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公罪 完結+番外_分節閱讀_249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那些年我們弄死的白蓮花、快穿之致渣賤、功德簿·星海、挖坑要填[快穿]、歡迎來到噩夢游戲、專挖男主墻角[快穿]、快穿之屬下不是賤受、主播,你盒飯到了 完結+番外、[快穿]反正主角挺高冷的
姜湛越聽面色越青,聽到最后,已氣到牙關發顫:“你的意思是說……如若朕不吃裴鈞那‘解藥’,甘于受苦,那這毒物發作久了便會自然消散——一如今日般安然無恙;可如若朕急于求解、迫于活命,那就反倒中了裴鈞的jian計……自討苦吃?” 諸太醫根本不敢搭腔。此舉在姜湛眼中無疑是眾人在默認他的愚蠢,這終于叫他 氣得一把打砸了榻邊方桌上的藥茶,憤恨地嘶啞道:“裴鈞這jian賊!竟敢如此嘲弄朕的性命!給朕宣張嶺進宮,朕要發天下之令追捕裴鈞,將他千刀萬剮!” 一片鴉雀無聲中,唯有胡黎斗起膽子道:“皇……皇上,張大人一夜沒出宮呢,眼下正因了……因了……” 姜湛見他吞吞吐吐,不悅:“因了什么,說!” 胡黎伏地道:“啟稟皇上,昨日城防查探有叛軍來襲,張大人因此留在宮中輔佐大局,現已查出那叛軍首領?!?/br> 姜湛問:“領軍者何人?” 胡黎咽了咽口水,低聲道:“回皇上話,是蔡沨?!?/br> “什么……”姜湛瞪大雙眼,吃驚到難成一言,聽胡黎接著道:“皇上,自昨日城防發現叛軍后,短短一夜間,城西、城南、城東與四京關也相繼發現叛軍的蹤跡,并與之惡戰起來。今早傳來的信兒里說,此番蔡沨所攜領的,是北境各地的豪強人馬與蔡氏所養的正、西、北三字營親衛,粗計少說六七萬眾,正兵分數路圍堵而來。禁軍措手不及,眼下已落了下風,張大人正與內閣商討如何對付呢!” 姜湛一聽禁軍不敵,心下驟然發冷,腦中幾個急轉之下,驀地一拍床榻道:“蔡沨這莽漢,一輩子唯獨只聽一個人的話,那就是他爹???,胡黎,去告訴張嶺,讓禁軍押了蔡延去城門上喊話,告訴那蔡沨,若他不退兵,朕就殺了他爹和整個蔡氏,讓他看看什么叫血洗城墻!” 天剛蒙蒙亮,京城北坊的蔡氏府邸大門已被人哐哐砸響。半時辰后,蔡延老邁的身軀出現在北門城墻上,渾身捆著麻繩鐐銬,身著白衣、頭系白條,其干枯而灰敗的發絲在晨風中巍巍顫動,一雙沉濁的眼睛深嵌在刀刻般的皺紋里,對周遭官差朝臣毫不多看一眼。 這位年不過七十卻已有古稀之貌的老人,曾位列朝班之首,穩坐內閣第一把椅子,如今卻失去了所有身份與尊嚴地,如同一個階下囚般,撐著他風燭殘年的身子屹立在城墻頭上,如舊地半闔著雙眼,凝視著遙遠外京郊的密林——在那里,駐扎著他曾引以為傲的長子蔡沨的大軍。 此時此刻,一騎人馬正帶著朝廷勸降的詔書,從蔡延下方的城門洞中奔出,火速趕向那密林中騰起硝煙的營地。 蔡延望著遠處尚未熄滅的烽火,抿緊了唇角,搖了搖頭,以幾不可聞的聲音喃喃道:“天意……命也夫……” 不出半個時辰,勸降的人馬便從密林中折返,可奔馬跑至半路,馬上的信差卻從馬背上跌落下去,周身與口鼻都流出鮮血,霎時染紅了他身下的土地。 ——蔡沨殺了勸降使臣!這對于朝廷來說,已經是再明確不過的信號。 當城防官兵全數陷入愕然與無措時,蔡延再度被禁軍押解著帶下城樓。他站在石階上最后回望了一眼那皓日天云下無垠的沃土江山,目中藏盡蕭索,終是一嘆。 一場大戰無可避免。 勸降使臣被殺的信兒一經傳入宮中,姜湛更是陷入驚惶。 