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節
他們歡喜的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張奕之。 張奕之是個聰明人,知道自家與定遠侯府門第差距大,唯一能讓定遠侯看中的就是張家在這門親事當中是高攀的那一方,不會委屈了侯府小姐。 他猶豫道:“爹,娘,若是那位葉小姐是個脾氣壞的,仗著侯府的勢對我們不好怎么辦?” 張奕之倒是不怕被人說吃妻子軟飯,靠岳家往上爬,因為他的確心動了,若是娶了定遠侯的女兒,可以少奮斗幾十年。 但他是個孝順的好孩子,難免會考慮到以后妻子會不會是個脾氣跋扈,對父母不好的。 張父說道:“應該不會,今日侯府管家來家里,態度一點都不盛氣凌人,甚至定遠侯還說了,若是你不愿意,也不會勉強我們。我也從未聽說過定遠侯府有欺壓百姓的傳聞,可見定遠侯不是那種仗勢欺人之輩。有其父必有其女,定遠侯的女兒應該不會是囂張跋扈的?!?/br> 張母說道:“這位葉小姐據說十四歲之前都是在鄉野中長大的,或許不似真正的貴女那般脾氣大,定遠侯才不敢把女兒嫁入高門,怕她受欺負。只要我們好好對待葉小姐,定遠侯也會對奕之你好的,有了定遠侯提拔,奕之日后前途無量?!?/br> 張奕之被說服了,他還是私底下悄悄打聽了一下定遠侯府的風評,然后才讓自己父母去定遠侯府提親。 元嘉當然知道張奕之私底下悄悄打聽定遠侯府風評的事,他也不在意,這種相看的事都是互相的,沒道理女方能相看男方,男方就不能打聽女方的情況。 第224章 真千金她爹【04】 張家來提親, 元嘉怕王氏因為看不上張家對張父張母的態度不好,引起不必要的誤會,就提前叮囑過王氏。 因此張父張母來為張奕之提親, 求娶葉明珠時,王氏雖然看不上張家這破落戶, 但面上功夫做得極好。 定下婚事, 交換信物后, 張父張母回去后就說:“定遠侯和侯夫人都是脾氣溫和的,不似那般眼高于頂看不起人的權貴,想來葉小姐脾性也好?!?/br> 對于這門婚事,張家是一千個一萬個滿意, 唯一擔心的就是葉明珠出身太高會脾氣跋扈欺負人,但見了元嘉和王氏后, 他們都放下心來了,掏空家底的籌備聘禮。 畢竟娶的是定遠侯的嫡長女,聘禮絕不能寒酸的。 定遠侯府與張家定下婚事的消息傳開后, 很多人都為之震驚。 尤其是那些跟王氏提過親事的人家,更是忍不住找個機會舉辦賞花宴,邀請王氏來參加,借機問王氏:“那張家公子可有什么過人之處,竟入了定遠侯的眼?” 王氏心里想起這門親事就有氣,張家沒有人當官,甚至連個爵位都沒有,就是個平頭老百姓, 張奕之這個張家最出息的人也才是個秀才,能不能考上舉人都是一個問號。 定遠侯府結這么一個親家有什么好處?將來她兒子長大了,有這么個沒用的姐夫,談何幫襯他?不拖累她兒子就算好的了。 王氏根本無法理解元嘉是怎么想的,只是她做不了元嘉的主。 王氏心中對張家就算有諸多不滿,在外人面前也不可能表現出來,反而要表現得對這門親事十分滿意的模樣:“那孩子聰明上進又老實本分,張家還許諾絕不納妾,就算門第差了點兒也沒什么,侯爺說,孩子幸福最重要?!?/br> 那些夫人們聽見王氏說張家承諾絕不納妾,心里那點不服氣的心思就散了。 張家為了巴結上定遠侯府,也算是下狠心了,連這個承諾都給了出來。這是她們做不出來的承諾,畢竟要她們子侄守著葉明珠一個女人過日子,萬一葉明珠跟王氏似的生育艱難怎么辦? 王氏在被人問多了,從賞花宴回定遠侯府,心情一直不好。 葉茵茵來給王氏請安,看見王氏臉色陰沉,連忙問道:“母親,您可是有什么煩心事?” 王氏看著模樣水靈秀美的葉茵茵,伸手握住她的手,說道:“茵茵,你放心,母親一定為你找一個高門大戶,讓你嫁進去就有誥命。不像明珠那丫頭,眼皮子淺,居然降低身份嫁給一個破落戶,堂堂侯府千金嫁給一個秀才?” 葉茵茵明白王氏在氣什么了,早在葉明珠定親之前,王氏就為張家這門婚事氣了很多天了,可惜侯爺堅定的選擇了張家的張奕之,王氏根本改變不了侯爺的決定。 她倒是覺得張奕之是個很好的人選,上輩子她聽葉元辰提起過張奕之這個人,說他能力出色,受到皇帝看重,在被罷官后又官復原職了。 