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大秦之蒼雪龍城_分節閱讀_15
而且,沒有趁手的兵器也是個問題。 這時候鐵器管制異常嚴密,他這匕首還是當年姬丹離開邯鄲時留給他的,尋常刀劍或許費些心思便能拿到,但是和蒼云武學相配的刀盾卻不在能拿到的范圍之中。 沒有人會耗費諸多精鐵來打造厚重的鐵盾,尤其是在農具還不夠的情況之下,他想拿到趁手的武器,只能自己想辦法。 除了多年前的魏之武卒和如今的秦之銳士,七國之中便再無重甲士兵存在,且魏武卒在多年前已經被秦國徹底消亡,他能想到的便只有秦之銳士了。 秦國自商鞅變法之后,只要是士兵上陣殺敵,就有機會獲得爵位,平民百姓通過自己的努力為國效力且拿到獎賞,這便是秦國厲害的地方。 門第之間不是輕易便能消除,但是偏偏秦國做到了,還因此訓出了虎狼之師。 河西一戰,秦國新軍初出茅廬,打的魏國軍隊節節敗退,從而收復了大片失地,由此一役,遂名傳天下。 ——齊之技擊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銳士。 荀子此言,足以說明秦銳士之勇猛。 燕國沒法去,邯鄲也不能回,他是不是可以試試前往秦國境內? 站在原地想了好一會兒,燕執從馬車里找出傷藥包扎好,看著一地的尸體陷入了沉思。 因為身份不起眼,新登基的趙王只知道大兒子太子嘉和一質子有聯系,卻連他長什么樣子都不甚清楚,根本沒有精力管這些,清楚他的路線又在半路布下刺客的人是誰,不用想答案就出來了。 所以,燕王到底有多恨他? 索性這種處境也不是第一次了,習慣就好。 把馬車扔在林子里只想把馬牽走,燕執將尸體都拖了過來,如今正值夏日,這些尸體過不了多久便認不出原本面目了,這里是燕趙邊境,逃難的流民多是由此在兩國之間偷偷來往,多些尸體也不是什么罕見的事情。 但愿沒有后繼的追殺。 如此想著,燕執翻身上馬,找準了方向就往西邊而去。 將證明自己身份的東西帶好,燕執沒有急著趕路,他身上有傷又缺醫少藥,若不是他自己懂些醫理,只怕那兩劍就能要了他的命。 慢慢悠悠一路躲著流民往西邊走著,燕執不清楚他走了多少天,只知道路上的流民一直在增多。 趙國如今......可有大戰? 一個人在路上沒有任何消息來源,不遠處又出現了一波流民,燕執棄了馬,將衣服弄的亂了些而后到流民之中打探消息。 少年人看起來不甚強壯,身上還帶著些未干的血跡,孤身一人從外面走來看上去可憐極了。 流民里的老人看到有人過來警惕的將女人孩子擋在了后面,發現是個十幾歲還身上帶傷的少年之后才稍稍送了一口氣,“后生從何處來?” “自邯鄲而來,只是路上遇到劫匪,如今只剩小子一人......” 略帶沙啞的聲音慢慢說著,燕執說到一半就停了下來,因為接下來的話不用他說,這些人自己就會替他想好。 果不其然,在這亂世之中見多了生生死死,出來的那老人嘆了一口氣,然后伸出粗糙的大手引著燕執走到火堆旁邊。 “秦人又打到了晉陽,那里待不住,也只能逃亡了?!?/br> 帶著幾分感激朝著老人點點頭,燕執沒有和孩子們靠的太近,這些流民并不信任他,能留他一晚已是勉強,若是他有什么異動,只怕接下來就要被趕出去了。 非常有自知之明的坐在一旁,燕執垂眸聽著這些人說話,一直等到深夜人聲漸散,四周只有木頭在火里噼噼的聲音。 睜開眼睛看著各自入睡的流民,燕執換了個姿勢蜷在石頭上,身體依舊是緊繃的狀態。 直到天明,流民們醒來準備接著上路,燕執揉了揉臉和不遠處的老人說了兩句,然后朝著與他們相反的方向而去。 當年晉國公卿趙簡子的家臣董安于在西依懸甕山、東臨汾河地帶據險筑城,因在晉水之陽,所以取名晉陽。 三家分晉之后,趙國的都城便建在了晉陽,即便后來趙敬候遷都邯鄲,晉陽城也依舊是趙國重地。 看著外面駐扎的大批秦軍,燕執拍了拍身上的塵土,他這運氣......到底是好還是不好? 趙國秦國以東燕國以西,而邯鄲又靠近燕國,如果他自己要去秦國,沒有幾個月絕對走不過去,而現在,秦軍竟然打到晉陽來了。 將馬放在城外十里處的林子里,燕執看到林深處有水流,帶了僅存的藥以及干凈的布料就走了過去。 這一路上走的艱難,身上的傷也不能掉以輕心,好在他離開邯鄲時帶夠了衣物,用來纏住傷口足矣。 將身上染血的布條扔下,燕執把自己收拾干凈,然后坐在水邊皺緊了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