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王座_分節閱讀_264
書迷正在閱讀:脫粉再就業、我逃婚到了聯姻對象手里、我撿的狗子是反派 完結+番外、長公主穿成女配后高調出道了、順天府的小祖宗、嫁給一只蛇精病大黑鵲、重回各男神追捧的時代、意中人、明明是攻略王卻過分直男、再婚
“這是牛奶雪糕?!?/br> 沈輕澤得知顏醉要回來,特地吩咐廚房做的,原料是牛奶、雞蛋液和白糖,做好以后放在冰窖里凍了好幾個小時,剛剛才命人取出來。 顏醉甜得瞇起眼,下巴擱在他肩窩里輕輕蹭:“還要?!?/br> 沈輕澤挑眉,舉著勺子在他嘴邊晃,就是不喂,一本正經地問:“我還壞嗎?” 顏醉:“……” 他的主祭變了,以前明明不是這樣的! ※※※ 攻克下南濟城和北濟城后,沈輕澤暫時把驚弓之鳥般的明珠城丟在了一邊,不去管它。 南濟城在獸潮中損失極大,至今還沒緩過來,至于北濟城,在財政危機里動蕩了一陣,于近期才勉強平穩下來,這兩座主城,急需一段休養生息的修整期。 沈輕澤沒有立刻著手改建城市,而是選擇先修路。 他要修一條,將三座城主緊密聯系在一起的高速貨運路——馬力軌道。 在專司路面的工匠們數日激烈的討論后,一種原始的鐵軌道設計成型。 大家最開始呈遞給沈輕澤的方案,是修建一條木質軌道,下方鋪設枕木支撐,上面用木板軌面鋪道,成本較低。 但缺點也非常明顯,木材非常容易磨損,時間一久就要更換,且一旦運貨量過重,木板容易斷裂。 沈輕澤深思熟慮后,決定直接使用前世的鐵軌。 自從冶煉廠全面技術升級后,豎爐冶鐵,坩堝煉鋼,外加水力鼓風機24小時晝夜不休工作,在蒸汽機問世前,淵流城的冶鐵效率已經達到目前技術的巔峰。 三座主城之間的距離不算太遙遠,用鋼鐵鋪設一條馬力軌道完全可行。 鐵軌的思路與木軌類似,兩條平行鋼鐵軌道固定在枕木之上,下堆路碴,貴是貴了點,但勝在耐磨耐壓,能承受更大的重量,更惡劣的天氣。 設計方案定稿,由淵流城的路面建造組,派出經驗豐富的工匠,挑夫和工人直接從三座主城里招募。 三支浩浩蕩蕩的修路大隊,分別從三城同時開始,沿著劃好的線路,一點點朝著中間匯合。 夏末正是酷熱難耐的時節,剛下過一場雷陣雨,空氣里滿是黏膩的悶熱。 通往北濟城的路,是一條原始的黃土路,被雨水沖刷得泥濘不堪,又濕又滑。 從北濟城招來的民夫,推著獨輪車,艱難地來往與城里的木材工坊和施工道路之間,幫忙運送鋪路的枕木。 這些民夫大多是北濟城流亡的農民,以及在財政危機里破產的平民。 沈輕澤對待他們的方式,一如曾經收容難民一樣,每日免費發放一碗米粥,保證他們不會餓死街頭,但僅僅一碗米粥定然是吃不飽的,剩下的食物,必須要靠勞力換取。 以工代賑是最佳方法。 一方面利用其這些閑置勞動力大興基礎建設,另一方面這些困苦的貧民有了收入,哪怕再微薄,也能給人帶來穩定生活的希望,不至于鋌而走險,擾亂社會治安。 黃泥路上,來往的民夫絡繹不絕,大多數身上僅有一條臟兮兮的破褲衩裹身,褲腳全是黃土泥巴,獨輪車偶爾會陷在泥坑里,費勁了力氣才能拉出來。 但他們很少有怨言,只是推著一車又一車整齊的木頭,沉默地穿行在雨幕之中。 于這些貧民們而言,他們大字不識一個,沒有能力像藥材鋪的秦家人那樣干脆舉家投奔淵流城,在北濟城生活又艱難,能有一份吃飽肚子的工作,已經是上天的恩賜,不敢奢求其他。 這次的鐵軌修建,工頭給出的酬勞,已經高得令他們覺得不可思議了,而且還是日結,絕不拖欠。 在與工匠們交談間得知,這種水準的酬勞,在淵流城竟然屬于墊底,隨便拉出一個農民,都比他們富有得多。 民夫們又是羨慕,又是嫉妒,每到下工領工錢時,總是能聽見偶爾有人感嘆,要是北濟城早些并入淵流城就好了。 只要能好好活下去,活得更好,是哪個貴族坐在城主府里,誰又在乎呢? 相較于泥濘難行的黃土路,淵流城和南濟城之間新修的水泥公路,頓時凸顯出了優越性。 南濟城招募的民夫,運送木頭可比北濟城輕松得多,他們多數穿著廉價的麻布短打,推著小獨輪車跑的飛起。 車輪與水泥路的摩擦力遠小于黃土路,道路又平又直,即便下雨也不容易打滑,更不會推著推著就掉到坑里。 軌道修建速度,北濟城和南濟城比起來,一個天一個地,在南濟城完成一半軌道路程時,北濟城才堪堪把黃土路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