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大秦之蒼雪龍城_分節閱讀_240
王翦老將軍與秦王亦師亦友,知道的東西比尋常將領更多,身為老將軍一手培養出來的大將,就算王賁先前沒有在意這些,在王翦老將軍中途離開前去支援攻破楚國之前也叮囑過了。 燕執和他們不一樣,不能只當他是大秦的將領。 周身縈繞著戾氣的王賁將軍看著匆忙從外面進來的將領,活動了一下手腕寒聲開口,“這么多人守在外面,還能讓姬丹逃離遼東,你們干什么吃的?” 自知有錯的將領低頭認錯,沒有任何辯解的意思,他們監視不當讓燕太子逃了出去,合該受罰。 劈頭蓋臉將人罵了一頓,王賁揮了揮手讓人將營中所有的將領都找來,姬丹逃離遼東也逃不開秦國的兵馬,他們的對手只剩下一個垂垂老矣的燕王,既然如此,那還磨蹭什么。 秦軍忽然發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讓燕軍插翅難逃,在天氣徹底冷下來之前,押送著燕國貴族的馬車便已經踏上了秦國的方向。 遠在秦齊邊境的燕執看自己一頓罵的效果這么好,沒忍住又罵了一竹簡讓人快馬加鞭送到遼東,早有這速度多好,磨磨蹭蹭干什么? 主將心情不好,大營中的氛圍也跟著緊張了起來,秦軍上下一片肅然,對面齊國更是不敢輕易動彈。 他們本就打不過秦國,若是秦國想要強攻,齊國下場如何且看其他五國就知曉了。 解決了燕國以為事情結束了的王賁將軍又一次收到來自燕執的竹簡,感受到那人隔著竹簡透出來的火氣后無奈搖了搖頭,然后掉頭將矛頭對準了齊國。 兩方兵馬都做好了準備,但是都沒有動兵的意思,燕國王室貴族到咸陽的那一天,針對齊國的計策也定了下來。 兵馬不動,說客先行,不戰而屈人之兵,對如今的他們來說再合適不過了。 自濟西之戰受到燕軍重創以來,齊國的實力一直未能恢復,在秦國的遠交近攻策略之下,齊王田建在位幾十年從來不曾對秦國用兵,同樣也沒有援助其他五國抗秦。 對于當時的齊國來說,這樣的確是保存自身實力的最好手段,他們位于東方離秦國最遠,周圍還有五個國家,不管秦國要對哪個開戰,最后有損失的都不會是齊國。 他們無論如何沒有想到,短短幾年之間,原本強大的幾個國家便相繼被秦國屯兵,現在更是只剩下了秦齊兩國。 知道危險的齊王很快開始屯兵準備抵御秦軍的進攻,但是現在看來,用處并不大,三十萬齊軍主力和燕執對峙在邊境,北邊從遼東直接南下的王賁大軍可就沒人擋得住了。 原本就沒有什么士氣的齊軍,面對忽然從北邊而來的秦軍,土崩瓦解也不過須臾之間。 齊有相邦后勝,早在嬴政繼位時為秦國重金收買,既不與各國合縱抗秦,也不在本國加強戰備,現在兩國相對,后勝對齊王影響極大,三十萬人齊卸甲并不是沒有可能。 對齊國來說,秦軍不動比直接發兵更加可怕。 沒有任何動靜的秦軍大營之中,燕執看著忽然來到軍營的李信,一瞬間有種牙疼的感覺。 看著面無表情的燕執,李信聳了聳肩拿出蓋了秦王大印的詔書,“王上有令,不得不尊?!?/br> 大軍回到咸陽之后就是論功行賞,因為之前兩次大敗,這賞是落不到他身上了,幸好有后來滅楚的功勞,最后不至于太過難堪。 而這一次臨陣換將更不是他想的了,但是王上有命,他也只能過來,索性這一次對齊國不會有大戰,不然他真的不好面對這人。 接過詔書的燕執捏了捏下巴,二話不說將李信按到了書案前,“既然如今主將是你,這些東西也都是你的了?!?/br> “......”眼角抽了抽被強行按在了那里,李信也沒反抗,只是委婉的提醒幾句咸陽如今的情況。 就算李信不說,燕執也知道姬丹會是什么反應,他千里迢迢走水路來到這里,不就是想著讓他看清身份助燕國抗秦嗎? 正是因為這樣,他才會見也不見直接讓江旐龍修將人送到咸陽,眼不見心不煩。 他不信姬丹看不出如今形勢怎樣,一個批命讓他從來沒有去過燕國,現在秦國已經要一統天下了又想借著虛無縹緲的批命讓他為燕國效忠,哪兒有那么好的事情。 他腦海中有著兩世的記憶,知曉一統之后會是如何盛況,就算他和嬴政毫無關系也不會去阻礙秦軍滅六國。 看著燕執沉下來的臉色,李信換了個姿勢坐下,沒管太多只是接著將嬴政對姬丹的處置告訴他。 燕太子姬丹對這人不是一般的執著,為了避免那人再口出不遜說出什么不好的話來,王上也沒下死手,直接將人送到了代地雁門關。 直接殺了姬丹無疑是最好的方法,但是到底是自小和燕執一同在趙國為質的人,看在幼時的情分之上,嬴政也不能殺了他。 索性與他們一同長大的不只一人,遠在雁門的趙嘉現在無事可做,直接將人扔過去也省的咸陽變得烏煙瘴氣。 挑了挑眉看著李信,燕執有些難以置信,“只有這些?” 他以為嬴政就算不要姬丹的性命,至少要將人關押在咸陽,沒想到竟然將人送到了雁門關,以趙嘉的性子,這兩個人正面對上,他是真不擔心會有人造反還是怎么著? 也是,以趙嘉的性子,姬丹要是不收斂收斂脾氣,倆人絕對沒有心平氣和相處的可能。 “這樣也好?!钡吐晣@了一口氣,燕執揉了揉眉心起身就要出去,“軍中暫時沒有什么事情,只需要盯緊了對面齊軍就可以,就算他們想不開來挑釁也不用管,安逸久了的齊人罵起來也不疼不癢,當他們不存在就行了?!?/br> 簡單說了幾句,擺擺手示意李信不用出來,他將事情安排好待會兒還會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