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焚香祭酒 完結+番外_分節閱讀_211
呂布找來自己的扈從,取拿來一疊竹簡。 蔡邕打開,匆匆瀏覽了一遍,問呂布:“敢問將軍。是否還有別的證據?” 呂布道:“這難道不能說明他的勾結之罪?怎么還要別的證據?” 蔡邕蹙眉:“這上面只有劉子明幾次探視許子遠(許攸)的記錄,除此之外再無其他?!?/br> 呂布道:“那許攸密謀謀害義父。劉曜與他關系密切,不是反賊是什么?” 蔡邕有些惱了:“這如何能一概而論?許子遠(許攸)之罪,尚未蓋棺定論。而劉曜與許攸出自同門,念及舊情前去探視又有什么過錯?他若真的圖謀不軌,必然心虛畏怯,又怎會有膽子去找許子遠?” 呂布一時辯駁不得。 蔡邕面有惋惜之色:“怕是誤殺了好人矣!” 董卓同樣心有戚戚焉。劉曜與他關系尚可,被枉殺了不說,還要叫他董卓平白背負罵名。董卓有些憋悶。經此一事,他對呂布更是橫挑鼻子豎挑眼,怎么看都不順眼。 他忍不住又罵呂布,將邊陲將士的彪悍與粗野表現得淋漓盡致。 眼見呂布的臉色愈來愈黑,蔡邕忙出來充當和事佬。 “罷了罷了。事已至此,多說無益。還是想想接下來該怎么辦為好?!?/br> “唉……” “那江遵……” 董卓道:“對對對!快請江士子上來!那起子混賬到哪偷jian?;チ?,怎么還不把江士子請過來!你,快過去催上一催?!?/br> 不一會兒,江遵被人帶了上來。 他雖然衣裳狼狽,面有余驚,但總體而言仍是十分從容,頗有高士之風。見到董卓,他自然流暢地行禮,面上并沒有絲毫怨懟之色。 “拜見太師?!?/br> 只這一下,就拉高了董卓和蔡邕的好感。 董卓仔細打量江遵,意外地發現他并不是上回過來謝恩的那個“江士子”。 蔡邕示意董卓發問。 董卓壓下心中的疑惑:“你既獻上良策,為什么不告訴我它的弊端與局限?” 江遵又作了一揖,侃侃而答。 “實不相瞞,那份策論非我所獻?!?/br> 董卓“哦”了一聲:“難道你不是江遵?” 江遵回道:“我姓江名遵,表字子明,泰山鉅平人氏……” 董卓冷哼一聲:“那份策論分明就是你江遵所獻,還敢抵賴?” 江遵道:“那策論確實是我寫的,但這獻策之人并非我也?!?/br> 蔡邕聽明白他的意思:“你是說……有人冒用你的名義,向太師獻策?” 江遵道:“正是如此。如若不信,可當場核對字跡?!?/br> 董卓許之。 于是拿出帛書,又叫江遵當場書寫,逐字對照,字跡果然不同。 “雖大致相同,但于細微之處無一處相似,非同一個人的字跡?!?/br> 蔡邕作為書法名家,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差別。 江遵的字寫意流暢,雖有幾分矯飾,但能看出飛龍在天之勢。 而獻策之人的筆跡,只是字形相同,意境上卻差得很遠,過于拘泥而流于下乘??梢娖渲魇莻€不懂得變通的人。 董卓粗眉毛一皺,發現事情并不簡單:“這是怎么回事?” 江遵閉口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