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頁
書迷正在閱讀:青山不改[綜武俠]、快穿之幸福行動、[韓娛快穿]男主角怎么又TM是你!、[綜漫]要積極!不要喪!、初秋知深冬gl、[綜漫]命犯宿敵 完結+番外、[綜漫]曾是壬生狼 完結+番外、反派消極怠工以后 完結+番外、我在龍族當龍王 完結+番外、法老王的貓癮癥 完結+番外
第一句給自己貼金的話說出來,謝知非接下來就是將編好的異象給聲qíng并茂的背出來:圣火說這是明尊的指點,天降浮屠至神州,眾生飄零亦無助 神女增書軒轅帝,高祖斬白蛇起義,光武帝出攜赤光出世 在打天下的時候,為了給自己營造一個與他人不同的背景,證明自己的君權神授,這些人要么有神人相贈要么自己就是下凡的神人。先人造得如此厲害,謝知非自認他只是編自己夢到一團火,而不是編自己就是那團火,還算有節cao! 夢中神人降火指點,有見識的人一聽:噫,這是天降異象,天生不凡吶! 不太懂,純粹聽熱鬧的人點頭:原來善人是得神明指點的人! 洋洋灑灑將自己打造成一個被明尊圣火親自點化的人后,見眾人臉色或是了然或是激動或是迷茫,謝知非這才彎下腰,繼續用鏟子掘淤泥:乾坤瘡痍,憂虞何終,日月為明耀蒼生,惟愿圣火昭昭耀耀,度我眾生出苦難。 周書生心中一動,既然善人只是接觸過沃教而不是沃教的信徒,那善人這算是什么:佛主傳下的教的是佛教,道主傳下的教是道教,這明尊傳給善人的教,這是明教? 謝知非點點頭,贊許的看了眼周書生:對,明教! 也不旺我廢這么大的力氣。 【開宗:明教(已完成)】 【立派:明教(未完成)!任務提示!門派等級:未入流,任務要求:一流門派;人員:三人,任務最低要求:長老一人jīng英弟子兩人,普通弟子百人;宗門:一間瓦房,任務最低要求:占地一公頃】 待提示音一完,莫說謝知非心里聽得膈應,系統自己都難受:這往日看著麻煩的任務,此時看著多簡單??! 謝知非還沒來得及讓系統閉嘴,不要繼續拿這個任務來傷害他,便看到周書生一臉的笑: 善人得明尊化火親自指點,那善人就是明尊卿點的教主咯! 諸人一片附和:對,善人就是教主! 謝知非嘆了聲:明尊未讓我傳教,你們莫如此叫我。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當下,時機還不成熟的謝知非依舊打算繼續這條修堤撈聲望的路,將明教這東西傳播出去,廣布信徒才是。 當謝知非發現大百姓是為了吃飯和謀生之后便明白,要讓這些人參與打江山的隊伍,除了要一個師出有名的理念也就是信仰之外,最重要的是讓他們吃飽飯,讓他們能謀生。 倘若在明教并不為天下知曉的時候廣收弟子,即便招進來許多,也多不是為了信仰,說不定還有許多帶著自己政治野心和目的加入。這些人為了自己的利益,自然會疏散宗教同自己的聯系。自己種的桃樹,被別人摘了桃子,謝知非自然不愿! 于是乎,面對眾人不以為然的表qíng,謝知非凜然道:明尊不允,我絕不傳教。你們若是信明尊,便是明尊的信徒,可同我一起拜明尊圣火,除惡揚善。 這邊的謝知非帶著人,一門心思扎入修壩大業,另一邊的燕南天在趕往淮南道的路上,各種凄慘。亂世的大道,坑坑洼洼已是不錯,有時候走到了才發現通往對面的橋斷了一截,這跳過去危險,繞頭回去費時間??墒沁@些對于燕南天這樣的人來說,都不是問題。 路沒了,輕功飛過去;橋斷了,輕功飛過去! 一路跋山涉水終于來到淮南道的燕南天握緊劍,挺直腰,進入最近的城鎮,隨手攔下一人:那最近在這里修堤壩的是誰,現在那哪兒? 燕南天看起來風塵仆仆,然而他個子高,濃眉大目,此時一瞪便顯得有幾分兇狠。被燕南天詢問的人立刻道:我也是剛來,我不知道。 見這人如此,燕南天心中道一聲lsquo;不中用rsquo;,丟了這人又換人詢問。一連問了好幾個人,個個都說不知道,燕南天佇立在那里,忍不住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來錯了地方,這里不是淮南道。 