作為一個養在深宮之中的羸弱皇帝,他這輩子從未如此近地直面過真刀真槍與千軍萬馬,此時唯獨能做,也不過是強拖著剛剛復原的病體,來到內閣,將自己的焦慮全數傾倒給一屋子陣腳早亂的閣臣,更向張嶺提出了一個眼下可行的法子: “京中物資常年虧欠,許不足以支撐兵力。北境猛將強兵,難以應對,朝廷與其同蔡沨死戰到底,倒不如再給他個臺階下?!?/br> 張嶺側目看向他:“皇上此言何意?” 姜湛飲下湯藥,艱難出聲道:“蔡沨之所以叛變,皆因裴鈞、晉王當初栽贓挑釁與迫害之故。既是此二人離間了蔡氏與朝廷,那此罪也當由此二人來償還,不該由朝廷來頂替。朕以為,如今當務之急,必是要令皇城司找到裴鈞,再拿下姜越,把這二人交給蔡沨,恕了蔡沨的罪,先讓蔡沨解了怨氣、無故發兵,到那時,朝中援軍已至,便不怕不能夠殲滅蔡氏了?!?/br> 張嶺并不贊同姜湛,認為這是短視之舉,可未及說話,姜湛已宣來皇城司人馬,查問裴鈞動向。 皇城司衛道:“啟稟皇上,經查探,裴氏在京親朋已盡數逃竄,就連因罪入獄的曹鸞一家,也早已不知所蹤。因裴鈞與梅氏嫡子梅林玉交好,故司部也去查檢了梅府,卻聽聞家主梅石開已投交報案,說自家六子被賊人劫走了?!?/br> “這梅六必有蹊蹺!”姜湛大怒,“此人鉆營商路,定是已助裴鈞逃出京城!” 皇城司衛道:“可昨日出京的梅氏車船共計數十,就連去京郊停放囤糧的官營船只都經了查檢,一艘都不曾有異樣,眼下確然查不出裴鈞一行究竟是如何出京的……” 姜湛痛斥皇城司無能,令他們加緊再尋覓裴鈞下落,可這司衛的一席話,聽在張嶺耳中,卻令張嶺微微蹙起了眉頭。 短暫的休朝間,張嶺追上告退的司衛,肅容耳語幾句,讓司衛調派人馬找尋那梅氏官船的下落。待走出衡元閣去查閱新近送來的折報時,他一抬頭,卻見剛結了城防查檢的刑部尚書張三,正由張和陪同著進了宮來稟事,此時已快步走向他,俄而已至近前。 張三正要抱拳向父親稟告事務,可還未開口,張嶺已揚起手來,“啪”地一聲扇在了張三臉上。 這刺耳的一聲響,將張三尚未出口的話打斷在了他喉嚨里,他那未說出的謊話便也無需再說了。在一旁張和的錯愕詢問間,張嶺與張三父子二人無聲地對視著,片刻后,張嶺袖手轉身離去,背影消失在宮殿轉角間。張三眸底一痛,低下頭去。 兩日后,裴鈞一行人已乘船到了京南運河南下的第一處渡口——青臨渡。 此處尚江闊流開,水路湍急,水力足以帶動大船航行,可再往南走,水路分支,礁石增多,大船航行不夠靈便,也太過扎眼。故裴鈞與趙先生商定,就此將一艘大船換為三艘小船,先后結隊駛向寧城方向。 寧城所在,已入東南之境,尚有兩三日路程。裴鈞預料姜越兵馬定然會先他一步到達,便也依照挾持姜湛期間與閆玉亮、方明玨的排布,盡快找到了備好的船只、人手,一眾人再度換裝成南下尋親的北地大戶人家,分作一船壯丁、二船婦孺、三船物資,在夜色中起錨,再度開始航行。 按照計劃,他們將在青臨渡后進入小琴江,順路南漂而下,順風順水,直抵兵馬重鎮寧城??僧斔麄儎倱Q上小船,沒走幾里地,卻見前后水域中忽起大網,數十黑影沖天而起,在夜空中劃過一道弧線,直直向船上砸來! “不好,有陷阱!”裴鈞大吼一聲,“快躲!” 船上眾人慌慌四散躲藏,可那些砸落而下的黑影卻是一把把利刃鐵刀,只一息之間,便奪去了甲板上十來名護衛的性命。 裴鈞目中一痛,慌亂之中從桅桿下奔出,抓住船舵往右一搖,小船即刻變換方向,搖晃著撞到岸邊礁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