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焚香祭酒 完結+番外_分節閱讀_249
待抵達鄄城,崔頌總算明白荀攸與戲志才來這是為了什么—— 此刻掌控鄄城這個地方的人,名字叫做曹cao。 荀攸與戲志才二人,是為擇明主而來。 崔頌隱約記得荀攸在曹cao迎漢獻帝到許縣后才加入曹魏陣營,如今提前許久,便是所謂的蝴蝶效應了。 根據得到的情報,曹cao于幾個月前被陳宮、張邈等人背叛,失去兗州這個大本營,被迫撤兵徐州。 如今曹cao僅剩鄄城與范、阿兩個彈丸小縣,糧草盡絕,眼看便要走向絕路;鄄城中人人自危,行者匆匆,但凡路邊見到的人,面上都凝著一分郁色。 考慮到華佗與曹cao在野史逸聞中的恩恩怨怨,崔頌沒有著急尋找志才,而是與華佗一同在一家客舍住下。 整頓了兩日,他打聽到司馬府,往那遞了一封信。 司馬,正是荀彧如今在曹cao手下說謀的職位。 沒幾日,荀彧匆匆而至。 第113章崔頌定計(上) 見到荀彧,崔頌露出一分喜色。 兩相見禮,各自寒暄,崔頌最終知道曹cao如今的窘迫見荀彧眉間隱有倦意,關切道:“文若可是未休息好?” 荀彧坦言:“主公遇急,故不得安?!?/br> 崔頌知道曹cao如今的窘迫,不好多言,問:“怎不見公達與志才?” “前幾日公達來信,說是路上耽擱了,大約還要七八日方能入城?!?/br> 聞言,崔頌陡然一驚:“莫非志才舊疾復發?” 荀彧見他心急,忙緩聲寬解道:“并非如此,子琮且看?!?/br> 遂從懷中取出尺書,交予崔頌一觀。 崔頌看了尺書,確認荀攸與戲志才二人是因為別的事耽擱,這才放下心。 又聽荀彧提起城中諸事:陳宮因與曹cao產生齟齬,趁其出兵征討陶謙,聯合陳留太守張邈等人反叛,迎呂布入兗州主事。兗州各郡太守接連叛曹,一時之間,曹營腹背受敵,陷入岌岌可危的境地。 “如今呂布拿下兗州,必會趁著主公還未率軍回返,先一步調兵遣將,圍攻三城?!?/br> 荀彧言明,他雖有把握勸呂布暫時退兵,卻是分身乏術。他被曹cao任命為鄄城的守官,不得輕離。何況此地與呂布之所在距離頗遠,來回需要數日。若親去談判,城中事務必然耽擱,且鎮守城池的主官一旦離城,指不定又有人伺機發作,策謀反叛;若不親去,身邊又無信得過、并且善于機變的辯客,這九分把握,便只剩下三分。 崔頌聞弦歌而知雅意,笑道:“這有何難,我恰好與那呂將軍有幾分交情,替文若走這一遭便是?!?/br> 荀彧起身納拜,被崔頌一把扶?。?/br> “文若這是作甚,幾年不見,莫非與我生分了?” 荀彧鄭重道:“非為彧自己,而是代我曹公,為這三城的百姓向君致謝?!?/br> 遲則生變,崔頌即刻前往呂布的營地,遞書拜謁。 他沒有用“鄄城來使”這一名頭,而是以“故人舊交”自稱。 呂布一聽小兵稟報:有一個自稱是自己老朋友的人來訪,心中微疑,再看名刺,見來人是崔頌,大喜,讓親兵將人領進主帳,起身相候。 待見到崔頌,他讓親兵去取幾壇美酒,飲崔頌入座。 “上次離別的時候,多虧子琮予以忠告,否則我必和王允一樣,死在高枕無憂的假象里?!?/br> 說到王允,呂布不由唏噓。說句實在話,王允對他確實不錯,不會像丁原那樣以信任之名阻他的青云路,也不會像董卓那樣喜怒無常動輒打罵辱人尊嚴。不管是高官厚祿,美人爵位,金玉神駒,王允都眼也不眨地奉上,對他那是相當的大方。 只可惜,王允雖有治民之才,在其他方面實在缺乏敏銳度,以致輕易被董卓余孽攻破城池,命喪九泉。 崔頌陪著他一同感慨王允這戲劇的一生,絕口不提自己的來意。 最終,呂布率先按捺不住,問起崔頌:“子琮今日前來,所為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