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節
于是, 有些心急的開始自己去看報紙。 半輩子都不認識一個字,剛剛學了兩天, 最初自然都是看不懂的。 好在大家也沒有太高的期待, 也就是在報紙上找找自己認識的字,然后和人炫耀一下, 證明自己認識字了。 可《東山群雄傳》是個坑,越聽就越放不下。再加上講書先生也摸出一些門道, 說故事時添加了許多解釋和模仿, 越發把個曲折的情節講的扣人心弦。 這樣一來,聽書的人越來越多,學字的隊伍也愈來愈大。 等第一本單行本新鮮出爐的時候, 許多《東山群俠傳》的老粉們已經習慣在吃早點的時候順便買一份當日的《定安報》了 不過聽書的人依舊很多。 就算是在報紙上讀完最新連載的人,晚上一要去講書先生的場子報到。 自己看和聽人講是兩回事,能和同好交流不說,還能學到新字,誰都不想落下。 “你咋能這樣說???《東山群雄傳》可是本奇書,中原那些識文斷字的郎君也都搶著看呢!” 商賈撇了撇嘴。 “我就是做這生意的我還不清楚么?大家報紙,其實大部分都是沖著群雄傳,單行本那是有多少賣多少,誰家的書簡能有這能耐?” “你這個……” 他斜了斜眼,隨手從伙計手里取過本子翻了翻。 “你這是啥?咋還畫著許多圖哩?” “噢,你拿這本是自然常識?!?/br> 伙計也不生氣,笑瞇瞇地給他解答。 “這本是我在學的,我成績不好,現在才讀二年級,這上面畫的是云和雨的轉化?!?/br> “云是天上的水氣和灰塵,遇冷會凝成水滴落到地面,就像燒熱水之后,水會變成guntang的熱氣朝天上飄,一樣的原理?!?/br> 商賈開始聽不懂伙計的話,琢磨了一陣便越發覺得有道理,心里對九凌城學院招生的事又熱切了幾分。 他咽了口口水,開始試探著問道。 “那你也是學院里的生員?咋還干這粗活呢?” 那活計十分坦然,半點沒覺得被冒犯到,反而喜滋滋。 “這活計也不累呀?!?/br> “我是夜間掃盲班,每天只要晚上上課就好,余下的時間可以做活,先生是不管的?!?/br> “我家里還有娃和婆娘要養,能去讀書我就滿足啦,將來賺了錢再去考學院的正式班?!?/br> “我還準備把我家的小子和丫頭也都送去念書……客官您不知道,現在來參加招生考的小娃子越來越多,去年有幾個都是在家里學了東西來的,招考的時候就比旁人出彩?!?/br> “那些人家也未必有什么富貴,不過就是家里有子弟在學堂就讀,回家把自己學過的東西交給子侄?!?/br> “可怕就怕以后大家都這樣干!別的不說,去年落榜的那些,估計這一年來也沒少花心思,我們家沒有會念書的,我琢磨著我要是不提前學點東西,將來我的娃豈不是要落在后面,這可不行!” 說到這里,伙計頓了頓,又補充了一句。 “我爹說了,家里幾輩人都沒趕上好時候,因為庶民出身大字都不認得一個?,F在墨宗和大都護府開了學堂,這個翻身的機會可不能不抓住。說不得再過幾天,天下人都要學這套書冊,那我家的娃不就占了先機了么?” 偏是這最后一句話,讓周圍都豎著耳朵聽熱鬧的幾個食客都頻頻點頭。 現在天下大亂,皇室斷絕,業朝已經成了前朝舊事,接下來就看誰有本事干掉余下幾家,問鼎至尊之位。 目前實力最強的除了南郡的陸家便是邊城的封大都護。南郡富庶,家底豐厚又有大船,封家兵強馬壯,又有墨宗的神物加持,說不得誰就能成為下一個天家。 要真是封家成了,那九凌城學院中培養的,可就是新朝的官,新帝的臣子,這就是翻身的先機。 封家現在面向天下人招錄門生,向天下開放被世族壟斷千年的文字和書籍,這是何等的霸氣! 只要是有意向學的人,想要為自己,為后人搏個前程的,根本不可能拒絕。 無論什么時代,身為家長的焦慮都是會傳染的。 商賈原本就存著把兒子送來九凌城上學的心思,現在聽說這招考的爭奪竟然如此激烈,心里不禁開始呼啦啦地躥火苗。 他還想拉著伙計聊兩句,結果隔壁幾桌的食客忽然要求結賬,伙計一下子忙得腳打后腦勺,再也沒有說話的機會。 商賈開始還耐著性子等著,后來發現人越走越多,他忽然明白了什么,扔下飯錢就往外走,連找零都不要了。 嗨,還吃什么??!趕緊回去收拾娃子來考學??! 那幾個先結賬的都是雞賊貨,肯定一早就做了決斷,也不在早點攤子上浪費時間,回家準備去了。 商賈懊惱的拍大腿,心說這不知又要多幾個爭名額的,白白給旁人點了前程。 他也不賴在城里聽書了,拉了報紙便急匆匆地回城,等再回來的時候,時間已然到了招考的前一日。 九凌城學院的考點也就是在墨宗塢堡的舊址。地震加洪水將塢堡中的建筑毀了大半,但塢堡外圍的墻壁修得甚是堅固,竟然在災難中保存完好。 謝老舍不得舊地,幾次和寧鋸子提了重修塢堡的事。寧非想了想,覺得這事也未嘗不可。畢竟塢堡作為墨宗的“老宅”,還是很有紀念的。 “那就改成九凌城學院吧?!?/br> 寧非在宗門大會上這樣說道。 “墨宗自創立以來,最根本的宗旨便是有教無類,不限血統和出身。如今九凌城學院在做同樣的事,我們墨宗有很多弟子都在學院中任教,不分宗派身份,向天下有心向學的人開放,這便是新的傳承?!?/br> “以后從這里走出去的生員,永遠會感念我宗為傳播和普及知識所作出的貢獻,牛背山上的墨宗塢堡,將會成為真正的科學圣地?!?/br> 他這一番話,說得眾人皆是心潮澎湃,激動難抑。 一百多年,墨宗被人從云浮山狼狽地攆下來,顛沛流離,還幾度瀕臨絕境,誰曾想他們還能在塞外重建一個新學宮?! 不,不不。 謝老輕輕搖頭。 不是學宮,是學院。 是真材實料,有真功夫的學院! 他們不再是那個被問的張口結舌,講不出圖紙原理的窘困匠人?,F在每一個站在學院講臺上的人,都能挺胸抬頭,自信滿滿地說出知識體系,不畏懼任何提問和質疑,因為他們的本領,都是實打實一點點積累起來的,按照矩子的話說,經得起實踐的考驗! 有了這份之心,沒人再能把墨宗攆下牛背山,這里永遠是他們的地盤! 確定了目標,剩下的土建工程對于現在的墨宗來說,那就是小菜一碟。 趕在新一年招錄季開始前,牛背山塢堡已經翻修完成,一排排寬敞的教室,一座座整齊干凈的宿舍,讓前來趕考的生員和家長都看直了眼睛。 “爹,這……這可真氣派啊……” 商賈的小兒子驚訝得一路就沒合上嘴巴。 他親哥比他要成熟些,好歹保持住身為男兒的淡定,沒像胞弟那樣丟臉。 但小少年的心也燒的火熱。 九凌城的生員。他一路也見過不少。他們中有些與自己年紀相仿,謙遜溫和,與南郡那些讀了書便鼻孔朝天的世家少爺十分不同。 生員們也不像南郡人那般講究外表,都是穿著統一制式的棉布袍,洗的干干凈凈,湊近了還能嗅到黃皂的味道。 他們都是有真本領的,不講什么綱常倫德,天理經義,卻造出省力的滑輪組,撬動大石,實實在在地解決問題。 小少年很羨慕。 他,也想成為他們中的一員。甚至有朝一日,能騎著兩輪車穿梭在牛背山塢堡,成為傳授知識的教員。 “唉,人太多了啊……” 他聽到自家爹爹這樣哀嘆道。 今年九凌城學院向天下招生,并將自制的書冊公開販售,在中原直接引發了一場關于知識的地震! 書,可不是印著一些雜文和消息小報,而是承載著大量信息的載體,就這樣大喇喇地出現在天下人的面前,一點掩飾都不屑。 中原的平民,第一次看到這樣的“書”! 與動輒便要論“車”拉的鑄劍和羊皮想比,這薄薄的一冊輕飄飄,里面密密麻麻都是文字,價格也十分親民。 中原的庶民沒有讀書的機會,但卻不代表他們意識不到這種“書”的價值! 只要一個箱子,人人都能擁有一個世家標配的書房,以后給子孫傳家代代承繼,他們也算是“書香門第!” 更何況,伴隨著“紙”和“書”一并到來的,還有九凌城書院招生的消息。 不分門第,不論出身,不看血統,只要能通過考核,人人都可進學堂讀書識字,學得天地之理,這是何等的誘惑?! 沒人懷疑這是個陷阱,因為許多逃難到雍西關的流民,他們安頓下來之后便給親朋好友傳遞消息,雖然他媽呢只是如實描述了一下自己目前的生活,可聽在中原庶民的耳中,那便與神仙福地也沒什么區別了! 有田,有糧,沒有戰亂,沒有壓死人的稅負和榨取骨血的世家,只要勤勞肯干便能吃飽肚子,邊城絕對是天下一等一的好地方! 如今這好地方還肯教人讀書學字…… 一時間,無數人涌向定安城,攔都攔不住。 有本地的世家氣極敗壞,四處污蔑邊軍是想騙人去做壯丁。 世家對于“書”的問世,遠比庶民要驚恐許多。 千百年來,世家便是靠著知識的壟斷和封鎖維持自身地位,愚昧的庶民不會有思想,乖乖干活為世家貢獻一生,子子孫孫都是世家財富的來源。 但這一切安穩繁榮的根基,馬上就要被“書”打破了! “書”價格親民,紙張又輕薄便于攜帶,一本冊子便能承載一車竹簡的文字,這樣的東西若是在庶民中傳播開來,豈不是人人都有了接觸天地道理的機會?! 會思考,有思想的庶民,以后未必會甘心情愿為世家賣生賣死,他們掌握的技藝會自動離開,會尋求改變命運的出路,到時候他們這些世家子該怎么辦? 更可怕的,是封伯晟和封愷一定明白“書”的意義。 他們放出了“書”,開放學堂給庶民,這是要重新培養班底,未來封家若是拿下了天下,封伯晟和他的狗崽子決計不可能再用世家子! 他們是要挑戰整個世家制度,向世家系譜上的所有姓氏宣戰!以一家之力對抗天下,這家子人瘋了么?! “沒見墨宗的矩子都被人殺了么?” “封家現在按兵不動,那就是還沒補足與陸家惡斗的元氣,正等著騙你們這群傻小子去當炮灰呢!” “都給我嚴加看管!擅自潛逃的都要杖斃!我看誰還敢動?!” 世家治下的土地,這樣的污蔑層出不窮。 只是他們不提墨宗還好,一說起墨宗矩子,下面的庶民跑得都更快了。 墨宗……啊那九凌湖不就是墨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