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金牌女調教師(sm女s男m)、[綜漫同人]Boss綁架計劃、[綜童話]主神毀我童年!、(快穿)戰神虐渣手冊、今天依舊攻氣滿滿[快穿]、最強萌寵萬人迷[快穿
天子對鎮國夫人和裴略說:“裴略,陸敏,我們把青鸞托付給你們了?!?/br> 鎮國夫人和裴略應下。 天子抬起頭看向天空,說:“當年若無父皇召我回京的那道詔書,該有多好?!逼脚押?,他有三千披甲人,八千戰奴,也能穩居一方。他和卿卿有三子一女,現在也能像裴略這樣,有成群子孫成天在院子里瘋跑瘋玩一起打打鬧鬧。 鎮國夫人和裴略默默地陪天子坐到宮門落鎖,這才出宮。 羽青鸞出發前一天,與裴曦帶著孩子去天鳳宮見天子。 羽九玄先看看祖祖,又扭頭找祖母,被她娘親放到地下后,搖晃著往天子走去,沒走穩,摔在地上,又飛快地爬過去,熟門熟路地讓天子抱到腿上坐著。她摸著天子的臉,發現祖祖有點不一樣了,但又不明白哪里不一樣,很是困惑。 羽青鸞跪在她父皇跟前,把頭抵在地上,渾身控制不住地輕顫。 裴曦跪坐在羽青鸞的身旁,輕輕地撫著她的背。 大部分人家兄弟姐妹不和,大不了打幾架或者是老死不相往來,帝王家的孩子往往是生死之爭,為了活命,連父親身故都不能回。 他對天子說:“我會護好青鸞,不讓她被任何人欺負。我們會時常給你寫信,我會努力練習畫畫,把青鸞和元兒還有我們在南疆的生活都畫給您。我會帶青鸞去看大海,他們說,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特別美。我們可以坐在海灘看曙光,看潮起潮落,在落潮后,還能去趕海,撿那些被海水沖上岸的海鮮,若是天氣好,說不定還會有海市蜃樓,就是陽光把地上的山川房屋投影到天上,宛如天宮?!?/br> 天子點頭,說道:“好。多看看外面的世界,代朕和皇后多看看?!?/br> 裴曦把羽青鸞撈起來,為她擦去臉上的眼淚。 羽青鸞去到天子身旁坐著。 羽九玄撲進她娘的懷里,摟緊她的脖子抱住她。 羽青鸞抱住孩子,對天子說:“賢妃她們挺好,讓她們多陪陪您,兒臣替她們求個情,免了她們殉葬,讓她們來兒臣封地安度晚年。掌宮之權,仍由賢妃執掌,您能少cao些心?!彼f完,把親隨軍虎符從袖子里取出來送到天子面前。 天子的眼圈有點泛紅,他揉揉酸澀的眼睛,說:“你好好經營封地?!彼麜M量多活些年,給他們多爭取些時間經營穩封地。 羽青鸞說:“您知道封地怎樣,無需為兒臣憂心?!彼D了下,又說:“明天您別來送行,城樓上冷?!?/br> 天子應下。 羽青鸞陪天子用過膳,到要出宮的時候,又讓她父皇送。 天子送他們三人到皇宮門口,他們仨坐上鸞駕,駛過長長的宮道,出了皇宮,在府衛和戰奴的簇擁下越走越遠。 好好的家,人,說沒就沒了,家,說散就散了。 … 第184章 羽青鸞和裴曦離開京城就封了。 他們把所有能帶走的東西都帶走了。 長公主府里的家具還留著, 太笨重,好幾千里路, 帶走的運輸費用比在封地打造全新的還貴。 裴三郎托了霍司掌, 幫他挑了些工匠,跟著一起就封, 其中有霍司掌的兒孫們,手藝都是霍司掌教的,能讓霍司掌派去的, 手藝都不差。 皇后住的院子還維持著原樣, 只關嚴實了門窗, 留給他們的父皇。 這一年多時間里, 裴三郎把能賣的產業都賣了,要遷的作坊、奴隸管事也陸續都遷了過去, 府里能打包的東西, 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 府里的、天凰宮里的、天子給的, 拉了二百多車貴重財物, 后面還有馱隊拉著糧草帳篷等行軍物資。 冬天趕路,保暖工作要做足。 有親隨軍同行,從親隨軍大營中調了帳篷,夜里不怕凍著。 糧草吃食, 天子調了一批, 裴三郎自己掏錢從朝廷的食品加工廠買了很多, 備得足。 裴三郎把鸞駕里面鋪得特別暖和,出行在外不比在京城。