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節
元嘉與楚文蘭攜手并肩而來, 老夫人和嚴氏看著這對新婚小夫妻倆感情很不錯的樣子,臉上都掛上了欣慰的笑容。 楚文蘭給老夫人敬茶時,老夫人拉著她的手叮囑了她好幾句, 話里話外的意思無非是勸兩人早日生子,延續血脈。 因為在這個時代, 元嘉和楚文蘭的年齡都不小了, 楚文蘭只比元嘉小上一歲而已。 楚文蘭心里感覺到了壓力。 她給嚴氏敬茶時, 嚴氏將手上的一個成色極佳的玉鐲褪下來給了她:“這是你們祖母在我當年嫁入鎮北公府時傳給我的,今日就傳給你了,希望將來你能把它傳給你的兒媳,一代代的傳下來?!?/br> 這又是隱晦催生的意思, 楚文蘭心頭有些緊張的接過了玉鐲。 嚴氏看著楚文蘭將那只孟家傳給長媳的玉鐲戴上后,心中深深的嘆了口氣, 一股悲傷情緒在心間蔓延開來。 因為這個玉鐲本來是該傳給她的長媳的,可惜她的長子尚未娶妻就戰死沙場,留個后都沒留下…… 不過在這大喜日子, 嚴氏也沒有表現出來。 在敬茶結束后,四人一起用了早膳。 期間楚文蘭感覺很拘束,吃起東西來都不敢動作太大,有些小心翼翼的感覺。 等用完早膳,元嘉帶著楚文蘭回自己院子的路上,元嘉對楚文蘭說道:“你不用在意祖母和母親的話,孩子的事情還要隨緣,你不必有太大壓力?!?/br> 楚文蘭緊張的問道:“夫君, 祖母和母親是不是覺得我年紀大了,擔心我不好生所以才……” 她會耽誤到十九歲才出嫁,是因為三年前生了一場病,家里就不好給她說親了。等她病好了,鎮北公府又表現出有意結親的意思,老侯爺想與鎮北公府聯姻,就把她的婚事暫時壓了下來。 一直等到元嘉出孝期才定下兩人的婚事。 因此之前元嘉拒絕了皇帝的賜婚旨意,楚文蘭心里也是大大松了口氣的,若是元嘉毀約另娶,她拖大了年齡是真不好找合適的夫君。 元嘉握緊了她的手,含笑道:“怎么會呢?當初母親問我對未來妻子有什么要求時,我就說了一個條件,希望娶個年紀大點兒的。畢竟我出孝期都二十了,娶個十五六歲的小姑娘,我感覺在養meimei?!?/br> 楚文蘭心頭一松,忍不住笑了起來。既然夫君這么說,顯然是對她沒什么意見的。 元嘉微嘆道:“祖母和母親催著我們盡快生孩子,也是因為如今我孟家就剩我一個男丁了,她們對孟家傳承看得很重。不過你也別太在意,孩子總會有的,來早來晚都是看緣分?!?/br> 楚文蘭想到戰死沙場的公公和大伯子,安慰的回握元嘉的手。 有了元嘉給的準話,楚文蘭對兩重婆婆催生這事也算減輕了一些壓力。 不過想到鎮北公府現在就剩自己夫君一條獨苗了,她還是情不自禁的為生孩子這事焦慮,若是她遲遲懷不上怎么辦?若是接連生女怎么辦? <<<<<< 元嘉察覺到枕邊人的焦慮心情,他再三安撫都不見效,每次她都是在他面前點頭說好,不緊張,不焦慮。轉頭該焦慮的還是焦慮不安。 好好的姑娘娶回家不是讓她給自己當生育工具的,元嘉知道癥結還在于老夫人和嚴氏那里。 于是他親自去找老夫人和嚴氏談了一下這個問題。 生孩子這事不能著急,畢竟鎮北公府曾經一脈單傳很多代了,說不定是他們在戰場上造了太多殺孽影響了子嗣,他之前上戰場造的殺孽更多,所以問題出在他這個男人身上,不能把壓力都放在妻子身上。 老夫人和嚴氏聽了,回想起鎮北公府祖上貌似確實一脈單傳居多,偶爾像嚴氏這樣生了兩個孩子,也會因種種意外死得只剩一個。 于是元嘉這種迷信說法反而說服了她們,她們答應不再給楚文蘭壓力。 