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宮宴
人心都是rou長的,鳳后待莫憂真心,莫憂自是也十分孝順,二人竟是比親父子還要親上幾分。 “可父后的身子才是最重要的,八皇姐可是把父后托付給憂兒來著,憂兒自是要好好看著您才是?!蹦獞n有些心疼地給鳳后捶捶肩膀,又揉揉胳膊。 “哎喲喲喲!我們憂兒本來多乖巧的一個孩子,竟被寒兒那孩子帶的這般能說會道起來,把父后都比了下去!”鳳后愛憐地將莫憂拉至身旁,讓他坐下陪自己一起再用點兒午飯。 “八皇姐說,人不風流枉少年,人活一世不容易,不能委屈了自己,應當活得自在,才不枉來此一遭?!蹦獞n眨巴著大眼睛看著鳳后一板一眼地說道。 “你八皇姐慣是個會享受的,你倒是不跟她學些旁的,只記得了她說的這樣謬論。難不成日后學成一個小懶漢,天天讓你的妻主來父后這里哭訴她娶了一個小祖宗回去嗎?”鳳后點點莫憂的小鼻子,玩笑道。 “憂兒有父后寵著,有八皇姐撐腰,自是不能讓人欺負了去的!”莫憂一本正經地說道,逗得鳳后忍不住大笑起來。 “君后千歲,李正君帶著李家兩位公子到了?!奔魏滔崎_簾子進來,笑著說道。 “快快請進來?!蹦獞n忙挽著鳳后的后,隨他一同來到外廳。 一番見禮后,鳳后便笑著拉過子衿的手,心疼道:“怎么這段時間不見,竟瘦了許多?” “回君后的話,子衿無礙,不過是前幾日變天,著了風寒,如今已經大好,勞君后掛念!”子衿有禮地答道,他的手腕上帶著的還是與鳳后第一次見面時,他賞給自己的那鐲子,于子衿來說,鳳后是一個不一般的存在。 “可憐的孩子喲!這個季節最是容易生病的,可得好好養著身子?!兵P后緊緊握著子衿的手不愿放開,當初他便瞧著這個孩子是個好的,待寒兒也極其的用心,心里便忍不住對他多喜愛幾分,“憂兒,快來見過兩位哥哥,日后子衿可就是你八姐夫咯!” 鳳后招手,示意坐在下首的莫憂上前來,莫憂與子衿以前倒是真的不曾見過,便睜著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上下打量著,逗得一旁的鳳后和李正君大笑不止,這孩子心思倒是純凈。在莫憂心里,他的八皇姐是這世間最好的女子,救他于水火,給他關愛,只有最好的男子才能配得上他的八皇姐。 “見過十皇子殿下!” “見過十皇子殿下!” 子衿和李子瑾二人立馬起身向十皇子行禮,鳳后客氣,說是讓十皇子來見他們,他二人又豈會不知皇子殿下身份尊貴,自是他們要向他行禮才是。 “兩位哥哥無需多禮,憂兒見過兩位哥哥?!蹦獞n回了禮后便回到鳳后身邊,眼睛卻沒有離開過子衿,看得子衿有些發毛,自己這是得罪了那小皇子嗎? 因著后面鳳后的娘家姐夫林正君等人過來后,子衿才覺得稍微自在了些,他被那小皇子盯得渾身難受,總覺得自己像是那砧板上的魚rou一般,沒有安全感。 隨著慕熙的岳父莫環兒和父親慕正君的到來,話題也開始圍繞到幾個孩子的婚事兒上,一個個的也都準備趁著這宮宴給家里適齡的孩子多相看相看。 “姐夫這一套明黃的鳳袍必是皇姐才著人送來的吧?”莫環兒眨巴著眼睛不懷好意地打趣道。 “你這孩子,都是要做祖父的人了,還來打趣本宮與皇上,真真的是被弟媳婦兒給寵壞了!”鳳后羞惱地睨了莫環兒一眼,說道。 提到孩子,不只莫環兒高興,慕正君的臉上也洋溢著笑容,箬芷自進了他們慕家,便孝敬母父,還幫著自己一起管家,這么快又有了喜訊,于女兒,如今他是知足了!只是……慕正君看向坐在那里與李家兩位公子正在說著什么的兒子,不禁暗暗嘆了口氣,這個孩子什么時候才能許個好人家,讓他也能少cao些心。 “說道這做祖父,咱們在座的,哪個有姐夫這般有福氣,這不咱們太女君又有喜了,當真是給咱們莫家開枝散葉了呢!”莫環兒畢竟是皇上的親弟弟,他待鳳后的兩個女兒也都是極親近的,他們白家當初也是忠心的?;庶h,后來,圣上將太女托付給幾分老臣,白家也在其中,如今白家是一心扶持太女,忠心不二。 “倒是得了祖上庇佑,雪兒那孩子也是個爭氣的!如今本宮只需要再見到寒兒成了婚,有了孩子,憂兒嫁個好人家,也便是沒什么牽掛了!”鳳后嘆了口氣說道,又緊緊地將莫憂的小手攥在手中,他這一世最牽掛的便是幾個孩子,孩子們好了,他也便好了! “先不說皇上的兒子不愁嫁,憂兒這般懂事,哪里會尋不到一個好妻主?單說八皇女,那可是咱們整個啟國男兒家心目中的夢中情人,更何況還有李家那么好的公子等著咱們寒兒呢!姐夫cao這些心都是多余的,平白給自己添煩惱?!蹦h兒知道鳳后在擔心什么,他也聽說了一些莫寒的傳聞,怕是那些話也傳到了鳳后的耳朵里,他是怕自己的女兒誤入歧途,毀了將來吧! 眾人見狀,都趕忙轉移話題,誰也不愿惹鳳后不快,就這樣,還沒聊多久,大殿那邊就準備開宴了……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君后千歲千歲千千歲!” 行禮問安之聲此起彼伏,震耳欲聾,圣上滿面紅光,看起來心情亦是極好的!太女終將災民安置妥當,洪水已退,解了她心頭大患,她又豈有不高興之理? “眾卿家平身!今日乃是朕的家宴,無關國事,大家吃好喝好,無需拘謹!”女皇陛下長袖一揮說道,順勢又握住了一旁鳳后的手,二人十指相握,藏在寬大的袖袍里,不仔細瞧,絕對是看不出來的! “謝圣上!”眾人都起身落座,絲竹管樂聲起,小侍們也端著托盤魚貫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