那些路被車隊碾壓得坑坑洼洼的,極為顛簸,如果在馬車里放炭爐,一旦打翻,后果不堪設想,只能靠衣物毯子保暖。 羽九玄被裹成了毛絨絨的小團子,羽青鸞也是一身厚實的裘服。 小朋友覺察到母親的情緒不佳,乖乖地坐在母親身邊,不時把自己埋進羽青鸞的懷里蹭,或者是揮著小手輕輕拍她,似在問,你怎么了? 羽青鸞把裝玩具的箱子打開,拿出兒童鈴鐺給羽九玄讓她自己玩。 鈴鐺是三個小銅鈴串在編織的粗繩環上,羽九玄握住繩環,把鈴鐺舞得叮當作響。 鎮國夫人和老鎮武侯裴略都已經五十多歲,在這個年代算是高壽,身體還算硬郎,能走能動,但體格早不如年輕時候。他們這一去便是打算跟著裴三郎在南疆養老了。 裴昶把鎮武侯爵位傳給兒子裴貞,帶著老婆小妾、除長子以外的兒女們跟自家父母、三弟一起去南疆。 朝城那地方,小,偏僻,只有一條通魯城的路,在到魯城前是前不著村后不著店。他們如果留在朝城,最多守成,掙不出第二個爵位來,與其一家孩子窩在那巴掌大點的地方爭個頭破血流,不如學當年老三出去闖蕩自己掙下一副家業。 天子皇后對他家有恩義,三郎掙出前途了不忘拉扯自家兄弟,裴昶心里都記著。 三郎和青鸞長公主就封南疆,正是需要幫襯的時候,他今年三十八,還能打拼些年,他的兒女們也逐漸成人,能頂些事了。況且,他的兒女們去到南疆跟著三郎,僅從前途上來講,都比留在朝城強。 裴昶給自家弟弟去了封信,與他們在臥牛山下會合,一起去南疆。 裴三郎就封的隊伍很長,親隨軍、戰奴、運物資的苦奴加起來近萬人,還有些與裴三郎有過買賣交道的豪商。 豪商們見京城日子難過,索性攜家帶口跟著裴曦一起走,至少在曦公的地盤做買賣不會受欺壓,只要勤快些,總能過得下去。耗在這京城,不知道哪天家里就被搶了。去年,有不少豪商血本無歸,連貨帶奴隸一起被搶,回程的路費都沒了,直接就在客棧里上了吊。 人多,裴三郎就得一批批安置,哪些隊伍在前,哪些隊伍在后,都得安排好,不然容易出現混亂。丟貨、少人是長途跋涉途中常有的事,他多上點心,盡量避免吧。 那些豪商愿意跟他去南疆搞開發建設,他自然是樂意的,千里迢迢的,總不能任由他們拖家帶口地跟在后面自生自滅。 裴三郎分出部分戰奴巡邏壓陣,讓他們能有個保護,不然,掉個隊或者是夜里遇到點野獸偷襲,稍不注意就可能是家破人亡。 這個世界,行走在外,那都是把命懸在腰帶上。 一家老小都在,裴三郎不能像之前出去打通鹽道那樣出點主意管好自己就成,哪都得照顧周到,每天得騎馬巡視好幾趟,有什么不好的苗頭和蛛絲馬跡,趁早掐滅。 他們出京沒走幾天,羽青鸞病了。 先是皇后病逝,她在靈前守了一周。安葬了皇后,沒等歇息,又和她父皇在皇后宮里整理遺物,父女倆都睡不著覺,親自整理,盯著宮侍宮女們裝箱,一忙好幾天。之后,她又馬不停蹄地安排就封的各項事情,那么大一座府邸要搬家都是小事了,那些為她效力過的人、聽她差遣的人,她得給他們安排好退路,不能她走了,留得他們自生自滅。 羽青鸞從小養在皇宮,從來沒離開過京城,去到離京最遠的地方就是祖廟。她從來沒有經歷過路上顛簸,傷心加上連日勞累又得不到休息,再在行路途中灌點冷風著了涼,直接倒下了,燒得昏昏沉沉的,做夢的時候一直喊著父皇母后。 她病在半路,離得最近的封地有二百多里,又遇到大雪天,要趕上好幾天的路才能到,只能睡在半路的客棧中。 他們有醫匠,有帶藥材,但醫療技術過于落后,指望藥材救命不如指望自身抵抗力。 裴三郎把客棧房間架起火盆,屋子盡量燒暖,用冷毛巾給羽青鸞敷額頭,用酒精涂擦腋下,依靠物理降溫。 他上輩子也累到病倒過,發燒三十九度多,到社區診所掛吊瓶,補充了些葡萄糖再加點消炎退藥之類的藥,睡兩天就好了。 在這里,他能喂給羽青鸞的只有糖水,怕她吃太油膩加重身體負擔,只能熬點清淡的小粥。 她每次只能喝小半碗粥。 沒有退燒藥,喝到肚子里的糖水排不成汗,要經常上廁所。她掙扎著起身,路都走不穩。 這個世界,一場風寒感冒,都能要了人命。裴三郎真的被嚇到了。 好在羽青鸞的身體素質好,扛過來了,高燒兩天后,燒退下來了。 裴三郎等羽青鸞退燒,精神好起來,直接炸毛了。