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頁
書迷正在閱讀:青山不改[綜武俠]、快穿之幸福行動、[韓娛快穿]男主角怎么又TM是你!、[綜漫]要積極!不要喪!、初秋知深冬gl、[綜漫]命犯宿敵 完結+番外、[綜漫]曾是壬生狼 完結+番外、反派消極怠工以后 完結+番外、我在龍族當龍王 完結+番外、法老王的貓癮癥 完結+番外
那名快馬加鞭的士兵將頭磕在地上,哽咽道:回稟陛下,韓琦將軍部下在好水川口遭西夏軍埋伏,損兵折將萬人有余 趙禎只覺得天旋地轉,他一手撐在九龍御案上。一萬人還盡數是jīng銳許久之后,趙禎在內監的攙扶下重新坐了回御座。 以往大朝會上眾臣總是議論紛紛,似乎誰聲音最大誰就最有能耐、最忠心,而此刻眾臣閉嘴不言,只怕會惹禍上身。 趙禎扶額停頓了許久之后,這才張開嘴,雙目無神,語氣空dòng的讓人擬旨。一連貶了戶部尚書兼陜西經略安撫使夏竦和韓琦、范仲淹三人,追責所有有關官員 這一日的朝會特別沉悶,許多人原本擬訂好上奏的事都掩下,擇日再奏。 當朝會完結,天子退離,包拯走出大殿的時候,只聽到同僚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個個都在說:一戰不及一戰,可駭也! 包拯心中更是沉重,韓琦是少有的主攻派,此戰之后只怕朝廷會從此放棄主動攻擊的機會,陷入長時間的被動局面。 想到這里,包拯望了望天,烈日當空,只是這烈日一點也緩解不了他心中的寒意。 而此時,謝知非一行被范仲淹定位失蹤的人在跋山涉水之后,到了固原城。 固原城內守軍只見謝知非一行人行來,那直沖云霄的銳氣以及老遠都能感受到的煞氣,這只黑色的軍隊宛若黑云壓城而來。 想到那才過去不久的好水川口之戰,廂軍渾身一震,這莫非是西夏的軍隊? 再一看,這只軍隊的服飾雖然不像是西夏兵,可也不是宋軍的服飾啊,既然不是宋軍的,那一定有問題! 鎮上瞭望的廂兵腳一軟,點燃了旁邊的烽火,撞起了大鐘,吼道:敵襲! 敵襲的烽火和大鐘一出,在城外的謝知非臉色一變:地圖上沒有其他軍隊??!難道系統要坑他? 而西夏眾人也是面上一喜:難道沒藏秉承終于追上來了? 不管什么qíng況,此刻必須盡快進入固原城。于是謝知非一揮手,蒼云眾將士壓著激動得扭個不停的西夏人往城池趕。然而他們距離固原城還有四百米的模樣,固原城上排列起的弓箭手對著他們拉弓she箭了。 固原城守將一揮軍令:放! 謝知非面對一瞬間變紅的固原城守軍,對自己手下大聲喊到:列陣! 眾蒼云軍表示,為什么他們都到了固原城了還要列陣,然而謝知非威信在那里,眾人乖乖的團成一團將自己變成烏guī殼。 隨后,叮叮叮,弓箭不停的she在盾牌上的聲音讓他們沉默了,一時不明白這是怎么回事:這是什么qíng況。 謝知非更郁悶,心里便是:難道什么門派出什么兵,順便經歷一道門派故事? 見固原城上的廂軍越來越多,以為自己和長孫忘qíng他們一樣遇到陷害的謝知非立刻地圖喊話,希望能洗白一下自己:在下范副使摩下,蒼云軍將領謝知非,不知我們犯了何罪,朝廷要剿滅我們? 固原城上守將冷笑回道:西夏賊子,你以為你們換件衣服我們就認不出來了?休想要騙我們開城門! 然后箭雨更密集了,叮叮叮,唰唰唰! 聽到這話的,瞬間明白的謝知非:冤枉??! 同樣聽清楚了的眾蒼云軍:你特么眼瞎了嗎,我們根正紅苗,怎么可能是西夏人? 被俘虜的真。西夏眾人棉麻in相許:不知道為什么,但就是好想笑! 怎么辦? 總不可能沖進去解釋吧,那是跳到huáng河也洗不清了! 于是謝知非又來一遍地圖喊話:我等軍制可以查詢,軍牌官印皆在身上,這些均可以作證我們乃范副使摩下! 雖然京城已經降職了范仲淹等人,可圣旨還沒來,守將見謝知非他們不動也不還手,再一聽這么說,心里雖然嘀咕,到底還是去查了。 查到后的守將面色難看,范仲淹麾下確實有一個蒼云軍:這烏龍的! 