元嘉把事情都攬到自己身上,老夫人和嚴氏就對楚文蘭寬容多了,還特意把她叫過去安撫了一番。 楚文蘭眼淚汪汪的回來了,撲到元嘉懷里感動的道:“夫君,我都知道了,你對我真好!”她沒想到就因為自己心底焦慮生子問題,夫君會為了她去做通祖母和母親的思想工作。 元嘉拍了拍她的背,笑問道:“那你現在不擔心了吧?” 楚文蘭搖了搖頭。 元嘉道:“明日就要回門了,你把回門禮準備好了沒有?” 楚文蘭嫁進鎮北公府之后,嚴氏就把鎮北公府的管家權交給了她,自己待在佛堂里為亡夫和長子祈福念經。 現在楚文蘭已經掌控了鎮北公府的內務大權,準備禮單這些事務都由她負責的。 楚文蘭自己的回門禮自然上心,她拿出她準備好的禮單給元嘉過目:“已經準備好了,你看看?!?/br> 元嘉掃了一眼禮單,發現楚文蘭都是按照規矩來的,辦得很妥帖,就說道:“交給你我放心,一切都按照你的意思準備吧?!?/br> 這話聽得楚文蘭心里美滋滋的。 第二天回門,晉成侯府早早就做好了迎接他們的準備。 元嘉牽著楚文蘭走進晉成侯府,夫妻倆攜手而來,一看就感情不錯。 老侯爺和晉成侯看到這一幕,心中都欣慰的點了點頭。 元嘉對老侯爺和晉成侯行了個禮:“小婿拜見祖父,岳父!” 坐在輪椅上的老侯爺看著英武不凡還特意蹲下來與自己說話的孫女婿,為他這份細膩心思感到滿意,含笑的拍了拍他的肩膀:“都是自家人,不必多禮!” 元嘉感受到老侯爺那鐵砂掌一般的手勁兒,身形沒有半點晃動的蹲在那里,面色絲毫不變。 一旁清瘦的晉成侯看著元嘉半點勉強之色都沒有的接下了他爹的巴掌,心中暗生驚訝,真不愧是鎮北公府出來的將軍,是有真本事在身??! 楚文蘭跟祖父父親請安之后,就去了后院見自己母親了。 元嘉則是留在前院接受老侯爺和晉成侯的招(考)待(驗)。 準確說是晉成侯站在旁邊看著他接受老侯爺的考驗。 <<<<<< 一番談話之后,老侯爺拿出了一張名單和幾封親筆信遞給元嘉,嘆息道:“我老啦!已經退下來好幾年了,也不知那些老朋友還記不記得我,我能給你的幫助就這些了?!?/br> 元嘉接過名單一看,面色微變,心中震驚的看向兩鬢斑白看起來真的就如一普通老頭的老侯爺。 真是人不可貌相,難怪皇帝首先拿老侯爺開刀,實在是楚家在地方軍隊上的人脈關系同樣令皇帝如坐針氈??! 雖然楚家不像孟家那樣手握三十萬堪稱是私軍的鎮北軍,能夠說造反立馬就能造反,威脅到皇帝的皇位和性命,但楚家在軍方的勢力也的確令人忌憚。 元嘉看了一眼文弱書生模樣的岳父晉成侯,心中暗嘆,老侯爺是打算讓晉成侯府棄武從文,改換門庭,沒想到皇帝沒給他這個機會,反倒是最后便宜了他。 楚家這些在地方軍隊中的人脈關系,晉成侯是用不上了,老侯爺又押注到他身上,才會在他帶著楚文蘭回門時趁機把這名單和老侯爺的親筆介紹信都給了他。 原本元嘉還擔心皇帝真的一紙詔令將地方上的勤王軍隊給招來,到時候他打還是不打? 打吧,傷亡難免慘重,不打吧,難道要他束手就擒? 元嘉只能派人在城門口盯梢攔截,不讓皇帝的詔令出京城。 沒有皇帝的詔令,地方軍隊就算知道元嘉在京城外駐扎了二十萬鎮北軍有可能會謀反,但只要他沒有明確打出反旗,他們就絕不敢妄動。 因為他們不像鎮北公府一脈有高祖詔令,可以隨意調遣鎮北軍,不必受朝廷鉗制。地方軍隊若無調令就敢入京,那是板上釘釘的謀反罪名。 現在元嘉有了老侯爺給他的這份人脈關系名單,他就可以著手大力拉攏地方軍隊中的將領了。 其實這件事他早就在做了,并且有了點兒成效,但這是個漫長過程,見效不快。 