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節
“好哩矩子哥哥!我一定努力!” 寧非點頭,笑得一臉慈祥。 他想開了。 他不是神,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完。 蒸汽機是他的夢想沒錯,可誰說夢想就一定能夠實現的?只要盡心竭力奮斗過,人生便沒什么遺憾。 有了這樣的認知,他忽然找到了自己的問題。一直以來他都是孤軍奮戰,以一己之力承擔了太多,習慣性地把所有的事情都完成妥當,然后把成果交出來。 這樣固然能夠迅速拉動時代技術線,但也很容易養成同伴的惰性,讓他們習慣性地去依賴他,而不是自行探索研究。 把科學的種子灑下,培養他們一點點扎根生長,讓知識傳承下去。 也許將來有一天,魚忻以及像魚忻一樣的孩子,能夠把蒸汽機安裝到大船上,開啟航海的新時代。 他的夢想,終將實現。 至于陸家船隊……嘿嘿,這不還有改裝戰艦、風帆戰艦以及萬能的暮野兄嘛,已經足夠了。 兩人正說著,就見對面走來一隊人,衣著樣貌都略眼熟。 “方郎中?” 寧非訝異地挑眉,看到對面的人揮了揮手,正是郎中方勝。 他身后還跟著七八個漢子,穿著統一的白衣,行走間卻頗有些軍伍的風范。 奇怪,方勝不是應該在九凌城上課么?怎地跑到白鷺口了! 似乎是看出了寧鋸子的疑惑,方勝走到近前停下腳步,笑著解釋。 “這幾個都是邊軍委托的船醫生員,聽說今天有船下水,我特地帶他們上船體驗一下?!?/br> 哦,這樣。 寧非點了點頭,忽地想起的確是有這么一回事。 他那個醫學坊,雖然報名的時候沒有小貓兩三只,但真實的學員人數并不少,絕大部分都是邊軍挑選出來的兵丁。 這些人畢業之后,將會回到邊軍做隨軍郎中。其中有一部分會游泳、不暈船的年輕兵丁將作為未來的船醫,以后要跟著船隊出海,他們是不跟著普通學員一起上課的,培訓便是由方郎中負責。 寧鋸子的視線掃過幾人身上背著的醫藥箱。 這種木質的箱子和白色棉布衫已然成為醫學坊生員的標配,年輕男女走在街上,英姿颯爽,每每都會引來一眾羨慕的眼光。 牛虻村疫情過后,報名醫學坊的人忽然多了起來。大家似乎都看到了新療法的威力,加之對封家和邊軍十分有信心,也不再計較什么女娃不能看人身體的屁話。 如今逃難過來的流民都是教員,用親身經歷給邊城居民上了一趟趟生動的現實課。講究倫常綱德的人,從來沒有把庶民的命放在眼中,所謂的禮教不過就是用來捆綁并驅使他們的枷鎖,提出這些東西的人自己從來都不用遵從。 他們也不需要遵從。 庶民死了便死了,反正再抓就會有,亂世之中誰會在意一個流民能不能活下去?! “哦,對了?!?/br> 方勝忽地想起一事,便伸手從藥箱里取了一疊紙出來。 “最新一期的定安報出來了,老朽有拙作被選中,還勞寧先生給點評一下?!?/br> 說是點評拙作,其實老頭的臉上滿是得意。 他拿著厚厚一疊,也不管認不認識,見人就給一張,連魚忻這種小孩也有份。 定安報是定安城最近出現的新鮮物件,起初只是一張a3大小的紙,單面印刷,上面刊載一些定安城中的新鮮事以及農時農情。 第一期是寧鋸子親自撰寫的,本意也不是為了辦個報紙,而是想要把目前農耕需要的肥土肥配比廣而告之,讓沒上過農課的新移民也能迅速上手。 寧非是個理工男,也寫不出什么華麗的文章,本著工科論文慣有的嚴謹直搗核心,行文極其簡潔,幾乎就是數據的堆砌。 就這么干巴巴干到一滴水都擠不出來的干貨,竟然一經推出就大受歡迎,接連加印了好幾次才滿足需求。 一個大錢的售價大家都不在意,單沖那質地堅韌且輕薄的紙張就值回票價了,更別說上面還是墨宗矩子親自撰寫的堆肥秘笈,簡直不要更有用。 有好多人家,干脆把這張薄薄的紙供起來,時不時就去拜一拜,祈禱自家也能出個出息的子孫,將來可以考進定安城的學房讀書識字。 之后,這小報又出了幾期,都是在講科學知識,偶爾也會有軍情政事在上面。 比如封愷的黑甲軍最近以東萊城為據,一路南向對盤踞在舊京城的左谷蠡王發動進攻,兩軍交戰不下十余次,已經把戰線推進到原舊京的哨位城長寧關,將胡騎牢牢堵在版圖的西南。 比如延壽郡王拼死抵抗,勉強抗住了胡騎大軍的進攻,準備固守待援,與邊軍南北夾擊。 再比如,陸家的大船封鎖了鼎豐城附近的水系,借由賀岳家的仙勻港為聯軍運送補給,戰況十分激烈。 漸漸的,報紙上關于時局的消息越來越多,寧非索性組建了一個報紙經營社,由九凌城負責外聯的哈斯勒負責,從學坊中吸納成績優異的生員加入。 一來二去,竟然也發展得像模像樣。 