他說道:“我跟你說,羽青鸞,你以后要是不好好休息,不注意自己身體,不舒服了還強撐,把自己累病,我跟你翻臉?!彼陷呑幽敲窗l達的醫療水平,為了事業各種糟蹋身體健康,只活到二十七歲便沒了。 羽青鸞輕輕握住裴曦的手,應了聲,“好?!彼龁枺骸霸獌耗??” 裴三郎說:“爹娘那?!彼麣獾贸鹎帑[揮起手,輕輕地一巴掌打在她的額頭上,說,“再生病,真跟你翻臉?!彼謿庥峙?,又因她的身體好轉長松口氣,還不能真把羽青鸞怎么樣,于是去把羽九玄抱來。 羽九玄見到羽青鸞就伸手要抱,到了床邊,便撲到了羽青鸞的懷里,粘著她娘。 鎮國夫人見到羽青鸞好轉,懸著的心終于落下。 他們出發時已是深冬,羽青鸞這一病又耽擱了幾天行程,直接進入臘月。 公侯們進京的隊伍與羽青鸞就封的隊伍遇到,青鸞長公主病倒在路上的消息也傳回京里。 如果不是女兒回京活不了,天子真想一道詔書把她召回來。 好在消息傳回來沒兩天,便有裴曦的書信到了。羽青鸞連日勞累又受些風寒,有些著涼,他怕加重病情所以在客棧歇了幾天,現在已經養好了。天氣冷,他們不趕時間,因此會時常在路上走走停停,讓他不要擔心。 一起送到的還有羽青鸞的信,寫的是她在路上偶感風寒,歇息幾日已然無恙。裴曦把她照顧得很好,元兒也很好,元兒比她更能適應行路。 她在信里寫了些見聞。京城地界外的雪景,路遇的公侯進京的隊伍,這些都是她以前都不曾見過的。 臘月天趕路,冰雪路面本就難走,再加上不時地要跟公侯們錯路,裴曦又考慮到大家的身體健康狀況,經常停下來休息,因此隊伍走得極慢。 公侯們進京,遇到青鸞長公主就封的隊伍,先被那萬人護送的大場面震撼,再為他們在臘月時節就封感到震驚,同時覺察到京城的局勢怕是已經很不好了,竟然讓天子最珍視的女兒無法留到開春再走。 就封不是行軍打仗,裴三郎走得慢慢悠悠的半點不著急,反正只要出了京就好。 他遇到雪景好的地方便扎營多休息一兩天,遇到有城的地方就買糧買rou買炭燉煮rou食給大家補充些體力。 千里跋涉,孫大才養出了一身肥膘。從親隨軍到戰奴,再到后面跟著的豪商都胖了一圈。 裴三郎半點不愁沿途補給。他在京城的產業撤了,各地的產業都在。從出京后往南疆去的那條路,各封地都設有米糧鋪,也有合作的大豪商,邊走邊采買物資都行的。 隊伍越往南,天氣越暖和。 不僅是因為南邊比北邊暖和,更是因為他們從臘月走到了春天。 三月份時,枝頭抽嫩綠,山里的野花都開了,果樹也都開了花,滿山的姹紫嫣紅,格外漂亮。 羽青鸞在京城的時候,只在每年臘月底去祖廟時離開城,見到的都是冰雪覆蓋的世界,從來沒有見過城外的春天是什么樣的。她坐在鸞架里,看著山澗飛瀑,看著繁花遍野,看著蜜蜂成群,看著蝴蝶飛舞,移不開眼。 遠處的山崖上,還有鷹巢,雄鷹在空中盤旋。 林間,有成群的野猴跳躍飛躥而過。 樹枝間,隨處可見蛇蟲或各種鳥獸的蹤跡。 有時扎營早,不到傍晚時便扎營了,孫大才還帶著她和裴曦去到附近的林子里打獵。 天子隔三岔五地收到他們的信,從最初的心如刀割到后來的:“……” 他們就封路上,已經走了五個月,才走出兩千多里,還差一千多里才到邊林。他們在午后剛過就扎營,跑去打獵,還摘到了蜂窩,羽青鸞的額頭上被蜜蜂蜇了個大包。 有女婿在,他為什么要擔心青鸞在封地過不好? 第185章 羽青鸞和裴曦離開京城的兩天后的大朝會上, 天子正式提出廢除太子。 太子系的人為太子喊冤。這事沒有經過審理,他們要求嚴查當時在場的女官和宮女, 以查清皇后是不是真的是被太子氣死的。滿朝皆知, 青鸞長公主與太子不合,皇后歸天當日, 朝堂上又出了曦公交出神炭司司掌大印之事,其中必有隱情。 維護嫡系禮法中的一些人則講天子只有一個嫡子,太子是皇后親子, 絕對沒有謀害皇后的理由?;屎髿w天, 必有其它原由, 提出嚴審醫匠以及負責皇后膳食的人。 兩伙人, 默契地一致請求召回青鸞長公主,嚴查皇后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