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路聞兵變
誰都沒想到江一塵敢于掌擊羅漢法相,更沒想到法相威嚴的羅漢如此不堪一擊,輕輕一掌就了無蹤跡。 只有空明知道其中奧秘,空中現身的法相并非真正的羅漢,是空明使的障眼法??彰鲗W的此術,平時用來唬人,屢試不爽,普通愚夫愚婦見到羅漢現身,早就跪下磕頭了,對空明更是敬若神明,由此博得一個得道高僧的名號,騙財騙色,日子過得好不逍遙。 江一塵剛開始也沒有看透,以為空明和自己召請天蓬元帥卞莊一樣,請來了羅漢。只有胡婉心發現一絲異常,羅漢法相沒有任何表情變化和四肢動作,如同掛在空中的一幅畫像,當即起了疑心,拿話試探空明。果然,一試之下,空明馬上露陷了。江一塵得胡婉心提醒,一看就看出了破綻,才有掌擊羅漢法相的舉動,輕而易舉就破了空明的幻術。 胡婉心笑道:“空明大師,你的神明家里突發急事,現在回家處理了?!笨彰骼夏槤q的通紅,道:“你,你。。?!被伊锪锏恼镜絻晌坏朗可砗?。 江一塵踏前一步,道:“福生無量天尊!兩位道友,自玄元宮一別,本以為從此不再相見,沒想到天地如此之小,又在長安相遇?!眱扇讼嘁曇谎?,正想說客套話糊弄一下。江一塵又道:“值此危難之際,還請兩位看在道祖面上,看在都是漢人的份上,請勿再與大唐為敵,請吧!”手一伸,做送客狀。 這兩人自知不敵,本來就沒打算和江一塵動手,剛才江一塵擊敗歐陽昭展示的武功更讓兩人絕望,現在正好順坡下驢,攙起壯漢,四人灰溜溜的走出皇宮。 邊令誠如釋重負,道:“一塵,為何不殺了這些人?”江一塵苦笑道:“叛軍不日即將西進,長安陷落在所難免,這個時刻不宜過多殺戮,以免敵人把怒火發泄到老百姓身上?!边吜钫\嘆道:“還是你想的周到?!眴柕溃骸澳阆乱徊接惺裁从媱??” 江一塵道:“我得先和我妻子匯合?!边吜钫\道:“盧尚書跟著陛下一起撤離,現在去四川的路上,憑你腳力,一天內當可趕上?!焙裥暮龅溃骸芭衍娚性阡P,就派人來接管皇宮了,消息倒是靈通的很?!焙裥膭偛欧Q贊邊令誠忠義,這馬屁拍的邊令誠舒坦無比,雖然不認識這位眉目如畫的姑娘,卻是極有好感,道:“安祿山在京城有很多探子,平時朝廷的異動他都能第一時間知道,何況是陛下離京幸蜀的大事?!?/br> 胡婉心道:“這些人膽大包天,區區幾個人就敢擅闖皇宮,明擺著欺負大唐無人!”邊令誠點頭,道:“正是如此!此刻皇宮中禁軍都跟著陛下離京了,才使得歹人猖獗!”胡婉心悠悠的道:“邊公公,宮中禁軍如果遇到剛才這些高手,能夠保護陛下安全嗎?” 邊令誠一呆,道:“禁軍人多,空曠的場地上,還能支持一會,狹窄的地方,人多就沒有用了?!焙裥挠值溃骸按巳ナ竦?,路可好走?”邊令誠道:“李太白有言,蜀道難,難于上青天!” 江一塵覺得胡婉心話中有話,問道:“婉心,你覺得剛才這些人來歷不簡單?”胡婉心道:“這些人身懷絕技,還有2個是你師兄單青巖一起的,我覺得事有蹊蹺?!苯粔m和邊令誠同時心中一凜,靜等胡婉心往下說。 胡婉心續道:“既然叛軍遲早都會占領長安,為何這些人會冒著風險大搖大擺來接管皇宮?長安城目前還是大唐管轄下?!苯粔m道:“應該是來探路的吧?!焙裥钠娴溃骸斑吂珓偛耪f了,城內遍布安祿山的jian細,還用得到派人探路嗎?”江一塵無法回答。 邊令誠道:“姑娘的意思是。。?!焙裥拇鸬溃骸斑@些人不是真的來接管皇宮,必然另有圖謀?!边吜钫\問道:“什么圖謀?”江一塵也有點不解,望著胡婉心,等著下文。 胡婉心道:“都知道鳥無頭不飛的道理,大唐的頭是誰?”江一塵和邊令誠赫然變色。邊令誠怒道:“這些亂臣賊子難道想弒君?”江一塵道:“婉心,你的猜測有幾分把握?”胡婉心道:“至少九成,而且肯定和你的師兄單青巖有關?!苯粔m急道:“該怎么辦?”胡婉心道:“我和你馬上啟程,以最快的速度趕上陛下?!?/br> 邊令誠道:“事不宜遲,兩位現在就出發吧,別在長安城耽擱了,陛下的安危重于一切?!焙裥牡溃骸斑吂?,時事如此,當可隨機應變,沒有這些鑰匙,叛軍也能砸開大門?!边吜钫\是聰明人,自然明白胡婉心的意思。 江一塵更關心盧劍梅和可兒的安危,靈寶西原的戰斗讓他明白戰場上非但刀槍不長眼睛,還有各種根本想不到的意外,一個人的生命是非常脆弱的,當下不再遲疑,和胡婉心告別邊令誠,循著玄宗幸蜀的路徑狂奔而去。 江一塵本來想扔下胡婉心,自己獨自追趕,后來一想,如果真如胡婉心所言,單青巖帶人追殺玄宗,自己一個人趕到也是寡不敵眾,胡婉心雖然武功一般,但不失為一個好幫手,于是耐著性子和胡婉心并肩騎行。 第二天路上,馬嵬坡兵變的消息就傳到了江一塵的耳朵里,江一塵一開始并不相信,堂堂當朝宰相,怎么可能被幾個士兵殺害?兵荒馬亂時期,各種謠言會滿天飛,人們也熱衷于傳播各種消息,以此顯得自己消息靈通。 一路西行,更多的消息傳來,都說的有根有據,江一塵不由得不信,馬嵬坡兵變已經是真實發生的事,就在昨天,叛軍發兵長安的前夕,大唐宰相被兵變的士兵殺了,連玄宗寵愛的貴妃都被縊死了。江一塵心中悲哀,無論如何,楊國忠對江一塵非??粗?,對江一帆更是青眼有加,沒想到卻不明不白死在嘩變士兵的亂刀下。。 楊國忠權傾天下,遭人嫉恨也是正常,特別是安祿山謀反,至今還有很多人把楊國忠看成是罪魁禍首。這些養尊處優的禁軍士兵,長途跋涉,饑累交加,幾時受過這樣的苦,被人稍一煽動,情緒一上來,說嘩變就嘩變了,絲毫不足為奇。再說,禁軍參與兵變是有傳統的,玄宗自己就領導過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