趁老頭四下散發報紙的時候,寧非的視線偶然掃過敞開的醫療箱,驀地被一物吸引了目光。 那是注射用的天然樹脂倒灌,顏色斑駁,但已經有了現代輸液管的模樣。 等等! 天然樹脂?! 天然樹脂中有些品種是可以耐受高溫的,如果用于汽缸腔的密閉上,說不定一直讓他撓頭的問題就解決了! 他怎么一直沒想到去從合成材料中尋找答案?!膠圈密閉難道不是常識,真是白白浪費了時間! 若是能找到適合密封的天然樹脂,那蒸汽機的小型化和高壓鍋爐也有了新的解決方案,做火車去九凌湖也許不再是夢想…… 一想到這里,寧鋸子的心跳再度澎湃了。 第267章 “這種膠管, 你們帶了多少?” 寧非盯著醫藥箱,視線專注,心中暗暗盤算著九凌湖天然樹脂的庫存量。 以現在的汽缸大小, 這幾人手里的加起來勉強足夠,樹脂的性能他是了解的, 除了量產較少之外幾乎沒別的毛病。 現在就看這批樹脂能不能扛得住高溫和壓力了。 “這個, 都給我?!?/br> 寧鋸子舉了舉手中的樹脂膠管。 “有多少要多少,都給我, 我有用?!?/br> 他說得著急, 眾人也不敢多問, 只得一臉茫然地將膠管全數給了他。 收集完材料,寧非也不多做停留,十分冷酷無情地往回走。 “矩子哥哥!” 魚忻在后面喊他。 “你不去看大船下水了嗎?” 寧非頭也不回, 只伸手揮了揮,身形迅速消失在眾人的視野中。 不得不說,有時候運氣也是實力的一部分。 許多科學研究可能只差一步就能獲得突破, 偏偏就是困在這關鍵的一步,最終止步于成功前的黎明。 搞科研很難, 真的難, 因為永遠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走在正確的路上,走得越遠, 重新開始的時候就越痛苦。 好在寧非的運氣一直不錯,之前制作膠管的材料剛好可以耐高溫, 看著終于能夠正常運作的鍋爐和汽缸, 寧鋸子露出了慈祥的微笑。 常壓蒸汽無法產生推力推開活塞,寧非便在泵桿上添加了配重。等到活塞運動到指定位置,配重可以切斷蒸汽輸送閥門, 讓低溫的水進入汽缸,然后利用大氣壓力將活塞泵桿復位。只是這樣一來,蒸汽機便不能做到全自動,中間需要專門的人員控制蒸汽閥和水閥。 即便這樣,但第一臺蒸汽機演示完畢的時候,研究小組除寧鋸子以外的所有人,良久都說不出一句完整話,只能從喉嚨里發出“嗬嗬”的聲音。 “這……這……這……”三水老道“這”了半天,差點被自己的口水嗆到。 “這是如何做到的?!” “以rou身驅使無形之氣,難不成……這便是神仙手段?!” 寧非:道長,咱們說好的要講科學呢…… 好在老道也就是那么一說。蒸汽機的制造全程他都有參與,自然知道這不是什么神仙的手段,而是機關巧思并利用自然變化的結果。 這種天馬行空的想法,老道是自愧不如的,對墨宗這位矩子越發心生敬畏,之后幾日見他越發恭敬不說,那眼神頗有要燒香跪拜的意思。 嚇得寧非出了一身的冷汗。 他莫名想到了牛背山塢堡中那座缺德圣人的木像。正堂以前陰森森的,過于莊重肅穆,每每路過都有種身處遺體告別現場的錯覺。 若是把他也被立了一座…… 寧鋸子打了個哆嗦,覺得整個人都有些不好了。 不不不不不不!墨宗是講科學的宗派,絕對不允許燒香拜靈搞封建迷信! “所以我們造……造出蒸蒸蒸汽機,然……然后……后要干什么?” 一旁的天匠人納達,cao著半生不熟的業朝官話,結結巴巴地問道。 雖然覺得這裝入煤就能轉動的機關很神奇,但和他想象中的龐然大物好像不大一樣,力氣也就兩三匹馬的模樣,造這玩意出來該怎么用呢? 干什么? 寧鋸子摸了摸下巴。 以他的最終目標,自然是要造火車。 可目前的蒸汽機還是個入門款,常溫鍋爐根本做不到那樣復雜的工作,它只是工業化的一個起點。 常壓蒸汽機是單作用機,如果要將活塞往復運動變成旋轉運動,必須添加曲軸和偏心輪。多向運動的結果,便是杠桿施加在曲軸銷的向下壓力要足夠穩定,對于零件的鑄造工藝也要求更高。 除此以外,想要真正把蒸汽機運用起來,還需要攻克承壓鍋爐這一關。承壓鍋爐是壓力容器,內中產生的水蒸氣可以提供強大的動力,這才是蒸汽工業時代的真正核心。 只是承壓鍋爐的工作壓力較大,對于鑄造的要求更苛刻,稍不留神就會發生爆炸事故,寧非目前還不敢冒險。 飯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地走。 接下來,他準備在九凌城的水力機械中添加蒸汽機的應用,比如機械水泵,機械風箱,機械車床。如果能改進坩堝煉鋼的爐溫和通風,直接產出液態鋼水也不是不可能,到時候鑄造承壓鍋爐的原料就有了。 一切的一切,常壓蒸汽機都是起點,這一波不虧。