就在這時候,一名看起來七八歲大的幼童從一邊跑過來,直接撲到燕南天身后一人身上,這人是燕南天最早先詢問的那個人。只聽這幼童高興的話還沒說完,就被他父親捂住了嘴:父親,他們收謝善人要去廬江縣修嗚! 在這個亂世之中,有錢人為了顯示仁義,多事布粥或是散錢。之前大家并不覺得這有什么不好,但自從出了個謝知非自掏腰包修堤之后,有了比較自然就分出來高下。 害怕燕南天去找謝知非麻煩,那個人捂著自己孩子的嘴,卻不知自己這行為在燕南天那處就是此地無銀三百兩:這位大俠,你莫聽小孩的話,這謝善人是我們這里一個官,不是你要找的人。 旁邊不少人也跟著附和,說這小孩口中的謝善人就是個官。 這些人一個一個的說事兒,還說得有鼻子有眼睛,好像真有這么個人一樣。 燕南天挑了挑眉,百姓心善,自覺維護一些對他們有恩惠的人是常有的事。然而像這樣,四周的人都不約而同一起出來的,燕南天倒是第一次見到。 對于被這些人小心藏著的那個所謂的謝善人,燕南天更好奇,抱劍轉身就走:既然那孩子說廬江縣,那他便去廬江縣。 燕南天不是淮南道的人,要找所謂的廬江縣只能問人,這一路問過來耽擱了些時間。 當燕南天還在往廬江縣上的路上飛輕功,那日的男子已經帶自己兒子走小路,去廬江縣找到了謝知非:善人,您換個地方吧,有個大胡子兇神惡煞的要找您。 藝高人膽大,身旁人心依附的謝知非渾然不懼:沒事,我行端坐正,不怕有人找來。即便有人要找我麻煩,我的雙刀也不是擺設,定讓他知道我明教焚影圣訣的威力。 說罷,謝知非摸了摸那小孩的頭,柔聲道:這里河道隱患極大,若不加以修繕,過不得月余便易出事。 之前聽那男人說的時候,周邊的人已是義憤填膺,此時再聽到謝知非堅定要留下來是為了河道,諸人滿腔義:善人放心,不管誰來,我們都會幫著善人的! 對!我們這么多人,還怕他一個大胡子不成? 他要敢來,我們就把他打跑! 諸人渾然不作偽的態度,讓謝知非心下溫暖。他對這些的心思并不單純,然而諸人對他的敬重卻半點不摻假:大家不急,說不得那人找我未必是壞事,修堤緊迫,還請大家抓緊時間。 這話一出,諸人只得領了一日的工作,拿著相應的工具,各gān各的活計。 當燕南天辛辛苦苦找到廬江縣的時候,這里的堤壩已經開修好幾天了。 翻山越嶺從森林中走出來的燕南天饑腸掛肚,忍著肚子,燕南天決定先找到那個謝善人。然而剛剛從森林里出來的燕南天委實láng狽,就連那對來通風報信的父子都沒認出這是那日的大胡子。 亂世之中,流民若是有一定的條件,身上總會有點防御的兵器。一般來說是菜刀錘子,然而也有一些流民以前是有錢人家,所以帶著刀劍。修堤的人見他這樣,倒沒想到會是江湖人,以為這是哪兒來的流民,聽了謝知非的時過來領活吃飯的。 當下就有人就帶著燕南天去修堤那里。 燕南天看著架勢不對,立刻掙脫了那帶他之人的手:我來找修堤的人,那個謝善人! 我當然知道,誰來這兒不想找謝善人不是。領著燕南天的人同一邊上的周書生打了個招呼,隨后遞了根扁的木棍給燕南天,又給了他兩個竹簍:不過謝善人事兒多,不可能見每一個人,你先gān活,等會吃完飯的時候謝善人會和我們一起吃。我看你身qiáng力壯,挑泥這樣的事,你肯定gān得好。 燕南天默默的握緊手里的木棍,還想再說,然而那人以及拿著鐵鏟離開了。 再一看,四周的人都是各自gān各自的事,有一兩個人見他拿著木棍和竹簍不動,投來了鄙夷的目光,像他是來騙吃喝的懶漢一般: 修堤是個體力活,無論是抬石挑泥還是拌泥鏟土都有技巧,需要巧力。這顯然不是燕南天知道的,沒有謝知非這般身體的燕南天只知道,自己gān了半天之后:腰,快折了;手,快斷了。 當夕陽的余光映上蘆花,不盡妖嬈,燕南天覺得自己肩上火辣辣沒知覺的時候,岸邊掌勺的人吆喝著開飯,眾人放下手里的活,三三兩兩趕過去。 不限量的粥,三片ròu,一小盤野菜,一碗加了鹽的湯。這換做往日,燕南天沒有任何興趣吃,然而此時累了半天,肩挑背扛的燕南天餓得可以將碗筷一并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