老侯爺這份名單可謂是雪中送炭。 元嘉一臉正色的對老侯爺拜道:“多謝祖父相助,元嘉必定銘記于心!” 坐在輪椅上的老侯爺輕輕的嘆了口氣,低頭看著自己蓋在衣服下面的雙腿。 其實不用看他也知道自己的雙腿如此是怎樣丑陋扭曲的模樣,當年皇帝對他下手,是直接沖著弄死他的準備去的。 只是他運氣好,沒有像孟元嘉父兄那般死于非命,只是雙腿殘疾。 但對于一個戎馬一生上陣殺敵的將軍來說,雙腿殘疾變成廢人,比殺了他還讓他感到痛苦。 對幕后黑手的仇恨之心,讓老侯爺不禁沖動了一次,把全家的前程都壓在了元嘉這個孫女婿身上。 老侯爺心情不怎么好,擺了擺手,沒再多說什么,示意晉成侯推自己回去,“元嘉你去找蘭兒吧,我這個老頭子精神不濟,就先去休息了?!?/br> 第146章 權臣【15】 元嘉看著老侯爺那陡然塌下來的肩背, 感覺他忽然蒼老了許多。 好像在把楚家的人脈交給元嘉, 有元嘉給他報仇后, 他的精氣神就被抽走了,整個人都有些撐不住了。 晉成侯推著老侯爺的輪椅走了,不過他在走之前讓人帶他去找楚文蘭。 元嘉跟著人去了正院, 晉成侯府陽盛陰衰,楚文蘭出嫁之后, 晉成侯府里就沒有未嫁女了,元嘉這個晉成侯府的姑爺倒是沒多少需要避嫌的地方。 他來到正院門口,守門的丫鬟連忙進去稟報:“夫人,小姐, 鎮北公來了?!?/br> 晉成侯夫人連忙道:“快請姑爺進來!” 元嘉走了進來, 看見楚文蘭正與一個雍容的貴婦人坐在一起, 他對那婦人行了個禮:“小婿見過岳母?!?/br> 晉成侯夫人臉上露出熱情的笑容來招待他這個女婿, 就希望他能對自己女兒更好一些。 元嘉和楚文蘭留在晉成侯府用了午膳才走的,若非回門這天有規矩,出嫁女不能留宿,晉成侯夫人都想留兩人多住些時日了。 午膳元嘉是與岳父岳母大舅子們一起用的, 深刻的感受到了楚文蘭在晉成侯府的受寵程度, 連帶著他這個姑爺也被當做是自己人了。 楚文蘭的幾個兄弟也都是從文的, 富貴窩里長大的少爺們吃不了習武那個苦, 再加上老侯爺本來就打算讓自家棄武從文,倒也沒強逼他們習武,因此一個個都是文弱書生。 元嘉在回去的路上, 坐在馬車上陷入了沉思中。 他拿到了晉成侯府在地方軍隊的人脈關系,接下來的行動就該加快一點了,總不能一直拖下去,拖久了容易節外生枝。 元嘉從沉思中回過神來時,就看見楚文蘭乖巧安靜的坐在一旁,托腮看著他,雙眸中帶著幾分癡迷之色。 元嘉挑眉回視,壓低嗓音道:“為夫好看么?” 楚文蘭偷偷發花癡被抓,羞赧得臉頰飛出兩朵紅暈,支吾道:“好,好看?!?/br> 元嘉笑著伸手摸了摸她的長發,聲音低沉的道:“好看就回去讓你看個夠……” 被,被調戲了? 楚文蘭臉蛋頓時紅成了一個大蘋果,將臉埋在元嘉的懷里,不敢抬頭了。 回到鎮北公府,元嘉扶著楚文蘭下了馬車,帶上晉成侯夫人回送的禮物準備進府。 這時一道身影忽然從不遠處的巷子里沖過來,卻被鎮北公府門口的守衛給攔了下來。 元嘉漫不經心的朝那道身影看過去,淡淡的道:“孟樘,你又有什么事?” 此人正是守在鎮北公府外好幾天,現在才抓到一個機會沖到元嘉面前露臉的孟樘。 他此時看起來十分的狼狽,衣裳料子普通還有臟污破損的痕跡,發髻也亂糟糟的,若不是臉還是那張臉,還真認不出來這是曾經風光肆意的孟三少。 孟樘對元嘉低聲下氣的求道:“二哥,求你幫幫我,幫我謀個職位,哪怕只是芝麻小官也行,還有求二哥你借我點兒錢,只要五萬兩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