找到被范仲淹列為失蹤的蒼云軍編制,再查看軍牌官印,這個大烏龍終于解除了。 而在知道謝知非他們押解的西夏人身份后,謝知非的戰績也很快被守將快馬加鞭報至夏竦等人手上。而此時大敗的夏竦正愁呢,一看這信,大功勞??! 必須上報陛下! 八百里加急! 幾日后,辦完案子的包拯回到開封府,只見正堂上坐著一個不順直客,正是保和殿學士middot;楊軒。 此刻楊軒正面帶微笑,對著包拯揚了揚手中的奏疏:若包大人能解我心中疑慮,我便同包大人分享一個好消息。 包拯走過去坐在楊軒的另一邊,淡淡道:何事。 楊軒將一手握著奏疏,一手撫摸上面的暗紋:謝知非謝將軍,是從哪兒來的。 在謝知非離開開封之后不久,謝知非的來歷也被楊軒摸了個通透,由包拯舉薦,沒有任何痕跡,就像是憑空出現的一個人。 楊軒雖然對謝知非抱有好感,但那時謝知非屬于宋人的時候,倘若謝知非不是宋人,楊軒的喜歡會迅速消退許多。 最終楊軒將奏疏放到他和包拯之間,那里面是謝知非建奇功,前戶部尚書夏竦寫來的邀功奏折。 謝將軍大勝后邀功的奏折!楊軒當然不會壓著謝知非的奏疏,他過來這里不過是要同包拯做其他的jiāo易:我聽聞你辦案遇到了麻煩,恰恰這件事我知道一點,要不我們互相jiāo換一下? 包拯將那份奏疏拿到手中:你不必激我,謝將軍來歷雖然傳奇,卻絕非不可信之人。當下便將謝知非的來歷簡單說了一遍,說完也不管楊軒怎么看,自己將奏疏打開。 迅速瀏覽完之后,包拯雙眼如電看向楊軒:此事當真! 楊軒大笑著點頭,他初見的時候也同包拯這樣:夏竦此時所呈豈能有假?我估摸著隔兩日的模樣,正式奏折就會遞到陛下面前。 堂外的展昭和公孫先生互看一眼,不知包拯為何如此開懷。 而堂內包拯已經站起來對楊軒說道:古有霍驃騎帶八百弟子建奇功,勇冠三軍,而今我大宋亦有蒼云軍將領謝知非,當真是天佑大宋!楊學士可隨我一起,將此事呈陛下? 楊軒笑道:正有此意! huáng鸝鳴垂柳,色漸濃。 奇花爭艷的皇宮內,因好水川口之戰,趙禎已經連續兩天不休不眠。只要一下朝,趙禎就會將自己關在書房里,而包拯他們來的時候,趙禎依舊在御書房之中。 御書房四周禁軍環衛,包拯他們只能看到趙禎似乎在看書。 得知包拯他們在外面,伺候趙禎的內監跑出來,語音急切又帶尖音的問道:二位大臣來做什么,陛下此刻正是氣頭上。 包拯聞言擔憂道:陛下身體如何? 還沒出什么事。huáng衣內監長嘆一口氣,這才對包拯苦著個臉道:包大人,楊學士,不是在下今日不給二位傳信,而是陛下正在氣頭上,前一刻龐妃娘娘來了都無功而返,你們兩個進去 說道這里,huáng衣內監停了下來。他眼前的楊學士還好說,最會趨利避害,可是包大人是出了名的臭石頭,這時候過來找陛下,說不定就是火上澆油。 他看了看左右,這才靠近二人低聲說道:您們二位都是大宋的忠臣,在下不忍心看你們被陛下遷怒哇,你們啊,改日再來吧。 聞言,包拯和楊軒都露出了微笑。 huáng衣內監被這兩人笑得更是心急,還yù再勸,便見楊軒遞過來一本暗紅色奏疏:多謝公公關心了,我和包大人來是給陛下報喜的,公公你但將這奏書呈遞與陛下,定然能解陛下多日憂愁。 這暗紅色奏書huáng衣內監識得,四品以上大臣加急的奏書,這樣的奏書能有什么讓陛下高興的喜事。huáng衣內監啞然:報喜? 楊軒和包拯均是高深莫測的點頭:大喜! 那感qíng好啊,你們待我將這呈遞陛下。即便huáng衣內監心中懷疑,卻恭敬的捧著奏書進了書房。 趙禎先是隨意的看了眼,而后抓起來認真的讀了起來,他的眼睛越愛越亮,呈現出一種興奮的神采,趙禎的臉色有些紅,是激動出來的。 趙禎大聲道:宣他們進來! 很快,侯在御書房外的包拯和楊軒便奉詔進來,趙禎揚了揚手中的奏書:此中當真? 楊軒暗自好笑,只是臉上同趙禎那樣帶著狂熱:稟陛下,此事重大,自然千真萬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