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以間之
西夏·興慶 西夏王從一個少年君主逐漸成長為帝王, 憑一己之力鏟除權臣,膨脹的野心日漸不滿當下所有。 野利氏雖然當了皇后,可是李元灝卻未讓他住進中宮,提及未果還遭其嚴辭批評, 不久后又下令封鎖中宮, 不允許除了自己之外的任何人進入。 自中宮變成一座廢宮后已經有半月無人進入, 宮內的陳設依舊保持如初。 梳妝臺上覆滿了薄薄一層灰塵, 帳簾與房梁間結的蜘蛛網清晰可見。 “兀卒是在惋惜王后么?”李元灝身后的心腹小心翼翼的很隨著,看著君主略顯憂傷的神色便揣摩著試探的問道。 “天子是不會后悔的...”李元灝低下頭, 旋即看見梳妝臺上放著一些漢人的東西, 自稱帝后皇宮內所有漢人的飾品及服飾皆被扔棄,當初是因為王后喜歡,宮里的妃嬪投其所好紛紛效仿。 “也許對有些人來說,死亡才是解脫?!崩钤獮劾锏膫駶u漸消散,“但死亡屬于弱者?!?/br> 從中宮出去后李元灝下令將宮內所有舊物悉數焚毀,皇后正式移居中宮。 乾元八年末, 皇帝重新理政,變法歷時一年之久效果顯著,裁撤冗官近萬,俸祿支出上與乾元初年相比減少六成, 勛爵不再肆意封賞,異性封爵不再隨官階附帶,無功者不封, 皇帝還朝后, 朝堂上新舊兩黨仍舊爭執不斷。 乾元九年正旦大朝會, 隱忍了十余年之久的西夏王在解決了內部隱患后重掌軍政大權, 將前樞密和宋的主張一舉推翻, 撕毀盟約同時向北遼及衛宋發出消息稱帝,冊寵妃野利氏為皇后。 大朝會之上,視死如歸的使臣將稱帝的消息于大慶殿中當廷說出,引得衛宋君臣憤怒及各國使臣震驚。 “西夏王廢黜原配妻,將外戚的兵權收回,并且重用野利部族兩位外戚首領,國朝沒有將領與他們交過手,不過野利家的長兄素來有西夏第一勇士之稱,不知道其實力究竟如何?!?/br> “將領靠的并不是一身蠻力與功夫,匹夫之勇永不可能成為萬人敵,朝中現在反對新法的人越來越多,這一仗非打不可,朕需要一場勝仗來驗證新法,讓那些朝臣閉嘴?!?/br> 韓汜知道皇帝心切,但仍舊擔憂道:“老匠人病故后由其徒弟全權接手,但四川那邊...這幾年來毫無進展,直到去年年尾的時候造出了攻城的火.炮,但在試燃時炸毀...” “五年,十年,朕不能一直等下去,沒有火.器照樣攻城?!?/br> “那些過慣了安逸生活的大臣未必會支持對西夏開戰?!表n汜憂心道。 “他們手里又沒有兵,朕不需要他們支持,”皇帝拿著一本奏疏坐下,倚在扶手上盯著韓汜道:“若果我死在景明之前,起謚號的時候還請多多留情?!?/br> 皇帝將死說的很是淡然,卻讓韓汜嚇了一跳,連忙提起下裳跪道:“官家正值盛年,上天有好生之德,必不會奪我朝圣主?!?/br> 皇帝笑道:“人固有一死的,只是朕不想死后被你們指責的太過難堪,這樣就配不上我的jiejie了?!?/br> “官家?”韓汜抬起頭楞道。 “出征...”皇帝沒有在意韓汜的詫異而是低頭繼續思索道:“該派誰去呢?!?/br> “乾元初年至九年擴充軍備,如今有包括馬軍步軍在內將近六十萬禁軍,河北常備軍二十萬,西北常駐軍二十萬,以及各地廂軍所加起來將近一百二十萬?!表n汜低下頭,再次陷入了擔憂,“減少冗官之后的費用差不多全都用在了軍餉上,如今國家的軍備支出由原來的三成變成了八成,不少朝臣打著冗軍的由頭上疏指責改制,要求罷停?!?/br>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無用多余才稱之為冗,朕又不是養著將士們吃喝玩樂過家家,說白了他們是安逸日子過慣了,除了虛榮心作祟還怕死得很?!?/br> “可以讓滎陽郡開國公掛帥?!?/br> “四駙馬呢?” “殿帥的資歷與經驗遠不如開國公?!?/br> 皇帝撐著額頭,嘆道:“如果泰山還在就好了,二叔畢竟隨在先帝身側的時間要多,而相對的實戰經驗也就少了不少?!?