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頁
書迷正在閱讀:青山不改[綜武俠]、快穿之幸福行動、[韓娛快穿]男主角怎么又TM是你!、[綜漫]要積極!不要喪!、初秋知深冬gl、[綜漫]命犯宿敵 完結+番外、[綜漫]曾是壬生狼 完結+番外、反派消極怠工以后 完結+番外、我在龍族當龍王 完結+番外、法老王的貓癮癥 完結+番外
日落月起,星暗日蘇。 三月三,一道充滿威嚴的聲音從光明頂上傳下,向光明頂四周dàng開: 伐罪救民,王者之師,考之往古,世代昭然。軒轅氏誅蚩尤,殷湯征葛伯,文王伐崇侯,三圣之起兵也,非富天下,本為救民天降浮屠,餓莩流離,bào露如莽今有明尊悲憫世人,授弟子救世之法 明教起兵了! 從光明頂上下來的明教諸人,帶著不足萬人的軍隊往四周散去。 明教初時的軍隊人并不多,分開來更少,然而明教在淮南道經營許久,民心依附。 在明教軍隊一路四散開來的路上,不斷有聽聞明教起兵的的信徒自帶兵器加入其中,也有不少食不果腹的百姓參與到軍隊里,當謝知非他們到達第一個城鎮的時候,僅他們這一只隊伍已經有上萬人,而對面的城鎮守衛不戰而逃,城中百姓自開城門迎接。 當謝知非他們到達第二個城鎮的時候,本就是明教弟子的城守在得到消息后,同自己的手下和心腹商議之后,開門帶城投降 明教四面散開,大軍所到之處攜摧枯拉朽之勢,即便擴向四方的軍隊偶有正面jiāo鋒,然王家軍隊戰意之弱,往往清晨jiāo戰,還未轉入日中,對面的軍隊便已潰退,全然不是謝知非對手。 王家在淮南道,呈節節敗退之像。 不過十日不到,淮南道已半壁江山改姓明教。 前線的戰報如同雪花片一般往王家家主桌上堆積,然而王家家主卻沒有任何興趣看一看,王家家主非常清楚的指導:在這里面的,總歸不會有好消息。 真是想不到,起兵還能如此辦。王家家主嘆了口氣,到了這時候,他反倒忍不住嘆氣了謝知非的本事。 這天下以教派起兵的,huáng巾軍算是最有名的,然而huáng巾均同明教一比,便如同小孩與大人一般。huáng巾軍起初也是以善為偽裝自己,到了后來勢一成便揭下那成靚麗的皮箱。然而明教從最初至現在,即便是攻城掠地,據手下說,從不讓軍隊擾民。 當知道這一點的時候,王家家主便知道,明教絕不會是第二個huáng巾軍。 王家家主長嘆一聲,是自己大意了,沒有在明教初露苗頭的時候將對法扼殺,以至于現在王家雖是淮南道之主,然而百姓所聽全是明教之言。明教起兵,以明教在淮南道的聲望,他們王家能守得住淮南道才是怪事。 王家家主看向坐下神色各異的謀士將領,就連他坐下這些人就有兩成以上是明教信徒,更遑論其他,聽著心腹告知他明教的軍隊又道了哪兒,王家家主心里,反倒是有了一種如釋重負的輕松。 既然無法反抗,不如想想接下里如何保留自己的實力。 在王家家主坐下的人看到這都火燒眉毛的時候,自己家主居然還在笑,有人坐不住,以為王家家主想著自己的美姬小妾,或是別的風花雪月,于是苦著臉對王家家主道:家主,這都什么時候了,你還有心思想別的事。那明教妖人都已經快打到門口了,我們這派誰去鎮壓那群邪教徒? 似乎王家家主將這話聽了進去,他lsquo;啊rsquo;了聲,換個姿勢看向左右:那明教賊子確實可惡,你們覺得派誰好?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這明教如日中天,派誰去都沒用。 只是總不能什么都不做,坐著等死吧。一時間,眾人你推我推,推了個跟他們沒什么關系的人出去送死,王家家主看著自己手下玩這些小把戲,等這群人玩完了,這對眾人挑了挑眉:既然大家都這么時候,可見這個人不錯,那就按照你們說的去吧,讓他帶兵去剿了明教那群人。帶多少人,你們先商量。 眾人領命下去了,王家家主等眾人都離開后,冷笑兩聲。 看這群蠢貨的模樣就知道,淮南道是肯定守不住的,他作為家主不能離開。但作為一家之主,他完全可以讓自己的血脈去安穩些的地方。巴蜀四面絕峰,最適合避難,王家家主立刻叫來自己心腹:讓夫人帶三位公子今日便離開,去蜀中。 而此時,在百里之外,謝知非他們攻下了第五座城池。 隨著明教軍隊不斷增加,戰場上的殺繆會讓人麻木,jīng神極度緊繃。