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焚香祭酒 完結+番外_分節閱讀_188
在對那位亡故的郭家叔祖進行一番悼念后,崔頌問不免有些奇怪:就算郭奕那位失蹤的父親已經罹難了,郭奕也應該由族里的已婚男子收養才是,怎么會讓郭嘉一個未婚無子的年輕人養育? 郭嘉看出了他的疑問,正色道:“非我不愿與子琮細說其中的因由,只,家丑不可外揚,不想用這些無聊之事污了子琮的耳朵罷了?!?/br> 崔頌聽他雖未明說,卻直白地表了態,便不再多問,轉言道: “奉孝怎的來了長安?何時來的?” “我將奕兒托付給族中長輩,便只身一人上路,于昨日來到長安城?!睂⒆约旱慕洑v寥寥帶過,郭嘉忽而正容,“若只遷都,董卓尚在外與眾路兵馬對峙——那倒也罷,如今董卓縮回這一隅之地,意欲筑城自守,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天下之亂流,將隨著董卓一同在長安城聚首。若長安城將不可避免地陷入動蕩,在那之前,怎么也要將你與元常二人帶離此地?!?/br> 崔頌沒想到郭嘉竟然是為了自己與鐘繇而跋山涉水、以身犯險,他朝郭嘉鄭重一揖:“恐怕頌要辜負奉孝的一番心意?!?/br> 便將荀攸與董卓的事一并托出。 郭嘉早有預料:“無妨。元常那邊也是如此。既是你二人的知交好友,嘉自不能袖手旁觀。何況長安城雖風云涌動,倒也不急在這一時?!?/br> 對郭嘉多有了解的崔頌其實早就猜到他的回答,因而崔頌的關注點并不在這段話上,而在另一個隱秘之處:“奉孝何時離的潁川?” 郭嘉不加思索便給了回答,答完的瞬間,他意識到了端倪,抬眼看向崔頌。 崔頌在腦中大致算了一下潁川到長安的路程,得出結果后不由皺眉:“長途跋涉,奉孝應當早些休息?!?/br> 哪怕只是得了一個大概值,崔頌仍然可以肯定郭嘉在趕路途中日以繼夜、馬不停蹄,幾乎不曾休息,忙催他去小睡一會兒。 然而郭嘉并未有休息的打算:“此事不急,你們的打算與計劃我大致從元常那兒知道一些,你先與我談談城里的近況與董卓的動向?!?/br> 早在外族營寨的時候,崔頌就已領教過郭嘉對自己的輕忽——仗著年輕康泰、精力充沛,便無節制的透支體力,非要一次性地將想要做的事都完成不可。再加上無節制的飲酒,哪怕現在看上去非常的健康,他的身體其實也存在著無數隱患。 想到重病纏身的戲志才,崔頌忽然有些煩躁,甚至可以稱得上惱火:“奉孝莫要拿自己的身體開玩笑。君子一飲一食、一言一行都應有跡可循,萬不可率性而為?!?/br> 潛臺詞:做人要有自制力,該休息時就得休息,別不拿身體當回事。 郭嘉雖然不明白崔頌為何突然發怒,卻聽得出他對自己的關心,及時改了口:“是嘉的不是,子琮且消消火。打也好,罵也罷,任君出氣。切莫要讓這頭頂的火燒著了房子,若燒著了,我倆今夜可要流落街頭了?!?/br> 崔頌有種一拳打空的無力感,然而面對郭嘉的玩笑與那蘊藏笑意、如若曈昽的明亮雙眸,他胸中的那股子氣就像一個被戳扁的氣球,轉眼就散了。 崔頌舒展眉眼:“既如此,奉孝何不快些找個地方和衣而睡,莫非還要學那垂髫小兒,在睡前纏著父母聽故事不成?” 他同樣以揶揄的口氣以作回敬。郭嘉并不惱,回應道:“那便麻煩子琮了?!?/br> 崔頌:??? 他的本意是調笑郭嘉:難道要像小孩子一樣的聽睡前故事?沒想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郭嘉靖順水推舟,反將了他一軍,就勢讓他做這睡前故事的講師。 崔頌打量著郭嘉眼中濃郁的笑意,眼眸一轉,彎起了嘴角:“諾?!本拐娴闹v起故事來。 郭嘉還來不及驚訝,就聽崔頌朗聲道: “昔日有山,山間有廟,廟中一僧,提筆作賦。所作者何?昔日有山,山間有廟,廟中一僧,提筆作賦……” 其實也就是“從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廟,廟里有個老和尚,他在講故事。講的是什么故事呢?從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廟……(無限循環)”的魔改古文版。 縱然隔了近兩千年,郭嘉還是清晰地感受到了“從前有座山”這個段子的鬼畜。 到第十五次循環的時候,郭嘉嘴角的弧度逐漸僵硬。 直至第三十次循環,他解開外袍,飛快地往榻上一仰:“嘉已睡著,還請子琮饒過?!?/br> 終于扳回一城的崔頌停止精神侵害,滿意地起身。 城西,一個平民女子打扮的年輕女性低頭快走,不期然的被一隊衛兵攔住。 “抬起頭來?!毙l兵隊長命令道。 自董卓遷都以來,每日都有衛兵隨機抽取路過的行人調查來歷,以防有身份不明的人混入城中。這些衛兵領著這樣的差事,工作之余,不免存了些私心。 他們時常攔住樣貌美麗的女子盤問,假公濟私,貪圖口頭上的便宜,甚至動手動腳。 這些腌臜事,甘姬是知道的,她也盡量將自己打扮得又丑又土,沒想到還是被盯上了。 但她的努力總歸有幾分作用。這些衛兵雖然攔下她,卻是興趣缺缺,偶有咸豬手觸碰,但幾人眼中并沒有迷色與綺念。 衛兵們問她來歷,她隨口胡謅,說是城西李姓富戶家的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