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糧草問題
胡婉心表示贊同,道:“李將軍此計大妙,安慶緒連續失敗,已是驚弓之鳥,唯一的希望就是史思明的援軍,而史思明兵精糧足,實難對付,必須以我軍主力應對,無論是擊敗他還是形成對峙,只要拖住史思明,鄴城的安慶緒就不難收拾,此乃圍城打援的妙招,與當年太宗皇帝虎牢一戰破竇建德、王世充兩強有異曲同工之妙?!?/br> 座間諸人都在思考李光弼的提議,權衡各種得失利弊,一時無人出聲。 魚朝恩卻不太同意,說道:“將軍此計雖好,不過有些托大,萬一史思明出戰怎么辦?計策豈不是落了空?”李光弼滿懷自信,道:“我和史思明交戰多次,對他頗為了解,有九分把握他不會應戰?!笔匪济髋c李光弼數次對陣,兵力常數倍于李光弼,卻無一勝績,對李光弼自然十分忌憚。況且這回李光弼又有九節度二十萬大軍作后盾,率領的又是朔方和河東的精兵,有此自信也是正常。 魚朝恩道:“史思明之前的確是懾于將軍威名,但如今剛破魏州,兵勢極盛,兵力又遠比將軍所部多,出城決戰的可能性極大?!?/br> 史思明投降復叛,烏承恩一事可算一條誘因,而烏承恩又是受李光弼的指使,因此朝中主和一派多有對李光弼的微詞,認為是他逼反了史思明,此事就和安祿山叛亂,很多人把責任推到楊國忠身上一樣。而魚朝恩本是宮中宦官,安逸富貴,突然要他來沙場帶兵打仗,還面臨史思明這一棘手的勁敵,同樣也對李光弼心存不滿,此時聽李光弼說史思明懼怕他而不敢出戰,忍不住出言反駁。 李光弼卻不以為忤,正色道:“與史思明遲早要有一戰,不可避免,光弼倒愿意當這個前鋒,如果他出于意氣應戰,必有疏率,正好將他一舉拿下!”江一塵想起魏州城被殺的民眾,忍不住道:“我愿意跟隨李將軍去打史思明!”李嗣業道:“一塵不能走,鄴城還是目前的主戰方向,提防史思明是其次!” 魚朝恩道:“史思明有十三萬精兵強將,總不能把咱們二十萬大軍全都押上去對付史思明吧?”李光弼道:“史思明兵分三路,魏州僅有五萬人,我率河東及朔方三萬兵馬前往魏州即可達到目的?!惫觾x道:“光弼,對付史思明切不可輕敵,我分一萬人馬給你?!?/br> 余下幾個節度使默不作聲,魚朝恩作為肅宗派出的觀軍容宣慰處置使,此時成為了事實上的統帥,他的意見才是決定性的。顯然,魚朝恩被史思明按兵不動之舉麻痹了,同時也擔心一旦戰斗力最強的郭、李兩軍迎擊史思明,其他節度使難以攻克鄴城,而此次出兵的戰略目的就是攻下鄴城,除掉安慶緒這個心腹大患。 魚朝恩見眾人都看著自己,故意咳嗽一聲,道:“既然史思明按兵不出,我們也別去招惹他,派兵監視他的動向就行了,全力拿下鄴城,再回過頭對付史思明!” 事情至此塵埃落定,李光弼的提議被否決,各節度使該干啥還干啥。 江一塵十分費解,對胡婉心道:“李將軍這么好的建議,為何不采納?”胡婉心兩手一攤,道:“這事要去問魚朝恩,他要避免和史思明交戰,你又能怎么樣?”江一塵憤憤的道:“弄個不會打仗的太監當什么觀軍容宣慰使,真不知道陛下是怎么考慮的?”胡婉心道:“本朝自建制之初起,天下兵馬元帥便只由皇子擔任,此次出征集九節度之兵共二十萬余,算得上精銳盡出了,不以臣子為元帥也合舊制,可惜太子已正位東宮,十月剛行冊立大典,不然倒是個合格的統帥?!苯粔m想起昔日李豫收復兩京的所作所為,點頭稱是。 胡婉心道:“陛下怕朝臣功高震主,大權旁落,再重蹈太上皇錯信安祿山覆轍,現在第一個提防的就是你!”江一塵愕然,道:“我一個道士,也沒有帶兵的實權,陛下有什么好不放心的?”胡婉心噗嗤一笑,道:“這次討伐安慶緒,就數你的功勞最大,當然要防一腳!”江一塵知道是說笑,也笑道:“等我先做了一鎮節度使再防吧!”胡婉心道:“別一鎮了,現在可是有九個節度使呢,齊心合力,即使沒有元帥,也能拿下安慶緒和史思明!” 一個還算平穩的春節過去了,官軍開始猛攻鄴城,安慶緒全力守城,擋住了官軍無數次的進攻。 這一日,郭子儀派人邀請江一塵和胡婉心去營中議事,原來二十多萬大軍云集在鄴城周邊,每天的物資消耗大得驚人,正逢初春,青黃不接,前一年關中又鬧饑荒,本地沒有存糧,官軍所用的糧草都是從江淮、并州等地遠道運送而來,每日僅米面就要吃掉數千石。但全軍因無統帥,也沒安排專門的人手負責運糧,郭子儀對此十分擔心,特地把江一塵和胡婉心找來商議此事。 一看到江胡兩人到來,郭子儀緊皺的雙眉略略舒展,道:一塵,婉心姑娘,你倆來的正好,可知道我找你們什么事?”江一塵問道:“可是為史思明的事?”郭子儀道:“表面上看不是史思明的事,但問題確實是史思明造成的?!焙裥男哪钜晦D,道:“應該是糧草補給的事吧?!惫觾x點頭,道:“婉心姑娘真是絕頂聰明,什么事都瞞不了你!”胡婉心笑道:“我也是瞎猜的?!边@當然不是瞎猜,胡婉心心細,早就發現近來軍中糧食偶爾不能及時送到,雖然次數極少,但是肯定不是個好的兆頭,再聯系史思明最近的動向,一下就斷定糧草供應出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