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頁
書迷正在閱讀:青山不改[綜武俠]、快穿之幸福行動、[韓娛快穿]男主角怎么又TM是你!、[綜漫]要積極!不要喪!、初秋知深冬gl、[綜漫]命犯宿敵 完結+番外、[綜漫]曾是壬生狼 完結+番外、反派消極怠工以后 完結+番外、我在龍族當龍王 完結+番外、法老王的貓癮癥 完結+番外
大帳中,除了謝知非還在,便只剩下負責物資的周書生。 往日樂呵呵的周書生在眾人離開后,立刻改了表qíng,面色發苦:教主,你這么分下去,好不容易滿了的賬又空一半,接下來還有河南、河東兩道,河南還好說,河東道陳閥并不好對付,花錢必多,這該如何辦。 賬上增收,不外乎開源節流。 節流的事,早在打淮南道的時候謝知非已經想過,投奔明軍的百姓中有不少老弱病殘,當時為了聲勢浩大,明軍來著不拒。此時淮南道已經打下,正該jīng簡人員,留下合適的青壯:裁軍的事前日已經說過了,將這月的兵餉發了以后,便把老弱病殘裁掉。那些沒收的那些田地丈量后,荒田賣出去,好田地以明教的名義優先租給那些被裁掉的人。 那些被裁掉的人得了土地,不但可以養活自己,還可以為明教提供穩定的糧食來源。 軍隊jīng簡,耗錢耗糧便少,而種田的人多了以后,產出的糧食便會有所增加。如此一來除非遇到天災,否則明軍在糧食上花錢便會漸漸變少。當隨著明教攻下的城鎮越多,糧食將不再是最大的問題之一。 至于開源,謝知非在聽完周書生關于稅收的簡述之后,沉默了半響。 謝知非知曉亂世稅繁重,但沒想到繁重成這模樣,除了人頭稅,還有茶稅、鹽稅、栗稅并且此時的jiāo稅不同后世,后世全是jiāo錢財。而此時jiāo稅,除了人頭稅這類是直接jiāo錢外,其他的都是什么名目jiāo什么東西。 一家人若是沒茶,還需拿錢或是別的東西去換了茶來jiāo,否則不算。 這么一來,便又會被jian商坑上一筆,謝知非頭疼的揉著太陽xué:難怪普通一家人物理口人,一年不停歇的勞作,也吃不上一粒米飯。 謝知非將手放在眉心,頭疼:改稅!布稅、油稅、苗稅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先作廢。以后,凡明教管轄區域內,凡明軍攻下地界,所有的稅都折成銀錢來jiāo,具體如何收,你下去找耿議他們擬一個章程上來再議。 喏!周書生點點頭,也隨之出了大帳。 這次,帳中終于沒了其他人,謝知非揉了揉眉心,將桌上的物品全挪到一邊,將神州的地圖打開。 在淮南道之上的是河南道,這個出于huáng河下游的土地,幾乎無天險可守。 如果說淮南道好歹還有一個大別山山脈是天然的屏障,可作為防御江南道的依靠,那么河南道只能看到秦嶺的尾巴同太行山的頭幾乎是哥倆好的連在一起,將河東道給完美的保護起來,將河南道給擋在了門外。河南道內一馬平川水土肥沃,在盛世的時候的確是個好地方,然而在亂世的時候,這地方就比較坑了。 對于河南道崔家來說,除了條年年水患的huáng河還可以作為防御的依靠外,當真是什么也沒有。 而河東道則是據形勝之地、擁表里山河之勢,從以往多年的經驗來看。若河南道崔家從昔日河東道太史家對陣十次,河東道即便輸了九次也能憑借地利之堅,茍延殘喘,然后輕易翻盤。然而河南道只要慘敗一次,便容易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因此,當陳閥邀崔家共分河東道的時候,即便崔家知曉陳閥不懷好意,最終崔家依舊選擇了合作。 河東道對于崔家而言,就猶如懸在頭上的一池水,頃刻可湮沒崔家。 若能得河東道蒲、洛、潞州,崔家便獲得了河東道獨有的天險。讓這三州從擋河南道的屏障,變作擋在河南道前的屏障。 只是崔家沒想到陳閥如此之狠,未絲毫顧忌天下悠悠眾口,四水淹洛州。洛州損失太大,這對崔家而言本就如同從盛夏直接進入到了寒冬,而后不過一月的時間,明教起兵迅速占據淮南道,對河南道虎視眈眈。 陳閥不會放過崔家,而明教也不會繞過滲透多年的河南道。 此時的崔家前有財láng后有虎豹,對五年征伐不斷,又在洛州元氣大傷的崔家而言可謂是雪上加霜。 