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以間之
“一甲第二進士及第曹佩茹?!迸F傳從殿內呼出。 “一甲第二進士及第曹佩茹!” 一眾白袍再次扭頭, 原先的空位旁邊又添了一個空位,身后站著的舉人目送二人相繼離開后眉頭大皺道:“不是吧,榜眼也是女舉么...” 放眼望去,數千過省舉人里女舉不過百人微乎其微, 及第者卻有兩人。 至一甲第三的榜眼名諱呼出后, 眾人才大呼了一口氣, 應名而出者終于不再是女子。 “仁兄可為咱們這些舉子爭了口氣?!?/br> 一旁的端立的舉子便不恥道:“爭什么氣, 要沒有那兩個女舉, 他或許就是狀元也說不定?!?/br> “賜三魁御前釋褐,賜綠袍、革帶、靴、笏?!庇兴緦⑹孪葴蕚浜靡呀浶薷倪^尺寸的章服呈上, 內侍上前引三人分至殿內搭建起的兩個帷幕釋褐。 幾個黑巾裹頭的女史將公服送入帷幕,除了尺寸,章服沒有做任何修改,笏為對應綠袍品級所用的槐木笏板, 單撻尾革帶腰后的銙用銀飾, 黑靴上飾以同服色的絇、綦、純三種配飾。 幾個女史做男子叉手道:“請官人更換常服?!?/br> 曹佩茹走上前摸著桌案上的圓領袍公服,“倒真如夢幻泡影, 不敢想像?!?/br> “原來jiejie心里,早就掛了一顆入仕之心?!?/br> 曹佩茹轉過身望著何文英及身側幾個內人, “我們曹家世代為將,為君王征戰, 為百姓守國門,但這都是男兒才能做的, 不, ”曹佩茹又極為否定, “是國家只允許男兒去做, 我讀過從妓院里流傳出來的詞, 心中有抱負卻被迫賣笑,可不笑又何以生存呢,我自知人微言輕,亦只能仰天嘆息罷了?!?/br> “我倒是沒有像jiejie這般滿懷抱負,只愛讀一些書,因人而來,”何文英拿起木笏,“但既然至此位,也當盡一份綿薄之力?!?/br> 狀元與榜眼拿著笏板相繼出帳,隨后與探花郎一同至御前,兩個宰相于西階下靜立不語。 皇帝端坐在御座上眼里滿懷著期待,似乎預見了國朝日后的欣欣向榮,“臨軒唱名乃是高皇帝所定,太宗尤為重視便在每場都親自將所有進士呼傳一遍,然國朝日益繁盛,有才之士日益增多,至武宗開始便只呼傳三魁,朕今日徐如舊制叩問你們三人年甲、鄉貫以及三代,只管說來,朕不計出身?!?/br> 廷魁何文英端上前,“臣一甲第一何文英,開封府東京人士,大業十三年所生,年三十有五,曾祖何...祖父何...父親何...時任太常寺卿,官居通議大夫?!?/br> 廷魁端笏退下后曹佩茹躬身上前,“臣一甲第二曹佩茹,祖籍真定靈壽遷居杭州為杭州人士,年四十有二...” 曹氏與何氏的家底皇帝很是清楚,聽著年歲不由得感嘆了一聲,“朕登基已有二十余載,這女科似乎置得過于晚了?!?/br> “國朝從不缺有才之人,無論男女,每一代人都有各自的翹楚,只要未入棺槨便不算太晚,臣代天下女子向陛下叩謝?!?/br> “朕是上位者,朕只是做了一件所有上位者不會做也不想做的事,三日后瓊林宴上的考問會破格授官,朕期待諸位的表現?!?/br> 見過三魁后由宰相將余下進士名次喚出,至午時于宣德門外張貼皇榜,簽有知貢舉名字的金花帖子也從吏部相繼送往新科進士于京城的居所中。 ——四駙馬都尉宅—— 秦國長公主將金花帖子拆開,“一甲第六...” “娘,我都說了我定能入仕,比起做什么命婦,還不如當官呢,太醫局有太醫說meimei這一胎極有可能是男胎,如今我入了朝日后定可以輔佐他的?!?/br> “你以為那朝堂上是什么好地方么,我不讓你去考,你非要去,還敢跑去求你舅舅讓你舅舅開口...”