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頁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之幸福行動、[韓娛快穿]男主角怎么又TM是你!、[綜漫]要積極!不要喪!、初秋知深冬gl、[綜漫]命犯宿敵 完結+番外、[綜漫]曾是壬生狼 完結+番外、反派消極怠工以后 完結+番外、我在龍族當龍王 完結+番外、法老王的貓癮癥 完結+番外、死對頭的信息素超甜
打到最后,錢幫主累的不輕,這才放過了洪七,自己靠著墻根直順氣。 洪七臉皮厚的很,嬉皮笑臉的靠過來,得了老幫主一個大白眼他也不介意:那既然不是您的崽,那他到底從哪兒學得打狗棒法? 這確實是個大問題,錢幫主琢磨了好半天才道:說不得是他自己學的。 洪七反駁道:可他說是有人傳授給他的啊。 錢幫主恨鐵不成鋼的瞪他一眼:就不興人家騙你? 洪七剛想說lsquo;出家人不打妄語rsquo;,可那小和尚怎么看都不像是個正規的出家人,想了想就把這話給吞下下去了。 這時候錢幫主冷不丁的說:你說《九yīn真經》上會不會記載了咱們丐幫打狗棒法和降龍十八掌的破解招數? 洪七驚奇道:您老知道這事??? 我又沒聾!錢幫主哼道,隨后用那根拐杖在地上畫著什么,末了嘆道:山外有山,看那能寫出《九yīn真經》這么一本書的大賢就知道了。 這話不糙,洪七暗自點頭,不過,您這畫的是山?我還以為是兩坨牛屎呢。 錢幫主: 然后,老當益壯的錢幫主又追著洪七跑了兩條街。 到了最后洪七什么事都沒有,老幫主卻把老腰給閃了,還是洪七把他攙回家的。等從老幫主家出來,洪七一拍腦門,他這不是還不知道那小和尚到底從哪兒學的打狗棒法嗎?早知道當時就該問清楚了。 好在消息靈通的丐幫弟子很快就傳了消息回來,他們照著他們幫主描述的長得特別好看特別出塵的小和尚,沒用多久就尋到了正主,人現在化緣到秦嶺那邊了。 除此之外,丐幫還帶回來另一個更重要的消息。 全真教掌教王重陽王真人,為了江湖仇殺不斷,提出了華山論劍,最終勝者不僅可得到天下第一高手的威名,而且還能坐擁《九yīn真經》。 說起王重陽來,江湖中人自是不陌生的。早年王重陽有抗金的義舉,雖后面抗金失敗,可他的大義仍舊叫不少江湖人士佩服的。再后王重陽痛定思痛,重新走出抗金失敗的yīn霾,也不知是因何故卻出家做了道士,建立了全真教。 全真教在王重陽的率領下,教中道士抗金的同時,還秉持著教旨行俠仗義,救苦恤貧,又全真劍法也是上上等的武學,這使得全真教在短短十數年里發揚光大,雖不能和原本就傳承數百年甚至更久的少林派,以及丐幫相提并論,但全真教在江湖中也是很有威望的。 更重要的是王重陽其人,是江湖中堪稱泰山北斗式的人物。他這樣放出話來,自是很有威懾力的,即便有一些人不滿,可大家雖被《九yīn真經》這樣的武學奇書出世,有那么點沖昏了頭腦,可稍微冷靜下來就知道若是自身武功不夠絕頂,那即便是得到了《九yīn真經》,說不得還沒得練就《九yīn真經》中的絕妙武學,就被其他人哄搶而來送了xing命。 懷璧其罪。 道理誰都懂,所以在王重陽放出這樣的話來后,江湖中人慢慢的達成了共識,默許了王重陽這樣的做法。一時間,一場腥風血雨還沒有大大的掀起來,就暫時趨于了平靜,只是底下仍由暗cháo涌動。 又這論劍一說,被王重陽定在了天下第一險的華山,且這還涉及到爭奪天下第一和《九yīn真經》,因而但凡有幾分真功夫的江湖人士都想參與其中,便是武功低微的也不想錯過這么一場連環大戲,一時間華山就被趨之若鶩了。 洪七他在聽完丐幫弟子的轉述后,心中止不住的熱血沸騰,那可是《九yīn真經》和天下第一高手的稱號! 走,我們去華山! 這時候洪七哪里還管豐月大師,他眼里就只有華山,《九yīn真經》和天下第一高手稱號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這西岳華山可是南接秦嶺,北瞰huáng渭的,而丐幫弟子傳回來的消息里就說那個長得特別好看,又特別出塵脫俗的小和尚,他如今就在秦嶺來著,所以說還是有緣分再見到的。 