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大秦之蒼雪龍城_分節閱讀_38
——奮六世之余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 秦國君主,似乎都有這般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七雄爭霸,百家爭鳴,這果真是一個最好的時代。 第23章 秦王政四年初,在長平之戰中為戰神白起副將的將領王龁病逝,秦軍之中肅然一片,皆以自己的方式送這位老將最后一程。 自白起逝世之后,秦國又一員虎將離開。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于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于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慷慨激昂的軍歌從早上一直唱到了傍晚,整個咸陽都籠罩在戰意之中,仿佛那位帶領著他們數次出關的將領正在旁邊看著一般。 和嬴政一起站在城門之上聽著自城外傳來的歌聲,燕執神色肅穆,他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清楚的感受到秦人血性。 如今春祭剛過,呂不韋在祭祀典禮上大出風頭,而嬴政也隨他的意,一言不發坐在后面當個擺設。 能忍方能成大事,少年秦王便在隱忍之中,一點一點積蓄著自己的力量,呂不韋如今越猖狂,將來他就越容易將人從高處推下來。 這大秦的江山,終究不姓呂。 先祖留下來的土地,也不是給他呂不韋私吞的財產,商人重利,而為君為臣卻不能。 負手而立站在城門之上,比燕執高了近半個頭的年輕秦王眉目深邃,天地間充斥著士兵們低沉的歌聲,城里城外仿佛被隔開的兩個世界。 “自孝公起,我秦人守著從戎狄部落搶過來的土地艱苦經營,終于過上了吃飽肚子不必日日挨餓的日子,之后惠文王滅義渠收巴蜀,我秦人終于不用被人欺凌,昭王時,秦人吃飽穿暖有了底氣更是頻頻出兵,讓山東六國皆知我秦人不可欺......” 帶些沙啞的聲音緩緩說著,嬴政收回目光看著旁邊的燕執,“阿執,先祖們打下了這一片大好河山,若再給六國以喘息爭斗不休使天下黎民受難,將來死后亦是愧對列祖列宗?!?/br> 一統天下,他戰無不勝的秦軍能做到,也只有秦軍能做到。 燕執抬頭,正對上那雙壓抑著憤怒的眸子,仿佛深夜中對月長嘯的狼王,孤獨而強大。 未來的始皇帝,此時此刻終于不再掩飾自己,他想真正掌控這個國家,不管是朝堂還是軍隊,他要這個國家都在他的手中。 九鼎已經歸秦,先祖將路鋪的安安穩穩,他身為秦人,怎能眼睜睜看著臣子將家國篡奪? 昔年有三家分晉,現如今呂氏一個便把持了整個秦國,他不是晉靜公那等無能之人,也不想做晉靜公那般亡國的君主。 一統六國,唯此而已。 沒有直接作出回應,燕執轉頭定定的看向遠方,心中洶涌的豪氣幾乎將他淹沒。 這里是戰國,是一個和大唐完全不一樣的地方,他見識過大唐萬邦來朝的盛況,也經歷過逆賊進關百姓離亂民不聊生的場景,當兵打仗吃軍餉,他需要做的只有為國盡忠。 只是jian臣當道的國,對不起長眠在雁門關外的那些傲骨忠心。 對燕執來說,戰國七雄,哪一國在他眼里都沒有區別,在他心里,天下還是那個大唐的天下,他在那里活了近三十年,所生所長所見所聞皆基于那個盛世,不管身在何方,大唐的疆土也絕對寸步不讓。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即便他如今是燕人,即便他的身份在以后會讓人詬病,但是這都不是問題,這是個能讓他托付后路的帝王,不久的將來,他將親眼見證一個帝國的崛起。 一個不輸大唐,甚至比大唐更加繁華的龐大帝國。 眼中閃過一抹釋然,燕執將手搭在了嬴政拳頭之上,“我說過,你會是一個偉大的王,一位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王?!?/br> 極少有其他表情的嬴政忽然笑了,棱角分明的臉龐帶了幾分柔和,看的燕執默默將手收了回來然后果斷后退一步。 以他對這人的了解,但凡露出這種神情,接下來肯定有人要倒霉,他可承受不起秦王的“格外關照”。 看燕執如此迅速的做出反應,嬴政眼中笑意更濃,“走吧,回王宮?!?/br> 眉頭微皺跟在后面,燕執有些不敢相信的問道,“這時去王宮,難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