/br> “官家可以啟用先帝朝的舊將,曹家、李家都可以,若官家不放心外人讓他們做參軍隨軍出征即是,開國公雖不若隆德公及國丈那般,但為人沉穩善于聽從謀臣建議,調兵遣將上還是不弱的?!?/br> “李家...李家就算了吧,左相方之彥的夫人是李家的女兒,他已經官居宰相了,不能再扶持李家,可以讓曹家去,但是得問問曹老將軍肯不肯出山?!?/br> “曹家...”韓汜細數一遍先帝朝的舊將后問道:“是杭州知州的父親么?” “對,朕聽說曹老將軍老當益壯還能親自帶兵出海剿滅??苣??!?/br> 當年隨先帝及太宗征伐的除了蕭家還有曹家與李家齊名,皆是獨立的將門之家而非蕭家軍麾下旁支,“臣記得曹老將軍辭官及早,年齡比先帝還要小一些,現在應當才到甲子之年吧?” “老翼伏勵,志在千里?!?/br> 乾元九年初朝廷下令停止與西夏互市,將李元灝定罪懸賞緝拿,欲發兵。 九年二月一日朔參,二月已至盛春,冬日的夜長晝短漸漸趨于平衡。 四更雞鳴之時夜色仍舊伸手不見五指,京城內的巷子里已有不少居民拖著困倦的身子爬起,至五更平旦天邊的交接處才開始有亮光發出,夜色漸漸由黑變為灰蒙蒙一片。 婦人將折疊齊整的緋色公服從衣箱中取出,“月前杭州有消息傳來說翁翁接到了朝廷吏部的部符,是關于復職的敕書?!?/br> 王文甫換上公服,將銀魚袋懸在腰后,順了順衣襟道:“要打仗了,不止西夏再忍,官家自掌權起也忍了近十年之久?!?/br> “說實話,妾并不看好這次的匆忙應戰,但舊黨反對新法抗爭劇烈不打又不行,富國之法與強兵之法本就是為戰爭而定?!?/br> 王文甫打開房門,強勁的寒風襲來使得人睜不開,旋即跨出房門道:“所以不能輸?!?/br> 曹氏披著一件褙子感受到寒風刺骨便又回頭填了一個手爐趕出門,在丈夫上車前交予,“春寒,上朝的時候讓御史臺的中貴人幫著拿下便是?!?/br> 王文甫伸手接過,笑道:“多謝娘子?!?/br> 馬車從果子巷過橋一路向北,路過市坊時,坊間的屋頂上還有大紅公雞正在鳴叫。 御史臺字樣的燈籠與權知開封府字樣的燈籠從反方向走到了一起,“王中丞?!?/br> “章知府有事?”雖為同榜進士,但是二人在朝官跟前走的并不近。 “官家將你調到御史臺,御史臺自太宗朝設武宗改制便成為了天子牽制相權的機構,官家想要出兵,舊黨一定不會允,現在御史臺一分為二,另一位中丞不與官家同心,右相模棱兩可,舊黨便以我父為首,且這些年蟠根錯節…”章厚瞧了瞧左右,低聲道:“他與我的關系我不便出面...” “我知道了?!?/br> 至第二道門前時,王文甫打著燈籠等候在宮門口,張望留意著過路的朝臣。 都堂走過來哦燈籠極為顯眼,王文甫迎上前,“章左丞?!?/br> —咚!—咚!—咚!—咚!—“寅時一刻!” 尚書左丞章得側頭看向一側的文德殿,“五更三刻朝,御史中丞還有一刻鐘的時間?!?/br> “下官并不是來告誡糾察副相的?!?/br> “哦?” “下官有一句話,是關于此次圣上想出兵奪取河西?!?/br> 章得冷下臉,“御史臺與官家同心,必是權力支持,你我政見不合還有什么話好說?” “此次出兵與變法綁到了一起,章左丞反對的無非還是變法,不知道章右丞可敢賭一把,官家年輕氣盛,如今想要大展宏圖又大權在握非你我能撼動,不如放手讓其一搏,勝之新法可行,敗則當即廢止,總比君臣撕破臉皮而又無結果要好?!?/br> 章得扭過頭,“你不是官家的人么?” 王文甫笑道:“姜中丞原先也是官家的人呢?!?/br> 章得沒有再回話,旋即提著燈籠邁入宮門。 至寅時三刻在京朝臣皆已齊整的序位在紫宸殿兩側,禮樂官擊響宮縣,皇帝從綠袍及緋紫袍中間登上殿階。 整個朝堂上除了鐘聲禮樂便只剩天子的腳步聲。 “拜?!?/br> 朝臣走至大殿中央搢笏屈膝跪拜。 “躬身拜?!?/br> 拜禮之后朝堂陷入僵寧,除了中立的朝臣,新舊兩黨官員劍拔弩張。 “陛下,河西軍報,李元灝稱帝后國朝不在與之互市,西夏屢屢派兵侵犯滋擾邊民,兵部懇請請出兵征討?!?