雖然上輩子她對朝堂上的事情不怎么關心,又因為身份有問題不愛出門與其他夫人交際,但她想來,張奕之能被皇帝看重,應該是前途無量的。 葉明珠嫁給張奕之,也不算是低嫁了,這可是個潛力股。 但葉茵茵卻不敢開口這么安慰王氏,她知道王氏跟她說這些就是為了發泄情緒,不是想讓她來唱反調的。 王氏絮絮叨叨的抱怨了一會兒,又提到要給葉茵茵找個出身高的夫婿,仿佛是想用這個法子來向元嘉證明她是對的。 葉茵茵不想嫁給別人,她又不敢直說真正的理由,只得委婉的道:“母親,我只是侯府養女,又不是你們親生女兒,那些高門大戶的公子應該是不愿意的?!?/br> 王氏沉默了一下,葉茵茵的身份的確是硬傷,門當戶對的結親,為的就是結兩姓之好,互相聯姻,讓后代血脈相連,家族也守望相助。 她看中的那些與定遠侯府門第相配的人家,又怎么會愿意娶定遠侯府的一個養女呢?葉茵茵的婚事就只能往低處找,說不定還只能嫁給庶子,王氏又怎么會愿意? 王氏說道:“這事你別擔心,我與侯爺說一說,不能影響了你的婚事?!?/br> 葉茵茵心想,侯爺想來是不會同意王氏異想天開的想法的,兩人意見不同,她的婚事就可以稍微拖一拖。趁著這個時間差,她得盡快與葉元辰表明心意,達成共識。 王氏當然不知道葉茵茵早就對小叔子葉元辰情有獨鐘,她真的就跟元嘉去商量,怎么把葉茵茵的身份往上提一提,好讓葉茵茵高嫁。 元嘉聽了她的話,整個人都驚訝了:“夫人,你沒說錯吧?你這是想要葉茵茵一個養女在婚事上壓明珠一頭?” 他從來就沒想過把葉茵茵往高門大戶里嫁,她最好的選擇是在會試中挑選一個寒門學子嫁過去,屆時有定遠侯府在背后當靠山,她日子肯定過不賴。 結果王氏居然異想天開的想讓葉茵茵嫁的門第比葉明珠還要高?她這是故意想踩葉明珠一腳嗎? 元嘉對王氏這種不理智的行為無法理解:“葉茵茵只是侯府養女,她的婚事說什么也不可能超過明珠的。你在即將到來的會試中挑選一個合適的寒門學子就好,別亂來?!?/br> 王氏深吸一口氣,不滿的道:“侯爺,茵茵和明珠全都低嫁,結的親家對我們侯府有什么用?將來向謹長大了,這兩個姐夫都幫襯不上他不說,還會拖后腿……” 元嘉終于明白王氏的想法了:“你就為了現在還在吃奶的葉向謹想那么多?” 王氏有點心虛,嘴硬道:“這有什么不對的?娶媳嫁女就該門當戶對?!?/br> 元嘉沉聲道:“行了,葉茵茵的婚事我會勞煩母親cao心一下,你就不要管了?!?/br> 他本以為王氏對兒子太過緊張,是因為兒子年幼,又是多年才得來的,沒想到王氏重男輕女的思想這么嚴重。就連親女和養女的婚事,都只考慮對兒子有沒有利,而不是考慮女婿會不會對女兒好。 元嘉直接把葉茵茵的婚事決定權從王氏手中奪來,交給了葉老夫人。 <<<<<< 在張家與定遠侯府定親之后,張奕之在國子監的處境就迅速好轉了起來。 國子監里的學生基本上都是家里有人做官或者家里有爵位的,那些出身寒門的學生也都是有舉人功名在身的,所以國子監學生各自抱團,分為兩類,一類是家中有爵位或者有人當官的勛貴子弟,一類是寒門子弟。 張奕之夾在這兩個團體之間相當尷尬,他說是寒門子弟吧,祖上也是闊過的,他進國子監讀書時祖父還在世,家里還有爵位,他算是勛貴子弟。然而他祖父一去世,爵位就沒了,淪為平民百姓。 所以張奕之不被寒門學生接納,也融入不進去勛貴子弟的圈子。兩邊都排斥孤立他,若不是一股韌勁兒讓他堅持努力讀書,想要科舉入仕撐起張家,他早就受不了冷暴力退學了。 現在張奕之與葉明珠定了親,成為定遠侯府的未來姑爺之后,勛貴子弟圈子的領頭人就主動來向他示好,拉他進圈子里。 張奕之老實憨厚又有傲骨,但他并不是不知變通的人,沒拿著之前勛貴子弟對他的排擠說事,笑呵呵的順勢融入圈子里。 其他勛貴子弟知道張奕之攀上高枝了,定遠侯府不是他們惹得起的,紛紛主動向他示好,以他為中心,之前沒有交集的雙方倒也是相處和諧。 不過張奕之很快就沒什么時間來國子監了。 因為元嘉為他請了一位名聲在外的先生單獨教他。 張父張母和張奕之都對元嘉幫忙請名師的行為十分感激,這是如今敗落的張家辦不到的事情,也是張奕之目前最需要的幫助。 馬上就要到鄉試了,張奕之通過鄉試才能考中舉人,做了舉人才有當官的資格。 