河南道,徐州。 崔家家主看了看左右,眾人都是愁眉苦臉,見崔家家主看來,其中一人苦笑道:哪知那王家如此不堪,幾乎是毫無反抗便被明教占了去,局勢變化太快,我等亦是一籌莫展。 明教那攻下淮南道的速度,讓天下乍舌。 誰人也不敢輕易觸碰此時如旭日東升的明教,更何況是兵力空虛還需要防著陳閥的崔家,此時在崔家家主的心中,第一個閃過的念頭便是:不若將軍隊聚淮水,先做防御。 軍隊聚在淮水,陳閥那邊勢必會馬上攻下來。 這就算是讓明教得了河南道,也絕對不能讓陳閥得了河南道! 更何況明教此時氣勢如虹,被動防御只會讓他們這方更為被動。 指不定還沒開打,便已經開始有了潰退的趨勢。對于崔家家主的提議,眾人在商議了許久后,最終有一人提議道:要不家主修書一封與那明教教主,道明利害關系。 站在河南道崔家的角度來看,他們所占之地吃力不討好,眾人一合計,這法子好:唇亡齒寒,他們崔家可是幫明教防御陳閥的一道防線! 于是乎,崔家家主大筆一揮,一封信即刻而成。 十日之后,揚州城外。 主帳中,謝知非正在聽帳中諸人商議如何分兵兩路入河南道,聽著座下諸人開始走向成熟,謝知非心里生喜,剛是勁頭上的時候,一名親衛急忙跑進來,打斷眾人的討論道:報!教主,崔家有使者來訪! 兩軍jiāo戰尚且不斬來使,更何況明教同崔家這還沒開始打。 謝知非用手按在地圖上,制止了眾人想要卷起地圖的想法,對親衛淡淡道:請他進來。 那親衛出去后片刻,領著一名頭戴高翎的男子進來。 這男子進來后抬頭看了眼,見帳中眾人均是一身血氣,便知這些人多是軍中將領。這男子還算機靈,抬頭看向謝知非的時候,順勢瞥了眼桌上的地圖。 這一看,差點將他嚇得魂飛魄散。 桌上的地圖的正中,正是淮南道同河南道的地形圖,這名男子瞬間冷汗淋漓,將崔家家主寫于他的信取出來雙手呈遞給一旁的周書生:我家主知教主yù取河南道,然而教主可知河南道乃是一道保護明教的屏障,若沒有河南道,明教將危已! 周書生拿到信后轉身呈給謝知非。 是明軍,明教義軍,不是明教。謝知非接過信筏,水色的信筏,在這個年代,將信筏弄得如何慎重,可見崔家家主用心。然而謝知非卻將信筏隨手放到桌上,并沒有打開的意圖:愿聞其詳。 崔家來使見此擦了擦額間的冷汗,知曉家主他們期待的事多半是成不了,只是他還是需要搏一搏:陳閥bào戾天下皆知,于我崔家更不同戴天之仇,若教主不取河南道,我崔家必不會同明教有沖突,只會一心對陣陳閥,這既是為了崔家,也是為了斷教主您南下的后顧之憂。教主沒了后顧之憂后,可下行取江南道,江南魚米之鄉,其富足遠勝我河南道。 正如崔家來使所言,江南道比河南道富裕。 然而河南道如今外qiáng中gān,若是陳閥揮軍南下,元氣大傷的崔家面對陳閥,不會比王家面對明教的時候好看到哪里去。若那樣的事qíng發生,明教依舊直面陳閥,而那時候陳閥攜三道,成天下第一大閥,即便陳閥于德上有虧,其氣勢也會比明教更盛。 在崔家根本沒能力抵擋陳閥的時候,如何將河南道在陳閥還未整頓完之前,納入明教的范疇,這才是謝知非考慮的。 至于江南道,這東西在那里又不會跑,謝知非拆開信件,一目十行瀏覽完后放到一邊,對崔家來使道:使者帶來的信我已經看了,還請使者回稟貴家主,明教乃順天命起兵,為天下蒼生故,明教只會知難而上,絕無知難而退的道理。 崔家使聽說過明教教主是天下第一美男子,來的路上他也曾想過,明教教主到底長什么模樣,只是當見到的時候崔家使才知道。有的人,你看他的時候,注意到的永遠不會是他的容貌。 因為這個人一身的氣質,一身的風韻,早已勝過他與生俱來的容貌。崔家使者愣愣的看著謝知非直起身,威風凜凜,既然陳閥bào戾天下皆知,那我明教自然要替天行道,平亂陳閥。 第103章 人間九明光 打了招呼再開始打戰的時代早已經過去,秋都不再玩那一套,更何況隔了上千年后的現在。 崔家的使者前腳剛從謝知非這里倆開,謝知非這邊的大軍后腳便分作兩路軍隊拔營北上了,等崔家使者回徐州報信的時候,明軍北上的消息一前一后的在崔家家主那里報了道。 明軍一路上的海州,一路隨謝知非緩慢的向著陳州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