秦國長公主看著自己一手拉扯大的長女憋著氣也不知往哪里撒,“你入了朝你舅舅就不再是你的舅舅,如今也沒有不殺言官的祖訓了,官場比戰場還要兇險你知道嗎,你爹爹如履薄冰...” “爹爹如履薄冰只因為是握兵權的武將,我若行得端坐得正又能怕些什么呢,母親難道沒有發現太子殿下太過仁善所以舅舅已經將重心都放在了忱兒身上了嗎,舅舅文武并重,可以把控局面,但是太子殿下不一樣,東宮勢微,形同虛設,若咱們再不幫,日后的局面就恐怕真的難以遏制了?!?/br> 秦國長公主長嘆了一口氣,“這也許就是你爹爹為什么會同意你入仕的原因吧,我只是想讓咱們一家人都平平安安,不想你們都攪進這些黑白是非中?!?/br> “自meimei成為皇太子妃時,我們家就已經在泥潭中了,或許還要更早?!?/br> 秦國長公主再次低頭瞧了瞧手中的金花帖子,“希望這次也是母子平安?!?/br> 鬢發斑白的都監走入屋中停頓下,躬身道:“長主,大姑娘,銀盆及催生的物事都已經備好了?!?/br> “好,下月初一還是由長翁你去送吧,吾依舊只希望她能平安順遂?!?/br> “是?!?/br> 乾元二十一年三月,于春闈共取士一千六百人,其中女進士為九十七人,前三甲占六十九人,放榜之后皇帝下詔罷撤六曹女官之制。 三月十九日于瓊林苑舉行瓊林宴,文武百官及內外命婦皆赴宴,皇帝于宴上出題召對,又命諸新科進士即興填詞《清平樂令》交太常寺由教坊與云韶部將此燕樂奏出哼唱。 最后以當朝三元何文英填以正體,韻律雙調四十六字,結構深細縝密、音律諧婉的柔婉之美與榜眼曹佩茹一改詞之正宗的婉約而作氣象恢弘豪放之詞由諸學士與皇帝評判并列第一,當廷受封。 是月二十日吏部下達部符及官告敕授廷魁與榜眼小兩省官,授廷魁何文英為左史起居郎之職,授榜眼曹佩茹右史起居舍人之職,其余進士按其甲次出身由尚書省選人用以敕牒。 吏部知審官院事將五甲進士分別授予的官職姓名羅列成冊上呈皇帝,“依官家旨意尤為重視女進士,中第的九十七里名次靠后依舊制下派到地方,所選州縣都是中等偏上,除卻魁首與榜眼還留有一半在京,入秘書省或三省六部及九寺五監?!?/br> 皇帝大致瞧了一眼,“很好,卿與吏部尚書都是識趣之人,就按這個去辦吧,往后的考績、磨勘與遷升皆如新法所定之制男女官無異?!?/br> “是?!?/br> 乾元二十一年三月下旬,原尚書內省六司女官經吏部考課分別授職事與寄祿官階,其中內宰與副宰入尚書省官至服緋升為升朝官擠進朔望廷議之列。 將作監丞的官誥上有宰相與吏部尚書的簽署,如假包換。 “娘?!壁w晨換上公服與朝靴至中堂屈膝跪下,從入位祗應小內侍手中接過茶碗,“請母親喝茶?!?/br> 秦國長公主放下長女的官誥接過茶碗,趙晨便拜下道:“母親撫育之恩女兒無以為報,母親不是說過沒有給爹爹生個弟弟而愧疚嗎,如今女兒也可以繼承家業與宗祠光耀門庭了?!?/br> “你要仔細,要謹慎,要小心,做了官便不能再像從前那般?!?/br> “女兒知道了?!?/br> 一匹快馬急停在駙馬都尉宅門前,內侍從馬上跳下示出腰符后一路飛奔入院,“小人見過長公主?!?/br> 看著從東宮來的內侍風塵仆仆,秦國長公主的擔憂瞬間涌上心頭,“這是怎么了?” “太子妃早產,情況不容樂觀?!?/br> “什么?”秦國長公主覆起,“不是一直都好好的嗎?” ——東宮—— 皇太子妃早產驚動了整個翰林醫官院與太醫局,皇帝命內宿醫官產科的醫師及翰林院醫官副使以上的所有太醫趕赴東宮。 皇太子蹲在女兒身前不停的安撫,“好了好了,忱兒不哭了,這事爹爹知道與忱兒沒有關系?!毙刺嫫洳潦弥蹨I將其抱入懷中,“忱兒的母親會沒事的?!?/br> 樂安郡主抽搐著鼻子,“忱兒也不知道母親為什么會摔倒?!?