當然,張奕之是想考了舉人考進士,成為進士再入仕為官才前途更光明。若只是舉人就靠定遠侯府的人脈關系為官,會被正經科舉入仕的官員看不起的。 元嘉既然選定了張奕之做自己的女婿,當然要拿捏住張奕之,讓他一輩子都對葉明珠好。 于是他對張奕之非常好,幫忙請名師,又幫忙準備各種鄉試所需資料,還把這一屆鄉試主考官曾經做過的文章都搜集起來交給了張奕之。 在張奕之去參加鄉試時,元嘉還派宋管家來給他送考試所需物品,樣樣準備的齊全周到,讓沒有經驗父母又幫不上忙的張奕之特別感激。 宋管家送張奕之去考場的路上,張奕之十分感激的說道:“多謝宋管家,也請宋管家為在下轉達對侯爺的感激之情?!?/br> 宋管家笑道:“侯爺對你這么好,是因為你遲早是侯府的姑爺,都說一個女婿半個兒,侯爺寵愛小姐,對張公子你也是愛屋及烏?!?/br> 張奕之聽懂了宋管家的意思,連忙保證道:“不管如何,侯爺對在下的恩情,在下銘記于心。將來……也必將不負葉小姐?!?/br> 宋管家笑呵呵的道:“張公子感激侯爺,侯爺也不需要你如何報答,若張公子真想報答,婚后對小姐更好一些,侯爺就很開心了?!?/br> 張奕之心中暗暗發誓,絕不能辜負了未婚妻。 <<<<<< 鄉試結束之后,放榜了,張奕之的名字掛于榜上,雖不是前幾名,卻也排在中上游,成績很不錯。 元嘉得知后,微微一笑:“還行?!比缓笈伤喂芗医o張家送一份賀禮。 張奕之給的回禮中,夾帶了私貨。 元嘉看著這封寫的酸溜溜的情書,心里有種‘自家小白菜被豬拱了自己還要幫豬給小白菜傳情書’的不爽感。 張奕之是葉明珠的未婚夫,兩人已經定了親事,元嘉又想多留葉明珠幾年,就與張父張母約定好,待張奕之三年后考完會試再讓他們成親。 三年后葉明珠正好十八歲,成年了再嫁人正好。 張奕之三年后就二十歲了,不過在已經定了親事又要忙于科舉考試,晚點成親也不耽誤什么。 既然距離成親還有三年時間,元嘉也不好阻攔兩人傳信談情,嫁人之前跟未婚夫網戀一下,培養一下感情,更有利于婚后的夫妻和諧幸福。 所以元嘉就算心里不爽,還是把張奕之寫的酸溜溜情書和送的禮物轉交給了葉明珠。 葉明珠第一次收到未婚夫私底下送來的書信和禮物,整個人都有些驚訝,隨即臉上泛起了羞澀的紅暈,拿著東西就轉身跑回屋子里躲著看了。 看著女兒這番情態,元嘉只能嘆息一聲:“其實早戀要不得……” 要不是古代社會流行早婚早育,元嘉真恨不得把女兒留在身邊養個十幾年再考慮嫁人的事情。 如果不是好兒郎都不愿意入贅,元嘉都想過讓葉明珠留在侯府招贅了。 只是古代社會的贅婿地位實在低,如果不是實在沒辦法,是沒有男人愿意入贅的。而那些愿意入贅的男人,都是歪瓜裂棗,配不上他女兒。 元嘉也只是想想而已,若真把葉明珠養成老姑娘嫁不出去,或者是招贅個贅婿,葉明珠不一定會感到幸福。 現在他只能忍著女兒早戀的心酸,幫著女兒和她未婚夫傳遞情書和小禮物,讓他們好好培養感情。 元嘉把精力都放在公務和葉明珠的婚事上,剩下的時間也是用來陪伴年幼的兒子。 他并沒有因為疼愛女兒葉明珠,就把年幼的兒子給忽視了,這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 倒是便宜養女葉茵茵,他沒怎么上心,他把葉茵茵的婚事交給葉老夫人,只等葉老夫人敲定人選后告訴他,他再派人去查男方家里情況和人品如何。 結果沒想到他沒等來葉老夫人告訴他選中的葉茵茵夫婿人選,而等來了葉茵茵往侯府扔下一顆深海炸彈。 炸得葉家人仰馬翻。 <<<<<< 元嘉看著葉茵茵跪在葉老夫人的面前,整個屋子里就她們和葉元辰三個人,以及剛剛被葉老夫人派人喚來的元嘉。 他看著葉老夫人臉上的震怒之色,坐在旁邊葉元辰一臉的驚怒茫然,再看看葉茵茵默然垂淚的悲傷模樣,心里有了數。 元嘉朝葉老夫人行了個禮,問道:“母親,這是發生了什么事?” 葉老夫人指著跪在面前地上的葉茵茵,聲音蘊含怒火的道:“你問這個恬不知恥的白眼狼!” 元嘉看向葉茵茵,卻見葉茵茵只顧著傷心垂淚,一個字也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