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思明復叛
乾元元年(公元758年)5月,經過反復商討,權衡取舍,肅宗以烏承恩為副使,派到史思明軍中作“策反”工作,想伺機殺掉這個居心叵測的反賊。李光弼和史思明較量多次,深知史思明為人,也對烏承恩的兒子烏知思嚴加囑托,命他趕快行事。 烏承恩晚上多次打扮成婦人,夜入諸將家里做“策反”工作,沒想到這些蕃將出身的將領對史思明極其忠心,待烏承恩離開,轉頭就向史思明告發。 由于策反都是口頭勸說,多數時候還是模棱兩可的試探性言語,不能算是實證,史思明也下不了手。為了拿到證據,在賓館之中,史思明派了兩個人,暗暗埋伏在烏承恩床下。夜間,烏承恩與兒子密談,說道:“吾承上命除此逆胡!”床下兩人聞言突出。 史思明馬上帶兵抓住烏承恩,搜出李光弼的書信以及寫有應該誅殺的叛將名單。史思明等叛將大怒,大呼:“我們都投降了,怎么還這樣對待我們!”烏承恩是個慫包,咕咚跪下,說這些都是李光弼指使他干的。史思明大怒,殺掉烏承恩和他兒子以及從屬兩百多人,豎起大燕國的旗幟,重新反叛。 成都遠離戰亂的中原地區,但是刺史政治嗅覺敏感,史思明復叛消息傳到,就把江一塵叫過來商議,說道:“一塵,可知我叫你過來的意思?”江一塵道:“是關于史思明的事吧?”刺史笑道:“原來你也知道了此事,也好,就談談這個事吧?!苯粔m道:“皇上收復兩京后,忙于迎回太上皇,沒有一鼓作氣平定安慶緒,良機已然失去,現在史思明復叛,賊軍互相呼應,又成死灰復燃之勢,真是多災多難?!贝淌返溃骸盎噬峡隙ú粫曎\軍壯大,天氣轉涼后,必定會有所行動?!苯粔m道:“軍事行動肯定會有,養精蓄銳快一年了,老百姓都以為皇上忘記了平叛一事?!?/br> 刺史道:“皇上怎么想的,我們也猜不透,只需要知道忠心報國就行了!”江一塵道:“此次征討,首當其沖的必定是鄴城的安慶緒?!?/br> 刺史然之,道:“目前安慶緒還是名義上的叛軍首領,拿下鄴城,才能威脅范陽的史思明?!苯粔m道:“這些都是兵部和皇上考慮的事?!贝淌返溃骸耙粔m,戰事又起,朝廷必定會召你入京,建功立業的機會又要來了,我前些天已經派人把你為成都百姓做的事上奏到朝廷了?!苯粔m奇道:“這段時間我一直賦閑在家,也沒干什么??!”刺史手一揮,道:“你以前做的事難道不是事?”原來刺史為討好江一塵,整理了江一塵以前的作為,又添油加醋編造了一些事跡,上報給朝廷了。 刺史精通做官之道,江一塵有大功于社稷,這些平常的事跡只是起個錦上添花的作用,朝廷根本不會派人復查是否屬實,這樣既可以討好江一塵,在朝廷面前,還能博一個知人善任的好名聲,對自己的仕途大有幫助,如此一舉兩得的好事,何樂而不為? 江一塵畢竟年輕,對官場了解不深,眼見刺史這樣明目張膽造假,心中不安,道:“這樣不好吧?”刺史大笑,道:“一塵啊,這你就不知道了,朝廷是因為你在平亂中的貢獻才重視你,這些小事是為你增光添彩的!”江一塵暗暗搖頭。 刺史又道:“聽說皇上這次下了血本,正在調兵遣將,打算一鼓作氣平定安慶緒和史思明,你可早做準備,以備朝廷召請?!苯粔m道:“我受家師教誨,循天道行事,朝廷若有調遣,自當義不容辭,為天下百姓做點力所能及的事!”刺史滿意的點點頭,道:“我和你岳父相熟,看法也差不多,對你期望一直很高,希望你能夠在這多事之秋多多辛苦,建立功勛,為家鄉父老爭口氣!”江一塵苦笑,心道:“我一介凡人,又沒有經天緯地之才,卻被抬舉到如此重要的地位,倒似能夠拯救大唐江山一樣,真是從何說起!”知道刺史也是一番好意,只能遜謝幾句。 離開刺史府,江一塵看著兩邊繁華的街景,心有感觸,史思明復叛,意味著自己的平靜日子即將告一段落了,憑著自己這兩年在平叛中展示出的驚人道法和武功,數次在危急關頭力挽狂瀾,加上郭子儀和李光弼等人的推薦,必定會被朝廷召請去參加下一步的戰斗,本來這事倒沒有什么,可是目前盧劍梅身體未曾康復,又懷有身孕,自己這一走不知道何時才能返家,進展順利也得好幾個月,一旦戰事不順,離家的日子就要以年為計算單位了,一旦盧劍梅身體惡化,有個三長兩短怎么辦? 隨即又想起了胡婉心,料想李光弼和王思禮等人也不會忘了她,肯定會被召請去軍中出謀劃策,如果能夠幫助取得平叛的最后勝利,這份功德實在非同小可,倒是個極好的機會。 邊走邊想,不知不覺間到了家門口,眾人都在客堂納涼,喝茶聊天,見江一塵回來,盧劍梅忙問道:“一塵,刺史大人有什么急事讓你去?”江一塵道:“就是史思明復叛的事?!北R劍梅早從胡婉心嘴里聽說了此事,道:“我還以為有別的事呢,范陽離我們這兒幾千里路,他要造反也沒辦法,朝廷這么多精兵強將,總有辦法的?!?/br> 胡婉心道:“我猜刺史大人把這消息第一時間通知一塵,是為了讓他做好準備,等待朝廷的詔書,可是這樣?”江一塵點頭道:“婉心猜的一點不錯,就是這個事?!北R劍梅臉色不愉,道:“才回家幾個月,沒過幾天舒心日子,又要有事了!”江一塵在妻子身邊坐下,笑道:“別擔心,這些都是猜測,說不定朝廷壓根就沒有想到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