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焚香祭酒 完結+番外_分節閱讀_141
崔頌定睛一看,這叫住他的,不正是荀攸嗎? 雖是關在檻中,略有疲憊之色,但卻衣衫齊整,神態自若。那一連串的慘叫,顯然不是發自荀攸之口。 然而凄厲的聲音近在咫尺,若非荀攸,那么…… 崔頌下意識地往拐口走了兩步,循聲看去。 “崔弟!”荀攸急切地出聲制止,但是晚了一步。 看清那邊的情狀,崔頌的瞳孔劇烈一縮,仿佛有一柄利刃,將他眼中的光芒絞碎。 第58章順水推舟 令人作嘔的味道飄在空氣中,久久不散。 崔頌胃中一片翻滾,勉強喚回有些凝滯的思維。 哪怕他提前做了心理建設,眼前的場景仍帶給他極大的沖擊。 那是比刺客死狀的凄慘、餓殍遍野的悲涼更加讓人不適的惡心與驚怵,像是惡魔的鉤子一般扯著他的注意,使他無法挪開視線。 直到眼前一襲儒衫遮去所有畫面,他才猛地回神,大口地喘息幾秒,勉強壓下涌上喉嚨口的惡心感。 原來是落后一步的鐘繇見情況不對,忙幾步上前,擋在他的前面。 “這是……”崔頌艱難地動了動唇,發現自己竟已口干舌燥。 而剛才的一幕,仍在他的腦中不斷回放。 大鼎,油鍋,奇怪的鐵具,被吊在架子上渾身是血、rou眼可見少了幾個部位的人……還有這混合著血腥與焦臭的怪味,如若瀕死掙扎的呻吟——這是酷刑!在現代人看來違背人倫,絕對無法接受的殘忍行徑! 崔頌退后半步,抑制住混亂的情緒,驀地看向荀攸。 荀攸所在的牢房,恰好面向這場酷刑,避無可避。 鐘繇見此,嘆了一聲,低聲解釋道:“公達(荀攸)與伯求(何颙)等人密謀誅殺董卓,未料中途消息走漏,被董卓部將抓入大牢……由于證據不足,又有其他士人在外周旋,董卓雖給公達、伯求定罪,卻不敢處置,只下令將其他‘謀逆者’帶到此地,當著他們的面處以酷刑,妄圖借此讓他們認罪……伯求(何颙)經受不住,于牢中憂懼自殺……惟有公達(荀攸),在此獨坐了月余?!辩婔淼哪锹晣@息,此時聽來更像是對荀攸的欽佩。 崔頌終于從那早已模糊的記憶中,捕捉到一些歷史的痕跡。 史書中似乎確實曾將荀攸和另一人做過比較,另一人憂懼自殺,而荀攸神態自若……如果史書記載的便是這件事,荀攸又如何能不“神態自若”呢? 董卓大費周章地在獄中表演炮烙大刑,為的就是讓他露出破綻。一旦荀攸表現出絲毫異樣,等待他的便是一杯鴆酒、一座青墳。 崔頌難以想象,在這樣形同地獄的幽暗監獄里“神態自若”地生活上一個月是怎樣的感覺。更遑論唯一的同伴還在他的面前憂懼自盡,荀攸當時,是如何保持住那份冷靜的呢? 崔頌的目光與荀攸相對,那雙眼睛一如以往,沉穩平和,可崔頌分明感受到——其中有什么重要的東西,發生了質的變化。 就好像……荀攸,已經不再是他所知的那個荀攸。 “攸乃階下囚,崔弟不計較自身安危,前來探視,此攸之幸也?!避髫哉Z溫繹,語氣間卻帶著疏遠之意,“然則此地污穢,崔弟還是莫要久留,早些離去為妙?!?/br> 他又看向鐘繇,“元常兄的好意,攸感激不盡。這背德喪倫的酷刑,攸這一月來已是習以為常,元常兄無需擔心……” 崔頌明白荀攸不想讓他和鐘繇被牽扯進來,一句“習以為?!辈贿^是為了寬慰他們——精神上的凌遲,比rou體折磨還要難熬。身體上的疼痛總有麻木的時候,心靈的創口,只會越來越深,直到有朝一日徹底崩潰,再也無法復原。 至少,將心比心,這種精神上的酷刑他一刻都不想忍受,更不可能以平常心對待。 這一瞬間,崔頌對董卓的惡感達到了頂峰。 過去閱讀史書的時候,他雖覺得董卓的部分行跡過于兇殘,對董卓本人的功過尚能客觀評價;如今親眼見到董卓治下黎民的慘狀,親眼見到董卓的惡行,親眼見到自己的故友遭受這種折磨,所謂的“辯證性評價”全是狗屁。 他不再是歷史長河外的局外人,他真真切切地活在這個時代——這里的每一個人都不是一個傳記就能簡單代表的歷史人物,而是鮮活的、被人性左右的個體。 曾經的他想獨善其身……活在這兵戈擾攘的亂世,誰又能真正地獨善其身呢? “若是董卓暴斃……”崔頌聽到自己的口中吐出魔咒般的字節,驚得鐘繇立即扭頭看他,荀攸亦神色微變,眼含訝異。 唯獨崔頌最為平靜,仿佛他剛才并未說過那些話,撣袖與荀攸道別。 “公達且好好休息,頌過幾日再來拜訪?!?/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