/br> “沒事沒事,”皇太子輕輕撫著女兒肩背,抬頭蹭了蹭她的小腦袋,“忱兒別怕?!?/br> 適才東宮各局一番驚動與警戒將小姑娘直接嚇住了,還以為是自己的錯,太子妃早產,東宮上下如緊繃的弦,隨時都面臨著弦斷而傷的局面。 “益國公主?!?/br> “益國公主?!?/br> “哥哥,嫂嫂她怎么了?!币蚋舻貌贿h,益國公主帶著公主宅的內侍最先趕到。 皇太子只是搖頭,“我也才從崇文館回來呢,想著產期是下月本打算下個月再停經筵?!?/br> ——坤寧殿—— 皇帝將內侍從東宮快馬送來的消息撕成粉碎,承明皇太子妃臨死前的場景還歷歷在目,蕭幼清上前握起她發顫的手旋即將人摟入懷中,“醫師的話也不能準確無誤,孫太醫也已經趕去了東宮,這也并非是第一次,熙兒她會熬過去母子平安的?!?/br> 凌晨至夜晚,司天監鐘鼓院直官換成天文院押更時天色已經黯淡下,鐘鼓樓上以三人輪流當值的雞唱將唱詞更為夜改時辰之詞。 半個時辰一報,內侍來回奔跑于報時的鼓聲下,幾次入內都是面露堪憂,直至次日押更報更報點于有司時已是夜晚的最后一更,內侍帶著哭紅的雙眼如同報喪一般跪伏在殿內。 ※※※※※※※※※※※※※※※※※※※※ 啊呀,別拿太子和歷史人物去比,女科這個封建社會根本不可能萌生,何況是要搬到政壇,因為女性是弱勢群體呀,這觸犯了強勢人群的東西咋可能存在下去。至于太平天國時期那個,一提我就惡~ 我們都是上帝視角,能看清所有人的作為,但是角色不能,不要小看幾千年的儒家思想正統,太子接受的教育基本都是儒家,就連韓汜教的都是仁君之道,從當時的正統思想來講,官家做的事可以說是異類了。 殺姜與當時來說是不和法制的,宋代非常重視人命,死刑要經過大理寺刑部反復審核,朝臣明面不說,是因為不敢說,但是對于皇帝的風評肯定會因此受影響。 ——以下為科普,略繁雜,可忽略—— 宋代士農工商的衣帽等級分的特別嚴,官員的章服除了衣服與笏板靴子也分三等,以官階區分,與公服配套的靴子飾品有絢、純、綦、繶,大夫以上官階四飾皆有,朝請、武郎以下去繶,從義、宜教郎以下及技術官去繶、純(技術官,意思如其名,天文、音樂、醫術、陰陽、膳食、等官為技術官,翰林醫官院,太醫局,太史局,翰林天文院,翰林圖畫院,翰林書藝院,教坊等等皆為技術官,品級都非常低,其實也可以見到宋朝對技術人的輕視。) 宋初時普通老百姓只能穿黑白兩色的衣服,后來逐漸放寬,但是紫色與金色仍舊不許,黃色也為上等人的服色,書里一開場進入正文時女主穿的是紫色,宋代尚紅貴紫,而且可以從服飾的用料及冠冕來區分等級,所以明眼人看打扮就能猜到身份。 小兩省官,二史,左右起居,左右史,二起居,小侍從,修注官,侍立官,螭頭(都是起居郎與起居舍人的別稱。) 內宿醫官:入內內宿醫官,顧名思義是在宮內宿值的侍醫,隸屬于翰林醫官院(目測還有些是由太監擔任的) 醫師和御醫是兩個等級,醫師等級高于御醫且專為帝后看病,(所有翰林醫官院的醫官醫職醫工都泛稱太醫。)分類,大方脈,小方脈,風科,口齒科,眼科,瘡腫科,針科,產科等各科。 北宋稱呼一甲第二第三名都為榜眼,因為放榜二三名是位于狀元左右下方的,南宋后期榜眼專稱一甲第二。 感謝在20200713 06:01:18~20200713 16:17:33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deeplove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筱柒 5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