 而在這兩天里,隊伍又多了一些生面孔,當然,陌生只是對風羿而言。 李教授跟他介紹這些新來的,誰是珊瑚保育組織,誰是海底森林計劃參與人員,哪些是主研究,哪些是走行政,讓風羿心中有個數,以后風羿接更多聯保局的任務可能會有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