尤其是這些后來加入明教軍隊的人有許多是原本食不果腹,抱著一股極大怨氣還未發泄完的人。若讓這些人攜著滿身怨氣和還未冷靜下來的亢奮進城,這些還未從戰場的興奮上緩下來的人,很有可能會給這座城池里的人帶來災難。 城外烈烈軍旗,軍旗之下,列成一隊一隊的軍隊中,在一雙雙眼睛里,有幾十雙眼里閃過幾道貪婪的光。 然而在大軍進入城中的時候,謝知非的聲音在軍隊和城池上空回dàng,讓城中的人安心偎貼,給貪婪的人勺了一瓢冷水:明教禁令,凡我明軍將士進城以后禁搶民、禁掠民、禁擾民。即便有奇冤在身,也必須待安撫百姓之后,報自己頭上將士,由明軍依前朝已有令律開堂審事。 若有違背禁令搶掠擾者,均按軍法處置,斬立決! 第102章 人間八明光 人心是個很奇妙的東西,沒有人能看得懂它。 即便謝知非再三警告,明軍軍法十七更是要求軍隊中上至將領下至士兵必須背誦,然而即便如此,依舊會有人頂風作案,抱著僥幸心理去觸碰這一條底線。 當明教起兵之后,天下皆知淮南道必定易主。 只是淮南道易主比眾人想的還要快,不到個月的時間,整個淮南道再無一處是王家的所屬,天下為之嘩然。 然而明軍這樣快速的擴張,也讓軍中許多心智不堅的人犯了軍法。 尤其是眾人如今在揚州,昔日的煙柳繁華之地,在入駐揚州的十日之中,謝知非斷斷續續的嚴處了軍中好幾個犯了軍法的人,這才將軍中的浮躁之氣給qiáng壓下去。 正在謝知非打了大棒,準備給眾人蘿卜的時候,謝知非卻沒想到又有人敢犯錯,而且犯錯的人地位還不低。 揚州城郊,明軍大營。 一頭白發的老婦人跪在軍營外嚎嚎大哭,引來不少人駐足看這是何事,那老婦人大聲喊道:老婦同女兒也是教中信徒,教主帶人入揚州,老婦同女兒也曾夾道相迎。我女兒即便不是什么huáng花閨女,但也不是給人搶去做妾給糟蹋的 旁邊的人立刻倒吸一口冷氣,這明軍中有人犯軍法了? 這都死了好幾個了,怎么還有人不要命的! 明軍,明教義軍。 當明軍在借手淮南道攻下了揚州之后,還準備接著打河南道的謝知非為了避免擾民,讓大軍依舊駐扎在揚州城外,因此揚州城即便入夜也不再關閉城門。 揚州城外明教大軍駐扎,眾人信明教聲名,倒是不怕,還有不少原本準備出入城的人在那里看熱鬧。 看熱鬧的人越來越多,而老婦人無論誰來勸也不走,也不說別的,只是喃喃哭著自己的女兒命苦,這么一上午下來,最終驚動了明教的高層。 匆匆周書生一看,這事兒不太對啊,老婦人太刻意。人圍太多。周書生立刻轉身將事qíng告知了謝知非,隨后看熱鬧的諸人便遠遠見到一身白衣的謝知非領著明教眾人出來,見到這架勢,眾人立刻后退了些,但依舊不肯離開。 謝知非一行人來到軍營之外停下,那名老婦人似乎知道來人背景不凡,終于停下了哭鬧。 老夫人,我是明軍主將謝知非。既然你說你女兒被我軍中的人搶去做妾,那你且告訴這人是誰,若此事為真,均依軍法處置。謝知非邊說邊打量這位坐在地上的可憐婦人。 這名婦人即便做的粗布麻衣打扮,手上也有泥土,面上更是憔悴。 然而婦人指甲圓潤,皮膚細膩,如何都不會是一個獨自拉扯女兒長大的普通婦人。當謝知非看到這個婦人的時候,便知道這是別人給明軍的陷阱,要的便是毀掉他一直在辛苦經營的明教義軍形象。 那婦人摸了摸眼淚,哽咽道:我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只知道別人叫他鄭將軍。 軍中姓鄭的很多,但能做到將軍這個職務的卻比較少,多已是明教弟子,在明教均有備案。 要建成一個好的名聲不容易,然而要抹黑卻很難,謝知非既恨眼前婦人及身后人的歹毒,又怨婦人口中的鄭將軍意志不堅落人陷阱,謝知非揮手冷聲道:燕南天,將軍中姓鄭的將軍都叫過來,讓這位老夫人識別! 很快,在揚州城內內外外所有姓鄭的將軍均被召了過來,在眾人的注視下,老婦人一個一個慢慢辨認。 最終,這名老婦人指著其中一人,哭著喊道:就是他,就是他搶了我女兒,我可憐的女兒啊 我沒有,你女兒自己說的仰慕我,愿侍奉我左右,何來搶一說!被指著的人面紅耳赤,對謝知非大聲辯駁道:教主,你只需讓人將妍兒帶來,便知道我有沒有觸犯明軍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