秦嶺 顧青也聽聞了華山論劍的事,只他并沒有急著趕往華山,他在這個村落里遇到了重病的百姓,便出手相救,自是要等著病人完全治好才能離開。期間,又有其他得了病的村民聞訊趕來,顧青一一替他們診治了,等到病得最重的村民痊愈,時間已過去了大半個月。 面對著喜極而泣的病人一家,顧青道了句佛號,便從村落中飄然離去。 院中婦人看到這一幕,目瞪口呆了好一會兒才道:孩子他爹,我們這是遇到活菩薩了? 她家那口子也不知是如何想的,竟喃喃道:不是說大慈大悲的觀音菩薩,在成佛前便是男兒身嗎? 聽了這話,那婦人擦著眼淚的動作停了下來,一臉的茫然,這和觀音菩薩是男兒身還是女兒身又有什么關系?婦人也想不通,索xing便不再琢磨了,她現在就該高興才對。 她男人本就是家里頂梁柱,眼看著就要不行,便是一咬牙舍了家中最后兩只老母jī換來的銀錢請了大夫,可大夫卻說沒得治。眼看他們頂梁柱就要蹋,萬幸的來了個活菩薩。這大半個月中非但沒花費他們家銀錢,反而是家里幾個小的跟著活菩薩去山中采藥,跟著認了不少糙藥不說,還掙了些許銀錢回來,村中人家也跟著收益,想到這兒婦人一拍她男人大腿:活菩薩走得快,我竟是忘記把咱爹給送過來的熏魚給他了! 她男人忍不住斥道:糊涂不糊涂,熏魚哪有風魚好吃。 婦人陪笑道:咱爹不是做熏魚拿手嗎? 等等,這不是熏魚和風魚哪個更好吃的問題吧?而是和尚不吃葷的問題呀! 嗯他們一定是高興得過了頭。 再說又有一村信眾的顧青,他在離開這一村落后,就朝著華山趕去。 越等靠近華山主峰時,所能見到的江湖人士就越多了起來,看得出來即便是經歷了時代變遷,江湖人士依舊都很閑,而且仍舊良莠不齊。 這里的良莠不齊,一方面是說江湖人士不一定都是心存正義的,也有偷jī摸狗,甚至于仗著自己有武藝就作jian犯科的,另外一方面是指江湖人士中也是存在著貧富差距的,大多數江湖人士的生活水準不過爾爾,本就有那不事生產的主,平時沒有正經的進項,日子能好過才有問題,不過還是有江湖人士家有恒產的,更甚者還坐擁一個國家,是一方君主。 就比如說大理國皇帝段智興。 說起來這里的大理國,和當年的大理國確實是同一個大理國,段智興可以說是段譽的嫡傳后人,只考慮到本不是同一個世界,所以段智興也就洪七一樣,對顧青來講是隔著個平行世界的熟人。 顧青遇上他們的時候,段智興和他的家臣們正遇上劫富濟貧的江湖人士,兩方人馬正在對峙。 顧青站在原地,道了聲佛號:阿彌陀佛。 這一聲吸引了兩方人馬的注意力,當下就有人譏笑道:哪來的小禿驢? 顧青也不惱,只做他稱職的出家人:施主,何不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顧青看起來太年輕,沒有老和尚看起來有佛心,他這么一勸說人家改惡從善,人家非但沒有棄惡從善,反而是更加死不悔改。 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其中有一人獰笑著沖著顧青過來了。 小師父小心!段智興這邊就不由得出聲道,事實上在他說話間他已經出了手,那不聽勸也不長眼的劫匪下一刻就被一道勁風無聲無息的襲到,左肩劇痛之下當即就嗷嗷叫喚著暈了過去。 段智興收回了右手食指,朝著顧青關切道:小師父可曾受到驚訝? 顧青這時候已將段智興和當年的段譽聯系到了一起,當即眨了眨眼道:小僧并沒有受到驚嚇,只現在看來小僧第一次度化惡人是失敗了。 段智興的家臣聽了暗自皺眉,只覺得這小和尚怎么就不懂事急從權的道理,若是剛才他家主上沒有出手相救,那劫匪手中的刀說不定就已經砍到他身上了,到那時候看他還能說什么度化惡人? 段智興倒很有氣量,并沒有表現出不悅,還對顧青說這里有他處理就可以了。 顧青沉默的看了段智興一眼,朝他合了個禮就走開了。 這下段智興的家臣就更覺得他不知禮,等他們處置了那群劫匪重新上路時,還跟段智興抱怨了兩句:怕是不知是從哪個鄉野小寺里出來的小沙彌,到底比不上咱們天龍寺的高僧。 段智興卻道:話不能這么說,我觀那小師父自有一番不俗的氣度,怕是不贊成我貿然出手將那惡人打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