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大秦之蒼雪龍城_分節閱讀_255
“無妨,你先去忙,我一會兒自己回去?!毖鄨厅c了點頭,沒有想太多將人送了出去。 將手中的小盾牌轉了個圈,小霸王戳了戳旁邊的龍淙,“皇帝陛下好像也不是那么嚇人?!?/br> “也不看誰在旁邊站著?!卑琢诵“酝跻谎?,龍淙撇了撇嘴,“聽說師父和皇帝陛下是從小一起長大的,他們倆自小的感情,所以皇帝陛下對師父一直這么好,其他人誰見過皇帝陛下那么溫和的樣子?” 若有所思的小霸王抓了抓頭發,然后非常正經的點點腦袋,“對哦?!?/br> “聽說王翦老將軍當年乃是縱橫天下的大將,只是年紀大了才不再統兵,你說他會是什么樣子?”蹲下來坐在盾牌上,龍淙拉著項籍小聲說著,對他們接下來跟著的老將軍很是好奇。 雖然比項籍大了幾歲,但總歸是七八歲的小孩子,倆人雖然見面就打了一架,但是男孩子之間的感情就是這么打出來的,所以在沒有沖突的時候親親密密的哥倆好極了。 托著臉坐在龍淙旁邊,小霸王想了想,然后認真的回道,“大概就是大父那樣的吧?!?/br> 在小霸王心中,年紀大又軍功卓然的將領就是他們家祖父那樣的,只不過項燕現在還沒到解甲歸田的時候,所以依舊帶兵奮戰在戰場之上。 至于其他的將領,那就多了去了,他們家師父便是這大秦最出眾的將領之一,只他見過的那些和師父關系很好的將領們,一個個看上去很好相處,上了戰場跟換了個人似的。 之前他跟著在大營之中,看著那天天變臉變的極快的將領們很多次都反應不過來,不過大父從來不會這么變臉,可能是因為年紀大了。 這么想著,小霸王覺得自己找到了正確的答案,“王翦老將軍肯定是個和大父一樣瞪一眼就能把人嚇的不敢動彈的可怕人物,我們以后一定要乖乖的,師父不在旁邊,被欺負了都找不到人告狀?!?/br> 比小霸王大了幾歲所以不那么幼稚的龍淙搖了搖頭,然后一臉沉重的說道,“阿籍,就算師父在也不會給我們撐腰?!?/br> 師父已經不是以前的師父了,能把他們交到荀夫子手中受苦受罪,他們家師父現在心腸可硬了,再也不是當年生怕他哪兒不開心了時時哄著的師父了。 更過分的是,只荀夫子一人也就罷了,師父還讓那個張子房看著他們,那人一看就知道和他們不是一類人,嬌嬌弱弱打不的罵不得,說的什么還只能聽著,這不是折騰人嗎? 長大了就是不好啊...... 戚戚然對視了一眼,兩個小孩兒皆沉重的嘆了一口氣,然后繼續有一句沒一句說著昨日荀夫子布置下來的課業。 他們倆年紀差了幾歲,荀夫子每日也有事情要忙,所以真正帶著他們學習的并不是荀夫子,而是張良。 比起來寫大字和抄那些文縐縐的東西,兩個小孩兒都更喜歡耍刀弄槍,但是再怎么也躲不過去,他們也只能乖乖聽著了。 將嬴政送走后回來便看到兩個小子坐在盾牌上對著嘆氣,燕執搖了搖頭,將人拎起來后將他們剛才的動作糾正了一個遍兒。 匈奴那邊有蒙恬和李牧聯手抵擋,就算出現了什么意料之外的事情,那些匈奴騎兵想再次攻打秦國城池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對秦國的兵馬有信心,更相信蒙恬和李牧的能耐,燕執并不怎么擔心那邊發生的事情,但是那忽然出現的軍隊究竟是什么身份,這一點還是值得思考的。 大唐時北方是突厥和奚人,現在是匈奴,和他們語言不通的是有,但是再加上一個長相奇特,這顯然就不一般了。 以蒙恬的見識,匈奴人的長相還不足以讓他說出“奇特”這二字來。 讓龍淙和項籍將改正后的動作再練二十遍,燕執抱著手臂靠著樹,腦海中閃過些許東西,但是很快又消失不見了。 許久,忽然想到當年初學兵法時軍師和他說的閑言趣聞,燕執一捶拳頭,似乎猜到那些忽然出現的部隊是什么了。 身為蒼云軍中最為見多識廣的存在,軍師幾乎對各家各派都有涉獵,相傳在很遠的地方有軍隊用長矛兵組成的方陣來作戰,一層層長矛接連交替投擲出來,片刻間就能將對面的敵人摧毀殆盡。 那個叫什么大帝的雖然似乎就是這個時代的人,但是他們的戰場離中原甚遠,怎么會和匈奴牽扯到一起? 是不是他們先不說,但是和大秦的將士們正面對上,過了最開始的陌生后,哪兒來的還是要滾回哪兒去,秦國的土地可不是那些外族人能夠染指的。 長矛士兵方陣固然戰斗力出眾,但是他們的對手是大秦,秦軍的弩.箭配著步兵組成方陣,殺傷力并不比長矛方陣低多少,更何況,擁有強大騎兵的不只有匈奴。 騎兵的動作比步兵靈活多了,他們隨時能調轉方向將陣列沖散,普天之下有馬鐙馬鞍的騎兵,可只有他們大秦一家。 那些人對他們來說到底是為之的東西,嬴政回王宮后便將李斯王賁等人招進書房,這二人對北方的情況了解比較多,或許會知道些什么。 然而,就算再見多識廣,李斯他們不知道蒙恬口中所謂“長相奇特”究竟是什么樣子,都是兩個眼睛一個鼻子一張嘴,這長相還能奇特到哪兒去? 探討不出什么有用的東西,嬴政揮手讓人離開,沉思片刻直接提筆給蒙恬回信。 既然不知道來歷,那就先把那些人的來歷弄清楚,只要對方不主動來犯,他們暫時也不用出兵。 長城還沒有修完,中原還不甚安穩,這時候不是對匈奴大肆用兵的時候。 大秦雖然強大,但是如果有人在內部作亂,四起迎合的定然不在少數,原六國之中不少打著正統名義抵抗大秦統治的人,要么不亂,一亂就是大亂子。 為了避免亂象的出現,他必須在源頭將他們的作亂的根本掐斷。 六國之民在心里將身份轉變過來需要時間,安穩度過這段時間后才是他們徹底解決北方匈奴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