/br> “陛下,臣以為貿然出兵不可,”緋袍從站列中跨出,“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后,必有兇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br> “左司諫別忘了這并非國朝主動發動戰爭,而是西夏的挑釁,天子是圣主,豈能容忍二臣于臥榻酣睡?” 章得瞧了一眼身后旋即出列道:“陛下,戰爭不但消耗國力且會增加天下萬民的負擔,若有力氣的年輕人都上了戰場,那么天下的土地就會荒廢,沒有人耕地,糧食從何而來?” 章得的話煽動了一群不想打仗的文官,朝堂內傳來極小聲的議論,“是啊,好好的太平盛世怎么突然就要打仗了呢?!?/br> “這仗還沒打呢,怎么就言起了戰???”武官不滿文臣的畏縮與怯懦。 “先帝在位時曾發動數次戰爭,導致北方陷入饑荒,瘟疫橫行,民不聊生,京中涌入大量災民導致秩序混亂,諸位朝臣都是有目共睹,這才過去了二十年,慶州之戰也才不過十年?!?/br> “對,戰爭苦的是百姓,這仗不該打?!?/br> 耳側嘻嘻索索的嘈雜聲實在是刺耳,“陛下,實是西夏欺人太甚,昔日饑荒他們得國朝所扶才度過難關,今日卻撕毀盟約公然背叛,此為大宋之恥,臣等身為大宋之臣,如何能任賊子猖狂如此?” 旁側站立的帶甲禁衛聽著朝臣們喋喋不休的議論覺得甚是聒噪,遂從殿陛間走出轉身道:“陛下,諸公能忍受這樣的屈辱,臣不能,他們怕死便讓臣替您出戰吧,臣可不怕死?!?/br> 不等眾臣出言指責霍青的失儀,韓汜出列力陳道:“為人君止于仁,為人臣止于敬,為人子止于孝,為人父止于慈,與國人交止于信,連大字不識的霍校尉都知道這其中的道理,列位清流出身的臣工熟讀圣賢書為何不懂呢?” “韓樞副也說了,為人君止于仁,戰爭是殺伐,與仁背道相馳...” “章左丞,《大學》所言仁而非忍,《中庸》所言忍,卻未言連國恥都可以忘卻吧?” 章得端著笏板側頭,想起來清晨在宮門前與王文甫的對話,天子出兵決心已定,遂躬身跨回隊列不再與之爭辯。 盯著堂下爭辯而一言不發的皇帝突然開口道:“說完了?”旋即站起從踏床上走下,“戰爭勞民傷財,朕也并非是個好戰之君,然收復河西之地乃是太.祖太宗與先帝三代先皇的遺愿,也是朕的夙愿,諸卿只看見了戰事之痛,卻忘了幽云收復之后十六州百姓的感恩,河西也有漢人,游子在異鄉尚且思家,處異國者難道不盼歸朝?” 躬身站立的朝臣們左顧右盼,旋即紛紛叩首,“天子圣明?!?/br> ※※※※※※※※※※※※※※※※※※※※ 反對站爭之論用的是老子《道德經》第三十章 譯文:用“道”輔助自己的君主, 不以武力逞強于天下,這種事喜歡報應。 軍隊所到之地,荊棘橫生,大戰之后,一定有災年。 善于用兵的人只要達到目的也就可以停戰,不敢用兵力強大而逞強。 達到目的后不要自大,達到目的后不要夸耀,達到目的后不要驕傲,達到目的也是出于不得已,達到目的后不能逞強。 事物壯大就會走向衰朽,這就叫不道,不符合道,就會提早敗亡。 猜猜戰爭的勝敗~ 《中庸》整本書就一個忍字貫穿— — 還是比較喜歡戰國時期楊朱的思想,(有個白往黑歸的故事)自私自利才比較現實。感謝在20200612 06:11:20~20200612 18:45:36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深水魚雷的小天使:deeplove 1個;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敖嵐、妖妖靈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臭臭 5瓶;風流倜儻女少俠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